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虞集

字数:3757

文章世家

虞集(1272—1348),字伯生,以书斋称“邵庵先生”。祖籍四川仁寿,生于湖南衡州①。为儒学世家,唐初名臣虞世南之后裔。曾祖虞刚简,任南宋利州路提刑,曾得程朱氏微旨,著《易诗书论语说》,“蜀人师尊之”(《元史·虞集传》)。祖父虞■,因文学盛名,为西南文望所宗。父虞汲,任黄岗尉,与吴澄交往甚密,是南方理学草庐学派的讲友。母杨氏也“明于性理”(《元史·虞集传》),故虞集因袭家学,三岁即知读书。

至元十二年(1275),元朝举兵南下,战乱不已。虞汲一家避乱来到福州泉州地区。至元十七年(1280),虞汲一家还至长沙。虞集“始得书之摹本,尽读诸经,并通其大义”,从此,开始了对儒家经典的研习。至元二十一年(1284),又迁居江西崇仁,父母为其求师临川谢仲直,遂得以系统学习经易之学。吴澄对他的才华称叹不已,视为契家弟子,侍于身侧。

南宋名士遗老,因避乱多流寓江西。虞集“游于诸公间,备问前修格言,考檄前代典故,于旧家世系源委,言若指掌”。其贤才遂为江西行省官员董士选所知。大德元年(1297),为董士选延请,以宾客从行京师。虞集客授董氏学馆,并以文章游于文臣儒士间,得到当时的文章大家姚燧、程钜夫等人的称赞,被视为“异日斯文之柄”。有些朝臣甚至称其“才堪御史”(赵汸:《虞集行状》)。大德六年(1302),擢为大都路儒学教授,从此开始仕宦生涯。

任职国子学

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即位。虞集为国子助教。任职后即“以师道自任,申国学之成法,本圣贤之遗书,通雅俗以性情”,使国子诸生俱获其益。他馆之士闻其名,也多相率请益为师。

至大四年(1311),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为元仁宗。元仁宗欲以儒术治国,遂兴国子监,先后拜刘赓、吴澄为国子祭酒、国子司业。虞集也升为国子博士。时吴澄倡“为学以尊德性为本”之说,虞集亦言“惟学务修德,勿以利禄使之进”。遂为朝中所非议,甚至有“吴澄为陆学,非国学,不可为国子师”之谤(《道园学古录》卷四四、四五)。皇庆元年(1312),吴澄投檄辞去。不久,虞集也因力赞其说,朝中谤甚,孤立不可留。皇庆二年,乃以病免,留京师数月以私塾为业。

四朝文学名臣

延祐元年(1314),虞集又回任太常博士。时拜住方为太常院使,每问礼器祭仪等,虞集皆尽心为言先王制作之本,天理人情之实及古今因革治乱之迹。拜住遂雅重虞集,更信儒者可用。延祐四年,迁承事郎集贤修撰,并主大都乡试。时朝中议论学校之治,集谓“今学校之弊在于师道不立”,“今

①虞集:《欧阳元公待制潇湘八景图跋》,《道园学古录》卷十一。

天下学官,猥以资格授,强加之诸生之上,而名之曰师……下州小邑之士,无所见闻,初无必为学问之实意,师友之游从,亦莫辨其邪正”,“为今之计,莫若使守令求经明行修成德者,身师尊之,至诚恳以求之”。其次“则求夫操履近正,而不为诡异骇俗者,确守先儒经义师说,而不敢妄为奇论者,众所敬服,而非乡愿之徒者,延致之日,讽诵其书,使学者习之,入耳著心,以正其本”。再“则取乡贡至京师罢归者,其议论文艺,犹足以耸动其人”。如此则师道得立。虞集之议,诸朝臣称是。

延祐五年春,元仁宗欲再起吴澄为集贤直学士,乃遣虞集召吴澄于临川。吴澄因病不能行,虞集遂返京师。六年,虞集又拜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秩正五品。元仁宗尝叹曰:“儒者皆用,惟虞伯生未显擢尔。”七年,元英宗硕德八剌继立,欲大有为于天下,用拜住为丞相。拜住超用贤俊,力荐虞集可大用。时虞集因服父忧归江西。至治二年冬,才受命趋朝。三年八月,受召与袁桷、马祖常同趋上都。八月五日,南坡政变,元英宗、拜住被铁失等弑,虞集在途中折回。

泰定元年(1324)初,考试礼部进士,虞集为考官。他认为国家科举取士,科目以程朱经注为主,其目的为“一道德、同风俗”,而“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究之固陋。”是年,迁国子司业。泰定帝恢复经筵制度,虞集受命讲授经筵,为汉文进读。见润泽之际,“陈圣学未易尽其要”,“指时务尤难于极其情”,每为反复斟酌,以“通古今名物之辨”,非辞达其意而不止。泰定帝见其气貌温和,敷对恺切,赐以中统钞五十锭。自此常从行讲经。泰定二年,自国子司业上秘书少监。四年,再考试礼部,又拜翰林直学士奉议大夫知制诏同修国史。五月,赴上都经筵。因讲罢,议论京师恃东南海运竭民力事。集与同列蒙古讲读阿鲁威学士协同上奏,言治理之法当为“宽远民、因地利”,即以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沃野、滩地,“用浙人耕法,筑堤捍水为田,听富民欲得官者,合其众分授以地,官定其畔以为限,能以万夫耕者,授以万夫之田,为万夫之长,千夫、百夫亦如之,察其情者而易之”。并主张减轻赋税,“一年,勿征也。二年,勿征也。三年,视其成,以地之高下,定额于朝廷,以次渐征之。五年,有积蓄,命以官,就所储给以禄。十年,佩之符印,得以传子孙,如军官之法”。他认为,若能行之,“则东面民兵数万,可以近卫京师,外御岛夷,远宽东南海运,以纾疲民;遂富民得官之志,而获其用;江海游食盗贼之类,皆有所归”。这是虞集一次非常重要的政论,后元顺帝海口万户之设,即宗此说。时朝中议之,有臣以为“一有此制,则执事者必以贿成”,因而未能实行。

致和元年(1328),虞集以前职兼经筵官,进阶奉政大夫,后又兼国子祭酒。七月,泰定帝病死于上都。八月,留守大都的元武宗亲信燕铁木儿发动兵变,迎立武宗次子图帖睦儿为帝。九月,图帖睦儿在大都即位,是为元文宗,虞集为作即位诏。文宗在潜邸时,已知集以文辞知名,即位后,命仍兼经筵官。集以“先世坟墓在吴越者,岁久湮没,乞一郡自便”。文宗婉言相劝曰:“尔材何不堪,顾今未可去尔。”不令其去。天历二年(1329),文宗在大都建立奎章学士院,集被除为奎章阁侍书学士,这是虞集得到的最高职位。他侍从文宗于奎章阁,常常“辨色入直,日未三刻始退就舍”①。时关中大饥,百姓枕藉而死,有些地方甚至数百里无人迹。文宗问以对策,虞

①欧阳玄:《送虞德修序》,《圭斋集》卷八。

集认为,大灾之余,当重新振作,应“遣一二有仁术,知民事者,稍宽其禁令,使得有所为。随郡县择可用之人,因旧民所在,定城郭、修闾里、治沟洫,限畎亩,薄征敛,招其伤残老弱,渐以其力治之”。并趁机求借一郡相试,左右大臣言虞集此举是欲辞去,文宗遂罢其议。不久虞集又以祭酒之职事繁,难于同时兼领,求免此职,文宗以奎章阁事最为切要,特免祭酒之职。又求免同修国史之职,不允。是年八月,文宗迎明宗和世■于旺忽察都之地(今河北张北北),元明宗暴崩,文宗立即返回上都,再次即位。虞集趋上都,奉命写即位诏。

至顺元年(1330)初,廷试进士,虞集为读卷官。二月,文宗诏命奎章阁学士采辑本朝典故,仿唐、宋会要,修撰《经世大典》,以虞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又特命燕铁木儿总监其事。虞集以“入侍燕间,无益时政,且娼嫉者多”,与奎章阁大学士忽都鲁都儿迷失、撒迪等人一起辞职。文宗谕谓:所以立奎章阁,是“以祖宗明训、古昔治乱得失,日陈于前,卿等其悉所学,以辅朕志”。“若军国机务,自有省院台任之,非卿等责也。其勿复辞。”是夏,文宗在上都,欲立己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乃以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乳母夫言,谓妥欢贴睦尔非明宗子,并召令忽都鲁都儿迷失、阿嶙帖木儿书其事于蒙古国书《脱卜赤颜》上,以虞集书诏,播告天下。①秋,赵世延因病告归,虞集遂领《经世大典》总裁官之职,并兼修治典事。至顺二年五月一日,《经世大典》修成,共八百帙。上进文宗后,集乃以目疾求解职,文宗不允。集又上章举治书侍御史马祖常自代,御史中丞赵世安也为集请:“虞集久居京师,又病目,幸假一外任使得便医药,他日后诏用未晚也。”文宗终不令其去,并迁怒于赵世安,言:“一虞伯生,汝辈不容耶!”

至顺三年,虞集拜翰林侍讲学士,余如故。八月,文宗崩。十月宁宗懿璘质班立。十一月,宁宗崩。四年,朝臣在上都议立顺帝妥欢贴睦尔,有人言及书诏事,虞集遂谢病归临川。有终隐之志,乃在旧居处筑室,每日以讨论旧学、咏诗读书,引宾客、门生弟子徜徉山水之间为乐。元统二年(1334),顺帝遣使召虞集还朝,因疾作不能行。后至元六年(1340),顺帝诏撤文宗庙。有人又以虞集诏书事告于顺帝,顺帝不悦,曰:“此我家事,岂由彼书生耶!”①至正三年(1343),诏修辽、金、宋三史,大臣欲以虞集任总裁,终因老病、目疾难以前行而止。至正八年,病卒。赠为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封仁寿郡公。

虞集在当时文学儒士中享有盛名,是以一时大典、制诏、册文多出其手。然而他并未得到文宗真正的信任,仅被视为为皇权利益服务的词臣而已。虞

①虞集书“顺帝非明宗子诏”事,见《元史·虞集传》,根据《元史·文宗纪》卷三四,至顺元年(1330)八月,文宗大驾才至京师,御史台臣即请立燕王为皇太子,文宗言俟燕铁木儿至,共议之。是以知这之前

(在上都时)文宗早有立皇太子意。故虞集书诏事,当取在至顺元年。

①据《续资治通鉴》卷二○八《元纪·二十六·考异》云:“《元史·虞集传》以顺帝‘此我家事’之言系于元统二年,按其时尚未追理文宗旧诏也。盖《元史》连书之,失之限断,今酌于至元六年。又《庚申

外史》谓顺帝撤去文宗庙主。并逮当时草诏者。瞿宗吉《归田诗话》云:集已谢病在家,以皮绳拴腰,马

尾缝眼,夹两马间,逮捕至大都,则以文宗亲改稿呈上。帝览之曰:‘此朕家事,外人岂知!’即脱脱亦

为之言,得释,然两目由是丧明。宗吉所述,近委老之言,殆恶集者为之也。使文宗当日果有亲改诏书,是为御笔改定,其稿当藏之禁中,岂得为集所藏,留为他日地步耶?”所见甚是。另,从虞集诗文来看,是年,虞集一直居在临川且目未丧明。

集亦知晓上层政治斗争的险恶,故“每承诏有所述作,顾问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或随事规谏,出不语人,谏或不入,归家悒悒不乐。家人见其然,不敢问其故”。在文宗朝复杂多变的政局中,尽管虞集小心谨慎,但还是因其受到文宗所谓的“知遇之隆”而被许多人所嫉妒。一日,虞集受命草封营都王制,贵臣阿荣、巎巎因平素嫉集,乃传谬言,令集制封营国公制。虞集完稿,丞相来索取发现其误,问其故,虞集乃知是此二人所为,即请重新易稿以进。后始终不言此事,故人皆以为“集有雅量”。

虞集待人处世上亦讲求孝友。其弟虞槃早卒,留下遗孤,集抚育如己子。其孟兄虞采曾因管库输赋京师,亏损数千缗,虞集乃尽力借贷代为偿还,无难色。其交友以“尚德”为准则②。遇“山林之士知古学者,必折节下之。接后进,虽少且贱,如故己。”而对“权门显赫,则未尝有所附丽”。归老后,虞集家贫,然“平时居口未尝言贫”①,常受到邻里乡亲、故友门生的接济,于其求碑跋、墓铭,有求必应,然却未尝苟作。尝有南昌富民伍真父,富甲一方,死后,其子使人求虞集作墓铭,并以中统钞五百锭为赠,虞集不许而罢。

文章学术

虞集于经学,博洽精深,在其著文立说之间,每言陆子、朱子“皆为圣人之道,互相发明”②。与吴澄、郑玉等人一样,无门户之见。其为文,好“穷拯本原,研精探微”,其诗赋亦是“质而不惺,华而不靡”,被时人列为“元诗四大家”之首。著有《道园学古录》五十卷,为其幼子翁归与门人李本于至正元年(1340)所整理编辑。

子四人,长子安民,知吉州路安福州;幼子翁归,业进士。门生弟子著

名者:苏天爵、王守成等。交游最厚者:袁桷、范椁、陈旅等。

②虞集:《跋山谷书萧济夫墓志后》,《道园学古录》卷四○。①赵汸:《跋刘郎中所藏邵庵先生戴竺图诗序》,《东山存稿》卷五。②虞集:《吴澄行状》,《道园学古录》卷四四。


第三节萨都剌迺贤第五节苏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