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辽的战和

字数:2848

宋太祖时,因致力内部的统一工作,对辽采取守势,听任辽人与中国自由贸易,辽人之来华者,也甚受优待。当时辽穆宗在位,他为人荒乱嗜杀,政治不修。开宝二年(969),穆宗为近侍所杀。景宗(名贤,世宗次子,969~982)继位,国力一时尚难恢复,因此颇能与宋相安。七年(974),辽要求与宋修好,太祖许之。次年,双方互遣使节,但太祖对燕云失地,并未忘怀。这块土地对宋的国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它的丧失,使宋的东北国防线,露出一个大的漏洞。敌人可以随时自这个漏洞,冲入宋的内地,直接威胁宋的首都。太祖曾致力于积贮财帛,以为来日收复失地之用。不过终太祖之世,宋辽并无大规模的冲突,直到太宗时,双方才展开大战。

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979)正月,亲征北汉,辽遣师援之,为宋所败,两国之好遂绝。五月宋灭北汉。太宗欲乘胜恢复燕云,乃于北汉灭亡后,立即率军伐辽。宋出师后,连下东易州(约在今河北徐水、定兴二县界内)及涿州(今河北涿州市),直至幽州(今北京大兴区)城下,围攻踰旬。辽以大将耶律休哥赴接,大败宋师于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太宗乘驴车逃遁,为流矢所中,仅以身免。十八年后,太宗便因箭创发作而死。

宋辽第一次幽州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北宋灭北汉后,宋辽直接对峙。灭北汉时,宋军数十万屯兵太原,宋太宗决定乘胜收复燕云十六州,主攻重镇幽州,企图一下幽州,其余各州震动,然后再行全部收复。赵光义亲率大军于五月越太行山东进,六月进占金台,辽岐沟关、涿州守将投降。六月二十一日宋军进抵幽州城南,一部北进到得胜口,初战歼敌千余,但遭辽军袭后背,宋军失利南辙。六月二十五日,宋军四面围攻幽州城。七月初,辽军两路进援,第一路援军与宋军在高粱河激战,辽军失利;第二路援军继至,城内辽军亦出城列阵,宋军不能支持,军溃南还,辽军追至涿州,不能及,返回。宋辽第一次幽州之战以宋的失败告终。此役,宋军出兵方向单一,未能出兵幽州北面配合牵制辽军;二对幽州坚城估计不足,未能控制一部预备兵力,没有完备的打援准备,只顾全力攻城,终遭辽军拊击,全军溃败。

高粱河之役后,宋辽在边境上的冲突,仍不止息,但双方都无多大进展。雍熙三年(986),太宗再度伐辽。这时辽景宗已死,圣宗(名隆绪,景宗长子,983~1031)幼弱,宋因而伐之。宋师分三路挺进,东路曹彬、米信出雄州(今河北雄县),中路田重进出飞狐(今河北涞源县),西路潘美、杨业出雁门(今山西代县)。最初三路均获克捷,得地甚多,计东路克新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南)、固安(今河北固安县)、涿州,中路克飞狐、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克寰(今山西朔州市东)、朔(今山西朔州市)、云(今山西大同市)、应(今山西应县)四州。继而东路自涿州直捣幽州,又为耶律休哥大败于岐沟关(今河北易县拒马河北)。东路既败,中西两路也被迫退师,所得之地,复陷于辽。而宋的名将杨业,也于此役阵亡。宋的国势大挫,从此无力再作大规模的北伐。

辽宋第二次幽州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雍煕三年(986)正月,宋趁辽幼主在位,萧后执政,大起三路攻辽:东路曹彬、米信率主力趋涿州、新城;中路田重进自定州北上趋飞狐口;西路潘美自雁门趋云州。宋意图西路取云、应诸州,主力向幽州佯动,趁辽重兵备御,中、西路军全力发动,东进会师,再迂回至幽州之北,合攻幽州。辽方面,出一部西线牵制,主力寻宋军决战。部署如下:耶律休哥南下阻击东路曹彬;耶律斜轸一部出幽州西进援山后,阻击中、西路宋军;耶律勤德守备平州海岸,备宋水师。

宋三路初均顺利:中路自定州沿滱水(今河北唐河)北上,连克飞狐口、灵丘、蔚州;西路先在寰州破辽军,迫降朔州、应州守将,四月克云州;东路主力一部由米信率领,自雄州渡巨马河,破辽军于新城,一部曹彬率领,克固安、涿州。辽耶律休哥采取守势,消耗宋军,同时派兵至宋后方,断其粮道。曹彬军屯涿州十多天后,粮尽南辙,退回雄州,补充后,见西、中两路顺利,又北渡巨马河,向涿州进攻。到达后,闻萧后大军南进,害怕被辽钳击,向西南撤退,耶律休哥纵军追击。五月初大败宋军于岐沟关,再败宋军夜涉巨马河之时,宋残部退回高阳。辽军腾出兵力长驱西进,转攻宋西路军,收复被宋占领的诸州,全歼宋杨业一部。宋中路田重进部顺利返回。

此役宋军失利,原因有多个方面:战争在辽境内进行,宋以客犯主,且幽州又为辽土田丰饶、人口稠密地区,辽军既有坚城可资固守,又有地利可依,宋未能尽绝辽增援道路,导致遭敌夹击;宋主出于对武将的猜忌,未能尽予兵权,致使面对强敌,突将无前;东路主力初则轻敌冒进,退则举止失措,各路亦未能协同;宋军缺乏在大平原上和辽骑兵对决时的装备、训练与经验,虽有打援预备,但未能阻止敌骑兵突击。终导致第二次幽州决战失利。此后至宋灭亡,再未有北伐之师,终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五代宋期,辽因穆宗失政,国势稍弱。因此,周世宗得以克复三州,宋也得以整顿内部,致力于统一大业。及景帝立,留心庶政,任用贤臣,国运又趋隆盛。而宋因多年修养,势亦不弱,两强相遇,遂有高粱河的决战,结果宋败。太平兴国七年(982),辽景宗死,圣宗继位,时年十二,由帝母萧太后主政。萧太后颇有才识,内则选贤任能,修明法度,外则委任耶律休哥,主持南面军事,专意对宋。她又于汉地施行科举,简拔人才,并劝课农桑,表扬孝友;以推行汉化为手段,博取汉人的拥戴。其后岐沟关再败宋师,其势至于全盛。而宋则一蹶不振,主和之议渐盛,终致对辽订下屈辱的条约。

岐沟之役后,辽采取报复手段,时常遣兵寇宋,河北河东之地,屡被其祸,宋曾两次向辽乞和,均为所拒。至道三年(997),太宗死,子恒即位,是为真宗。真宗即位之初,主和之论益盛,真宗曾命疆臣为辽试探和议,未得要领。景德元年(1004),辽圣宗奉萧太后大举入侵,自瀛州(今河北河间市)南下,直抵澶渊(今河南濮阳市西南)。澶渊距开封仅三百里,因此朝野震动,纷议迁都,真宗为人怯懦,不能自决。当时惟宰相寇准、毕士安主张亲征,真宗采纳他们的建议,渡河至澶州(今河南濮阳市),宋师士气大振。其实真宗并无作战的决心,仍随时相机求和。既而辽大将挞览,以轻骑略地,中伏而死,辽人气亦稍夺。萧太后乃听宋降将王继忠的劝告,与宋言和。继忠为真宗在藩邸时的亲信,于咸平六年(1003)为辽所俘,甚为萧太后所器重。他一心想使宋辽和好,因而力主罢兵。宋方则由毕士安(也是真宗藩邸旧人)主持一切,并派曹利用赴辽帐议和。结果宋许岁遗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辽主呼真宗为兄,其议始定,这就是所谓的“澶渊之盟”。寇准初即反对和议,继则主张提出有利的条件,均未为真宗采纳,事实上,他并不是这次盟约的主持人。这次和议,宋的损失虽不算大,却是有宋以来空前未有的对外屈辱。[参看蒋复璁《宋真宗与澶渊之盟》(载《大陆杂志》二十二卷八、九、十期)]

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保持和平达一百一十七年(1005~1211)。辽于订盟后,大举华化,内政进步甚远。而真宗听信谗言,罢斥寇准,对此次结盟,亦深感耻辱。但他的雪耻方法,只是自制符瑞,表示天命所归,用以博取辽人的恭敬。大中祥符元年(1008),有“天书”下降,书中略谓真宗至大至孝,能承祖先之业。同年,真宗到泰山行封禅礼,往返四十七日,费钱八百三十万缗。封禅后,又建玉清照应宫以安置天书,日役数万人,历时七年始成。这种自欺欺人的举动,结果并未博得辽人的尊重,却把太祖太宗两朝的积蓄,耗费净尽。

宋辽的和平时期,虽然维持甚久,其间也曾发生两次小的纠纷,每次纠纷的结果,总是宋方吃亏,不过还没有兵戎相见。第一次纠纷在仁宗(真宗子,名祯)时。仁宗于乾兴元年(1022)继真宗而立,他在位期间,西北的夏兴起,连年寇边。这时辽兴宗(圣宗子,1032~1055)在位,国内承平,因而时思南侵,希望夺回为周世宗所取去的瓦桥关以南之地。庆历二年(1042),辽遣使索地。宋以新败于夏,北边武备又废弛已久,势难用兵,因此举朝惶恐。宋遣富弼赴辽答聘,弼见兴宗后,力言败盟的非计,结果宋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盟约才得维持。

至神宗时,纠纷又起。煕宁七年(1074),辽道宗(兴宗子,1056~1101)遣使至宋,谓宋河东路沿边,增修戍垒,侵入蔚、应、朔三州界,请求重新划界。宋遣官会勘三州地界,议久不决。次年,辽又遣使催促,宋室让步,疆界始定。沿蔚、应、朔三州边境,东西数百里间,界限不明处,宋地均有损失。此后双方又保持了二十年的和平,直到徽宗宣和四年(1122),始再度掀起战争。


(一)宋的国策及其影响(三)西夏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