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傅乐成 >
- 第八章 汉的制度与学术 >
- 三、兵制
(二)编制与调发
这里所说的编制,可分三项:一是京师驻军的编制,二是边郡亭障的组织,三是战时的统率系统。
上面说过,京师驻军有南北军之分,其任务也不相同。南军由卫尉统领,守卫宫城。宫城以内各殿舍的守卫,则以卫郎担任,由郎中令(即光禄勋)统领。卫郎虽属南军系统,但其分子并非从各地的役男中抽调而来,而多半由二千石以上大官的子弟、有军功的良家子、郡国推举的孝廉和博士弟子员等来充任,此外还有不少富人子弟。这个集团可以说是皇帝最亲信的卫队,也是未来将相大臣的储备所。武帝时,于南军增置羽林、期门等兵,为皇帝的随从护卫,由光禄勋统领。
北军由中尉统领,它的职责是拱卫都城,维持京师的治安。武帝时,改中尉为执金吾,并增置八校尉(中垒、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屯骑、胡骑、虎贲)及城门校尉,于是北军大为扩充。东汉分北军为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各由校尉率领;并另设城门校尉。
西汉彩陶骑马武士俑,咸阳市杨家湾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汉代南北军的兵员数目,西汉因史无明文,无法确知。但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曾下诏裁去二万卫士中的一万,因此可以推知武帝以前的南军卫士为二万人,武帝以后是一万人。东汉时的南军,按编制卫尉以下共有官长公车司马令、卫士令、都候、宫掖门司马及丞、尉等十九人,员吏二百九十九人,卫士二千五百零七人。北军五校则有官长校尉五人,司马六人,员吏六百十四人,士兵三千五百三十六人。[见《后汉书》卷二五及二七《百官志》]西汉南北军的士兵,是按兵役法自各地征调而来,东汉则是召募来的。南北两军因是首都卫戍部队,都不负野战勤务。但从武帝起,时有以京兵远征的事。东汉因行募兵制,民不知兵,一遇有事,多以京兵出战。
东汉和帝以后,宦官权势日大,至灵帝时,竟然建立自己的武力,置西园八校尉,即上军、中军、下军、典军、助军左、助军右,及左右八校尉,以宦官蹇硕为统帅。又因有皇帝的支持,原有的南北军自然无法与之为敌。朝中大臣,欲诛除宦官,只有依仗地方军队,因此造成董卓之乱。
屯边的戍卒,多在边防工事的亭障中服役。亭的防御设备有用土做成的高墩,为四方或六角形,上有通信用的旗杆。土墩叫烽台,又叫堠;四围有墙叫坞,坞高约合市尺一丈左右,每边长五丈余。烽台和坞合称曰燧。发现敌人时,则于烽台上点燃烽火,敌人逼近,则据坞以守。两亭之间,相距约十里。每隔三亭以上,有特备公务人员食宿的“传舍”,设于亭的附近。备有传舍的亭,称都亭。障较亭为大,亦有围墙,可容一二百人,也可以放烽火。亭多设于长城以外,障多设于长城沿线。障的首长为障尉;燧有燧长,由亭长兼任;均受太守、都尉的指挥。
汉代遇有征伐,多自各郡国调兵出战。战时的统率系统,最高者为大将军或将军,皆临时派定。将军之下有部,大将可统五部,每部的首长为校尉(比二千石)和军司马(比千石,其副称军假司马)。部下有曲,首长为军候(比六百石,其副称假候)。曲下有屯,首长为屯长(比二百石)。屯以下应当还有其他小组织如什伍等,但史无明文。至于地方的局部战争,则由郡都尉或县尉、乡官等统兵应战。东汉后期的刺史,也可以统兵。
至于军队的调发,其权操在中央政府。国家有事,由中央下令调兵,太守发兵,而由都尉率领;王国则由相发兵,中尉率领。至于中央下令时所颁的信物,高祖时用羽檄,是一块长一尺二寸的木简,上插羽毛,表示疾速。文帝时,以虎符及竹使符调兵,虎符是铜制的虎形,竹使符是五寸长的竹片,上刻篆书。两种符都是分成两半,一半存于中央,一半存于郡国,中央欲调某郡兵,则派使者持符前往征调,太守勘验属实,然后发兵。但这办法只限内郡,边郡因情形特殊,太守有自行发兵之权。汉代太守对军事所负的责任甚大,如有过失,即可被劾为“乏军兴”,其罪重则死,轻则免;汉代太守因“乏军兴”而获罪的,不知凡几。[参看劳干《汉代兵制及汉简中的兵制》(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