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的昌盛

字数:1987

佛教自东汉初年正式传入中国,但当时社会安定,佛教并没有多大的发展余地。到东汉末年魏晋时代,国内大乱,人民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当时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学,久已变成没有灵魂的空架,因此佛教乘虚进入中国思想界。两晋南北朝的三百年间,佛教大盛。其发展虽曾遭遇若干顿挫,但其传布则始终未曾停止,佛教的若干重要宗派,也于此时萌芽。

汉时僧侣皆来自西域,多以译经为务,最初的译经大师,为桓灵二帝时的安世高(安息人)、支娄迦谶(月氏人)。魏文帝时,始准人民受戒为僧。其时南方的吴国境内,佛教也颇流行。西晋时有竺法护者,敦煌人,通晓多国语文,他是最早能自译梵文经典的中国人。西晋末年,西域僧人佛图澄来华,他善诵神咒,并精图谶先知之术,其后为石勒、石虎所崇信。至其弟子道安(常山人)起,始以传教为务。东晋南渡后,佛学开始影响中国的学术界,其时僧侣如竺法深、支道林等,与名士们辩论玄理,因此士流思想,沾染了不少佛家色彩。至东晋末年的慧远(361~443),尤为士大夫所崇奉。中国僧侣第一位入天竺求经的,则为法显,他于晋安帝隆安三年(399),自长安西行,经三十余国,至中天竺(今印度北部),游学数年,于义熙十年(414)自海道返国。佛教教义有大小乘之别,小乘专修个人,大乘则兼度他人。最初传译至中国的佛经,多属小乘,至晋安帝时,天竺僧侣鸠摩罗什受后秦姚兴的敦聘,前来长安,才开始传译大乘经典,并校正旧译之误。一时译经之风大盛,佛教也自此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宗教。

到南北朝时代,佛教益盛,南北都弥漫着佞佛之风。当时的君主,不少是佛门弟子。南朝如宋明帝、齐明帝、梁武帝等皆笃信佛教,其中梁武帝迷信之深,更为旷世希有。即以陈武帝的英明,也乐此不疲,这自然是风气使然。北朝则自魏道武帝入中原,便开始信佛,并建筑寺院。至太武帝,因改信道教,并怀疑沙门谋反,遂有灭佛之举,摧毁佛寺,坑杀沙门,佛法被废弃者达七年之久。到文成帝,又恢复佛法。其后献文、孝文、宣武诸帝,莫不信佛,对佛事的靡费也越来越大。北齐的几位君主都信佛,北周则到武帝时,又有灭佛之举。至于士大夫和平民信佛的,也极普遍,因此寺庙的建立,遍于南北。史载梁武帝时,仅建康一地即有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余万人。而北魏孝明帝末年,寺院竟多至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由于佛寺的兴建,建筑雕刻的技术也大为进步,尤以魏代对佛像的营建,工费极大。如文成帝时,曾铸释迦立像五座,各长一丈六尺,共用赤金二万五千斤。又如北魏累世在龙门山(即伊阙山,在洛阳城南)镌刻石佛,为数极多,高者达六七十尺,形态不一,备极工巧。据说其造像法传自师子国(今印度锡兰岛),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

北魏佛像,敦煌莫高窟。

由于僧尼的众多,以及其素质的不齐,因此许多不良现象也随之发生,诸如僧尼与俗人间发生不道德的行为,僧尼的逃避赋役,以及建造佛寺佛像的靡费等。弊端既多,政府乃不得不对之加以限制。南朝宋文帝、孝武帝及齐武帝时,均曾屡申禁令,不准私建寺塔,并淘汰沙门。北朝也曾下过多次禁令,魏孝明帝初年,胡太后曾下令限制每州度僧的人数,但当时法禁宽弛,不能改肃。到孝明末年,国家多事,徭役繁兴,因此人民剃度者,更为踊跃,造成空前未有的数量。其后至周武帝时,以佛道靡费过多,欲革其弊害,乃于太建六年(574)禁断佛道二教,经像皆毁,沙门道士勒令还俗;寺观及其财货,均赏赐臣下。九年(577)灭齐后,关东佛教也遭遇同样的浩劫。总计武帝时寺庙被充公者四万所,僧尼还俗者三百万人。宣帝时,又复佛道二教。至隋,佛教乃恢复从前的盛况。

萧衍舍身佛寺,选自明刊本《帝鉴图说》。

南北朝时代的佛教宗派,主要可分六宗,即成实、净土、三论、律、禅、天台六宗;其中除成实为小乘教义,其余皆为大乘。成实宗得名于《成实论》,它的作者诃梨跋摩,生于佛灭后九百年。鸠摩罗什来华后,把它译出。齐梁之世,研究成实之风甚盛,梁武帝即皈依此宗。净土宗以念佛求生净土为宗旨,其主要根据为《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及《往生论》。汉桓帝时,已渐行于中国。至东晋,慧远结社庐山,其宗风仪式因而大著。北魏中期,有昙鸾者,为此宗大师,与慧远成南北二派。三论宗依据天竺佛徒龙树(约为200~300年间之人)所创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所创的《百论》而开宗派。鸠摩罗什为提婆三传弟子,他至长安后,尽译三论,遂成中国三论宗之祖。鸠摩罗什以后,三论宗渐衰,但尚流行于南朝。此宗主张破邪显正,归结于空,亦即破一切“有所得”之见,而以“无所得”为归。

律宗于东晋末年传入中国。佛教经典,统分经、律、论三部,佛的教法曰经,佛的教诫曰律,弟子学者研习经律而有所著述曰论;统谓之“三藏”。此宗以修持律藏为主,故名律宗。东晋末,中天竺人昙无谶来华,始译律宗经典。初入中国时,尚无中心准则,因而不盛,至唐基础始固。禅宗初祖为菩提达摩(天竺人),于梁武帝大通元年(527)至梁,后去北魏,曾于嵩山(在今河南省中部)少林寺面壁九年,其宗义的特点是屏弃仪式,不立文字,直本心,见性成佛。但南北朝时,其义不显,至唐才发扬光大。天台宗的宗师为智者(即智 ,538~597),南北朝末期的人,他栖身于天台山(在今浙江省东部),因以为宗名。此宗为中国诸佛宗内首先对佛教经典作系统之整理判释的一宗,并首创“止观”的法门,以为吾人普通对于宇宙人生的见解,皆是迷妄,烦恼由是而生。欲破除迷妄,则须用修行功夫,以现本心中的净性。因它以《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为旨归,故又名法华宗。

总之,两晋南北朝时代的佛教虽日见盛行,但当时的佛学大师多着重于佛经的翻译和教义的传播;至于发挥佛理,推陈出新,则功效不宏。所以当时虽有宗派萌芽,但基础尚不稳固。直到唐朝,信仰的狂热已减,一二流的思想家群趋佛学的研究,宗派才大为兴盛。


三、宗教信仰与社会风气(二)道教与旧有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