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 >
- 丁编传记 >
- 第二十一章赡思马祖常萨都剌迺贤虞集苏天爵
第二节马祖常
马祖常(1278—1338),字伯庸。世出西域基督教聂思脱里派贵族,辽道宗咸雍年间(1065—1074)迁居甘肃临洮。七世祖帖穆尔越歌积官至马步军指挥使,人称马元帅。六世祖伯索麻也里束时辽亡,被金兵掳至辽东,久而释放,迁静州(亦作净州,今内蒙四子三旗西北)天山。五世祖习礼吉思,一名庆祥,字瑞宁,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8)选为尚书省译史,贞祐(1213—1216)末随金宣宗南迁开封,积官至凤翔府兵马都总官判官,元光二年(1223)死于抗蒙战事。四世祖月合乃(即祖常之曾祖)随世祖忽必烈征宋,官至礼部尚书。祖世昌,行尚书省左右司郎中。父润,同知漳州路事,家于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先世所任官职名称中因有马字,便因以为姓②;后迁居静州之天山,故为汪古部人。先世已致力于儒学,曾祖月合乃,“学问文献”,已“过于邹鲁之士”①。从父马润开始,始背弃基督教②。
马祖常七岁时已刻苦好学,得钱全部购书。十岁随父至仪真(今属江苏仪征市),有一次见火烛倾倒,延烧墙壁。他即用水湿衣扑灭,父问为何独自灭火而不呼救。他回答说:“怕惊动长者”。少年时代他仰慕古学,时蜀儒张■至仪真讲学,他曾列数十条经史问题相质疑。延祐元年(1314)行科举,列乡贡第一,在参加会试的一百三十五人中,又在一科之首;廷对规定以蒙古人为首,他屈居第二。虽列右榜,但文章学识也深为左榜中试者所叹服,故名声隐然耸动京师。授应奉翰林文字、承事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与袁桷、王士熙等互相切磋文字,相交甚密。延祐三年冬,拜监察御史。当时元仁宗在位已久,但仍居东宫,饮酒过节,臣下常常乘机奏请而遂私欲,祖常为之上书:视朝当御大明殿正衙;百官奏事,当按朝仪,三日二日一朝,宰相、群臣依次奏对,御史执简,史官执笔,缙绅佩玉,俨立左右,这样,虽有怀奸利乞官求赏之人,必不敢妄自出口;天子承天地祖宗之重,当调进玉食;近侍进酒,当行一献百拜之礼。元英宗为皇太子,祖常又上书请慎选师傅辅导。时丞相铁木迭儿当权,祖常首先得知他违制盗观国史事,因而与同僚上疏,列其贪纵不法十事,铁木迭儿赖太后庇护得免。祖常又上言,中书参议孛罗、刘吉是丞相心腹,交相贿赂;左右司都事冯翌、刘允忠依仗权势,侥幸图进,均被罢黜。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地震山移,祖常上书言:山为不动之物,而今居然移动,原因是在野有当用而未用的贤才,在朝有当言不言的奸佞。大臣为之惶恐,均家居待罪。河西廉访使杜某将大赦后的杀人者作赦前原免,大都路总管范某因家财被盗,自行赴兵马司督问,祖常认为前者肆意废法,后者侵官失礼,予以弹劾。又力荐遭铁木迭
②《马氏世谱》(载黄溍《黄金华集》卷四三《世谱》)及《元史》卷一三四《月合乃传》称马氏始于迁居中国后的第二代(帖穆尔越歌),而许有壬《敕赐故资德大夫御史中丞赠摅忠宣宪协正功臣河南行省右
丞上护军魏郡马文贞公神道碑铭(并序)》(载许有壬《至正集》卷四六《碑志》三)、苏天爵《元故资
德大夫御史中丞赠摅忠宣宪协正功臣魏郡马文贞公墓志铭》(载《滋溪文稿》卷九《碑志》三)及《元史》
卷一四三《马祖常传》均置于第四代,因习礼吉思(锡里吉思)任金凤翔兵马判官而死节,故“子孙历官
以马为氏”,陈垣先生(《元西域人华化考》卷二《儒学篇》二《基督教世家之儒学·马祖常》亦据以上
材料归纳说:“则谓马氏始于四世也。”
①马祖常:《石田集》卷一《礼部尚书马公神道碑》。②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卷二《儒学篇》二《基督教世家之儒学·马祖常》。
儿排挤的前中书平章萧拜住、左丞王毅、监察御史彻里帖木儿、中书参议韩若愚以及现任翰林承旨刘敏中、国子司业吴澄等。量刑定罪尤重仁厚平允,当时规定,汉人百人以上执弓矢行猎者处以极刑,百人以下流远方,微及一兔之获,都有相应的罪名。对于这条禁例,祖常认为:条格已有携带弓矢及聚众的禁令,现又再作新规,错综繁复,诚恐愚民举手投足,皆涉罪名。祖常的建议均据之以理,因而多见于施行。延祐五年,改宣政院经历,不久辞归,又召为社稷令,奉命赴泉州以南罢杂事。
延祐七年正月,元仁宗去世,铁木迭儿复相,屡次想加害于马祖常但又无隙可乘,便将他调任开平县尹。开平为行都所在,供给浩繁,讼狱繁多,意在因事而中伤,祖常乃辞官退居光州,以诗书自娱。以后,丞相铁木迭儿死,拜住入相,召为翰林待制。泰定元年(1324)三月诏立太子,不久重开经筵,任典宝少监。泰定帝巡幸上都,他以老成讲官的资格,与王结、虞集等随行。次年拜太子左赞善,任翰林直学士兼赞善。泰定三年,考试大都乡贡进士,次年任同知礼部贡举,取士八十五人,又充廷试读卷官。秋,拜礼部尚书,适值祖母丧,丁忧南归,请准以封妻恩让封祖母。不久起为右赞善,又兼经筵讲官。泰定四年,始至大都,再入礼部。不久又辞官归乡。
天历二年(1329),元文宗两度遣使召,至顺元年(1330)知礼部贡举,取士九十七人;改燕王内尉,又入礼部①。祖常在礼部选拔士人,务求实学,空言浮词一概不取,故中选者有很多成为知名人士。升参议中书省事。是年十月,元文宗举百年旷典,亲祀南郊。祖常充读祝册官,参定亲郊礼仪。诏令特准饲养驼马的卫士可借住百姓穴舍。祖常说:“卫士饲养驼马已有居处,今不遵旧制,细民徒遭惊扰。况且,我官列三品,尚无穴居,何况细民?”获准恢复旧制。建德(治今浙江建德东北)有一百姓远游被杀。一年多后,其妻因贫改嫁。不久案发,法司以不举告罪判妇罪。祖常说,“事关纲常名教,当从重论处,张天下人妇之道”,此议获准施行。至顺二年,拜治书侍御史,又升御史,特赐犀带及文宗手书《奎章阁记》等。至顺三年,转徽政院副使,至顺四年,拜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六月,元顺帝即位,祖常应召与翰林承旨许师敬等赴上都共议新政,转同知徽政院事。顺帝命儒臣进讲,祖常又兼知经筵事。冬,拜御史中丞。祖常三为台臣,起居皆有礼法,违纲者常遭摒斥。例如,西台御史高坦于禁酤时弹劾同僚而面露酒色,祖常判他苛细不持大体,予以罢黜;山东佥宪巡行曲阜时,有李经者向他陈告:自己不应贿赂衍圣公,求为官属;另有孔氏举告衍圣公不法行为数条。祖常批曰:“李经自陈之事,发生于大赦之前;孔氏宗室自相告讦,事涉名教,不应张扬。”佥宪受理上案,故引咎而去。江西佥宪任忙古带贪赃,按制在山东东阿的田舍奴仆应当没官。祖常奏准,转为孔府所有。祖常善于奖拔后进,官至台臣,举荐更多,故礼部尚书宋本初至京师,鲜为人知,经祖常张扬其学,因而声名大振。元统二年(1334),拜枢密副使,上书言:军将子弟骄弱不堪任用,而庶民却不乏挽强蹶张而老死草野之人,当立武学、武举,习武储材,以备非常。所议未获答复,辞归光州。又历拜江南、陕西行台中丞,皆称疾不赴。后至元四年三月去世。葬光州之北平原乡西樊里。赠魏郡公,谥文贞。祖常初娶常州录事判官之女索氏,又娶河南镇守千户和尚之女怯烈氏。
①《元史》本传与《至正集》载:“天历元年,召为燕王内尉,仍入礼部,两知贡举,一为读卷官,时称得人。”兹据《滋溪文稿》。
子二人,任行省检校官及秘书监著作郎等职。
祖常崇尚儒学,曾出资赞助光州郡守修孔子庙,又于淮南构筑别业,名石田山房,以耕读相标榜,教授《孝经》、《论语》、《孔子》之说①。并建言:国族及诸部既诵习圣贤之书,当敬事诸母,以敦厚人伦。他文学造诣甚高,曾慨叹魏晋以来文风卑弱,故作文务去陈言,专以先秦、两汉为法。文风宏赡精核,自成一家。所作训诰文体,富丽典雅,勋阀贵胄,褒赠父祖,常有请托。尤善赋诗,酬唱之外,亦间有诸如《室妇叹》、《石田山居》等反映民间疾苦之作。诗风圆密清丽,才力富健,长篇巨制,又显得磅礴奔腾,含不受羁勒之气,因而深获元文宗赏识,曾说:“孰谓中原无硕儒乎?”《元文类》选录祖常诗文,多至二十一篇,为全集之冠。曾预修《英宗实录》,翻译润饰过《皇图大训》、《承华事略》,又编集《列后金鉴》、《千秋记略》进读。有《石田集》十五卷传世。另有《章疏》一卷(见于《千顷堂书目》)②。
①马祖常:《石田集·附录》。②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卷八《结论·元西域人华文著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