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夏的兴起

字数:1648

夏是党项人所建的国家,因位于宋的西北,故通称西夏。西夏王室的远祖为拓跋赤辞,据黄河上源之地。唐贞观初,赤辞率部归唐,太宗赐姓李氏,从此职贡不绝。高宗时,因受吐蕃侵逼,请求内徙,唐居之北边。其后裔有居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者,号平夏部。唐末,平夏部酋拓跋思恭以讨黄巢有功,授定难节度使,镇夏州,所辖地区,有银、夏、宥、静、绥五州,约当今陕西省北部(延水以北)及内蒙古南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一带)。唐并赐思恭姓李氏,封夏国公。其后思恭子孙皆以李为姓,世有其地,历五代直至宋初,均受中国羁縻。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其国主李继捧立,因与宗族不协,无法抚辑,乃于七年(982)入朝,留居京师,并献五州之地。李氏族人不愿,继捧族弟继迁,率其族人窜至地斤泽(今伊金霍洛旗西南),屡次寇扰银夏,宋师讨之不克。雍熙三年(986),继迁降辽,辽封之为夏国王,并妻以宗女。其后数年,继迁挟辽人之势,时为宋患。宋于是复以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委以旧地,以招继迁。并赐继捧姓赵,更名保忠。

其后继迁诈降于宋,宋以之为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观察使,并赐姓名曰赵保吉。不久继迁复叛,继捧为其所诱,亦有叛意,但为宋师所擒。至道二年(996),宋遣李继隆等大举讨继迁,继迁败遁。次年,太宗死,真宗继位,继迁上表求银夏故地,愿为宋备边;宋复授继迁为定难节度使,但继迁寇掠如故。咸平五年(1002),继迁攻陷灵州(今宁夏灵武市)。次年,攻西番(即吐蕃),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市)。同年,继迁为西番所败,中流矢而死。其子德明继立,于景德三年(1006)奉表归顺,宋封之为西平王。但德明仍与辽交通,受辽封为大夏国王。德明在位三十年(1003~1032),一意休息,事宋颇谨,以是宋西陲暂安。至其末年,因国力已足,乃西向发展。当时河西地区,大部为回鹘人所据,仁宗天圣六年(1028),德明子元昊击败回鹘,取甘州(今甘肃张掖市),于是西夏益强。

明道元年(1032),德明死,子元昊继立。元昊雄毅多略,曾劝德明勿臣事宋,德明不许。到他嗣立,乃大肆拓土。他西击回鹘,尽取河西之地,东则掩有河套地区的大部。其境域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关,南临萧关(今宁夏固原市东南),北至沙漠,约有今宁夏的全部,甘肃、内蒙古二省的大部和陕西、青海二省的一小部。元昊深慕汉化,他即位后,模仿中国制度,改革政府的组织。命官则蕃汉并用,曾有不少汉族士人,因在国内不得意而投效于他。他命人创制夏国文字,并以夏文翻译汉文及佛教经典。宝元元年(1038),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定都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此后,他竭全力以侵宋,终于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西夏武士,彩绘木板画,甘肃武威市西郊林场出土。

元昊称帝后,宋命夏竦、范雍经略西夏,并削除元昊的赐姓及官爵。康定元年(1040),元昊攻延州(今陕西延安市宝塔区),大败宋军,宋改派韩琦、范仲淹等主持对夏军事。最初二人战略不同,韩主张深入直捣,速战速决,范则主张营田屯兵,作持久战。庆历元年(1041),韩琦遣大将任福讨元昊,至好水川(今名甜水河,在宁夏隆德县东),陷入夏人包围,全军尽没,宋军死者万余人。此役之后,西夏气焰大盛,剽掠不已。韩范乃同心协力,专意拒守,边防始渐巩固。元昊虽屡胜宋师,但国土贫瘠,人财俱乏,也不堪久战,又贪宋的岁赐,因此于三年(1043)向宋乞和,宋许之。次年,元昊上表称臣,宋封其为夏国王,并岁赐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二“庆历四年十月”]此后西夏虽名义上为宋的臣属,事实上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而宋于战争期间,大肆扩军,禁军从四十余万增至八十余万,兵费与战费,把宋室弄得府库空竭,造成财政上的严重危机。

宋、辽、西夏疆域图

西夏自李继迁降辽后,累世受辽册封,岁时贡献,臣事甚谨,夏的猖獗,与辽的支持大有关系。德明时,辽兴宗以公主下嫁元昊,及元昊嗣位,对辽渐不听命,待辽公主亦甚薄,因此积成嫌隙,渐至决裂。庆历四年(1044),辽兴宗亲征元昊,深入夏境,夏人坚壁清野,大败辽军。八年(1048),元昊为太子宁令哥所弑,宋复封元昊幼子谅祚为夏国王。皇祐元年(1049),辽兴宗又自将伐夏,仍无法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次年,辽夏讲和,夏仍向辽称臣。

谅祚虽受宋册封,仍侵扰宋境,但甚少收获。治平四年(1067),谅祚死,子秉常立,又复寇宋,亦无大功。当时神宗初立,颇思伐夏,因此加意储积,待机大举。元丰四年(1081),宋遣大军五路攻夏,夏人仍采坚壁清野的战略,宋军虽深入,终于无功而还。次年,宋又以徐禧筑永乐城(今陕西米脂县西),以困夏人。夏人来攻,数日城陷,徐禧败死。此役凡死将校数百人,士卒役夫二十余万,西边军备,损失殆尽,从此宋人无力再对夏用兵。

哲宗元祐元年(1086),秉常死,子乾顺立。夏仍以辽为援,屡寇宋边。徽宗政和五年(1115),宋遣刘法、刘仲武等大举伐夏,为夏所败。其后数年,宋夏连兵不解,互有胜负。及至宋室南渡,宋夏之间,因有金人的阻隔,从此不再有和战的关系。


(二)宋辽的战和二、宋室的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