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第九卷中古时代·明时期 >
- 丁编传记 >
- 第四十四章回回诗人
第一节丁鹤年及赛景初等
丁鹤年
丁鹤年(1335—1424),号友鹤山人。曾祖阿老丁、曾叔祖乌马儿是元初西域巨商。元世祖西征时,财力匮乏,阿老丁、乌马儿兄弟把全部资财奉献,并从军。元朝以功授官,阿老丁年老不愿仕,特赐田宅留京奉朝请;乌马儿擢道宣慰使,后拜甘肃行中书省左丞。其祖苫思丁累官至临江路达鲁花赤。其父职马禄丁,四十岁始入仕任临川县簿,后迁武昌县达鲁花赤,性豪迈,有惠政,解官之日百姓为之建“种德堂”,并请求留居武昌,遂为武昌人。
职马禄丁有五子,鹤年最幼,兄弟皆业儒,四个兄长中有三人举进士,其中有爱理沙,字允中,官翰林应奉;烈瞻,官至万户。其姐月娥,亦富有才学。鹤年十二岁时丧父,“幼时读书皆月娥口授”①。
丁鹤年从小习儒书,就读于南湖书院,十七岁即精通《诗》、《书》、“三礼”。曾师事豫章名儒周怀孝。在诸弟子中周独器重鹤年,欲以爱女妻之。鹤年以母老,兄皆在外而辞。
丁鹤年不求仕进而厉志为学。幼时其父欲使他袭荫叔父桓州官职,鹤年辞之曰:“吾宗固贵显,然以文学知名于世者恒少,吾欲奋身为儒生,岂碌碌袭先荫,苟取禄位而已耶?”②
至正十二年(1352),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克武昌,年仅十八岁的丁鹤年将生母冯氏安顿于城郊,护侍嫡母顺长江东逃至镇江避难。后嫡母病逝于镇江,他徒步往浙东投奔任定海县令的从兄吉雅谟丁③。由于浙西日乱,当时江南行御史台移治奉化,不少名公大臣赏识丁鹤年的才干,推荐他做官,都被他一一回绝。不久,吉雅谟丁去世,鹤年生活无依无靠,几乎陷于绝境,只好“或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食僧舍卖药以自给”④。当时,浙东一带属方国珍的势力范围,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畏祸迁徙无常居”⑤。在浙东海岛潜踪匿迹,逃亡避祸,不得不“居简便夷俗,含凄效越吟”⑥。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亡。政局逐渐安定,丁鹤年在定海海边筑室定居下来,名其室为“海巢”。明洪武十二年(1379),各地交通多恢复,丁鹤年告牒武昌长官回乡迁葬生母遗骨。回武昌后,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到生母冯氏埋葬之所,将其尸骨迁至武昌城西寒溪寺后山父墓旁。
丁鹤年后半生主要是在杭州和武昌两地度过的,其间他曾游历江西、安
徽、吴越、湖北、湖南等地,也有人说他到过四川。①
丁鹤年晚年有较长一段时间隐居杭州,八十岁时曾代杭州父老作《送周
①乌斯道:《春草斋集》卷七《丁月娥传》。②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高士传》。③一说是丁鹤年亲兄。④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高士传》。⑤瞿佑:《归田诗话》下。⑥《寄乡亲济阳公》。①《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一作月)侍郎定江浙赋税还大都》一诗。乾隆《钱塘县志》说他“晚习天方法”,参加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最后,他结庐于父墓旁。永乐二十二年(1424)卒于武昌,葬于武昌寒溪寺后的山上。②
丁鹤年是元末明初很有影响的诗人,在当时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漂泊,诗多有遗失。曾自编《海巢集》,他的诗在明清两代中均有刻本和抄本流传,各种版本收诗数目不尽一致,以艺海珠尘本《丁孝子诗集》为最多,共收诗三百四十六首、铭五篇。丁鹤年尚有文集,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丁鹤年早年是在大动乱中度过的。他的不少诗篇真实地描述了他“避地长年大海东,萧条生事野人同”③的悲惨处境。在《腐儒》一诗中,他沉痛地写道:
落魄乾坤一腐儒,生逢四海日艰虞。异邦作客歌黄鸟,空谷怀人咏白驹。岂有纵横干七国,亦无词赋拟三都。时危那敢辞贫贱,第恨长年走畏途。战乱连年,兵戈四起,元朝在各族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摇摇欲坠。而作为元朝功勋之后的丁鹤年,不但“有家不可归”①,而且仲兄烈瞻、姐姐月娥都死于战乱之中。丁鹤年百忧并集,千愁齐聚。思乡,忧国,怀亲,悲己。于是,“志国怀乡一寸心”②,“一寸丹心都是愁”③,便成为他这一时期诗歌的主旋律。
丁鹤年忠于元朝。他清醒地感到元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心急如焚,但又束手无策。他看到元朝官吏的腐败,同情人民的疾苦,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在《题余姚叶散常州判海堤卷补先兄太守遗阙》中写道:
呜呼!只今四海俱横流,平地风波沉九州。苍生引领望援溺,州县有官非叶侯。州县有官非叶侯,御灾谁复忧民忧?无人忧民忧,而农民起义的风暴已席卷全国。丁鹤年看清了“有柱难擎杞国天”④的局面,只好“惆怅无人解补天”⑤,祈求“天运行将返治平”⑥。元亡不久,丁鹤年写了《自咏十律》组诗,格调悲苍凄恻,集中体现了
丁鹤年当时的政治态度和内心世界。如第一首诗写道:
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太守九江先效死,诸公四海尚偷生。风雪意气惭豪杰,雨露恩荣负圣明。
②清光绪《武昌县志》卷九《冢墓》。③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九。①《岁百忧集》。②《九日登定海虎蹲山》。③《劳劳》。④《逃禅室与苏伊举话旧有感》。⑤《题族兄马子英进士竹石嘉树图》。⑥《寄张廷言》。
一望神州一搔首,天南天北若为情。对元朝的覆灭表现了无限的沉痛和惋惜,对自己未尽到臣子职责感到无
限的惭愧和悔恨。他希望有朝一日元朝再次兴起:洪运未移神器在,周宣汉武果何人?(之九)独有遗民负悲愤,草间忍死待宣光。(之六)所以,戴良在《鹤年吟稿序》中指出:“一篇之作,一语之出皆所以寓夫忧国爱君之心,愍乱思治之意,读之使人感愤激烈,不知涕泗之横流也。”①丁鹤年是饱蘸自己的血泪写诗的。
历史的潮流无法阻挡,元亡的现实不可抗拒。丁鹤年决心做一个元朝的
“草泽遗民”,“偷生江南”,唯求“只留清气在人间”②。
浪迹浙东时,丁鹤年常常隐匿佛道寺院;与僧道唱和,有《方外集》之
作,其中多寄怀之诗。
丁鹤年大半生是在明朝度过的。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时,他年仅三十四岁。明朝建立后,社会日渐安定,丁鹤年的心境也逐渐平静下来,有时还颇为舒畅,他在《武昌南湖度夏》一诗中写道:
湖山新雨洗炎埃,万朵青莲境里开。日暮菱歌动南浦,女郎双桨荡舟来。丁鹤年由于长期生活在下层人民中间,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所以对明初安定的政治局面和明朝的政绩是给予赞扬的。如《送周侍郎定江浙赋税还大都》一开头就说:“戈甲三边静,车书四海同。时平尚文治,第士明光宫。”对明朝削减赋税的措施,丁鹤年也极力称赞:
宣朝廷德意,问闾阎疾苦。游民亦占籍,编户悉安堵。力役均平赋敛轻,去者讴歌来鼓舞。目击盛事,岂容缄默,乃歌曰:生逢舜日当尧天,经营内外皆英贤。八十衰翁百无外,茅檐击壤歌丰年。但是,丁鹤年的出身和身世,特别是他的忠孝思想,使他始终抱着忠于元朝的态度。他曾著诗赞颂抗元“死节”的南宋士大夫是“端合附高名”①;对于仕明的人,他可以结合为朋友,可以鼓励他们建功立业,但他本人却对元朝忠贞不二。他谢绝了推荐、邀请,不做明朝的官,以“遗民”终老一生。他有一组《采莲曲》,从内容到情调均为后期作品。这组诗以情歌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气节情操,其中一首写道:
采莲复采莲,争如采荷好。花谢叶独存,团圆以终老。另一首写道: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他要“团圆以终老”,决不“随波东复西”。丁鹤年时刻都没有忘怀自己是先朝遗民。国破家亡的阴影仍然笼罩在他的心头。因此,他在明初写的诗仍蒙上一层哀怨忧愁的轻纱。有些诗虽比战乱时的诗委婉含蓄,但因时过
①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三。②《赠表兄赛景初》。①《题宋贡士袁庸死节传后》。
境迁,痛定思痛,更显得冷静深沉,艺术上也更趋老成,如《重到西湖》:
涌金风月昔追欢,一旦狂歌变永叹。锦绣湖山兵气合,金银楼阁劫灰寒。雪晴林野梅何在,霜冰苏堤柳自残。欲买画船寻旧约,荒烟野水浩漫漫。澹居老人至仁在《海巢集题后》云:“鹤年予友也,其诗忠义慷慨,有
骚雅之遗意焉。”正点出了丁鹤年诗的主要特点。
丁鹤年的诗在艺术上善于学习古代诗人和元朝诗人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鹤年既绝意于功名,惟覃思吟咏。故所得颇深,尤长于五七言近体,往往沉郁顿挫,逼近古人,一无元季纤靡之习。”特别是他的怀乡志国之作,情真意切,雄浑悲苍,又“炼句精致”。他的古体诗语言朴实,晓畅自然。他的题画小诗数量多,质量高,清隽流丽,富于情趣。如《题天柱山》:
枝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丁鹤年的诗在元末明初别树一帜,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是萨都刺之后的
又一位杰出的回回诗人。
丁鹤年不仅以诗鸣于世,而且以孝子之名轰动一时,他主张做人“毋忘孝与忠”①。时人乌斯道曾撰《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②,详细记载了丁鹤年回乡迁葬父母遗骨的经过,诗开头就赞叹道:
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因此,丁孝子之名广为传诵。清乾隆年间重刻他的诗集,“艺海珠尘”本即以《丁孝子诗集》题其集名。
赛景初
丁鹤年的表兄赛景初,是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的曾孙。其祖纳速刺
丁,其父乌马儿,皆元朝显宦。
赛景初是元末明初著名回族曲家、书法家,惜其作品未有流传。《录鬼簿续编》载其名,并曰:“公天性聪明,姿状丰伟,幼从巙文忠公学书法,极为工妙,文忠深嘉之。”曾任常熟判官。元末张士诚据吴,赛景初在其幕下任将军之职③。朱元璋灭吴后,赛景初隐居杭州,以鬻字为生。丁鹤年《赠表兄赛景初》写道:“萧条门巷旧王孙,旋写黄庭换绿樽。富贵倘来还自去,只留清气在乾坤。”描述了赛景初晚年的处境和生活。
吴惟善
①《送赤土矶巡检徐白任满》。②《春草斋集》卷七、卷二。③张宪:《玉笥集》卷八《简景初》云:“千里淮吴府,先登得壮侯。马蹄开鸟阵,虎气绕蛇矛。春酒花攒帽,秋筝目满楼。幕宾虽老病,曾识旧风流。”此外,有卷五《临安道中寄赛景初》,卷九《送赛将军
入吴兴收集故业》、《春日寄赛将军》、《留别赛景初》等。
吴惟善,樊川人,也是丁鹤年表兄,履历与生卒年不详。《丁鹤年集》
后附其诗五首。
吴惟善学问渊博,他的诗讲究章法,富于联想。如《寄武昌诸友》:黄鹄山前汉水濆,一时英俊总能文。金钗佐酒年俱少,银烛钞书夜每分。雁杳鱼沉劳远思,狼贪羊狠绝前闻。兵戈故国知谁在,目断西南日暮云。又如《小游仙》之二:河汉无声海月寒,长鲸吸浪洞庭干。一声铁笛风云动,人在危楼第九栏。这首诗想象丰富,情调低回,寄托了元末士大夫的哀思。
杨应奎
杨应奎,为明代北方回族诗人。字文焕,号渑谷,生年不详,卒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正德六年(1511)进士及第,历任仁和县令、兵部主事、礼部员外郎、临洮知府、南阳知府,遭人中伤而被免职。杨应奎亦为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的后裔。明初,其六世祖莫苏奔益都,遂为益都人。因世居宛平之羊市,故改姓杨。其父鸾,字世享,府学生,累应举不第,博学有文才,善诗文,精书法。
杨应奎性直敢谏,在礼部任上因上书讽谏帝后而出为临洮知府。在临洮任上,整顿驿政,开凿水渠,引洮河水灌溉农田,深得民心。后迁南阳,荒年开仓救济百姓,又带领民众修筑堰堤,引水灌田。南阳百姓感其德,立生祠祀之。
杨应奎曾纂修《临洮府志》、《南阳府志》,著有《渑谷集》,已佚。晚年居乡,结诗社,以吟诗唱和为乐。诗社八人之诗收入《海岱会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皆清雅可观,无三杨台阁之习,亦无七子摹拟之弊,故王士祯称其各体诗皆入格,非苟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