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师表

字数:2702

诸葛亮

此文,自来读者,皆叹其矢死伐魏,以为精忠,殊不知此便是了没交涉也。看先生自云:“临表涕泣。”夫伐魏即伐魏耳,何用涕泣为哉?正惟此日国事实当危急存亡之际,而此日嗣主方在醉生梦死之中。“知子莫如父”,惟“不才”之目,固已验矣;岂“知臣莫如君”,而“自取”之语,乃遂敢真蹈也。于是而身提重师,万万不可不去;心牵钝物,又万万不能少宽。因而切切开导,勤勤叮咛,一回如严父,一回如慈妪。盖先生此日此表之涕泣,固自有甚难甚难于嗣主者,而非为汉贼之不两立也。后日杜工部有诗云:“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正是此一副眼泪矣。哀哉!哀哉!

臣亮¹言:先帝²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³。落笔更不着半句闲言语,只用八字恸哭先帝,早使读者精神发越。今天下三分⁴,益州⁵疲敝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笔态一体。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⁷,忠志之士忘身于外⁸者,盖追⁹先帝之殊遇¹⁰,欲报之于陛下¹¹也。笔态一起。一面读其妙文,一面记其口口先帝。诚宜开张圣听¹²,以光¹³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宜。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¹⁴,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宜。宜不宜二语,发起一篇。妄自菲薄是子弟大病,引喻失义又是子弟大病,此特说尽。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¹⁵臧否¹⁶,不宜异同¹⁷。若有作奸犯科¹⁸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¹⁹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²⁰之治²¹,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中昵,府中疏。出师进表,全为此一段,可知。

侍中、侍郎²²郭攸之²³、费祎²⁴、董允²⁵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²⁶以遗陛下。重之以先帝,句句不脱先帝。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²⁷阙漏²⁸,有所广益。切嘱宫中。将军向宠,性行淑²⁹均³⁰,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重之以先帝。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³¹。看此处,入“众议”二字,嫌疑不小。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³²和睦,优劣得所也。切嘱府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³³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³⁴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³⁵也。明明龟签之言,亦必重以先帝,哀哉!侍中、尚书³⁶、陈震。长史³⁷、参军³⁸,蒋琬。此悉贞良死节³⁹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此二臣先生所进,恐出师后未必用,故又另嘱。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自叙,最悲苦。先帝不以臣卑鄙⁴⁰,猥自枉屈⁴¹,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⁴²。自叙,最悲苦。后值倾覆⁴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⁴⁴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⁴⁵也。自叙,最悲苦。受命以来,夙夜⁴⁶忧叹,恐托付不效⁴⁷,以伤⁴⁸先帝之明⁴⁹。故五月渡泸⁵⁰,深入不毛⁵¹。自叙,最悲苦。今南方已定,兵甲⁵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⁵³竭驽钝⁵⁴,攘除奸凶⁵⁵,兴复汉室,还于旧都⁵⁶。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⁵⁷陛下之职也。至于斟酌损益⁵⁸,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自叙,最悲苦。此非以师保推三臣,盖自既解任,去而出师,则必使之自代耳。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⁵⁹;不效⁶⁰,则治臣之罪,以告⁶¹先帝之灵。若无兴德⁶²之言⁶³,则责攸之、祎、允之咎,以彰其慢⁶⁴。说自出师,必连三臣裨补者,此表所忧,不在外贼,而在内蛊也,哀哉!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⁶⁵善道,察纳雅⁶⁶言,深追先帝遗诏,要其纳言,亦必重之以先帝。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⁶⁷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注释:

¹亮:诸葛亮。

²先帝:刘备,三国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字玄德。

³崩殂:指帝王之死。刘备221年称帝,第三年即死去,没有统一全国,所以说“创业未半”,“中道崩殂”。殂,音cú,死亡。

⁴三分:指当时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⁵益州:指蜀汉所在地。汉时置益州,大致为今四川省及陕西、云南、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⁶疲敝:困苦穷乏。

⁷内:内政。

⁸外:防御外敌。

⁹追:追怀。

¹⁰殊遇:特别恩遇。

¹¹陛下:这里指刘备的儿子,蜀汉后主刘禅。

¹²开张圣听: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

¹³光:光大。

¹⁴引喻失义:引用不合理的譬喻。

¹⁵陟罚:升降官员。陟,音zhì。

¹⁶臧否:评论人物。臧,音zāng,善。否,音pǐ,恶。

¹⁷异同:有所区别。

¹⁸科:刑法。

¹⁹有司:有关机构。

²⁰平明:公平圣明。

²¹治:决断。

²²侍中、侍郎:官名,均为皇帝的近臣。

²³郭攸之:侍中。

²⁴费祎:侍中。祎,音yī。

²⁵董允:黄门侍郎。

²⁶简拔:选拔。

²⁷裨补:弥补。

²⁸阙漏:过失,疏漏。

²⁹淑:善良。

³⁰均:公平。

³¹督:督都。

³²行阵:军队。行,音háng。

³³先汉:西汉。

³⁴后汉:东汉。

³⁵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

³⁶尚书:陈震。

³⁷长史:张裔。

³⁸参军:蒋琬。

³⁹死节:能为节义而死。

⁴⁰卑鄙:卑微。

⁴¹猥自枉屈:降低身份,委屈自己。猥,音wěi。

⁴²驱驰:驱遣效力。

⁴³倾覆:兵败失利。在此指在当阳长坂被曹操打败一事。

⁴⁴尔来:至今。

⁴⁵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临死时曾要诸葛亮辅佐刘禅,并委以重权,要求刘禅像对父亲一样尊重诸葛亮。

⁴⁶夙夜:早晚。

⁴⁷效:实现。

⁴⁸伤:损害。

⁴⁹明:圣明。

⁵⁰泸:泸水。

⁵¹不毛:不生长草木,指土地贫瘠或未经开发。

⁵²兵甲:军队武器。

⁵³庶:我。

⁵⁴驽钝:低能,愚钝。

⁵⁵奸凶:指曹丕。

⁵⁶旧都:指两汉的都城长安和洛阳。

⁵⁷忠:效忠。

⁵⁸损益:利弊。

⁵⁹效:重任。

⁶⁰效:实现。

⁶¹告:告慰。

⁶²兴德:光大德政。

⁶³言:谏言。

⁶⁴慢:怠慢。

⁶⁵谘诹:音zīzōu,询问。

⁶⁶雅:正确的。

⁶⁷当:即将。

译文:

臣诸葛亮说:先帝创业还未完成一半就中途死去,现在天下三国鼎立,汉相对弱小,我们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啊!然而朝廷里侍奉和护卫陛下的大臣们毫不懈怠;忠贞的将士们在外作战奋不顾身,那是因为大家在怀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恩遇,要向陛下表示报答之情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以此来光大先帝留下的德行,发扬大臣们坚贞为国的正气;不可妄自菲薄,言谈训谕时有失大义,以致把臣民尽忠劝谏您的机会都堵塞了。宫里的侍臣和相府官吏,都是一样为陛下效力的,凡是有所奖惩,不应该有差异。如果有触犯法令做了坏事或忠心做好事的,都应该交由有关官员评审,给予适当的处罚或赏赐,以此来显示陛下处事的公正贤明;不可有所偏袒,使得宫中府中法令不一。

郭攸之、费祎、董允侍卫之臣,都是善良诚实的人,都是忠心耿耿的,所以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任用。臣下认为宫廷中事,无论大小,全都要询问他们,然后再执行,必定能够补救疏漏,扩大效益。向宠将军品性善良公正,通晓军事,当初曾被任用过,先帝称赞他是个能人,所以大家酝酿着要推举他做中部督。臣下认为禁卫部队的事务,无论大小,全都由他过问,一定能使军队协调齐心,处置合宜,各得其所。亲近贤良的臣子,疏远奸佞小人,汉朝前期因此而兴旺强盛;亲近小人,疏远贤良的臣子,汉朝后期因此而衰败覆灭。先帝活着的时候,每逢与臣谈到这件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为表示痛恨,没有一次不仰天长叹。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令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都是坚贞坦诚、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家天下的兴旺,就指日可待了。

臣本来是个平民百姓,在南阳耕田为生,只求在乱世中能保全生命,不想向诸侯谋求高官厚禄和显赫的名声。先帝不因臣出生低贱和孤陋寡闻,不惜降低身份而三顾茅庐,向臣询问天下大事。因此臣下为之感动,就答应为先帝效力。后来战事失败,臣下在败亡之际,接受了挽救危局的重任,到现在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臣下处事谨慎,所以在临死时把辅助陛下兴复汉室的大事交给了我。接受先帝遗命以来,我日日夜夜担心叹息,唯恐所托无所成就,从而有损先帝的英明;所以臣在炎热的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平定,兵员装备已充足,该带领三军,向北进攻中原,也许可以扫除凶残的奸贼,光复汉家江山,使长安、洛阳仍旧成为大汉王朝的首都。这就是臣下用来报答先帝,效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权衡得失、掌握分寸,向陛下进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大事交付给我,如果无所成就,就治臣下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陛下听不到劝勉您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要追究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惰之罪,公布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作打算,探求高明的道理,了解并接受忠正的言论,牢牢不忘先帝的遗愿,臣下这就感恩不浅了。而今快要去远征,面对表文,不禁流下泪来,真不知自己说的是什么。


三国文、晋文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