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冯玉祥

字数:6969

冯玉祥,字焕章,谱名基善,1882年(清光绪八年)9月26日,出生于直隶青县兴济镇北街(现为沧县兴济镇),祖籍安徽省巢县西北乡的竹柯村。冯玉祥出生不久,全家又迁居保定城东的康格庄。由于家境贫寒,冯只读了两年多的私塾。为了维持生活,父亲冯有茂为刚满10岁的冯玉祥在兵营中补了名额,以便领些银子糊口。1894年,清政府对日宣战,冯玉祥与其父随保定练军开赴大沽口,亲眼目睹了日本军舰的罪恶行径。

1896年,冯玉祥刚满15岁,正式入营当兵。他在父亲的指点和管教下,开始“向读书和修养方面努力”。不久,冯有茂因病被裁。冯玉祥为了挣钱养家,愈发刻苦操练、学习,开始阅读《操法》、《阵法》等兵书。他看到淮军暮气沉沉,便于1902年2月20日离开淮军,改投袁世凯的武卫右军第三营左队右哨六棚。1903年4月,冯升为四棚正目。12月中旬,又被提升为第二营右哨哨长。1905年武卫右军改为第六镇,冯任司务长,随后又升为本连排长,深得协统陆建章和标统王化东的器重。不久,冯玉祥成为陆建章的内侄女婿,得到了陆的提拔和帮助。191O年9月升为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管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11月30日,同盟会员白亚雨赴滦州,联络冯玉祥、王金铭等,策动革命。第79标官兵起义后,于1912年1月3日成立了北方革命军政府,冯为总参谋长,王金铭为大都督,正式宣布独立。不久,起义军因张建功叛变,损失严重,王金铭、施从云遭通永镇总兵王怀庆伏兵杀害。冯得陆建章搭救,幸免于死。

袁世凯编练备补军时,陆建章任左路备补军统领,任命冯玉祥为前营营长。1913年8月,左路备补军改编为“京卫军”,冯升任第一团团长。1914年春,冯随陆建章入陕。途中冯改任陆军第七师第十四旅旅长,后冯部扩编为中央第十六混成旅,冯为旅长。此时他开始注意培养军事干部,成立了以李鸣钟为首的模范连。

1915年夏,冯玉祥奉命入川,不久收到要求他列名拥护袁世凯称帝的电文,冯反对帝制,没有签名。护国军进攻四川后,冯玉祥竭力避免自己的部队与护国军对抗,并力劝四川都督宣布讨袁,终于促使陈宦宣布四川独立。袁世凯死后,冯部移住川北剑阁。不久,他致电陆军部要求“回京就医”。段祺瑞为使北洋势力进一步控制四川,不同意冯部离川。冯毅然率部离开剑阁,最后到达河北廊坊。此事招致段祺瑞忌恨,段下令免掉冯的职务。1917年7月1日,张勋拥溥仪复辟。段祺瑞以“讨逆军总司令”名义讨伐张勋。他深感军事力量不足,迫不得已而起用冯玉祥。冯玉祥于7月6日,发表了讨伐张勋的通电。反复辟之役中,冯立了大功。

1917年11月,孙中山举起“护法”大旗后,段祺瑞调冯率十六混成旅南下援助李厚基。冯同情并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但又不敢公开反段。当部队开拔到浦口时,即滞留该地。1918年2月14日,冯在武穴发表主和通电,18日,又发通电,主张恢复国会。段祺瑞于2月25日再次将冯免职,交曹锟查办。这时曹企图拉拢冯部,遂请政府准许冯免职留任。从此,冯投向直系,但始终未成为直系的嫡系。

1918年3月下旬,冯率部离开武穴,进驻湘西,平定了湘西曾尚武流寇。6月14日,进驻常德。冯曾于1913年在北京时开始信仰基督教,因此在常

德期间,在军中设教堂,请牧师向全体官兵宣讲教义,并为100多名官兵施行洗礼。

1920年6月,直皖战争爆发,驻守沅陵以西的皖系田应诏部及湘军赵恒

惕部直逼属于直系的冯部,冯被迫北撤,移驻河南信阳。

直皖战争中直系打败了皖系,皖系的陕西督军陈树藩被撤职,直系的第二十师师长阎相文任陕督。阎于1921年6月初,令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与吴新田的第七师同时发动对陈树藩的进攻。此时,阎电请北洋政府将第十六混成旅改为陆军第十一师,冯升任师长。不久阎死,北洋政府任命冯玉祥为陕西督军。

进驻陕西是冯部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冯平生第一次取得了一块大地盘。他统一军政,收编了胡景翼等杂牌军,加紧整顿和训练军队;同时为地方选贤任能,筑路办厂,在省政上颇多建树。

1922年4月29日,直奉战争正式爆发。4月19日,冯玉祥率领第十一师全部由陕出发,向洛阳集中。当直军在长辛店一带战事吃紧时,冯立即派二十一旅李鸣钟部增援。冯亲自督战,大败河南督军赵倜。直奉战争后,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冯因战功被任命为河南督军。他颁布《治豫大纲》,惩办贪官,提倡节俭,改良社会风尚、重视教育、发展交通事业。这些政绩为中原百姓所称道。同时他又扩充部队,增强了自己的势力。

1922年10月31日,北洋政府任命冯玉祥为陆军检阅使,并授予扬武上将军称号。陆军检阅使是个虚衔,但冯却利用这一时机大力练兵,在两年时间内,练就了3万名精兵,为冯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冯玉祥在治军中注重向官兵灌输爱国主义教育,曾把帝国主义强迫中国割让领土的史实编为《国耻歌》,他还提倡官兵同甘共苦。冯驻南苑期间,元配妻子去世,1924年2月19日,与李德全结婚。

1924年9月,孙中山、张作霖、卢永祥组成反直三角同盟。孙中山方面的国民党人士徐谦、钮永键、王法勤、丁惟汾、李石曾等,时常与冯联系,劝冯联合奉、皖,推翻直系军阀。冯玉祥积极训练部队以加强军事力量,并争取同盟者,与北方将领孙岳、胡景翼等秘密联盟,决心倒戈。1924年9月18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任命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冯在古北口与奉方代表达成协议:约定事成后,请孙中山北来,奉军不得入关。冯军与奉军在热河停战。10月19日,冯召集部下举行秘密会议,宣布倒戈计划,改部队名称为国民军。20日清晨,鹿钟麟指挥部队控制了北京全城。曹锟被监视在中南海延庆搂内,旋即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此次事件被称为北京政变。10月25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讨论政府改组,决定推翻贿选总统曹锟。曹被迫于11月3日宣布退职。冯等于10月31日组织了以黄郛为首的“摄政内阁”。但是冯为北洋军阀各实力派所忌,长江流域各省的直系军阀,公开反对北京摄政内阁,于是冯决定联皖制直。11月10日,冯玉祥、张作霖分别到天津会见段祺瑞,决定推段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总执政,同时欢迎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11月21日,段祺瑞通电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孙中山到北京后病情日益加重,李德全曾持冯玉祥亲笔信到孙下榻处看望。孙中山将6000本《三民主义》、1000本《建国大纲》和《建国方略》赠送给冯。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冯令全军悼亡举哀。此时他开始认识到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

此时1925年1月,冯受到段祺瑞、张作霖的排挤。段任命冯为西北边防

督办,并要他将部队整编为6个师,人数在15万左右,取消国民军番号,称为中华民国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3月,冯赴张家口就职。

到西北之前,冯经徐谦介绍认识了李大钊,并与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会

晤,苏联军事顾问开始进入西北军。

1925年5月五卅惨案发生,冯玉祥联合西北军各将领致电段祺瑞,要执政府“严重对外,不必顾虑”,表示“为国赴难,愿效前驱”。他几次召开张家口各校学生、各界民众反帝示威大会,亲自带头高唱《国耻歌》。6月13日,冯令所部一律臂缠黑纱,为上海烈士致哀,并号召西北军官佐捐款援助五卅罢工工人,冯个人捐大洋1万元。他主张以武力反击帝国主义的屠杀政策。

1925年底,北方形成了直系、奉系、直鲁联军联合进攻西北军的形势。冯玉祥见形势不利,于1926年1月1日,通电下野。3月20日,冯赴苏联考察,会见了苏联的许多重要领导人。5月10日,冯宣布参加国民党,要为国民革命而战,并要求共产国际派刘伯坚随他前往西北军。不久,冯启程回国。

此时,北伐军在两湖战场上节节胜利。1926年9月16日,冯到达五原后发表了五原誓师宣言。17日,国民军各部将领公举冯玉祥为国民联军总司令。冯宣布国民军全体将士集体参加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冯玉祥被委任为广东国民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委员。不久,冯指挥国民军解了西安之围。此役吸引了刘镇华的10万镇嵩军,分散了吴佩孚的兵力,在战略上配合了南方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

1927年1月26日,冯玉祥返抵西安。此时有200多名共产党员在国民军中担任重要职务。冯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在陕甘等地颁布治理条例,改革地方行政机构,扶助工农运动。这时,宁汉对立已经形成,冯极为忧虑。武汉政府于4月18日决定举行第二期北伐,冯决定向东进军与武汉北伐军会师中原。3月11日,冯发布讨奉檄文,对鄂、豫、察、绥等地三路出师,自兼中路军总司令。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在西安就任武汉政府任命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

正在此时,冯得到李大钊被张作霖逮捕的消息,立刻全力营救。5月6日,冯赴潼关督师时,得知李大钊遇难的消息,立即在潼关总部召开追悼大会。

冯到潼关督师后,连续攻占陕南各地。6月1日,冯军与武汉北伐军会师于郑州,史称“中原会师”。6月10日,冯与武汉方面的汪精卫、徐谦、谭延闿、邓演达等人举行“郑州会议”。双方在“分共”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冯不同意讨蒋,主张宁汉联合,继续北伐。会议决定将豫、陕、甘三省党政大权交给冯;成立开封政治分会,冯为主席;第二集团军改编为7个方面军,人数达四五十万。6月20日,冯又与蒋介石等在徐州花园饭店举行“徐州会议”,双方达成了联合“清党”和继续北伐的协议。徐州会议后,冯追随蒋介石,在自己统辖的地区实行了“清党”,将他军队中的共产党员和他管辖地区内的共产党员干部全部“礼送”出境。为拉拢冯,蒋于1928年2月18日亲临开封,与冯“义结金兰”。

1928年4月10日,北伐军下达总攻击令,第二集团军在京汉路以东、津浦路以西地区与孙传芳军作战,大获全胜。冯、阎、桂三位集团军首领都认为北进抢先占领京、津对自己发展实力极为有利,所以都有“先入关者为

王”的打算。结果冯军率先攻占京、津。但在蒋与阎锡山秘密达成政治交易后,却将京、津和河北省的军政大权交给阎,让阎接收京、津地区。冯表面同意,但内心颇不愉快。在蒋、冯、阎、李四派联合打败各派军阀的过程中,冯军战斗力最强,付出的代价最高,然而最后仅任北平特别市市长,辖崇文门统税局一所,“每月收入约二十万元”,这对地处贫瘠、人员庞大的西北军,只能算杯水车薪。因此,冯耿耿于怀。接收北平后,蒋介石准备召开善后会议,冯“托病”不参加,经蒋一再电促始抵北平。在前往西山祭告孙中山之后,蒋、冯、阎、李等在碧云寺旁举行汤山军事善后会议。蒋在会上先后抛出《军事善后案》和《军事整理案》,而冯却在“时局通电”中唱反调,冯、蒋矛盾步步加深。

1928年8月8日,二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开幕,通过了实行五院制的决议案,发表冯玉祥为军政部长、阎锡山为内政部长、李宗仁为军事参议院院长,并要求冯、阎、李3人长期驻在南京。实际上是要这3人长期脱离他们的军队。1929年1月1日,全国编遣会议第一次会议开幕,阎锡山的编遣提案得到多数赞同,这一方案是抑冯、拥蒋、利阎的方案。冯玉祥提案遭到否定,便离开南京。从此,蒋、冯之间由合作转向分裂。

1929年初进行的蒋桂战争以蒋胜桂败而告结束。5月7日,蒋发表《和平统一为国府惟一之政策》,称“欲消弭内乱,非铲除军阀不可”。蒋、冯战争势不可免。1929年5月22日,被蒋介石收买的韩复榘、石友三联合发出“甘棠通电”,拥蒋叛冯。5月23日,蒋操纵中央常会决议,革除冯玉祥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其党籍。5月25日,国民政府下令讨冯,5月27日,冯通电下野。

此时,阎锡山以蒋、冯之间调停人的面目出现。三番五次约冯到太原面谈,意在“挟冯以自重”。1929年6月25日,冯抵太原之后,被阎软禁起来。8月1日,编遣会议在南京重开,阎因对中央编遣会议不满,遂联冯反蒋。冯决定发动反蒋战争。10月10日,冯部将领宋哲元、刘郁芬、孙良诚等27人通电反蒋,拥戴阎锡山、冯玉祥为总、副司令。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一面对冯用兵,一面拉拢阎锡山。26日,阎锡山突然声明主张以政治手段解决时局,劝冯令西北军各部停战,并将“国民军”的军事秘密向蒋报告。28日,蒋亲赴汉口督师,并任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12月1日,冯军反蒋战争失败。冯对阎的背约痛心疾首,密召鹿钟麟到建安村(冯被软禁之处),命鹿到潼关主持军事并佯装与蒋方往来,造成欲与蒋联合之假象。另外,蒋打败桂系和冯玉祥后,即腾出力量对付阎,先接收了天津海关和长芦盐运使署等税收机关,拒绝支付阎的平津卫戍司令部所辖军政费用。这时,阎一则深怕蒋、冯联合,二则受蒋钳制日重,因此坚定了反蒋的决心。1930年3月14日,阎亲自送冯返回潼关。冯抵潼关的当天,即号召二、三、四集团军将领57人,发表请蒋下野的寒电。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在太原就任中华民国军总司令,冯玉祥在潼关、李宗仁在桂林就任副总司令,蒋、冯、阎、桂大战随即爆发。

大战开始后,冯军在陇海路、平汉路连连取胜,8月初,冯组织了大规模的八月攻势,以徐州为目标,兵分7路猛进,蒋军岌岌可危。此时,蒋军从晋军手中夺回济南,晋军退回山西。冯军发动的八月攻势因晋军未予有力配合而未能奏效。阎锡山为了保存实力,密令陇海线晋军全部退回到黄河以北,使冯军陷入孤军作战局面。9月28日,张学良发出吁请罢兵的巧电,派

兵进入平津及河北省。这时冯的部下庞炳勋、刘春荣、石友三等被蒋收买。10月初,蒋军直攻开封、郑州。11月4日,阎、冯在太原通电下野。西北军全部瓦解。冯从此失去了与蒋对抗的实力。但这也成为他转向民主派的起点。战败后,隐居汾阳城郊峪道河的冯玉祥埋头读书,阅读了社会、政治、

历史及文艺等方面的书籍。此时,冯与中国共产党加强联络。

1931年7月,冯策动石友三反张学良,被东北军打败。同年下半年冯策

动甘肃旧部反蒋,被蒋军打败。

1931年9月20日,冯玉祥得知九一八事变消息,于23日发表通电,指责蒋政府“压制民众、诚心媚外”,要蒋介石“认罪”和“停职”。10月21日又发表著名的马电,提出了抗日救亡的13项主张,其中有“充实国防”、“恢复民众运动”、保障人民的自由、惩罚贪污等。冯玉祥又和广东方面南北呼应,促蒋下野。

1931年12月,蒋介石下野后,冯离开峪道村去南京。冯向正在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提出三个抗战救国的方案。1932年1月下旬,蒋、汪重新合作,联袂登台。冯决定支持蒋汪政府。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他大力支持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敌。12个月之内,冯在南京、上海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但毫无结果,于是他于1932年3月23日离开南京去泰山居住。

1932年6月初,南京国民政府由顾维钧出面,致电冯玉祥,称国联李顿

调查团要到泰山来看他,冯断然拒绝,认为会晤国联调查团是耻辱。

冯在泰山建立研究室,延请社会名流进山授课,课程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发展史等,并利用学习间隙,调查周围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对中国社会的黑暗腐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组成民众抗日同盟军,于24日发表通电,就任总司令。同盟军的主力是冯玉祥的旧部和方振武在山西组织的抗日救国军,以及察省地方抗日武装、原防守长城各口的爱国军队、东北各地撤退到察境的义勇军及从平津华北等地来的爱国青年,达10万之众。同盟军成立后,全国各地纷纷致函电支持。6月15日,民众抗日同盟军召开第一次军民代表大会,确定了否认一切卖国协定,以武力收复失地的方针。6月20日,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率军收复察东失地。6月22日,攻克康保城。7月1日,收复宝昌、沽源。7月12日,克复多伦,察哈尔全省光复。

正当同盟军抗战节节胜利之时,7月28日蒋介石和汪精卫联名发电,向

抗日同盟军提出4项通牒,同时让何应钦调16个师兵力“围剿”抗日同盟军。同盟军陷入困境。8月7日,冯被迫宣布撤销抗日同盟军总部,辞去总司令职,于8月17日重返泰山。

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等在福建组成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冯派余心清参加,并被选为经济委员会主席。冯积极联络韩复榘、宋哲元,以期形成南北呼应的反蒋之势。1934年1月,福建政府失败,冯的反蒋活动再次失败。

1935年11月2日,冯出席国民党六中全会第一次会议,并向大会提出救亡大计案,包括保障人民言论自由,奖励抗日精神,精诚团结等各款,获得大会通过。不久,冯当选为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18日,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6年6月2日,两广事变发生。冯玉祥深怕内战再起,一面与蒋介石

商议调解,一面连日致电陈、李、白,力劝停止军事行动。冯为两广事变的平息尽了斡旋之劳。

1936年11月23日,宋庆龄致函冯玉祥,请其援救“七君子”。冯随即为营救七君子而奔走,不断向蒋介石和陈布雷发出函电,直至“七君子”出狱。

西安事变爆发后,冯玉祥竭力主张和平解决。12月13日,冯致电张学良,劝张以“同挽国难”为重,自己愿为人质,请张“释回介公”。同时力劝旧部宋哲元、韩复榘拥护中央,对新闻界表示“保护最高军政领袖之安全,实为全国军民最大之责任”。冯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尽了全力。1937年初,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期间,冯玉祥同宋庆龄等提出了《提议为外患日急请讨论扩大总理三大政策团结御侮案》,积极主张国共合作。

七七事变爆发后,冯致电第29军将士:“抗敌守土之责,断不容丝毫退让。”7月10日,冯发表《对芦沟桥事变谈话》,指出全国军民应团结一致,为民族生存,为国家复兴而坚决奋斗。8月15日,冯在苏州就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9月,国民政府划津浦线为第六战区,改任冯为该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蒋又将冯调到平汉线。10月20日,冯去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到南京后,即被免职。

1937年11月中旬,沪宁线战情恶化,蒋介石命冯玉祥到平汉线南段视察国防工事。未几,冯抵达武汉。在武汉的一年中,冯编写了《民众救国问答》、《抗日的伟大民众》、《抗日游击战士问答》等小册子,在民众中广为散发。冯还创办了印刷社,印刷了大量抗日宣传品和列宁、毛泽东的著作。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冯玉祥以“丘八诗人”身份参加,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1938年春夏之际,蒋介石委派冯玉祥到豫西、豫南、鄂东等地视察国防工事。9月,被任命为督导长官,负责检阅和督练新兵。1939年5月,督导工作结束。

冯玉祥回到重庆后,投身于各项进步文化工作。1940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4周年,重庆文化界300余人举行纪念大会,冯玉祥任大会主席。他发表演说,号召学习鲁迅的“真”、“硬”、“韧”的精神,争取抗战的胜利。

1942年12月19日,冯玉祥在重庆主持成立了“全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总会”,以后各地逐步成立分会。冯在四川省大力推行献金运动,到1944年9月,按照当时的黄金价格计算,捐献金额达黄金23000余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抵重庆,当天即去看冯。冯也回访毛泽东。

冯还多次出席有国共双方领导人出席的集会、宴会。

1945年12月,冯玉祥发表了《建国问答二○四问》,集中阐述了他的民主建国思想。他认为“抗战胜利以后,剩下唯一的一件大事就是建国”。他提出要实行以下各事:“发展科学,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国防军事,解放妇女及儿童,健全国际关系,建立工业基础,改良农业及造林畜牧,扶助商业,普及教育,改造社会,改良人种,发展交通,提倡渔业。”在政治上他认为人民应有自由,即“发表的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免于恐惧”。经济上他认为“应该实行计划经济”。

1946年初,冯玉祥提出出国考察的要求,至4月7日,国民政府才同意他“赴美考察水利”。9月2日,冯玉祥启程赴美。在美国期间,冯日夜关

注着国内形势。此时,全面内战已经爆发,蒋介石政府大肆镇压国统区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冯于1947年5月26日在旧金山《世界日报》上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即日停战议和,由张表方、李济深、宋庆龄等主持和议大计”,“成立真正的联合政府”。

1947年10月10日,冯玉祥应邀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职员俱乐部举行的中国学生欢迎庆祝会上发表《国庆演词》,呼吁实现和平民主,抨击政府的暴行。冯为表明自己的主张和态度,于1947年11月5日发表《我为什么与蒋介石决裂》一文,坦率地表明了与蒋介石的分歧,指出“蒋介石政权是中国所有腐败政府的顶峰,外国的金钱是无法使它免于垮台的”。

1947年12月26日,蒋介石勒令冯玉祥于12月底回国。冯于12月30日发表声明,予以严厉抵制。蒋吊销了冯的护照。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冯被选为常委和政治委员会主席。冯即积极发起组织民革驻美总分会筹备会,大量翻印民革成立的各种文件,分赠美国国会、国务院、各大学、各图书馆及华侨社团,努力扩大民革的政治影响。

1948年1月7日,蒋介石宣布开除冯的党籍。冯为防不测,于1948年2月10日写下最后一份遗嘱,对自己的一生作了回顾。冯玉祥受到美、蒋反动势力的逼迫,在美国的生活难以为继。经周恩来、前苏联驻美大使潘又新的安排,冯于1948年7月31日离美,登上前苏联“胜利”号轮船,准备经前苏联回中国解放区参加新政协。9月1日中午,“胜利号”在向前苏联敖德萨港行进时,船上失火,冯玉祥不幸遇难,终年66岁。为了纪念这位中国共产党的盟友、著名的爱国将军,1953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他的骨灰安葬在他生前居住过的泰山西麓。


第二十五章李济深第二十七章张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