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赋役与币制

字数:1516

明初于赋役制度,规划甚为精密。太祖曾下令详查全国户口田地,编制“黄册”和“鱼鳞图册”。黄册详载百姓人口及田产,官府据之以定赋役,举凡人丁的增减,田地的更易,官府均登记于册。并逐年修订,每十年清造一次,因此人民无产去税存之患。鱼鳞图册记载土田的良窳、位置、面积以及产权所有者,官厅以之判决产权的争执诉讼。百姓的负担,有田租和力役两种。田租仍行两税法,夏税不过八月,秋粮不过明年二月。田有官田、民田二种,官田每亩课税五升三合,民田减课二升。田租由布政使司及州县征收,而由户部总其成。明初定税,轻重甚不一律。苏州、松江、嘉兴、湖州(今浙江湖州市)诸府,原为张士诚的根据地,曾顽抗明师;因此太祖于张氏败灭后,收没当地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并重课其税,以示惩罚,每亩有课至二三石者。其后虽屡次裁减,但较他地犹重。征租以米麦为主,但亦可代以银钞。英宗时,规定米麦每石折银二钱五分,输米麦者谓之“本色”,折银者谓之“折色”。役有甲役及徭役,前者以户计,后者以丁计;民年十六为成丁,即须服役,六十而免。其法有“力差”和“银差”两种,前者为亲身服役,后者为输银代役,各听百姓自便。

其后黄册及鱼鳞图册因年久失修,征课不能得实,赋役之法渐坏。世宗以后,因国用不足,屡有额外征课,谓之加派。神宗万历九年(1581)以后,改行“一条鞭法”。它的办法是清查各州县的地丁,把人民应出的租税和免役的代价,均一并于田赋中征收。百姓虽免除差役,田赋则暗中增加。神宗末,辽东事起,于是再加田赋。又以诸役繁兴,随时征发人民服役,一条鞭法乃完全破坏。思宗时,又数度加赋,名曰辽饷、练饷、剿饷,终致流寇四起,国家随之灭亡。

清初行两税法,但缴纳的期限及税率的高低,各省并不完全相同。田赋之外,又有丁税,缴银以代力役,与田赋同时征收。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室特诏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五年(1727),并丁银于田赋,因此没有田产的人,可以终身不纳赋税。征赋的办法,除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西八省,其余各省,一概征银。八省租赋则有本色、折色之分,前者征米,后者征银。此外地方官吏,每于租赋定额以外,浮收米银,请之“耗羡”。州县转运粮米,不能无亏损;而银须下炉销熔重铸,然后解都,亦不能无折耗;因此必须额外加收,以补耗损。这种办法,起于明代。清初,各州县随意征收耗羡,甚有流弊。世宗时,规定羡余全交藩司,然后酌给大小官员,以为养廉之资,其弊才稍见革除。

田赋丁税以外,又有杂税,最主要的为盐税和关税。明代盐由政府收购专卖,称为官盐,严禁百姓贩运私盐。太祖时,命百姓纳米换盐。其后又有纳马、钞、铁、布换盐的办法,概以政府的需要而定。此外成祖时又有计口配盐的办法,以每月大口食盐一斤,小口半斤计,配盐于各户,每斤纳钞一贯。这类办法,到明朝后期,大都废止,而限定以钱购盐。明初,商货规定三十税一。宣宗时,始设钞关,于京省商业繁华之地设关,往来车船商货,均须纳钞,甚为病民。清代仍由政府专盐利,分全国为若干盐区,视一地食盐的多寡,由政府或委托特许商人如额运销其地,严禁私贩。税关设于内地者为常关,以征收土产商品的通过税;在沿海及各商埠所设者为海关,其征课对象,为国际贸易的出入货物。海关收入最丰,但至天津、北京两条约订立后,中国关税失去自主权,外货畅销无阻,国货受其排斥,日渐萎缩,而致连年入超,国家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至清末,又有厘金之制,太平军之役时,清吏雷以诚于淮安、扬州地区,设立厘卡,对过往商货,抽损1%,以佐军用,各省纷纷仿效。事平之后,仍不废止,厘卡反陆续添设,其收入则大部为官吏所中饱。

币制方面,明初沿习元制,仍用钞法。太祖时,发行大明通宝,自百文至一贯,共分六等。钞一贯抵钱千文,银一两,四贯抵金一两。其后造小钞,自十文至五十文。又因民间重钱轻钞,禁止用钱,但钞价日益低落,孝宗以后,钞制建废。钱币则太祖时曾铸大中及洪武通宝,各分当一、当二、当三、当五、当十五等,重量自一钱至一两。从太祖到武宗,前后仅铸钱四次,其后每朝一铸。而以神宗时的万历通宝最为精良。清代大部分时间,不用钞法,直到末年,才有钞票的发行。钱币则历代均有铸造,世宗时,规定每钱的重量为一钱二分。此外并许以银块代货币,因重量不一,流通不畅。海禁开放后,沿海商埠,多通用外国银币,德宗时,遂设厂仿铸银币。清末发钞铸币的事,还要在后面详述。


三、财政与法律(二)法典与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