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我不断与亲人对抗,寻找‘回家’的路……”

字数:5898

星辉/男/大一/四川

概况:抑郁症,目前休学。

有着自己明确的兴趣、爱好和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家人的支持和认可。

星辉是一个主动将学业暂停在了大一的休学生,他说“休学,是我最‘不听话’的一次,但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做自己’”。

关注了“少年大不同”公众号几天后,他给“少年发声”写了一封信。这是一篇檄文,一个内向、敏感、抑郁的学生,直抒胸臆,用文字向成人世界开炮!

亲爱的“少年发声”:

您好!我是星辉,一名来自四川的大一休学生。

我应该怎样把握机会,更好地介绍和展示自己呢?抑郁少年、被过度保护的孩子、被世界贴满标签的“千禧之子”、爱国敬业的赤诚少年……是的,我似乎有太多身份可以表达自己,但身份和我的真实处境之间,仿佛总有一道道难以逾越的沟壑:我一时半会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我想了很久,就从我现在的状态谈起吧。

  • 1 -

今年3月,我在医院检查出“轻度抑郁”,多多少少也算一个“抑郁少年”。

也许有的成人会对这种特殊疾病产生误解吧?认为抑郁等于矫情、脆弱、胆怯、抗压能力差。

是的,我听过不少“酸酸”的话,所以已然有些习惯了。但此时此刻,我觉得我仍然不得不提醒这些成人:抑郁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青少年意外离世的第二大原因。饱受抑郁折磨的孩子,可能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或冲动。

也许有的成人依旧难以理解青少年抑郁,认为“不愁吃不愁穿,抑郁什么”。但是,醒目的数据和新闻事件一次次沉重地诉说着悲伤的事实:抑郁少年并不少见,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也许我们成长的物质环境丰富,衣食住行不是大问题,但是,我们成长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活竞争、职业竞争异常残酷,长期处于竞争和压力之下,部分已经就业数年的成人都难以承受,更不必说刚刚成年或尚未成年的孩子了。

关于比较和竞争的战斗,在我们小时候就开始了:容貌穿着、身体发育、学业成绩……我们从小就被不断地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我也和很多孩子一样,担心自己的学业成绩,担忧自己的容貌穿着,对自己的身体感到自卑。较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成绩都始终不理想,觉得自己成年了却依旧是个“娃娃脸”,觉得自己的身高比其他男孩低。

第一个指出我“娃娃脸”的,其实是我的亲人。我听见这句话,仿佛听见了末日之声。我只能不断怀疑自己:十几年来的成长,似乎“一无所有”。第一个指出我“身高偏矮”的,其实也是我的亲人。那时的我没有办法抵抗,只能默默接受这种悲伤的审判。

也许我是一个“易感”的孩子,即自身对某些事件的反应较强。我很在意他人的言语,在意他人的评价,也很在意一些重要话题、新闻事件。也可能是因为这种“易感”,在与家人对话,或者和家人交流时,我时常和他们争吵。

我有一个非理想化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有矛盾与争吵、亲人和我之间有矛盾与争吵、亲人给予我负面行为或情绪……甚至有一个非理想化的思想环境:亲人对我长期存在“完美主义”“过度否认”“极限控制”……这些都是一片片隐藏的毒药,不断削弱着我的自信和力量,甚至遮挡了重生的光。

虽然我“生病”了,但我的亲人似乎不承认这份“账单”,依旧认为我可以正常地工作、学习、生活。他们似乎并不在乎我的“情绪低落绝望、行为冲动愤怒”,并不关心我的“兴趣和注意力减退、人际关系恶化”,并不理解我的“适应能力减退、有较强的负面暗示”,甚至不认同我各种各样的“躯体化表现”。

最后,尽管他们“妥协”了,陪我办理了离校手续,但他们认为我的问题在于“人际交往”,而且强烈要求我兼职,或者参与社区活动,让我不断尝试与他人交流。

直到我开始一次次伤害自己的身体,或者一次次用力掐住自己的手背,他们才同意我再一次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在此之前,他们只会一次次说:“我们可以为你寻找专业医生,但关键是你自己要坚强,自己要走出来。”他们没有理解,“人际关系恶化”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的一个表现,他们也没有深入了解我内心的痛苦与挣扎,甚至没有真正理解这种疾病。

我想,不断与亲人对抗,寻找“回家”的路,这是我几个月以来的状态之一吧。

父母们,请停下你们匆忙的脚步。希望更多成人真正热爱自己的孩子,放下欲望和自傲,平等、真诚地和孩子对话;也希望更多父母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进入孩子的内心城堡,耐心地学习、成长,真诚地给予保护。

  • 2 -

“保护”一词,或许不仅仅是写给抑郁少年,也是写给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尚未成年的孩子。但有些时候,我也会一遍遍思考:我是不是“受过度保护”长大的孩子?

回忆我20年的成长历程,我似乎被亲人“控制”着长大:儿时规定我何时必须睡觉、不允许我在工作日使用电子设备、不支持我与线上认识的朋友交流、强制让我参加奥数培训班……即便到了现在,他们仍然时不时地“控制”着我:急切建议我品尝某种食物、选购商品时对我指指点点、洗手时站在一旁不断指导我、不允许我将我的想法分享于朋友圈……即便我的年龄已然进入“2字头”,他们对我的信任度仍然极低。

前段时间,有一天晚餐结束,我准备外出散步。临走前,我妈妈依旧对我说:“记得晚上9点前回家!”当时的我有些无语,想叹息,但我也只能点头应和。仿佛我只是一株孱弱的小草,在沉沉的夜色中会举步维艰、无言以对。

以“保护”和“爱”之名,不让孩子接触一切不良信息,阻断青少年认知世界、体验生活、主动成长的所有机会,限制孩子们参加各种各样他们真正需要的、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推崇“分数至上”“美好至上”,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吗?

在我目前的认知里,“保护”有四大重要前提:

一是尊重,要尊重受保护对象的实际情况,尊重他们不同的个性和需求,尊重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成长规律;

二是交流,要与受保护对象充分沟通,细致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了解他们的成长需要,了解他们作为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

三是成长,要充分让受保护对象不断历练、不断蜕变、不断探索。我们“保护”青少年的目的,是让青少年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更全面、更多元化地成长,而不是限制他们正常的社交或文化活动。另外,成长的主角是每一个受保护的个体(如青少年),而不是保护对象(如父母、老师)。站在三五十岁的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本末倒置;

四是细致,要充分挖掘受保护对象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想习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个体的孩子制订不同的详细的保护计划和成长计划,陪伴和引导受保护对象正向、积极地发展。

是的,无数父母的思想或许还停留在数十年前,停留在物质贫乏的岁月。没有太多人愿意思考:我们的教育系统出现了严重的误判;也没有多少人勇敢发声:“一刀切”“极限控制”的管理方法,给孩子们带来了太多太多难以想象的苦恼。

我一直以为,人的教育大致有四种类型: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自我教育,即自己对自己的管理和提升;家庭教育,即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陪伴;学校教育,即老师对学生的指点和纠正;社会教育,即整个世界对孩子的帮助。遗憾的是,太多父母不明白这些简单的道理,以自己陈旧而保守、片面而极端的思想,限制着有个性、有思考能力的“千禧之子”。

太多成人表面上声称“为了孩子好”“保护青少年”,但实际上,这些偏见和误判一次次伤害着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破坏了孩子们认知世界、探索世界、与世界对话的良好机会,更让孩子们错失了学会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学会管理、学会控制、学会辩证的大好时机。

父母的偏激和误读,不仅仅是一种懒惰、一种懈怠,更是对自己不负责、对孩子不负责、对世界不负责。

试想一下:一个长期处于温室中的孩子,从未真正经历风雨,长大后怎能面对风雨?一个不能正确了解和认知世界的孩子,从未真正融入世界,长大后又怎能创造世界?我们再想一想:不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时代的父母,又怎能积极陪伴孩子与时代共同前行?故步自封、自命不凡、一无所知的家长,又怎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

是的,如果成人关心一个孩子,热爱一个孩子,我想你不仅需要“保护”他,保护他的身心,守护他的光芒,还要尝试让他“受伤”,让他学着踏入黑夜,迎接风雨。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年少时光,不是精彩的,也不是完整的;只有经历过风吹雨打,亲眼见证过黑暗的残酷和美丽,才能更好地成长、更好地蜕变、更好地升华。

再者言,没有黑夜,何谈光明?没有苦涩,何谈甜蜜?孩子的成长需要黑夜、需要伤痛、需要“怪兽”时时刻刻予以警示:为了绽放光辉,我们不懈奋进;为了征战黑暗,我们团结协作。

说到底,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闭关而来,更不是限制而来,而是在成长的旅行中,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形成、不断纠正、不断升华、不断整合而来。

事实也一次次证明:“千禧之子”值得信赖。因为我们有责任、有态度、有智慧、有力量,也足够文明、足够自信、足够明理、足够积极。

从中学生用心肺复苏抢救路人,到小孩卖雪球、大学生路过暖心购买;从18岁男孩怕到腿发抖仍坚持救人,到大学生得知摊主丈夫患癌主动排队买煎饼;从00后战士用军帽为婴儿遮阳,到ICU(重症监护室)里的00后男护士精心照料患者……我们一直用行动证明自我,也一直坚守自我的初心与诺言。

  • 3 -

诚然,作为“千禧之子”,我们也曾被老一辈人和社会贴上过许多标签:娇生惯养、“垮掉的一代”、不思进取、沉迷网络。然而,无数温暖而有力量的故事,一次次将这些成人的话语击得“粉身碎骨”。是的,我们也有属于我们的精彩。

我一直很想对个别成年人讲些话:

所谓“娇生惯养”“垮掉的一代”,只不过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激烈碰撞的产物。出生于20世纪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们,物资相对匮乏。这些成人更在乎吃穿住行,即基本的生活需求,概括起来即“生存”,而并不在乎精神世界的创建和发展。加之工作压力和社会竞争的残酷考验,成人们在“生存丛林”里经历了不少伤害与磨难,也总结了许许多多实际的法则。

但“千禧之子”出生于21世纪,物质条件相对良好,饮食条件、穿着打扮能够满足基本的成长需求,所以我们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还升华于精神。我们更在意如何正确认知世界,如何在世界中创造自己,如何更好地与世界对话,概括起来即“存在”。

但是,在我们探寻自我、认知世界的道路上,我们也会受伤,也会摔倒。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伤痛”属于“更深层次的疼痛”,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浅表之痛”。加之我们和父母所处环境的差异性,双方难以理解彼此曾遭受或正在遭受的痛苦,在繁华热闹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却活得像流浪的少年。

另外,“生存”以物为本,以物的占有和获得为本;但“存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本,所以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些成人看孩子总是“不顺眼”,觉得孩子“矫情”“脆弱”“抗压能力差”——因为我们彼此的经历和思考维度截然不同。

所谓“不思进取”“沉迷网络”,只不过是从信息相对落后时代疾速更迭到信息发达时代的产物之一。出生于20世纪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们,通信条件相对落后,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较为单一。这些成人所经历和在乎的,更多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所见所闻,即“真正的现实世界”,或者“第一类现实世界”,而非眼前未见的、但实际上正在发生的世界各地的新闻故事,即“跨越的现实世界”,或者“第二类现实世界”。

但“千禧之子”出生于21世纪,通信发展日新月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无线网络等技术和工具的快速普及,使得我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更加全面、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所以我们的经历不仅仅局限于“真正的现实世界”,还包括“跨越的现实世界”,即我们可以更丰富地了解来自全球各地的新闻故事,了解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不同地区、不同性格的伙伴交往。

而且,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所面临的挑战空前巨大,教育、职业、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竞争压力也较大。我们生活于这个“不断奔跑”的时代,难免也会在“成长的奔跑道路上”遍体鳞伤、迷失方向。为了暂时遗忘痛苦的经历,为了追寻真正的自我,“和手机做伴”成了我们的广泛选择。两代人所处的成长环境和资源环境截然不同,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成人反感孩子总是“玩手机”“打游戏”。

概括起来,那些所谓的“标签”,仅仅是不同时代、不同印记、不同思想、不同经历留下的“伤疤”与“裂缝”,其本身并不具有特别的价值。但也正是这些“伤疤”,帮助我们认知着真正的世界,认识着真正的自我,也帮助我们铭记着我们曾经做过什么,受了几次伤,未来我们需要什么。唯有如此,我们方能继续奔跑、继续热爱、继续热泪盈眶。

  • 4 -

是的,在我的世界里,真正让我们勇往直前的,其实是困难背后所蕴含的光,是黑夜过后可期待的黎明,是一种美好而温暖的精神动力。

过度片面强调困难,可能会让不少人“误入歧途”,认为“不惧困难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认为痛苦对于生命的成长价值重大。实际上,只有我们害怕黑夜、畏惧伤痛,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痛苦与伤痛,将负面事物转化为精神动力,更好地前行。

一个人在极度恐惧、极度绝望、极度害怕也极度期待时,才会生出超乎寻常的坚强、勇敢、光辉与力量。“不向负面势力低头”,这是我的态度,也是我的行动准则。

写了这么多,我只是想把这些思考和阐释讲给成人,包括父母,请放下欲望和自傲,平等而真诚地和孩子对话。在我仅有的认知里,已经就业的成人、正在求学的成人、尚未成年的人,这三者间只有年龄的区别,其他区别不算大。即使已经就业的成人有更多社会阅历,也并不完全意味着他们经验丰富。

于我而言,“经历”是需要经过实践、思考和升华的,如果仅仅是遇见某件事,而没有亲身参与或深入思考,便很难称之为“经历”。

我希望大人们可以放松自己的肩膀,卸下自己的生命故事集装箱,和大孩子、小孩子们“和谐共处”。

星辉

陈默老师 点评分析

星辉的这封信,实际上是写给所有大人的,他告诉所有大人,他们这代人跟上一代人的差别在哪里。

两代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上一代人的需求更多是在第一个层次,物质的、实用的、现实的层次;这一代孩子基础层次已经达成了,所以他们的需求是对世界的理解、对文明的向往、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两代人因为需求不同,所以常常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那么问题在于,上一代人意识不到这一点,要把自己的需求强加给下一代人,如果下一代人表现出不在意上一代人的需求,上一代人就会觉得下一代人是有问题的。

所有上一代人都认为自己给了下一代人全部的爱,下一代人什么都不缺,他们无法理解为何下一代人过得不开心。下一代人不开心,是因为精神生活没有得到满足,而上一代人不需要这种精神生活的满足,当然无法理解。

还有,两代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当代孩子一来到世界上,便伴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真实生活和虚拟生活对他们来讲,可能同样重要,未来虚拟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占的比重有可能会更高;而他们的父母大多时间生活在现实、实务中,所以两代人在生活方式上的冲突也会很大。

现在孩子接触的信息源很广、信息量很大,所以有更深入的思考、更高的判断力,但是这一点父母是不认同的,他们认为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还多、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认为自己的经验是正确的,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不知道时代的车轮是在往前跑的,也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在时代之后了。

这封信还发出了强烈的呼吁,呼吁所有的大人放过孩子,不能太过于控制孩子。大人以保护的名义控制孩子,对于孩子的一言一行和所有的选择都要干预、指手画脚,而大人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未必高于孩子,所以孩子不愿意接受,因此生活在压抑之中。对于孩子来说,这意味着“我被你高度聚焦、我被你控制、我被你保护,但这一切都是我不需要的”。在这个方面,星辉发出了强烈的呼吁,作为家长要来听听。

这个孩子其实喊出了千千万万孩子的呼声,这封信也写出了这个孩子多年来跟成年人交往的感触和体会,这里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无奈,因为他面对的是自认为给他爱的上一代人。

当孩子不具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他只好抗争。抗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硬性抗争,就是暴力性地吵、闹,做出各种出格的行为;还有一种就像星辉反映出来的那样,是一种软性抗争,自己攻击自己,患上心理疾病,停顿不前。

停顿不前实际上是对上一代人最大的抗议,表示“我不需要你指手画脚,所以停下来了”。孩子想用这种抗争唤醒上一代人。

那么上一代人能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呢?很多情况下,不管下一代人如何抗争,上一代人仍旧不能意识到。所以我们要提醒家长,当你的孩子抗争的时候,你要有所觉察,并开始检讨自己、反思自己,你要快速地跟上孩子的步伐朝前走。

以前,我们都是向上一代人学习,但是到如今的时代,我们要向下一代人学习了,因为时代变化实在太快、进步实在太快了。上一代人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两代人才能和谐相处。就像星辉在这封信里所说——他们实际上多么渴望能与父母和谐相处、彼此理解啊。

当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一代超越一代,一代推动一代。


14 强迫症,差点把学霸乖乖女逼疯了……后记 我是陈瑜,我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