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这个纪录,一直维持到2012年。
2012年,终于有一个人又一次到达了当年两位探险家下潜到的那个深度:10911米。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卡梅隆在12岁的时候写了一部科幻小说《深渊》(后来他将它拍成了电影),之后潜水就成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和爱好。他曾下潜过30多次,就为了能一个人静静地待在泰坦尼克号沉船旁边。在卡梅隆成名之后,他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甚至一天工作16小时)和金钱(最多时每天砸下去4万美元),打造了一艘叫“深海挑战者号”的单人潜水器。
2012年3月26日,卡梅隆带着他童年的梦想,独自一人钻进了“深海挑战者号”,向马里亚纳海沟的沟底下潜。
这一次,卡梅隆只花了2小时36分钟就到达了海底——那个52年前卡尔德和沃尔什到达过的地方。
卡梅隆在出发前曾表示,希望能在海底看到奇怪的生物甚至是怪物,但他和他的前辈们一样,还是失望了:那里什么都没有,除了黑暗,就是沉寂。
而值得一提的是,卡梅隆的这次下潜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单人下潜到海底最深处。这个纪录的获得,也让卡梅隆体会到皮卡德和沃尔什在52年前没能体会到的感觉:孤独。
“当时我停了下来,思考了下,我到这了。我到了海底了,地球上最深的地方。这意味着什么。那真是与世隔绝的感觉,让你意识到在这片黑暗又未知的巨大领域里自己有多渺小。”
按照原计划,卡梅隆应该可以在海底停留6个小时。但由于潜水器发生了漏油故障,他只待了3个小时就开始上浮。
但这对他而言,已经足够了。
他成了三个人中的一个。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12个人曾经到达过月球,但到达过马里亚纳海沟的人,只有3个。
馒头说
我曾写过不少探险类的故事。
从南极,到珠峰,到月球,到海底。
每次写这类文章的时候,内心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
这是一种建立在一对矛盾基础上的激动:一方面,在各种探险中,人类会意识到自己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卑微,在整个宇宙中是多么渺小;但另一方面,在意识到这一点的过程中,人类的那种顽强、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又让人动容。
对我们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其实我们了解得还是太少了。中国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就我们目前的认知和科技水平而言,别说月球、火星、太阳,就连我们自己生存的家园地球,都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和现象。
当然,这也给我们未来的探索留下了太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人类的科技发展总是呼啸向前的。当可控核聚变、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真正成为现实的时候,人类肯定能发现之前很多被认为是不可思议或闻所未闻的现象和领域,探索到更多前人从未触达过的地点和空间。
每每想到此,我就会感叹自己的寿命太短。
目睹人类文明究竟会发展到怎样一种程度(或者毁灭),对我而言,应该是此生的最大诱惑了吧。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记者手记:在马里亚纳海沟探索海洋最深处的科学奥秘》(张建松,新华网,2018年12月16日)
2.《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1034米(地球最深处)》(探秘志网站,2017年12月25日)
3.《解密:专家究竟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什么?引27国密切关注?》(腾讯网,2018年11月28日)
4.《五分钟带你读完人类潜水简史》(潜途网络,搜狐网,转载自知乎号“SME情报员”,2018年1月22日)
5.《全球唯一探秘万米深海的两个人——皮卡德和沃什》(“wangernest”,百度贴吧“伪阿鲁纳恰尔邦吧”,2013年6月25日)
6.《探秘马里亚纳海沟》(周颖,《地理教育》,2017年第10期)
7.《人类第一次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搜狐网,2018年1月14日)
8.《卡梅隆的深海神器:90分钟潜入世界最深海沟》(邓琦,《新京报》,2013年6月23日)
9.《世界上潜水最深潜艇失踪是深海研究重大损失》(孙玉庆,中国日报网站,2003年7月1日)
10.《没人看就可以随便长了?深海生物的生存法则》(Raychelle Burks,探索发现,201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