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延安日记(1940-1945)- 萧军 >
- 一九四四年 >
- 六月
六月一日 星期四
因为翻看我和芬的通信和恋爱时她的日记,这激起了我一种强烈的悲苦感情,她为我受了那样多的感情上的折磨―家庭底抛弃,个人物质上的享受,随我生活上的颠沛,我给予她的创痛……但她对我一直是爱着,忠心着……直到现在,我感到了良心底不可忍受的谴责,我跑上了山去,我们热烈地吻了,拥抱了,哭了……我鼓励她练习把这作为材料,试验写出一部书来―从她姊妹们在这时代前的分歧、个人底遭遇、进步、转变、悲苦、愉快、希望……这是有意义的。虽然她的艺术感觉还不够,但她的文笔还是清楚分明的,思想也很透明,这会能写出一部真实的书!它比我来写一定还要动人、朴质些。她答应我愿意试试。
我想着要把自己的稿子雇人抄一遍,这要三、四万元钱(连纸张),但向共产党方面求借我不愿意,自己除开拍卖东西以外是无办法的。待过些日子和彭真谈过话,看情形再作决定罢。夜间农业组开会,何年指出此后劳力分配应该平均些。这当然是指我,因为鸣儿病,我参加劳动少,又因情绪不好,这大概妨害了他的经济利益。我当时解说了自己的情况,并提出此后:1,我的两点钟劳作按一点钟算。2,较重工作―担粪、水等―一定要和轻劳动在报酬上有差别。3,我此后恐怕更少有时间经常参加劳动,希望他们以“零工”看我。接了是他和小组长从雁川底争辩,他们是经常有矛盾的,何是喜欢说漂亮话,凡事提到原则高度,急性、狭小、个人经济观念特重(山西人)有时空疏,马虎,好高鹜远,自以为是等。我一直态度很好地为他们和解着。
事后,我散步在花园底甫路上,这事件虽小,却引起了我另外的决定,就是关于我是否做一个共产党员的问题,我觉得我还是不适宜。从这几个月生活中试验了,对于“组织”生活底毫无兴趣一直厌烦,对于“党”纪,这对我会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不管他们如何放宽尺度,这对我自由创作精神上还是不利的。因为我真心是并不想从“文学”以外再获得什么以至于浪费气力。我还是做个共产主义者,共产党的朋友,我们采取某种限度距离,彼此全好些。待和彭真谈话时,我要郑重把这意见提出,请他们从党的利害,我本身底利害,从远处,从全面,好好考虑一番,同时我也要坚持我的意见,我想他们也不能太勉强。―虽然夜已深,我去到芬那里把意见说给了她。从报上看,外面检查制度似乎有所改进,我是应该出去的时候了。我再不愿待在这里作干部了。虽然我明知出去生活上要遇到困难,但总有办法。
六月二日 雨 星期五
经过了一番思考,为了少麻烦,我决定退出农业组,虽然他们不肯,但我却要向他们表示明白,我是不高兴和他们纠纠葛葛。夜间开“申冤”座谈会,由金XX和何X一谈他们在“抢救”中底经验以及自己和党底距离,消极抵抗、进攻等。这使我感到这些份子中真正具备着党员品质和气氛的实在可惊地稀少,全里表不一致,顺水推舟、装腔作势,口头上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这使我更懂得了他们,也就是更可怜他们,宽恕了他们,我是不能够把他们比一般群众看得更高些,应该教育和原谅他们底无智,虽然他们自以为是什么全都懂得了似的,其实是纸老虎而已。
六月三日 晴 星期六
摘记
①上下午继续开甄别讨论会。
上午罗烽发言感情很激动,他说周扬对于他底陷害,白朗在解放报有人宣布她曾和日本人睡过觉,甚至说她一家全是“特务”,以至她弄得那样子。
下午我发言,关于我个人问题没谈什么,只是就招待所我所见的“抢救”情形说了一些―大同小异,和关于罗烽底历史解说了几句。在发言中,因为触到了一些人底感情,他们竟不能克制地哭了,我的泪也浮上了眼睛。
“回想起在哈尔滨一些朋友、同志……如今死的死了,无消息的无消息,仅仅余下了几个人,他们千辛万苦逃出了敌人各种侮辱和迫害,身上还带着敌人所给与的未好的创疤来到延安,满想把自己最后一滴血加进革命队伍里来……谁想到所得的却是如此的结果·,……不管他们的理性上如何明白……但在一生的灵魂上究竟是一个可悲痛的负担……至于那说白朗和日本人睡过觉的人,如今退一万步说,即使如此?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把一个于革命有用的丈夫送回革命队伍里来,这行为是伟大的,这和说这类话的人是不能够并列的,前者不独失掉了一个党员的资格,也失了为‘人’的资格……周扬他是一贯以残害同志为作风的,他指过胡风为内奸,冯雪峰为假共产党员,文艺青年柏山为内奸,结果人狱……不知道他如今是否改变了这作风……”我话大致意思是如此。
夜间本支部举行晚会,芬她们也下来参加.我喝了些酒,唱得很多,一直到夜深。
那些被“抢救”过的人,全有愤不欲生、哭、恐惧的经历,落头发、死底恐惧准备等。
下午讲话是一个广东人,青年画家黄铸夫。
六月四日 星期日
摘记
①下午一时于杨家岭中央文委召开文化界座谈会一讨论加强通讯工作等。
去参加开会,我坐在一角,本打算听一听,不发表任何意见,听了他们那散漫和空泛的谈论,不能忍耐终于又发了言:第一个,把我在五月二十二日预备写信给三部文化工作室的意见宣读了一次。这我是抛弃了自己的感情为整个革命文化工作及共产党而着想的。同时也为了贯彻自己对革命和共产党积极负责的精神而讲的。在发言时,空气是沉重的,我的态度也是严正的,同时这也是对那些投机者,取巧者,无能者,以及对我存着敌意和想要打倒我的一些俗物们一种战斗。从我发言后,从他们面部表现出不安的表情以及悄不作声的态度,我知道,我这举动又给了他们一种精神上的压力,从周恩来和博古对我的意见一再引用―更是关于我底楔式战斗意见―这更增加了他们底不安,他们心里会想:―这个祸害,他还是那样强硬而被共产党所重视啊!一个人要如此战斗啊,随时要勇敢,不顾一切提出自己的主张,贯彻自己的思想,精神摧毁你的敌人和俗物们的障害呀!万不能有一寸的退步,一分钟的迟疑。
周恩来和毛泽东,在性格和作风上是两个决不相同的人物,前者是南方性的,宽柔的,聪敏的,粘液性的,谋略性的人物和作风;后者是北方性的,严峻的,果敢的,意志性胆汁质的人物和作风。―前者富于归纳、理论性,后者较强实践性。
现阶段文化战斗诸问题:
一,中心任务―以客观事实―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宣传为主,更重要的是经济建设与战绩。这可以获得一般民众底关心(经济、生活)和抗战积极性;以比较抽象的理论战斗为辅。
二,建立大小文化据点:
A重庆―注重宣传经见与战绩。
B各抗日根据地―注重战绩与反映后方生活。
C延安―注重收集材料,调济人员,报导消息,计划大体任务。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形,与当地政权等配合建.立大小各种形式文化战斗据点,原则上统一―宣传、教育―应用上自由创造。交换材料与消息。
三,研究、准备、实施。
四,于重庆采取楔形的弹性战法―有缝就插,能伸张就伸张。
五,建立特殊文化战斗工作委员会,统一指导各方面大据点的战斗方针·与任务。
建立文化堡垒步骤:(五,廿二)
一,一九四四―准备期
1,搜集边区、战地、敌后、历史各方面材料,加以整理。
2,调查党内外有文艺、科学及其它方面写作能力―较优秀的―集中训练、研究、写作。
3,调查大后方作家、刊物各方面情形。
4,编各部门丛书(字数要少而且具体,最好用半文艺形式)选解放日报上短小、精彩文艺性通讯、报告(注意工农作者,各方面题材)加以删改,配置。
5,彻底研究党底政策及鲁迅思想与杂文及过去文艺界战斗史。二,一九四五年―开展期
1,于大后方―重庆―建立鲁迅学会,团结进步文化工作者及对鲁迅先生崇敬的青年。
2,组织作家经常性的座谈会,以连接自由主义者作家,以左翼作家为中心骨干(非宗派主义的)。
3,发展各文化部门经常性座谈会。
4,建立对文学青年顾问机关。
5,开设文艺书店,出版建设性丛书。编辑理论创作、翻译、文艺刊物,或文艺日报(均采取简而精),尽可能避免正面冲突,少搬教条,少带政治色彩。立论要正大、具体,说理,服人,贯彻思想、政策,以争取第三者为标准。
6,尽可能输出边区作品(既成作家,新作者,工农稿件)。
7,利用新华报副刊。
8,进行侧面及软性揭发与战斗。
9,固定、发展……读者层。
10,从艺术上做征服。
~史料
:材料(过去
文运―
:青年作者
文艺政策
组织
、现在)
~教育
,理论,批评,常识,习作删改。
文艺研究室
~创作:诗、小说、通讯、报告
话剧
秧歌
!日剧
~板报:文艺政策方向,现实主义方法。
一方式:集体、个人
个别创作,集体批评,互相观摩、研讨。
创造新的一流派和作风。如今是共产党政治地位占着优势,但他们是空洞的
纠正这作风
叫喊的,在艺术成就上在读众中无信仰,无基础。为了要获得领导权,一定要在作品和艺术上来进行战斗,这样才能胜利。避免在一些不必要无前途的竞争和战斗上浪费力气。近来人们感情昂扬,思想锐敏,我应尽可能绝对使自己平静,严肃,沉默,不说自己的任何事和意见,以免发生一些无谓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