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理解的少年 - 陈瑜
01 “我高一休学,想弄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爱又是什么?”
02 “自卷”的学霸,凌晨4点起床学习……
03 “上学之前,我一直觉得司机和阿姨,像我爸爸妈妈……”
04 “我妈失控地暴揍我,感觉她都不想要我了……”
05 “妈妈想在我房间装监控摄像头,我和她完全无法交流……”
06 她常考年级第一,却从六年级开始自残、酗酒……
07 “要开学了,我好怕爸妈的坏情绪会影响我的学习……”
08 “我从三楼跳下来,被路人接到,我妈却说……”
09 “10岁起读了10年国学,我不能再骗自己了……”
10 “读初三后,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抖……”
11 165厘米/36公斤,她被父母“骗”去医院治疗厌食症……
12 “我期望妈妈更恶劣,把我逼死了,她一辈子活在内疚里……”
13 长期失眠、不想上学,但他什么都不敢告诉妈妈……
14 强迫症,差点把学霸乖乖女逼疯了……
15 “我不断与亲人对抗,寻找‘回家’的路……”
后记 我是陈瑜,我一直在!
版权信息
书名:不被理解的少年
作者:陈瑜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
ISBN:978-7-5217-5048-5
前言1 请把孩子当“人”来对待!
《少年发声》第一册出版时,我把个人微信号印在了“后记”里,邀请愿意发声的少年们来添加我。在教育的舆论场中,他们的声音不该缺席——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我从不挑选访谈对象,但需要找个“树洞”来倾诉的孩子,更可能是怀着心事、带着伤痛的,所以这一年多来,和我对话的孩子覆盖了焦虑症、抑郁症、厌食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中很多人经历了厌学、休学,采取过自残甚至自杀行为。
孩子们到底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痛楚和挣扎?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就是在回应这种种的不解和迷惑。孩子们集体发声,真诚而勇敢地呈现了他们瓦解、破碎和重建的过程。
穿梭于孩子和成年人之间,我深感今天的家长和老师试图把孩子打造成听话、用功、考高分的“机器”,而孩子们希望被当作“人”来对待,想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这中间的落差越大,撕裂越严重。
人和机器的区别是什么?机器只讲功能,它存在的价值就是高效地完成任务。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情绪、有感受、有独立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才是这一代孩子分外在意、格外看重的。
这代孩子绝大部分衣食无忧地长大,没有物质层面的忧患,所以他们追求心灵的丰盈和精神的富饶。他们会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要读书?我有什么价值?未来我可以成为怎样的人?……十来岁的孩子,发出这样的叩问,毫无疑问是社会发展的傲人进步,但遗憾的是,我们成人社会给不了他们满意的回答。
浮躁而短视的大人们啊,还在想方设法把他们嵌入我们自认为最优的发展轨道,去奋力追逐所谓的“成功”,一旦出现任何预期之外的不可控因素,就会焦虑、抓狂、崩溃。
不得已,孩子们成了承接成人情绪的容器,直到有一天,他们再也接不住了。于是,熟悉的剧情开始了:学习没有动力,整天玩手机,日夜颠倒,封闭自己,拒绝沟通,或是跟家长、老师激烈对抗。
不要把这一切甩锅给“青春期叛逆”,不是每个孩子到了青春期都必然要叛逆的。如果他的个人成长没有被压抑、内心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他与教育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那他还有什么叛逆的必要呢?
那么要继续追问了:面对同样的社会现实和教育现状,为什么有些孩子全方位发展,有些孩子却有各种心理疾病?区别在哪里?
在对全国各地、各学龄段孩子的深度采访中,我发现一个规律:有成长动力的孩子,背后通常站着一对支持型的父母——他们有稳定的价值观,不随波逐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为孩子注入满满的爱和安全感,欣赏孩子的特质,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最温暖的关切和最有力的托举。从这样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充满了发现自我、探索世界的勇气和能量。反之,那些“病”了的孩子,家庭关系几乎都存在问题,很多时候,父母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根源。换句话说,在孩子患病之前,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就已经“坏”了。
我想说,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父母与孩子构建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是重中之重。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连接足够牢固,那么孩子不会产生毁灭性的无力感和绝望感。现在不是孩子“想不想学”的问题,而是“想不想活”的问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要知道孩子们曾经发出过多少求助信号啊,但被心怀执念的大人们统统错过了!家长只想抓一味速效药,来搞定孩子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遍寻专家,问的都是“怎么办”,但真正要紧的是弄明白“为什么”——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才是一切的症结所在。
一位初中生跟我说:“如果不是真的遇到了问题,谁愿意‘摆烂’?”真的就是这样,每个孩子都是向好、向善的,他们站不起来,是因为陷入了对他们而言巨大的困境。即使孩子在资源、能力、经验方面的确是弱势的一方,他们也都曾想方设法地自救过,他们真的不像父母描述得那样不堪。
如果在这样的时刻,家长们再来火上浇油,依旧漠视孩子们的真实感受,那么孩子们关闭了房门之后,势必会关闭心门。那对父母而言,就丧失了影响孩子、帮助孩子的机会。
《不被理解的少年》让教育者有机会换一个视角,站在被教育者的立场,去看看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多少以爱之名的管教,实则在深深地伤害孩子?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爱,真的称得上“爱”吗?对此,我表示极大的怀疑。退一步说,就算承认这是爱,但把孩子养病了、养残了、养崩溃了,那也证明这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极有可能错了。
大量的案例证明,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发展到病理性的程度后,如果家长的态度不扭转,家庭系统不重建,单靠孩子自己的力量,他们很难走出泥淖。所以,最关键的补救方式,是重新打造好亲子关系这个最重要的地基。把孩子养“亲”了,再来谈教育!
请父母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爱他们,不要再把他们当作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比他们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重要一万倍的,是他们成为怎样的人。
这一代孩子需要被充分地看见、被平等地对待、被理解、被接纳,他们期待和成年人建立亲密稳固、互相尊重、共同成长的关系,他们想要真正地为自己而活。
好消息是,孩子们的修复力和自愈力也是极强的,当原来令人窒息的教育方式开始松动,光亮得以一点一点地透进来,他们真的就会像枝杈一样伸展开来,展现出生命本该具有的旺盛活力。
所以,孩子的病症中蕴含着巨大的契机。不要心急如焚地把孩子的状态看作需要纠正的负面问题,而要将其视为真正了解孩子、培养亲子关系的机会。这样的“脱轨”是在告诉每一个家庭成员,我们都需要改变!——这才算没有辜负孩子们受的苦、遭的罪。
这本书我依然采用问答的方式呈现,基本保留了孩子们的原话,只在顺序上做了些许调整,对相关内容做了一些合并。这些表达可能令你震动,的确,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的深刻,也比我们想象中的痛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非常荣幸地特邀到了著名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老师对每篇访谈做专业解读,由点及面地提炼出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希望引发家长和老师们的关注和深思。
我和陈默老师长期合作,我是她在线课程的出品人、制作人和策划人。陈老师在“少年大不同”公众号平台上的系列课程,涵盖了0—18岁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最棘手的痛点和难题,在全平台的播放量突破了1500万次。我在与孩子们的对话过程中,时常会回想起陈老师在课程中的讲述和解析,不得不叹服,她真的是太懂孩子了!几十年来,她一直在临床一线为中国家庭号脉,为全国的教师做培训,她在用另一种方式为孩子们发声。
最后,感谢每一位发声的少年给予我的信任,允许我走进你们的内心、倾听你们的心声。希冀这样的声量能够汇聚起来,令成人世界觉醒。
陈瑜
2023年1月于上海
前言2 孩子们太不快乐了,我想说说这是为什么
接到《不被理解的少年》的书稿,说是长期跟我合作的“少年大不同”的陈瑜老师写的书,需要专业人士对书中每篇文章的内容进行点评。
这是类似新闻访谈形式的书稿,内容是在采访中与学生的问答,有他们对成长经历的回顾、对亲子关系的体验、对学习压力的感受以及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真实地反映了当下青少年的心灵世界。
陈瑜老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给青少年提供了发声的机会和平台,我当然也义不容辞。
我告诉出版社,这些学生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有些还有病理性。我不是他们的治疗师,没有经手过他们的咨询,无法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给出评论。但是他们说出来的心声都反映出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作为一个在学校里工作了几十年、在家庭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努力的老教师,对此我是有话说的。
听听这些孩子的说法吧。他们在我眼里个个优秀:认知水平高、判断力强、自我要求高,可是他们不快乐,太不快乐了——我想说说这是为什么。
陈默
2023年1月于上海
|少|年|发|声|
孩子们倾吐的树洞
每期对话一个孩子—— 他们是教育的主体
却是教育议题的缺席者
所以
“少年发声”,邀请少年发声
01 “我高一休学,想弄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爱又是什么?”
05 “妈妈想在我房间装监控摄像头,我和她完全无法交流……”
11 165厘米/36公斤,她被父母“骗”去医院治疗厌食症……
12 “我期望妈妈更恶劣,把我逼死了,她一辈子活在内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