- 读书 >
- 邱会作回忆录 - 邱会作 >
- 第二篇 军队建设的征程 >
- 第十四章 新军委成立
军委统帅部的改组
一九五九年八月,党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会议批判了彭德怀等同志的「右倾机会主义」,作出《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随后在北京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揭发批判彭德怀、黄克诚的「反党罪行」和「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我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
庐山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上是一次很有影响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内部开展了严重的斗争,斗争目标主要是军队的两位领导实际工作的负责人——国防部长彭德怀和总参谋长黄克诚,并牵涉到邓华、洪学智等人。彭德怀主持军委领导工作,主要是为了工作方便,组班子主要就是用了黄克诚担任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总后部长兼政委,同样,毛主席也是为了牢握军权,推倒这个班子,由林彪重新组班子工作,罗瑞卿任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这样大的班子变动,建国以来是第一次,使大家震惊,所以,这次会议对军队的影响尤深。
八届八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即八月十七日,在毛主席主持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一致决定由林总担任军委第一副主席,贺龙为第二副主席,聂荣臻为第三副主席。
九月二十六日,中央发出《关于军委组成人员的通知》,决定军委进行改组,成立了新的军委,毛泽东仍为军委主席,林彪、贺龙、聂荣臻为副主席,由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军委常委是:毛泽东、林彪、贺龙、聂荣臻、朱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罗瑞卿、谭政。罗瑞卿为军委秘书长,副秘书长为苏振华、萧向荣,很快又增补萧华为副秘书长,萧华虽然是后任命的,但主要由他辅助罗瑞卿工作。
十月二十日,军委又发出通知,决定在军委常委之下设立一个办公会议,由罗瑞卿、谭政、杨成武、萧华、邱会作、萧向荣组成,负责处理军委的日常事务工作。在此前的十月十四日,已任命我为总后方勤务部部长(次年四月,总后方勤务部改称总后勤部),免去洪学智部长职务。一九六二年,我还被任命为编制属于军队序列的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罗瑞卿)。
对于新军委各总部领导人选的提出是有个酝酿过程的。后来,周总理谈到,毛主席曾对他说:「你对军队的干部比较熟悉,找些什么人到军委办事,你去物色一下。林彪身体不大好,让他休息几天。」
对总参谋长的人选,总理在同毛主席交谈时曾提到许光达和刘亚楼。毛主席说:「刘亚楼能力可以,但作风有些霸道。除他们二人之外,还可以考虑其他人。」实际上,主席对这两个人选并不认可。
周总理又找了罗荣桓元帅,交谈了物色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的人选问题。罗帅是一个公心很大的人,他提出了一条建议:搞五湖四海,削平山头又照顾山头。虽然反掉了彭、黄,但最好能维持原来任职的历史情况,即总参谋长最好是三军团的同志或者是二方面军的同志;总后部长要选四方面军的同志。罗帅提出的总参谋长的人选是:许光达、萧劲光,总后部长的人选是:王新亭、王宏坤。周总理对罗帅的意见未做肯定或否定的表态,可能他对毛主席的心思更了解一些,总理只是申明他们是个人交换意见。
周总理是个很周到的人,他随时把物色人选的情况向林总通气,并和林总交换过意见。林总对于主席叫他上台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是没有思想准备的,并不情愿,因为林总解放后,大部分时间养病,很多「纷争」他很少介入。但林只要决定干,他会干出个好样子的。点将是头等大事,林总提出由罗瑞卿担任总参谋长,总理感到意外又表示同意,周总理提出邱会作担任总后部长,林总很是赞成,其实林总上台后,黄永胜、赖传珠等不少人向林、罗建议我去当总后部长,林心中事先是有数的。林总说这样大事只有主席才能决定,为此,林总约周总理一起到毛主席那里去汇报。他们到了主席那里,当时的中央常委包括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都在座,对林、周的建议,他们都同意。
毛主席听完林、周的汇报后,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很会选人,罗是个干将,此人只有林彪同志才能想得到;邱会作年轻但能办事。」接着主席又对林总说:「不过罗这个人浑身是刺,你不怕刺到你身上?你不怕他霸道呀?对邱会作的情况,在座的人恐怕就是总理最了解。此人在年青的时候,是一个不错的人,多年不见了,现在的情况怎样就不清楚了。」
周总理说:「罗瑞卿在公安部工作十年了,在各方面都很好,同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也搞得不错。邱会作刚四十岁出头,还是一个年青人,他本人也有一定组织能力,红军东征的时候,他就跟我搞后勤,工作干劲十足,他当总后部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人物。」
毛主席又说:「在战争年代,我和恩来是分别担任『总参谋长』和『总后勤部长』的。不打仗了,对军队的事,总理过问不少,他挨了彭德怀的骂也不少,他们只会向总理要钱,要东西。选罗瑞卿、邱会作到军委办事是合适的,我赞成。大家要没有不同意见就定下来了吧。」
我担任总后部长的任命下来时,还在高等军事学院学习,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为此,周总理专门把我叫去谈一下。一见面他就对我说:「毛主席决定你去总后当部长了,这是我和林彪同志不约而同提出来的,大家都赞成。以前我还想要你去国家经委工作,现在不成了。不过总后和国务院有密切联系,今后我们在一起办事的机会多了。把军队后勤工作做好,对我也是支持。过去彭德怀骂人,黄克诚、洪学智就知道问我要东西。」
这次军委改组,最关键的就是换了总参谋长。罗瑞卿在全党全军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干部,我很早就认识他,记得在一九三八年他结婚时,专门请李富春、叶季壮和我吃过饭。一九四四年,我从前线回延安参加七大,刚到不久,富春同志就提出要我去中央党校任副秘书长,我为了要学习一个时期,不想当这个副秘书长,曾请罗为我说情,他很负责的为我办了。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我去东北,在路过张家口时,我的牲口的腿摔坏不能用了,在我没有办法时找到了罗,他不仅热情地接待了我,还亲自领我去马厩,任我自己选了一匹牲口。罗当时是晋察冀军区副政委,能够亲自为我解决这样的具体困难,使我非常感动,革命队伍中的互相关心是真诚的,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一九四九年一月,在平津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在北平以东召开高级干部会议,罗当时是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不但亲自去看了我们,还请我们几个人去他那里吃饭。一九五二年三反运动期间,罗曾代表中央到广东检查工作。我当时任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罗在检查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主动找我商量,甚至他还专门到我的家里同我商量,比如有人想整黄永胜,他问我如何看?我说:「我负责地向罗部长报告,黄永胜没有问题。说穿了就是干部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趁老黄外出治病,让老项乱说,也是不健康的做法。」罗瑞卿同意我的意见,但他还是认真做了调查,并很负责地向毛主席作了汇报,他认为对黄永胜同志是小题大做,毛主席也及时给予指示,黄顺利过了关。一九五五年我调任总后副部长兼副政委时,我代替黄克诚去参加中央肃反的会议,但凡去公安部开会,罗每次都是热情地请我和他们坐在一起,多年的接触使我感到罗是一个有水平、有能力、有办法的高级干部。我当时认为,中央任命罗为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成为军委工作的实际主持者,是合适的、正确的。
在历史上,罗瑞卿曾是一军团的保卫局长,当时他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卫林总。林、罗上台时,林总在军委常委会上有介绍罗瑞卿的讲话,从这次讲话中就可见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了。林总说(大意):在军委的领导下,成立一个办公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个办公会议,不是平常说的「办公」的意思,是一个执行中央和军委意图的集体领导的组织机构,罗总长是办公会议的主持人。在座的同志对罗总长都是比较熟悉的,他任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毛主席、中央放心。我和在座的不少人同罗总长都是老同事,他很有领导和组织工作的能力,由他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军委常委对你们的工作是既放手,也会大力支持的。
当时到会的各位元帅都讲了话,都表示支持罗瑞卿和军委办公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