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呼吸之间 - 李谨伯 >
- 第五编 修炼金丹大道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大家练过一遍丹了,现在好好温养、沐浴一下。
我们的女性要好好感谢孙不二孙真人,没有这位前辈,我们的女性修道就太难了,因为大部分丹经都在讲男性修道。邱处机邱真人,很有名的一位道士,没有他,元朝统治者只怕会杀更多的人吧。邱真人有一个师弟叫马丹阳,非常有钱,住在山东青州,马丹阳的妻子就是孙不二。孙不二以太阴炼形法、斩赤龙的方法炼丹而出名,内丹女子练功有五大派,孙不二是五派之一,她写了一本《元君坤元经》,是一本专门讲述修炼女丹的经典。她的丈夫马丹阳善行医道,他一生用的针灸之法跟十二个穴位有关,叫“马丹阳十二穴”;在十二个穴位中,凡是胃不好的,他都是找足三里。
下面是1989年,我们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陶秉福先生一起收集女性炼丹的古籍编写的《女丹功》,其中总结的方法转录于此,以供女性炼丹功的参考。
这里所介绍的女功全程,目的在于给练功的女性提供一个练功的线索,扭转一下过去对女功难练的看法。过去有些人把女功功法说得很难、很繁杂,一些女丹书籍写得很隐晦,读起来如入云雾之中,找不着头绪,理不出层次,使人望而生畏。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有志于练功的女性便可以了解女功并不复杂,也不神秘,只要刻苦练功,求得祛病健身是不困难的,开发智慧、激发某些潜在功能也是可能的。下面分为五个阶段加以介绍,供女性练功时参考。
第一阶段 女子筑基功
此为女子练功的入手功,可分为三步:
一、意守膻中窍:女子练功先从意守膻中窍开始。膻中在两乳的中间,向下三横指处,此为女子练功时的入手处。初练功时可以借助双手手指相接,轻轻点按膻中处,帮助意守。意守时似守非守,用意不可过紧,过紧反而不利。当感到双乳出现轻微的温热感或轻微的胀感时,即为得气,两种感觉出现任何一种即可,不必等到两种感觉全都出现。当双乳有了气感,即由意守膻中改为意守双乳。
膻中窍所在位置为两乳中间下三横指处,不是两乳头中间的膻中穴。膻中窍是女子的丹田处,女子意守不要守膻中穴。女子练功在不同年龄和不同阶段,守窍的位置是不同的。第一是膻中窍;第二是脐内;第三是血海(子宫),如果长年意守膻中穴将一无所得。
二、意守双乳:意守双乳时,双手可以轻轻地在双乳上捂一会儿,用双手做导引,用双手内劳宫穴,或用双手的手指在双乳的周围绕圈。绕圈时双手离开双乳,不用揉按双乳的动作(不采用按摩双乳的方法,而采用双手离开双乳的内气绕乳的方法,是为了避免用双手揉按双乳的动作容易引起性冲动影响入静),而是随着双手转圈的动作而体会体内与双手之间内气运行的感受。转圈时,从双乳的外侧向内侧旋转,所转的圈由大到小,共转三十六圈,最后一圈落在双乳中央。如图所示。意守一会儿,等气感基本消失时再改为意守膻中。
意守膻中窍时两手捂乳房效果会快一些,但也可以不捂乳房,以舒适为度,要入静自然三。
三、意守膻中窍:意守膻中即为收功。收功后即可自由活动。
有月经的女性练此功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绝经现象,传统功法叫做“斩赤龙”,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害怕。已绝经的女性初练功时也要由此入手,但不必像有的功法书中所说的那样,还要把月经再练出来,然后再练回去以后才能转入“炼液化炁”阶段,不必走此过程。只要有产药的现象,即可转入炼液化炁,但有月经的妇女必待斩赤龙之后才能转入炼液化炁阶段。对不愿绝经的青年或女性以不练此功为好,可以选练一些不意守窍穴的行功或动功为宜,也可收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练女丹功出现斩赤龙以后,本应继续修炼,不再生育。如果生活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又需要继续生育时,此时可以改变练功方法,以求恢复月经。方法是:先意守双乳,当双乳有炁感后,将双乳的炁感从双乳垂直向下引至下丹田的两旁(与丹田同一水平),然后再引至丹田,意守丹田。炁感消失,即可收功做其他活动。这样练一个时期,当两乳出现胀感,下丹田及阴部出现微热感及胀感以后,月经即可逐渐恢复,并恢复生育能力。
第二阶段 炼液化炁
男子这个阶段的工夫叫做“炼精化炁”,女子则称之为“炼液化炁”。工夫分为六步:
一、调药及产药:女子练功在斩断赤龙之后,即可改为意守下丹田(下丹田的位置在脐内三寸,相当于本人四横指,将食指横放在肚脐部位,小指外缘所到之处,即为下丹田中心点。以此为中心点,以三横指的距离为直径作一圆,即为下丹田大小的范围)。意守下丹田为调药,阴部及会阴处出现微热感,或内阴唇有微胀感则为药生。
二、采药:当药生阴部出现胀感后,应及时进行采取,采药方法有二:
(一)以神驭药(炁)。将药摄归下丹田。神气相依,“神返身中气自回”,神意在下丹田,气亦随之而回至下丹田。
(二)配合呼吸。意在吸,呼随之,即默数吸气的次数。意念注意吸,而不注意呼。外气,即口鼻呼吸之气,与内气所行的路线是相反而行的。外气吸时,气从体外进入体内,是下行,是降。外气下降的同时内气却呈上升的趋势。配合外气吸的同时内气也就随之从阴部升入下丹田,即摄归至下丹田。一般进行十息即可,这就是采药。产药而不采,就好像耕种时有种而不收,虽运周天,徒劳而无益也。
三、炼药:运用采药之法将炁摄入下丹田后,再将所摄回至下丹田之炁摄入到脐下,即肚脐至下丹田之间这个部位,这叫做“归炉”,归炉后进行炼药。炼药时用文火,即呼吸要平稳,意守在炉,静候炉中火发之候。
四、运行周天:当脐下部有微热感时,即将气引至下丹田。从下丹田直过到尾闾处(本能地不经过会阴),从尾闾走督脉路线上至夹脊—玉枕—百会—山根(避开鼻窍,从山根返回绕耳后,再至承浆)—承浆—喉—膻中—脐—下丹田,从下丹田—尾闾,如此共运行十周,止于下丹田(不是靠意领,是集炁自领)。
五、循行带脉:运行周天之后,自将炁由下丹田升至脐,运行带脉。从脐中向右转再回到脐中,转十圈。再从脐中向左转,再回到脐中,转十圈。最后再收回至下丹田收功。(其实这些都是自动的,本能的,不是用意念故意的)
六、大周天运行:此处介绍的大周天功法与社会上流行的大周天功法运行路线略有不同。其运行路线为起自尾闾—绕环跳—大腿阳经—绕足—脚跟—走大腿阴经—会阴—下丹田—尾闾—督脉—夹脊—玉枕—百会—山根(返回绕耳后)—承浆(走任脉)—廉泉—喉—膻中—脐—下丹田—尾闾—绕环跳—走大腿阳经—绕足—走大腿阴经—会阴—下丹田。此为一周,如此运行十周,最后在下丹田收功。(这些都是集炁周天,不是故意用意念引领周天)
以上为女子筑基全法,亦称炼液化炁,即在下丹田结丹。丹者,即神与炁相抱相凝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物质,并不是什么特别神秘不可得、不可知的物质。经过周天运行,完成炼液化炁之工。
第三阶段 炼炁化神
完成炼液化炁之工后,身体即可获得健康长寿。如果进一步修炼,在任督二脉畅通的基础上,进一步运行中脉。炁在下丹田至百会之间上下运行。初练时,亦可配合呼吸,即吸升呼降,外气吸时内气上升,外气呼时内气下降。运行中脉时,意在呼,吸随之,即数呼的次数,数呼的次数时不要过重,似有意无意数,注意力放在体会内炁的上升和下降。数呼十次为一轮,连做三轮。也可以不计呼吸次数,只注意内炁运行的升降,最后收在下丹田。在下丹田处,从下向后、向上、向前转圈,共转三十六圈,从大到小,最后一圈几乎成为一点,落在下丹田的中心(男子与此同,从下向后、向上、向前,转三十六圈,由大到小,最后收在下丹田的中心)。以上都是本能自发的,不须故意领,男子的下丹田在脐内,女子丹田在膻中窍。
第四阶段 炼神还虚(也叫无为还虚,一切都是本能的,法法自生,法法自灭,不用后天意念)
此段工夫没有神秘,通过此段工夫,可以使人身体更好,脑子更灵活,智慧更高,工作效率更高。原因是,通过此段工夫,使人身体得到了先天元炁的滋补。具体方法是:体内的炁从下丹田上升至百会,冲出百会与太虚之元炁相接,并融为一体,然后意守此融为一体的先无元炁,在体外与体内相互交流。收在膻中,最后收在下丹田。大法从来都是很简单的,只是被后来的一些人故弄玄虚,把人们给搞糊涂了,把大法说得神秘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即,成为一种高不可攀的神秘功法,从而使许多人不得其门而入,影响了大法的传播与发展。
第五阶段 炼虚合道
道理与第四阶段的道理基本相同,这里只谈具体操练的方法。先天元炁从百会入,走中脉,合在慧命处。慧命的实处,在女子阴部上缘与会阴两点作为直径划一圆,这个圆在体外有一半,在体内也有一半,体内外两个半球合成一个完整的球体,这个球整体就是女子慧命所在的实处。
女子练功全程,至此可以说已经完了。如果有德高之女子,还可以进一步求真师指点更高一层的功夫,我这里只提一句忠告:“高层次功法,可得而不可求。”为什么呢?高层次的功法,只能传给有大德的人,没有大德的人,想得到高层次的功法,是办不到的,是不会得到真师传授的,即使因巧遇而得了法,也是练不成的。而那些有了大德的人,在修炼过程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高层功夫。什么是大德呢?不是做一点日常生活或工作上的好事,这只是小德。真正的大德是要修炼到做好事根本不求有报,一心一意地为大家做好事,而且愿力很大,大到为谋求整个人类的幸福和为实现世界大同而献身。只有具有如此大的愿力的人,而且身体力行,才是真正有大德之人。只有这样大德之人,才能得到最高层次的大法。望德高的女子努力修持,不可自暴自弃而止步不前。在修持过程中,不以求法为目的,而要以积功累德为先务,如此行之,终必有成。做好事,修福德,不是施钱、修庙、救穷,而是无形施。
我们脸上长疙瘩,往往跟胃经有关系(消化不好,脸上就容易长一些疙瘩)。长疙瘩其中一个原因是内分泌旺盛,另一个就是消化不良。现代人营养过剩,但是消化不良,就是吃东西的时候没有细嚼慢咽。古代讲究“食不语”,就是吃饭时就不说话了,思想要集中;在西方,外国人吃饭以前祈祷,感谢上帝给予这么好的美食,应该很认真地享受食物,这是同样的道理。现在不是了,大家一面跟人聊天谈事脑子动得飞快,一面就这么吃下去,结果往往不大消化。
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干、湿分吃。你想喝汤,先喝汤,或者吃完了以后再喝汤喝水——千万不要一口饭菜、一口水,这样子就冲淡了胃液,胃酸就会“咬”胃;而且胃病往往引发其他的病;吃不好,就睡不好,就精神焦虑。日本人生活保健有个好习惯,就是天天要掐“足三里”,或灸“足三里”。因为“足三里”是管胃的,通胃经,这借鉴了“马丹阳十二穴”。
“足三里”在身体什么位置?足三里穴位于膝眼下10厘米处,你可以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头处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脏器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人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身体的保养极为重要,而足三里穴则能保养胃,帮助胃担此重任。
我们也可以经常用艾条灸足三里穴,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最好每月用艾灸此穴10次,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也可以用指关节代替,按压足三里穴,亦可达到同等效果。
保护胃,也就是保护健康,如果喝水,千万别牛饮。茶道里有一个程序叫“漱饮”,喝茶以前要闻一闻,闻那个茶香,慢慢地,一点点地,这就对了;千万别牛饮,牛饮不消化,伤脾胃。而且不要一会儿喝一点,一会儿喝一点,因为这个样子饮水,胃就要不断地工作,不断地要消化水,所以要给胃一点休息时间。比如跟别人谈话,谈四个小时,如果头一个小时喝水,起码中间隔三个小时再喝水,不要这四个小时都喝水,会伤胃。
谈完了吃饭,我们再说说睡觉。现代人睡觉是个大麻烦,因为失眠的人太多了,要去花钱买觉睡(需要催眠才睡得着)。如何缓解失眠呢?失眠分两种:一种是根本睡不着,躺着也睡不着;另一种能睡着,但是睡不深沉,很快就醒了,睡的时候老做梦,脑子半醒半睡。为什么现代人睡觉总是做梦呢?有各种原因,多数的原因是看电视看得太晚,工作压力太大,晚饭吃得太多,吃饭后不到四个小时就睡觉,生活习惯不规律。
贪看电视,一直看很晚,血老涌到头上,就容易失眠,所以睡眠最重要的就是“头”的维护。睡觉有一个原则:头要凉贫血,脚心要热充血。头如要贫血,脚不要缺血贫血,喝多了白酒脚就会发凉。我们呢,最好晚上九点就睡觉,最迟不过十点,古人甚至天一黑就睡,醒来练功。可是我们恰恰相反,晚上看书啦、看电视啦,或者聊天、喝茶,睡得都很晚,脑部充血了,当然睡不好觉。还有一种是吃夜宵,还没等过三四个小时,就睡了,这都会影响睡眠。
另外,枕头的作用很关键,如果不用枕头,血液往头上流,这样是睡不好觉的。我们需要学习古人,枕头用硬的,为什么要硬的呢?因为我们睡觉的时候,“头”的穴位本能、自发地寻找硬物,帮助按摩恢复元气;不要睡棉花、鹅毛的软枕头,哪怕你用一个荞麦壳子做的枕头也好啊。古人都是用比较硬的枕头,瓷的、瓦的枕头,在家里你可以试试,用两条毛巾铺在一本厚字典上头枕着睡,开始不习惯,慢慢习惯以后没有它还真睡不好;出门在外住旅馆,可以用一本书垫在枕头下解决这个问题。年岁大的人,枕头要稍高一些,要比年轻人稍微高一些。
南方人喜欢在睡前用热水洗脚,为什么要拿热水洗脚呢?为了让脚部充血、活血。睡眠的重要原则,跟修道一样,就是脑部少血,脚部充血;但是南方人洗得太浅,大多数人用小盆。洗脚应该用桶,水一定要热,不管10分钟也好,20分钟也好,水要达到膝下,洗到头部出汗才算起作用;中途水凉了,要重新加一点热水;也可以淋浴,洗温水澡,洗完后搓脚心,揉脚活血。睡觉前散步也是一个解决失眠、有助于睡眠的好方法,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所以要经常运动走路。
总之,修道也要休息好。进入睡眠状态,一定要做到脑部少血,脚部充血。但是早晨就不是了,早晨是头部要多血。我每天起床后,用凉水冲头,本来缺氧的脑部血管受到刺激,充血了,人就精神。有些女性头发长,洗头麻烦,可以戴浴帽,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我们修炼金丹大道的人,有卧式炼丹法和平式炼丹法。平式炼丹法就是平躺在床上炼丹,也可以侧卧,这个炼丹的方法叫卧式炼丹法,也称狮子王卧法。为什么叫狮子王卧法?这样睡在枕头上,手肘在这里边,一条腿伸长,一条腿曲起来,从鼻尖到脚尖,好像有一根弦。意想什么呢?想着把它一点一点慢慢拉长,一点点长长,后背也一样,这个卧法,就是狮子睡觉的姿势,好处是不压迫睾丸,所以称为狮子王卧法。
狮子王卧法
修炼金丹大道的人,练到一定程度,有一个特点:不会做梦;还有一个特点:面部红润,精神好,不疲劳。如何做到不疲劳?古人讲,就叫“寤寐一如”——就是一个人在那儿打坐,像睡着了,又像醒着,所以叫“寤寐一如”——这是在修炼的过程中自然达到的境界。打着坐,像醒着,又像睡着,将睡不睡,俗称“不倒褡”。原佛教协会的秘书长曹云风,他的住处是没有床的,很多有道行的和尚也没有床,他们都是“不倒褡”的状态。但是刚开始炼丹还不行,还是需要睡眠的。不过我们一般人,不需要非学会“不倒褡”,以盘坐代替睡眠,做不好反伤身体。不过练功的人日久睡眠自然会减少。“神足不思睡”,能克服“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