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傅乐成 >
- 第二十五章 清的入主及其盛世 >
- 二、清前期的政治
(三)乾隆时期的文治
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死,子弘历即位,是为高宗。高宗在位六十年,是清室的全盛时期。虽然这时汉人的反满心理,业已消失殆尽,但高宗仍采用高压与怀柔并行的政策,并加以巧妙的运用。他对汉人的摧抑玩弄,较之他的父祖,更胜一筹。
高宗高压政策的要点,是对朝臣恣意摧辱,使臣下丧失自尊心,务使其绝对成为君主的奴才而后已。清代朝臣的地位,还较明代为低。明代臣僚朝见皇帝,不过四拜或五拜;清则必须三跪九叩首。明代大臣奏对,尚可侍立,清则官无论大小,奏对时必须下跪。明代皇帝对六部首长的答诏,均称为“卿”;清则一律称之为“尔”。[参看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册,页七一至七二]但高宗对此仍嫌不够,他对朝臣的奏章,寻瑕觅疵,恣意谩骂,出言的丑恶,有时较市井为尤甚。此外他对大臣任意贬斥,乾隆一代,大学士、尚书、侍郎一类的大员,无不遭受黜辱。至于他所兴的文字狱,较之雍正时期更为琐碎,可以胡中藻、王锡侯、徐述夔三案为例。中藻曾任内阁学士,著有《坚磨生诗钞》,其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等句,高宗以其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有意讥刺,因而杀之。锡侯著《字贯》一书,高宗指其凡例中直书圣祖、世宗庙讳及高宗御名为大不敬,锡侯也因而被杀。述夔著《一柱楼诗》,其中《咏正德杯》一首,有句云:“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一边”;又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句。高宗以其诋毁清朝,其时述夔已死,诏戮述夔及其子尸,其孙及校对者皆坐死。
至于怀柔政策,从康熙时起,不外一方面利用科举功名为诱饵,以牢笼士大夫;一方面以奖励学术为名,召集文人,编纂卷帙浩繁的巨书,以消磨其精力。康熙时,除开馆修《明史》外,并编成《佩文韵府》、《渊鉴类函》、《康熙字典》等书数十部。此外纂辑《古今图书集成》一书,至雍正初始成,共一万卷。圣祖并提倡理学,刊行《朱子全书》及《性理大全》,借宋儒的伦理学说,来控制士大夫的思想行动。他所用的大臣,也有不少理学家。至于乾隆时所纂修的书籍,其数量更远过于康雍时期。
乾隆时代编书的盛举,要算修《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因安徽学政朱筠的奏请,特开四库全书馆,以纪昀、孙士毅等为总纂官,分任编纂的有戴震、邵晋涵、姚鼐等人,皆当时著名学者,由政府搜集古今已刊未刊的书籍,命他们加以校订。四十七年(1782),全书告成,凡包罗书籍三千四百五十七部,七万九千七十卷。缮写七部,分藏各地。每书并作提要,述其内容,评其得失。但高宗修《四库全书》的另一目的,是借修书的机会,大规模的搜求遗书,以根绝汉人的排满思想。修书的十年间,先后销毁违碍的书籍共五百八十三种,一万三千六百八十二卷。收入《四库全书》的书籍,其中不但对有关明清之际的事实,任意窜改,甚至关涉辽金元史事的记载,也多所删削。
清的乾隆,正如唐的开元、天宝一样,是由极盛转趋衰落的时期。乾隆时,国库的充裕,远胜于康雍时代,国势也到达巅峰状态。但高宗为人好大喜功,因务立边功,消耗了庞大的军费。此外他奢侈多欲,巡游的频繁,寿典的铺张,也虚靡了无数的库帑。虽然当时国家的财富,足以支持他的挥霍,但对政治和社会的风气,则有非常恶劣的影响。他的行为,象征着清室甚至整个满族奋发精神的消失,也象征着清帝国的国运开始走下坡路。由于清政权的日趋稳固,满人自身的缺点也逐渐显露,满族官僚的贪污,日甚一日,高宗晚年的宰辅和珅,便是当时最大的政蠹。和珅为高宗所宠信凡二十年,擅权纳贿,私产多至数万万两,由于他的倡导,内外官吏也贪黩成风。而国家因长期安定,户口激增,民间的经济情形已不如前,再加上政治败坏,社会乃渐趋凋敝。乾隆末,国内已开始发生叛乱。
乾隆时代的变乱,由苗民首先发动。苗民自改土归流以后,地方官的贪污者,经常对之敲诈剥削。加以移殖苗区的汉民,因言语习惯的不同,与苗民时生冲突,苗民反感日深,乃发起驱逐汉民的运动。乾隆六十年(1795),贵州省东部及湖南省西部的苗民,先后叛变,四川、湖南、贵州三省边境,同时戒严。清室派兵进剿,历久无功,而调兵转饷,数省骚动;各地失业者增多,人心浮动,因此苗事未平,白莲教的叛乱又起。明熹宗时,曾有白莲教徐鸿儒之乱,虽经平定,但其党徒仍秘密传教。乾隆四十年(1775),白莲教首领安徽刘松被捕,其党刘之协、宋之清等,分赴四川湖北等省传教,煽动百姓,准备乘机起事。五十八年(1793)事觉,其党全被捕获,惟刘之协逃逸。清廷严缉之协,河南、湖北等省,按户搜缉,各地汹汹者数岁。六十一年(1796)正月,高宗禅位于皇子颙琰,自为太上皇。颙琰即位,是为仁宗,并改元嘉庆。就在这一年,湖北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宜昌(今湖北宜昌市)一带的白莲教徒,公开叛变。满洲的旗兵,因累世养尊处优,渐流于骄奢颓靡,早已于三藩之乱时,失去战斗力;其后汉人组成的绿营代之而兴,至此也渐趋腐败。乱事一起,军队毫无削平的能力,战争动辄蔓延数省。乾隆以后,清帝国便在一连串的内乱下,步入衰运。
惠龄关于镇压白莲教起义奏折(局部)。奏折记载湖北巡抚惠龄等清军大将采取围堵的战术清剿义军,其中夹有嘉庆帝的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