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外的战争

字数:1315

战国中期以降,燕、赵、秦三国的北边,有两种游牧民族为患,就是东胡和匈奴;二者总称为“胡”,但它们又包含若干散漫的部落。东胡出没于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一带,寇掠燕、赵。匈奴出没于今河北、内蒙古、甘肃等省及山西、陕西二省的北边一带,三国均受其侵害。它们的历史非常茫昧,所以它们与春秋时各种戎狄的关系如何,至今无法确考,但也有人认为匈奴便是西周时代的猃狁。[见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载《观堂集林》卷十三)]它们曾于战国时大败于燕赵,二国并各筑城于北疆以防之。至战国末年,燕赵疲于中国的内战,无暇顾及塞外;始皇统一之初,注意力也集中于国内,因此胡人又猖獗起来。尤其是匈奴,因邻近秦的中心地区,给予秦的威胁更大。

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因方士上言发现“亡秦者胡”的谶语,始皇乃派蒙恬率三十万人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战国时,赵武灵王伐匈奴,曾取得这地区的一部土地,但到战国末年,又陷于匈奴,至此再为秦所收复。接着秦军进展至套外,于其地设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并筑了三十四个县城。

为了确保北边的安全,秦在三十三、三十四两年间(前214~前213),又进行两大工程。一件是筑一条宽阔的大道,名叫“直道”,从九原郡直至咸阳西北百余里的云阳(今陕西淳化县),长一千八百里;从云阳到咸阳则有泾水可通。另一件便是筑长城。

战国时期,除燕、赵、秦筑有长城外,齐、魏、楚等国也各有它们的长城。齐长城横亘今山东省南部,目的在防楚;魏长城纵贯黄河以西地区,原意是防秦;楚也在其北境宛(今河南南阳市)一带筑有“方城”,但这些城垣都于秦统一后失去了作用,可能被铲平或自行倾圮。始皇时代所筑的长城,只是将燕赵秦三国原有的北边长城重加修葺连贯而已。燕于战国后期破胡后开始筑长城,大致自今河北怀来县,东至今辽宁省辽阳市北。赵于肃侯(前349~前326)时已筑城,至武灵王时更大规模修建。赵长城大致自内蒙古东部阴山一带,伸延至河北蔚县,与燕长城的西端相距百余公里,其间有山(今名小五台山,高约二千至三千米),成为两段长城的天然连系;赵长城的西端则可能与魏长城的北端在固阳(今内蒙古固阳县)一带相接。秦长城则大致在今甘肃省东部和陕西省北部地区,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端在陕北与魏长城相接。到匈奴被逐,秦又在套外筑城,以保护河套地区。由高阙(在今宁夏磴口县附近黄河以东)筑城,东北行至套外地区,与赵长城的西端相连(一说此段本为赵长城)。再把燕赵的长城,加以连贯,乃完成由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伟大国防线,它是有史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建筑物。[参看沙学浚《从地理观点看长城》(载《国立台湾大学十周年校庆专刊》页四八至五二)]

战国时,楚国南境与外族的越人为邻。越人种族甚多,分布地区也很广,大体说来,可分四区:今浙江省南部有东瓯,今福建省有闽越,今广东省及越南北部有南越,今广西有西瓯。秦时这些种族统称为“百越”,它们的文化甚低,过着半耕稼半渔猎的生活,尚须仰赖中国的铜铁器及马牛等。秦灭六国后,东瓯闽越顺利并入版图,秦在其地设闽中郡。对南越西瓯,则用武力征服。在灭楚后不久(可能是二十六年),始皇派屠睢率兵五十万,南征百越。秦军溯湘水至西瓯境,以粮秣运输困难,由监军史禄率人开凿了一条长六十里的渠,名曰灵渠,以沟通湘江和珠江上流的漓水,便利漕运。越人迎战而败,西瓯君被杀;但越人逃入山林,继续抵抗。秦军因长征久戍,士卒饥疲,越人乘机夜袭,大破秦军,屠睢阵亡。至三十三年(前214),始皇再发兵南征,才将百越平定,于其地设桂林(今广西省大部)、南海(今广东省大部及广西东部)、象(两广南部及越南北部)三郡。秦并遣罪犯五十余万人,戍守五岭地区,与越人杂居。至此,当时所谓“人迹所至”的地方,几乎完全列入秦帝国的版图。


(二)对内的措施二、政府与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