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字数:877

在全国上下一片称赞马占山的声音中,事情却发生了180度大逆转:

一家卷烟厂当时还出了“马占山将军”牌香烟

1932年2月,马占山向日本投降了。

关于马占山为什么要投降日本人,至今还有一些争议,但有些客观事实,是很明晰的:

第一,江桥抗战失败后,马占山一路退守,一路抵抗,打得相当艰苦。而从江桥抗战开始,从蒋介石到张学良,虽然口头嘉勉不断,但从来没支援过马占山一兵一卒、一枪一弹。蒋介石始终称马占山是“民族英雄”而不是“抗日英雄”,为的就是避免刺激日本。

第二,到了1932年1月的时候,孤立无援的马占山和他的部队其实已经撑不下去了,马占山当时面临两种结局:要么被日军全歼,要么部队哗变,作鸟兽散。

第三,从江桥抗战开始,以土肥原贤二(他的故事参见本书《“土肥圆”和“土肥原”》一文)为首的日本人就对马占山不断诱降,马占山不断拒绝。直到最后,马占山以“黑龙江省自治”为条件,答应出任伪黑龙江省主席,但拒绝在协议上落下一笔一字,原因是“我不识字”。

当时“江桥抗战”马占山的宣传画

原来大家心目中的抗日英雄,居然投降了?举国哗然!但还没等大家酝酿好情绪开始责骂马占山,这位土匪出身的将军,又做了一件让日本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1932年4月1日,马占山以检阅军队为名,带人秘密逃出齐齐哈尔,宣布重新抗日!

从马占山答应降日,到秘密出逃重新抗日,前后也就一个多月时间。

如果那时候有网络用语,估计很多人会大呼一声:这个弯转得太快!爸爸们的腰都闪断了!

马占山是不是“诈降”?

对此,后世也有一些争议,但同样有两个客观事实不容辩驳:

第一,就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神通广大的马占山秘密动用12辆卡车、6辆轿车,将2400万元的伪满洲币(相当于200万银元)、300匹战马及其他军需物资运出城外,成为日后重新抗日的重要物资和军饷来源。这和一些当时反复无常的军人有明显区别(比如石友三)。

第二,马占山重新举起抗日大旗后,确实是真刀真枪再次和日本人陷入苦战。因为遭到欺骗,日本关东军在1932年6月到7月间,对马占山部队先后进行了8次围剿,都被马占山一一化解。更让人惊叹的是,1932年11月,马占山组织四路大军,反攻齐齐哈尔。

在“九一八事变”过去一年多后,一支孤悬东北的义勇军,居然还有胆量、有血性反攻一个省会城市,居然一开始还打了不少胜仗(后来还是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这种事情,恐怕只有马占山做得出来。

1932年12月初,弹尽粮绝的马占山,率残部退入苏联境内。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无论如何,马占山和他的部队,实打实地在东北扛了一年多。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