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草原兀鲁思的分封

字数:1525

成吉思汗把大蒙古国看作是“黄金家族”的共同家产。“太祖皇帝初起北方时节,哥哥弟弟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贵。”①成吉思汗建国后不久,首先在自己的亲族中进

姓名

与成吉思汗的关系《元朝秘史》所载分民数《史集》所载分民数

诃额伦铁木哥斡赤斤同母幼弟

共10000户

拙赤合撒儿

同母弟

4000户

按赤台别里古台

同母弟合赤温之子2000户异母弟1500户

(后减为1400户

术赤

察合台

窝阔台

拖雷阔列坚

合计

长子

二子

三子

四子次妻生子

9000户

8000户

5000户

5000户

44500户

3000户5000户

1000户

3000户

4000户

4000户

4000户

4000户

28000户

行了分封。

按照蒙古游牧贵族的古老传统,每个儿子都可以从父亲的遗产中分到一份,这就是“忽必”(Qubi),蒙古语义为“份子”①,包括人户和封地两个内容。成吉思汗采用“忽必”这一分封方式,首先给自己的母亲、弟弟和儿子分了人户。他们领受的人户,见左表。

上表所列成吉思汗诸子诸弟受封户数,虽然《元朝秘史》与《史集》记载有较大差异,但它反映了成吉思汗通过“忽必”方式分封民户的基本史实②。

大约在1214年成吉思汗南征金朝以前,分封了诸弟领地③。拙赤合撒儿

①《元典章》卷九《吏部》三《改正投下达鲁花赤》。①《元朝秘史》第23、203、242节。②杉山正明认为,《史集》所记成吉思汗诸子诸弟受封千户数大致与《元史·食货志》诸王食邑户数相应成正比。《秘史》的数字则完全没有这种对应关系,因此《史集》所记较为可靠(《蒙古帝国之原像——成吉思汗家族分封》,《东洋史研究》37卷1号,1977年)。③关于成吉思汗分封诸弟领地的时间,王国维认为在西征以前。(《黑鞑事略笺证》,王国维遗书本)杉山正明则认为,成吉思汗分封诸子诸弟的民户和牧地是同时进行的,都在1207—1211年之间(见上引文)。

的封地在也里古纳河(今额尔古纳河)、阔连海子(今呼伦湖)和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一带。铁木哥斡赤斤的封地与拙赤合撒儿的封地紧紧相连,从额尔古纳河以东、海拉尔河以南一直到今贝尔湖、哈拉哈河一带,后来又扩展到大兴安岭以东,延伸到塔兀儿河(今洮儿河)、那兀江(今嫩江)、松花江流域。铁木哥斡赤斤封地哈拉哈河以南地区,是合赤温后王按赤台的封地,即在兀鲁灰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尔盖河)和合兰真沙陀一带,北接别里古台封地,东至合剌温山(大兴安岭南脉),南抵胡卢忽儿河(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别里古台的封地在斡难河、怯绿连河中游之地,南与按赤台封地为邻。以上四家的封地位于蒙古高原以东,故称为“东道诸王”。

西征以后,成吉思汗再把蒙古高原以西的疆土分封给诸子。术赤的封地在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以西,今咸海、里海之北,远及钦察草原。察合台的封地在别失八里(今新疆济木萨尔境内)以西,迄于阿姆河。窝阔台的封地在叶迷立河(今新疆额敏河)流域和按台山(今阿尔泰山)一带。以上三家诸王称为“西道诸王”。遵循“幼子守产”的蒙古习俗,幼子拖雷继承了从克鲁伦河至按台山的成吉思汗的“大营盘”。

成吉思汗对功臣贵戚采取了“莎余儿合勒”(Soyurqal)的分封方式,蒙古语莎余儿合勒,义为“恩赐”。成吉思汗建国后,采取这种方式委任了九十五个千户长。这种恩赐也给予主动归顺的部落首领和驸马。一些强大的姻亲部族如弘吉剌、汪古等虽被分封为几个千户,但它们基本上按照原来的部族形成独立的封建领地。

诸王的分地,也称作兀鲁思(ulus)。这一蒙古语词,意为“人众”,也可译作“人民——分地”,到后来,兀鲁思又有“人民——国家”的意义了。成吉思汗对草原兀鲁思的分封,奠定了大蒙古国分封制度的基础。

分封诸王的“忽必”和赐予千户长的“莎余儿合勒”,两者虽在名分和权位方面有差别,但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千户。千户是大蒙古国的基本军事、行政单位。千户之下,是百户、十户。每个千户都有自己的牧地(蒙古语嫩秃黑,Nuntuq,元译营盘草地)。据卢勃鲁克记述:“每一个首领,根据他管辖下人数的多少知道他的牧场的界线,并知道在冬、夏、春、秋四季到哪里去放牧他的牛、羊。”①千户长在自己的“嫩秃黑”的范围内有权指定属民在一定的地域内游牧,也可以封禁一定的地域。在千户管辖下的属民对领主保持着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根据成吉思汗颁发的大札撒,“人们只能留在指定的百户、千户或十户内,不得转移到另一单位去,也不得到别的地方寻求庇护”②。属民要为领主承担沉重的赋税、差役和兵役。“其民户皆出牛马、车仗、人夫、羊肉、马奶为差发。盖鞑人分管草地,各

①道森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周良霄注本,页112。②《世界征服者史》,上册,页34。

出差发,贵贱无有一人得免者。”③

③《黑鞑事略》,王国维遗书本。


第十章元代投下分封制度第二节汉地五户丝食邑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