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末的革命运动

字数:1524

甲午之战以后,国人逐渐了解,欲挽救中国的危亡,非仅船坚炮利即可济事,而必须谋求政治的基本改革。这种政治改革论者,可分君宪和革命两派。前者的代表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希望以君主立宪的手段,达到改良政治的目的。戊戌政变后,康、梁亡命海外,仍保持这种见解。革命派的领导者则为孙文,他认为中国政治的病根为君主专制,而清政府已至不可救药的地步,非根本推翻君主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无法挽救中国的命运。

孙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市)人。清末旅居日本时,曾署名中山樵,世遂称中山先生。他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幼时对于太平天国的遗事,甚感兴趣,已有光复汉族的革命思想。既长,曾先后在广州、香港习医。他目击清政府的腐败,于中法战后,即有志推翻清廷。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起,他北走天津,上书李鸿章,条陈救国大计,鸿章拒而不纳。遂转赴檀香山,与同志组织兴中会。次年,设兴中会总机关于香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并谋袭取广州,因事泄为清吏破获,同志被逮捕及杀害者数十人。其后他周游日本、檀香山及美国,沿途联络华侨,倡导革命。二十二年(1896)八月,由美至英,被清吏诱禁于清使馆,经英政府强硬交涉,始获释放。遂暂留英国,从事研究工作,其三民主义的思想,至此渐成体系。次年,自欧经加拿大赴日,策划革命,并与日本民党的重要分子联络。二十五年(1899),命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鼓吹革命;史坚如、毕永年等联络长江及两湖各地会党;并命郑士良在香港设立招待机关。于是哥老会、三合会等反清会党,大部为兴中会所吸收,革命的势力日张。[参看罗家伦《国父年谱》上册,页一至八七]

孙中山像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中山先生命郑士良在惠州(今广东惠州市)举事,连战获胜,终因无援而败。同年,史坚如在广州谋炸两广总督署,不成被害。此外湘人唐才常组自立军,准备于汉口等地起事,亦被清吏破获。二十九年(1903),湘人黄兴、宋教仁等组织华兴会于长沙。次年,谋举事于湖南,亦告失败。但国人反清的情绪,益趋激烈,参加革命团体者日众;暗杀清吏的事件,屡次发生;鼓吹革命的报刊,也愈来愈多,尤以东京的《国民报》及上海的《苏报》为最著。《国民报》为沈翔云等所创,与梁启超在横滨所创倡保皇论调的《清议报》,相互对峙;《苏报》为章炳麟、蔡元培、吴敬恒所主持的爱国学社的机关报,刊行于租界中。时川人邹容,著《革命军》一书,倡排满之说,《苏报》为之鼓吹,章炳麟亦于《苏报》攻击清室。清吏与租界当局交涉,查封《苏报》,逮捕章、邹,但革命的言论,反益风行。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山先生自日本赴美。次年,转赴欧洲,宣传革命,留学生加盟者渐多。三十一年(1905),返回日本,与黄兴等组织中国同盟会于东京,定立中华民国的名称。同年,创办《民报》,正式揭出“三民主义”,并分遣同志,回国工作。革命势力,逐渐弥漫于全国,各地举义者,此仆彼起。三十三年(1907),中山先生至越南,遣黄兴等返国,策动革命。党人于两广云南,数次举兵,均告失败。宣统二年(1910),倪映典、胡汉民、朱执信等,策动广州新军举事,结果失败。次年三月二十九日,黄兴率同志于广州发难,进攻总督署,又为清军所败。此役党人战死者甚多,姓名可考者七十二人。但此时清廷大势已去,终于在这年秋天,为革命势力所推翻。

八国联军之役后,清室以内外情势危迫,乃标榜推行新政,企图挽回人心。自光绪二十七年(1901)起,三四年间,所举办者,不下数十事。诸如改书院为学堂,废止科举,西法练兵以及裁汰冗员等,大抵不出戊戌变法的范围。但慈禧缺乏改革诚意,因而收效不宏。日俄战后,说者皆谓日以立宪而胜,因此清廷于三十一年(1905),派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铎五大臣出洋,考察日本及欧美诸国宪政。次年,五大臣归国,力陈立宪之利。其时朝臣及各省疆吏、驻外使节,也多主张变法,清室乃下诏预备立宪,先从改革各项官制入手。三十四年(1908),清室宣布九年预备立宪期限。同年,德宗及慈禧太后先后病死,由醇亲王载澧(德宗弟)之子溥仪入嗣,年仅三岁,载澧以摄政王监国。宣统元年(1909),各省谘议局成立。次年,设立资政院,由清廷遴选宗室王公百余人为议员。又因各省代表请愿,把九年的预备期限缩短为五年,但事实上满族亲贵,绝无放弃垄断朝权的意思。三年(1911)四月,清廷颁布内阁官制,国家大权仍操诸皇帝,而内阁十三大臣中,满族竟占八人,其中五人更系皇族。至此清室的伪装立宪,大白于世,而革命运动,益无法遏止。


三、清室的覆亡(二)中华民国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