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延安日记(1940-1945)- 萧军 >
- 一九四四年 >
- 十月
十月二十三日 星期一
书中和金铎对照的是“女儿红军”那个印象,我把她写成一个蒙古人的女儿。
翟家骏―暴动后去北平读书―抗战前又回家,不久参加抗战组部队―教导队教导员―团政委。人很平和,结婚。崔玉林―细高身材,红脸有疙瘩,三十几岁,读过书,当过警察,贫农,带犊。
华连城―善谈,中等身材。
冯拐雨―初中,破落户,三十岁,因学生参加组织。小刘―出身商业资本家,保府中学学生。
金铎―平凡的外貌,却有着高贵的灵魂;温和的性格,却有着坚强、沉着、韧性战斗的精神。
洪达―粗鲁的外貌,却有着细腻的,温柔的感情;快乐的单纯的笑声里却被一种深沉的、复杂的痛苦锁链车锁着。白老滩―严肃的,矫捷的,简单的行动中却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机智,野莽出身却热爱着,追求着真理和正义,以至忘私的伟大情操。
和平的民族―汉族―和英勇的民族―回族―他们一定要有善良的伟大的,利他的灵魂为基底才可贵。否则就流于怯懦、自私和凶残。
端村中应出现的人物
翟家骏―小学教师员,党员―由狱中出来回端村,组织团会。崔玉林―参加过高益暴动,当过警察,流浪汉。冯振玉―地主的儿子。
梁文玉―缺腿,脚踏车工人,工会长。
田佩祥―区长,国民党员―梅竹人。
王凯臣―镇长,土豪,军阀家族,韩复集亲属。赵花子―青抗先队长。
刘妥之―师范学生,党员。
金铎―师范学生。
洪金达―高小学生,小老婆生。
白黑子―渔人。
华连城―卖玩物商人。
方线―中学生。
马林克―中学生。
“杭敌救国会”“保卫队”“青年联合会”
端村运动
第一阶段
1,夜间成立青年联合会一一开会,宣誓。
2,预备和王镇长(凯臣)算帐,要枪。
3,白黑子来参加。
4,金铎、洪达。
5,青年从军。
6,老年人舆论。
第二阶段―被摧残。
三九年春五次围攻。
第三阶段―两面政策。
四二年春敌又占,
第四阶段―五一扫荡
于端村安据点―怀柔。
第五阶段―
九月底敌人于安新县开大会庆祝胜利。
县委书记死―公安局长叛变。
第六阶段―扫荡后
武装宣传队,手枪队活动。
白老滩父子矛盾―父为匪,儿抗战,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