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平天国及捻回的叛乱

字数:2482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安抚四民诰谕,黄纸精印,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藏。这是太平天国开国后首次宣谕四民各安常业的告示,文辞兼用俪语,甚具典则。

太平天国是清文宗时代汉人洪秀全在南方所建立的反清政权,持续达十五年,战祸遍十八省,是有清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内乱,也是白莲教以外另一次以宗教迷信号召群众的抗清运动。秀全,广东花县人,家世务农。道光中,曾应广州府考,屡试不中,甚为愤恨。他在广州时,曾听西洋教士讲道,颇受影响,归而创立上帝会。他自以为是上帝次子,以耶稣为天兄,除上帝外,不拜他神,其教义虽渊源于基督教,但渗杂许多个人的曲解。凡入会的,男称兄弟,女称姊妹,并无尊卑等差。道光二十四年(1844),秀全与信徒冯云山等赴广西传教,往来于桂平、武宣二县乡间,信徒渐众。其死党除云山外,有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昌等,三合会的分子,也为其吸收不少。

清军克复武昌城图,清人绘,《清军奏报与太平军交战图》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道光末,广西大饥,盗贼蜂起,贫民依附秀全者益众,其势力遂弥漫于广西。道光三十年(1850),秀全起事于桂平县的金田村,部众皆蓄长发,服明代衣冠。清廷以赛尚阿督向荣、乌兰泰诸将进剿,屡为秀全所败。同年,宣宗死,子奕詝立,是为文宗。文宗咸丰元年(1851),秀全陷永安(今广西蒙山县),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封杨秀清等为王,次者为丞相、军师。清军围攻永安历久不下。次年,秀全等溃围北走,突入湖南,攻陷岳州(今湖南岳阳市);继而连取汉阳、武昌(旋为清军收复),沿江东下。三年(1853),太平军陷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改称天京,定为国都。遂即定立官制,并以基督教义,教育人民,以巩固其对新政权的信仰。其土地制度和经济政策,以公有为原则,按人口分配,剩余的财物归公。其他政令比较可称述的,有下列数端:一、男女平等,禁止贩奴、蓄妾、卖娼、缠足等陋俗。女子得参加考试,出任官吏。二、禁吸鸦片,违者处死。三、鳏寡孤独及幼弱者,由国家维持其生活。

洪秀全既克南京,即遣林凤祥、李开芳等分道北伐,并遣军西攻皖赣。这时清将向荣,驻兵于南京城外,号称“江南大营”;琦善统兵驻扬州,号称“江北大营”;但并无多大作用。北上的太平军,由安徽经河南、山西,攻入直隶(今河北省),直逼天津;西上的太平军,自安徽攻入江西、湖北、湖南,连陷九江、汉阳、武昌、岳州等重镇;一时清廷形势,极为危殆。

这时八旗满兵,腐败已久,绿营汉军,也不可恃,因此清廷一面派兵进剿,一面下诏奖励各省,举办团练。太平军初起时,湖南新宁人江忠源率湘勇助战,屡立军功。至此湖南湘乡人曾国藩,也以在籍侍郎,在长沙督办团练,并练水军,号称“湘军”。咸丰四年(1854),国藩进军湖北,攻入武汉,进围九江,为太平军所败。次年,太平军又陷武汉,但就是这一年,北伐的太平军,为清将僧格林沁所破,全军覆没。六年(1856),江南江北两大营,先后为太平军击溃。但接着天国诸王内讧,清将胡林翼遂得收复武汉,曾国藩也尽复江西州县。林翼坐镇武昌,筹划饷源,曾国藩等赖其支援,军势始盛。

太平军初起,以推翻清廷,解救人民为号召,百姓附之者甚众;各国对之也表同情,因而严守中立。但他们的政权,神权的色彩太浓,若干行动,如天父天兄下凡等,过分荒诞,而其排斥儒家经典,尤为崇拜中国传统文化的士大夫阶级所不能忍受。至于焚毁庙宇神像,也同样激起民众的不满。曾国藩起兵时所发布的檄文,即以破坏中国传统文化,毁坏庙宇,为太平军的重大罪行,可以看出当时一般人反对太平军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后来太平军的焚杀劫掠,而致国人的恶感日深,外人也不予同情。又因诸王争权,发生内讧,遂促成太平军的衰败。

洪福瑱被擒图,清人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图中所绘为南京城破后,幼天王洪福瑱被清军所擒时的情形。

洪秀全自定都南京后,生活日渐淫奢,大权落于杨秀清之手。咸丰六年(1856),秀全愤秀清跋扈,乃与韦昌辉合谋,袭杀秀清,其党死者二万余人。既而秀全又杀昌辉,以石达开主政。同年,达开复为秀全所忌,率军出走,驰驱各地,数年后,在四川为清军所获。石达开既走,天国大权,为秀全兄仁发、仁达所掌握,二人贪污无能,政治大坏。军事方面,也迭失要地,幸后起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忠勇善战,赖以撑持危局。清自江南江北两大营崩溃后,结集军队,再逼南京。江南大营由张国梁统领,于七年(1857)进抵南京附近;江北大营则由德兴阿、胜保统领,屯驻浦口。次年,李秀成自南京进攻江北清军,江北大营再度瓦解。十年(1860),李秀成又攻破江南大营,进克常州(今江苏常州武进区)、苏州(今江苏苏州市)等要地,声势大振。清廷以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全力进讨。安庆(今安徽安庆市)为太平军重要据点,湘军自克武汉,屡次图取安庆不成。次年,曾国荃(国藩弟)克安庆,进围南京。李秀成自江西转趋浙江,击下杭州,并遣兵攻上海。清乃以左宗棠抚浙,命李鸿章召募淮勇,以图规复。同年,文宗死,子载淳立,是为穆宗。

穆宗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淮勇数千至上海。先是上海各国侨民,以太平军屡次来攻,因而组织队伍,以保护其利益,由美人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统率,号“洋枪队”。其后召募华人,扩充至四五千人。至此与李军合作,改号“常胜军”,战绩甚著。同年,华尔战死,英人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继任统领。次年,李鸿章克苏州。三年(1864),左宗棠定浙江,李鸿章克常州。同年六月,曾国荃攻下南京,太平军死者十余万。洪秀全先已自杀,其子福瑱及李秀成逃走,均被擒获。次年,闽粤太平军余党悉平,太平天国至此灭亡。

捻匪起源于淮北地区。当地乡人,常于农隙捻纸燃脂,举行龙戏,以逐除疫疾;其后结众日多,渐流为盗寇,号称捻子。嘉道以来,党羽日盛。及太平军起,安徽北部捻众,举兵响应,以张洛行为首,清军剿之,岁久无功。同治二年(1863),张洛行为清将僧格林沁所杀,侄总愚继之,与任柱分统捻众。次年,太平天国余党赖文光、陈得才等与捻会合,其势复盛,转入山东。四年(1865),僧格林沁率众穷追,败死于曹州(今山东菏泽市),捻势益炽,清命曾国藩剿之。次年,捻众分东西逃窜。西捻由张总愚统率,西趋陕西;东捻由任柱、赖文光统率,窜扰山东。同年,国藩去职,李鸿章继任。六年(1867),李鸿章破杀任往、赖文光,东捻悉平。同年,西捻由陕西至山西。次年,窜入直隶,进逼天津。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兵追蹑,与李鸿章合力进击,张总愚兵败自杀,西捻亦平。

当清室与太平军、捻匪恶战之际,西南西北地区的回民又先后叛变。咸丰五年(1855),云南回民与汉人争夺矿产,发生冲突,官吏左袒汉人,大杀回众,因此激起变乱。回酋杜文秀袭据大理,攻略附近州县,另一回酋马现则进攻省城(今昆明市)。十一年(1861),清招抚马现,改名如龙,并以岑毓英主持平回事。至同治十二年(1873),云南回乱才完全平定。同治初,太平军一部曾流窜至陕甘,当地回教徒纷起响应。及西捻入陕,与叛回联合,以马化龙为首,乱势益炽。天山南路回众,也举兵反清,而回酋和卓布素鲁克(张格尔子)又引浩罕将阿古柏入寇,尽占天山南北路。左宗棠平西捻后,旋师剿回。至同治十二年(1873),陕西、甘肃省回乱,全部肃清。这时阿古柏仍据回疆,交通英俄,声势甚盛,朝议以远征劳费,多主放弃天山南北路,宗棠坚主进兵。德宗光绪元年(1875),清命宗棠进讨,先定天山北路,次定南路。三年(1877),乱事全平。至八年(1882)遂以天山南北路,改置新疆省(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二)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二、列强的交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