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

字数:7449

汉画像石《农耕纺织图》

民以食为天,长久以来,评价一个王朝的好坏,米价是个重要标准。秦末战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汉初出现大饥荒,小米的价格从平日的每石百十来钱涨至五千钱,出现人相食的惨状,饿殍遍地,满目疮痍。汉初统治者推崇黄老之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经过几十年苦心经营,公私仓廪俱丰足,米价最低达到每石数十钱。

后世史官评价这一时期——“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马王堆汉墓随葬《老子》帛书。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四公里外浏阳河畔马王堆乡的考古发现,震惊了世界。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

在这个南北长二十米、东西宽十七米、深二十米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具时逾两千一百年、保存完好的女尸。

女尸出土时,皮肤仍呈淡黄色,富有弹性,部分关节仍能活动。注射防腐剂时,软组织随之鼓起,然后逐渐扩散,和新鲜尸体十分相似。

随葬的刻有“妾辛追”的印章,揭示了墓主人的名字。在其他随葬物上,印有“轪侯家丞”和“轪侯家”字样。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惠帝二年(前193年),长沙国丞相利苍被封为“轪侯”。随后发掘的二、三号墓进一步证实,这就是轪侯利苍的家族墓,一号墓的女尸是利苍夫人辛追,墓葬距今至少已有两千一百多年。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三千多件珍贵文物,包括五百多件漆器,大量珍稀丝织品,覆盖在一号汉墓内棺上的两米长的T形帛画,以及彩俑、乐器、兵器、印章,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号墓一涂漆木匣中出土了二十八种帛书,计十二万余字。帛书内容丰富,包括六艺类,如《周易》;诸子类,如《老子》甲乙本(附佚书三篇);兵书类,如《刑德》甲、乙、丙三种;术数类,如《五星占》;方术类,如《五十二病方》(附佚书四篇),等等。

这些书显然是墓主人生前所爱,反映了墓主人的信仰和生活习俗。随葬大量《周易》、阴阳五行、星占类书籍,表明墓主人崇信卜筮问卦。《五十二病方》和《导引图》等,则反映墓主人注重养生保健。

值得玩味的是墓中随葬的《老子》甲乙本。

《老子》,今本又称《道德经》,据说是道家开创者、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是道家的经典文献。马王堆《老子》甲乙本中,《道经》与《德经》的顺序与今本恰恰相反,《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为什么在诸子百家众多典籍中,墓主人会选择《老子》伴自己于地下?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史籍记载了汉高祖刘邦这样一件事。

刘邦统一天下后,谋臣陆贾进言献策时,常常说《诗》怎么说、《书》怎么说。刘邦自幼不喜欢读书,更讨厌动辄引经据典的儒生。他大骂陆贾:“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陆贾回答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文武并用,是长久之术。秦任刑法不变,以致灭亡。假使秦并天下后,行仁义,效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刘邦面有惭色,命陆贾将秦亡汉兴以及历代国家成败原因著录成书。陆贾于是著《新语》十二篇。据说他每完成一篇,就上奏给刘邦,刘邦无不称善,左右山呼万岁。

《新语》中有一篇《无为》。陆贾总结秦亡的原因,说:“事逾烦而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意思是说,秦始皇并不是不想治理好天下,但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举措太多、用刑太过。他主张:“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故无为者乃有为也。”

陆贾的思想深受《老子》影响。《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德”,而达到道德最高境界的方法就是“无为”。《道经》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德经》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一说“间”)。吾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道家到战国末期发展出一个流派,即“黄老”之学,“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思想与道家的区别在于,它吸收和掺杂了一些神仙家和法家的思想。

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

汉初,主张“无为而为”的政治家、思想家并非陆贾一人。信奉“黄老”哲学,主张“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在当时已蔚然成风。这一风气的形成,既是建立在总结秦亡教训的基础上,也是迫于汉初严酷的社会现实。

秦末战争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汉初出现大饥荒,物价飞涨,小米每石从平日的七八十钱涨至五千钱,许多地方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人口损失过半,特别是一些大都名城,人口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二三,到处是一片残破凋零景象。连刘邦这个皇帝都凑不齐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驾车,有的将相只能乘坐牛车。

面对这样严峻的社会现实,汉初统治者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们充分意识到,现在不是享乐的时候,必须安抚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否则江山不保。

刘邦在位时期主要面临两大政治课题:一是异姓诸侯王问题;二是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经济问题。刘邦的精力主要放在第一个问题上,但对于第二个问题,他同样不敢掉以轻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高帝五年(前202年),刘邦登基后不久,便下令解散军队,让战士复员回乡,给予他们加赐爵位、优先授田、免除赋税徭役等优惠待遇。同时令那些在战乱中逃到山泽中的百姓各归本土,恢复原有的爵位和田宅,官吏不得歧视虐待。因饥荒自卖为奴婢者,一律免为庶人。

两年后,刘邦下令对生孩子的妇女,给予免除两年赋税、徭役的优惠,鼓励生育。

次年,为了打击商人投机倒把,高帝继承秦的重农抑商政策,下令禁止商人穿丝绸衣服、携带兵器、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做官,并加倍征收他们的赋税。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下诏宣称:减省赋税,禁止郡国随意征收献赋,明确规定中央每年只向每人征收六十三钱。

据史载,高帝在位期间,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多次大赦天下,并厉行节约,根据需要向百姓征收赋税。当时关东漕运至关中供给中央各官府的粮食,每年不过数十万石。而到汉武帝时,就增加到四五百万石,增长了近十倍。

高帝时,大臣都十分俭朴。贵为相国的萧何,置田宅必居贫瘠处,家中连院墙都不修治。他看到长安地区人多地少,便请示刘邦,开放皇家园林上林苑,让百姓进去种地。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陈新岗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并不是随意的安排,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历朝历代开国的皇帝、王朝都要实行这种政策,说明它是符合规律的,必须要这样做,没有别的出路。

惠帝高后垂拱而治。刘邦去世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惠帝即位第二年,相国萧何去世,曹参接替相国之职。

人们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曹参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吩咐手下,一切都按萧相国时的规矩办,自己则无所事事,日夜和属下、朋友喝酒。他提拔的人都是些敦厚木讷、不善文辞的人,那些精明强干、有自己主张的官吏不升反降。大臣们看他整天不干事,都想劝他这样不行。结果到了相国府,就被曹参拉去喝酒,一醉方休,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

上行下效,相国如此,官吏可想而知。相舍后园紧挨着吏舍,能听到吏舍每天饮酒作乐,吟唱喧闹。曹参的手下实在看不下去,心生一计,一天特意邀请曹参游后园,希望曹参听到后能整顿一下。谁想到曹参一听,兴头大起,叫人立刻置备酒席,坐下来一边喝,一边与吏舍对歌相和。

曹参如此做,其实有深刻的思想根源。汉初,曹参被派到齐国任丞相。他曾遍召境内长老诸生,询问治国良方。当时胶西有一位修习黄老学说的盖公,给他宣讲“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的黄老思想,曹参深为折服,用这一思想治理齐国,果然取得良好效果,被人盛赞“贤相”。现在他当了中央王朝的相国,便把这一思想应用到王朝政治上。

但惠帝不理解曹参的用心,对他很不满。他叫来也在朝中做官的曹参的儿子曹窋,让他趁便问曹参:“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曹窋去问曹参,曹参大怒,叫手下打了曹窋二百大板,说:“天下事岂容你插嘴!”惠帝责备曹参,说是自己让问的。曹参问惠帝:“陛下觉得和高帝相比,谁圣武?”惠帝说:“朕岂敢望先帝!”曹参又问:“陛下看臣与萧何谁贤?”惠帝说:“君好像不如萧何。”曹参于是道:“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袖手),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就可以了吗?”惠帝觉得很有道理。

虽然曹参只当了三年相国就去世了,但是萧何、曹参的做法却深得民心。史载:“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画一”之歌唱道:“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壹。”

最典型的事例是惠帝时期兴建长安城墙。惠帝为了不给农民增加负担,城墙的建设花费了五年时间,只是在二年至五年的冬季正月农闲时间,征发附近十五万农民三十天,届时不管工程进度如何,都停工让农民回家。

惠帝在位仅七年就去世了。惠帝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她大肆清除刘姓诸侯王,公然违背刘邦誓约,封吕氏为王,几乎危及刘姓天下。但是她也清楚地认识到,凝聚人心、休养生息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在治国方针上,她依然坚定贯彻刘邦的“无为而治”政策。

惠帝、吕后时期采取的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有:惠帝即位当年就减轻田租,从十税一减至十五税一;在位期间,惠帝三次下诏减轻刑罚,废除秦始皇时所立“挟书律”,奖励孝悌力田,鼓励生育;吕后临朝时期,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放宽对商贾的限制,两度实行货币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

司马迁评价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应当说司马迁的评价是客观而公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杨振红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仅仅看其品德,还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吕后虽然心胸狭隘,心狠手辣,如她对戚夫人以及刘姓诸侯王的所为,但是这属于宫廷内部斗争,在当时并未波及、影响到王朝政治与社会。就执政而言,吕后事实上一直在积极贯彻刘邦制定的“无为而治”政策。

汉文帝母薄太后曾病三年,文帝侍奉不怠,衣不解带,汤药必先亲尝后奉母。图为清代四川绵竹年画《孝行图》,描绘的正是文帝亲奉汤药的情景。

吕后死后,文帝被从代王推为皇帝。文帝被周勃、陈平等大臣推为皇帝,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文帝为人“仁孝宽厚”,二是文帝的母家薄氏诸人都谨慎善良。事实证明大臣的选择十分英明。

文帝之治。文帝即位第一年就办了几件深得民心的事:第一件,下诏废除“收孥相坐律令”,即不再对犯罪者亲属实行连坐,将他们没官为奴。第二件,颁布养老令,对年八十以上的人,发放米、肉、酒、帛、絮等实物,进行慰问。第三件,下令郡国,不让他们上贡朝廷。

这还仅仅是开始。文帝二年(前178年)废除“诽谤妖言”“祝诅上”(即诅咒皇帝)罪,给予一定的言论自由。次年,任命执法公正、体恤民情的张释之为廷尉。张释之执法奉行疑罪从轻的原则,因此犯罪案件大幅度减少,据称文帝时“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

文帝十三年(前167年)又在刑法方面做出一项重大改革。

这年五月的一天,文帝看到一份上书,不禁感慨万分。

石印画《缇萦》

上书的是个女孩,名叫缇萦。她的父亲淳于公是齐国的太仓令,因犯法,被判肉刑。淳于公没有儿子,只生了五个女儿,他被抓时,气急败坏地骂女儿:“生女不生男,一点儿用也没有!”小女儿缇萦心如刀绞,父亲押解到京,她一路跟来。她上书替父亲鸣不平:“死者不可复生,人被处肉刑就不能恢复原样,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妾愿意没官为婢,赎父亲的罪。”

缇萦至孝至勇的行为深深触动了文帝。他于是下令百官讨论,废除黥(脸上刺字)、劓(割鼻)、斩趾等肉刑,以笞刑、服苦役等替代,并将无期刑改为有期刑。

肉刑由来已久,据《汉书·刑法志》记载,西周时五刑,即有墨、劓、宫、刖、杀罪各五百。商鞅变法时又增加凿颠(开凿头颅)、抽胁(抽去其肋骨致死)、镬亨(用鼎镬煮杀人)之刑。而且,在文帝改革前,人一旦被判刑,便终身为徒隶,不能恢复自由身份。虽然后代不同程度地恢复了一些肉刑,但和文帝以前仍有质的区别,因此应当说,文帝十三年废除肉刑,将无期刑改为有期刑,在中国古代法制建设上是一大进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汉文帝的统治宽厚不仅仅表现在刑法上,他还非常爱惜民力,实行轻徭薄赋。即位第一年,颁布了养老令,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米、肉、帛等物品,让地方官按时慰问。同时下令郡国不要搜罗奇珍异宝上贡朝廷。文帝二年(前178年)、十二年(前168年),曾两次下诏免除百姓一半田租,将十五税一的税率降至三十税一。十三年(前167年),更下令免除全部田租。算赋也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每人每年四十钱。遇到灾荒年月,文帝还出台临时政策抚恤百姓。他还大力减少徭役,将成年男子的徭役从每年服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

汉文帝时期,同姓诸侯王坐大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汉王朝的心腹大患。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削藩”,请求文帝削夺诸侯王的国土,以削弱他们的力量。文帝为了政权的稳定,基本没有采用贾谊的建议。虽然这种姑息最终酿成了景帝时代的“七国之乱”,但在当时,削藩显然还为时过早。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卜宪群

贾谊是洛阳才子,曾经给汉文帝出过很多的主意,《治安策》就是其中之一。汉文帝没有完全采纳贾谊的主张,但是也不是一点没有吸收他的建议的合理成分,他把淮南国和齐国都进行了拆封。当时,他没有进行削藩,主要是当时面临的形势所决定的。文景时期,据有的学者统计,全国人口大概一千三百多万,诸侯王控制的人口大概有八百多万,在这样一种实力对比之下,让汉文帝完全采纳贾谊的建议进行削藩,对汉文帝来说是不现实的。

文帝始终都把稳定放在第一位,内政如此,外交也是一样。匈奴屡屡撕毁和约,入侵边境。文帝怕刀兵再起,百姓遭受战争之苦,下令严守边塞,不发兵追击。

地处南方的南越国在刘邦时期,向汉朝称臣。吕后当政时,下令禁止卖铁器给南越,向南越出售牛马也只能卖公的,不能卖母的。南越王赵佗大怒,干脆自称武帝,与汉朝抗衡。吕后发兵征讨,未能成功。文帝即位后,写了一封客气的亲笔信,派陆贾带着出使南越,表明汉朝和南越和平相处的诚意。这是一次重要的行程,陆贾作为汉朝和南越友好关系的使者,千里迢迢从汉来到南越,把文帝的信交给赵佗。赵佗看信之后,又感动又惭愧,马上去掉帝号,上书称臣。

汉文帝是个宽厚的皇帝,但也是颇有手腕的政治家,他所有措施都旨在巩固政权。文帝刚从代国进京登基,入未央宫,就拜亲信宋昌为卫将军,掌管南北两军,把军权控制在自己手里,又大封拥立自己的朝中功臣,展示自己的谦逊态度,使功臣集团安心。看时机合适,又让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国,趁机罢免绛侯周勃的相位,以抑制功臣集团的势力,并先后平定了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的谋反。

印有“长乐宫器”的南越式陶鼎

汉文帝像一个勤快精巧的工匠,兢兢业业地编织着大汉盛世这件前所未有的素纱襌衣。他宽厚仁爱,深刻认识到农业为天下之本,衣食足,才能够百姓安。他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并亲为表率,十三年(前167年),下诏恢复古代帝王亲耕藉田、皇后亲桑的礼仪。百姓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努力耕作,日渐富庶,和汉文帝一起为这件素纱襌衣织上最美丽的图案。

马王堆汉墓出土素纱襌衣。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国宝级的文物,漆案、漆盘、丝绸和私家小型乐队陶俑等,每一件都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件重量只有四十九克的素纱襌衣,却让其余的宝物都黯然失色,被视作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用纱料制成,“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巧夺天工,至今都是世界上最轻的衣服,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难以超越。素纱襌衣虽已重见天日,但它的制作方法却和编织它的能工巧匠一起湮没,无迹可寻。

举世绝伦的素纱襌衣虽然是文帝时期巧匠的杰作,但是汉文帝自己却一直穿着黑色粗丝做的衣服。他最宠爱的妃子慎夫人,为了节省布料也不穿贵族妇女流行的曳地裙服。宫中所使用的帷帐都很朴素。文帝一心想成为天下人的表率。汉文帝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都非常少见,他在位二十多年,宫室苑囿没有新建,衣服车马也是久不更新。他曾经想造一座露台,得知大概要花百金(约一百万钱),说:“百金,相当于中产之家十户的家产,我侥幸奉先帝的宫室,常常担心辱没了先帝,还建造什么露台。”于是中止了计划。

事实上,文帝刚即位时也耽于射猎宴乐,史称“一日再三出”。当时一个列侯的侍卫,名叫贾山,上书劝谏他,说“臣恐朝廷之解弛,百官之堕于事也”,皇上这样做,会“绝天下之望”。文帝善于纳谏,立刻减少了游猎的次数,可谓从善如流。

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文帝驾崩。为了纠正当时的厚葬之风,他临终前遗诏薄葬:“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令吏民出临三天后就可以脱掉丧服,不禁止百姓婚嫁、祭祀、饮酒、吃肉,不要用布衣车和兵器送葬,夫人以下嫔妃均遣出宫归家。史载:文帝“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汉文帝霸陵

文帝霸陵坐落在今陕西西安东郊凤凰嘴。它依山起陵,墓葬开凿于山崖中,没有封土。从历年出土的文物看,也确如史载,只有瓦器,还没有发现金银等珍宝器物。这样简朴的陵墓在两汉甚至两千年帝陵中绝无仅有。

宋代史学大家司马光评价文帝说:“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文帝被后世视为仁君德政的典范。

景帝之治。景帝即位后,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景帝即位当年,就免除一半田租,实行三十税一,并成为定制,为后代所继承。第二年,又下令将男子服正役的年龄从十七岁提高到二十岁。在年成不好的时候,还下诏不接受郡国贡献,降低皇宫饮食标准。

长信宫灯

在减轻刑罚方面,景帝主要做了几件事:

第一,对官吏贪污受贿罪的量刑进行调整,力求公平。

第二,废除残酷的车裂刑——磔,改为绞刑的弃市刑。

第三,强调疑罪从轻的原则。他在中元五年(前145年)下诏,痛斥不法官吏徇私枉法,结党营私,以执法“苛刻”为察明,致使无罪者蒙冤,有罪者横行。命令自此以后,凡有疑问的案件,都要上报,进行合议。后元年间再次下诏明确,疑案先交给主管部门合议,如果主管部门仍不能定案的,移送至最高司法机构——廷尉进行终审,强调“治狱者务先宽”。

景帝最著名的刑法改革是“减笞法,定棰令”。文帝废除了肉刑,改以笞刑,虽然是一大进步,但是量刑却过重。例如本来应判斩右趾的现在改为死刑,斩左趾的改为打五百大板,行劓刑的改为打三百大板。这么多板子打下去,一般人都承受不了,以至于死。因此被称作“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景帝深感于此,两次下诏减笞法,最终将笞五百减为二百,三百减为一百。又制定棰令,规定棰必须是竹制的,长五尺,宽的一头厚一寸,窄的一头厚半寸,并且把竹节全部削平。板子只能打在屁股上,中途不得更换打手。这样挨过板子的人基本都可以活下来。

景帝除了在减轻刑罚和轻徭薄赋上下功夫外,还在整顿吏治方面大做文章。景帝后元年间,因年成不好,出现饥荒。景帝深为痛心,他下诏质问百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不是官吏贿赂为市,鱼肉侵夺百姓造成的?他敦促各郡国长吏,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若有违法乱纪者,丞相要上报,予以惩治。并命将此诏书布告天下,使天下百姓都明白他的心意。

为了让农民安于生产,他下诏对官吏征发百姓采挖黄金珠玉者,以贪赃盗窃罪论处。

汉初规定,家资达到十万钱即中产之家才可以做官。为了广泛招揽人才,景帝将十万钱的标准降至四万,放宽门槛,让家境贫寒的廉洁之士也能够进入官僚阶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邬文玲

从个人品行上来说,历代对文帝的评价比对景帝要高。文帝是表里如一的,他确实是实行仁政,是一位仁厚之君,这是历代都没有争议的。景帝在仁厚之外也有刻薄寡恩的一面,例如为了平息七国之乱,不惜把忠心耿耿的重要谋臣晁错杀了。这是他们两人最大的不同。文帝和景帝一致的地方,就是他们都重视国计民生。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四十八岁的景帝病逝。

至此,汉王朝建立已六十一年,汉初残破、萧条景象一扫而光。史载:如果没有遇到水旱灾害,百姓都人给家足。城乡粮仓都装满了粮食,府库储藏了大量财物。国库的钱,数以亿计,因长期不用,穿钱的绳子都腐朽了,数都没法数。太仓堆满了新旧粮食,有的因没地方存放,只好放在外面,以致腐烂不可食。街巷中随处可见到马,阡陌之间更是成群遍野。地位卑贱的看门人都吃上了小米和肉,官吏因无事可做,就忙着生养孩子。人人自爱而怕犯法,都以行义为先。

这样一片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乐的景象,是在汉初统治者制定的“与民休息”“黄老无为”政策下取得的。特别是文、景时期一系列惠民措施,更博得后世的一致称颂。据统计,文景时期共颁布了八次大赦令。东汉著名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景帝纪》后赞道:“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将文帝、景帝时期的统治与周代的成康时代相媲美,誉为“文景之治”。文帝、景帝的谥号便由此而来。古谥法“道德博闻曰文”,“由义而济曰景”。

汉景帝阳陵出土的人物俑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盛世,然而繁荣景象背后,也掩藏着重重危机。经过汉初几代统治者的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确是一扫秦末的残破凋敝,出现了欣欣向荣、百业俱兴的盛景。然而诸侯王和匈奴的威胁并没有完全被消除,特别是北方匈奴,一直是汉王朝梦魇般的劲敌。从汉高祖刘邦时代开始,就不断受到来自北方的骚扰和挑衅。新兴的汉朝无力与匈奴大规模长期征战,只有采取和亲与安抚。然而,怀柔只可以换取短暂的和平与宁静,却无法保证长治久安。

时代呼唤变革。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随着新皇帝的即位,徐徐拉开帷幕。


郡国并行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