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166期:中国猪种很落后,传统婚姻不适合现代人,《新华字典》中不同年代的两个段子,奥斯卡新规则,日本引进球员,汾阳市宗教婚姻

字数:4706

2020年9月11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166期

【睡前消息166】哥本哈根飞来的猪,希望以后少一点

大家好,2020年9月11日星期五,欢迎收看第166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中国猪种比中国芯片还落后于西方

9月2日1040头丹麦原种猪从哥本哈根出发,乘坐包机抵达四川成都,后续还有更多种猪引进。同时国内其他媒体报道,四川本地猪种已经濒危,比如曾经广泛饲养的成华猪,现在仅剩下100头,比大熊猫的数量还少,被称为熊猫猪。四川为什么高价空运欧洲猪,也不发展本地猪种呢?

成华猪的口感很不错,一度是四川人吃回锅肉时候的首选,但是成华猪生长周期长,肥肉率高,中国人并不愿意为了回锅肉的那点口感,为整头猪的额外成本买单,所以养猪场和农民都不愿意亏钱养猪,成华猪所以就被外国猪种逐渐取代了。

当然反过来来说,这也说明中国的畜牧业育种能力还不行,拿不出既做回锅肉好吃,同时整体成本也低的猪种。

而且这不是四川一个省的问题,整个中国的养猪企业为了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肉食需求,为了追求更短的生长周期和瘦肉率,都在大规模从国外引进优质的猪种,哪怕疫情期间航空运输的手续非常繁琐,还是坚持要引进。

5月份国际疫情正在爆发期,贵州省就一次性从丹麦引进了2250头种猪。其他媒体报道1到4月份中国从法国至少引进了4000头种猪,全年估计至少要1.1万头法国猪。根据数据,从2000年到2018年,中国进口的外国种猪需求基本上是逐年上涨。2018年,法国一家就占据了其中的35%。

那这些外国猪比中国本土猪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国内引进的种猪基本属于大白、长白、杜洛克三种,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生长周期快、繁育能力强、瘦肉率高,符合中国人现在的主要口味,也能降低大规模生产猪肉的成本。

欧美发大国国家不仅在工业技术方面领先中国,农牧业的科研能力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比如说英国PIC种猪改良国际集团,一家企业就有100多个技术骨干,其中50多个博士,专业包括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兽医和营养学,所以每年能够向全世界卖300万头种猪。

中国当然也有类似的企业,但是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开发能力都差的太远,不仅拿不出有竞争力的品种,甚至连保持引进猪种都做不到。中国引进的猪种不断退化,隔一段时间就要大规模进口种猪来维持水平。

2004到2012年期间,中国每头种猪年均提供的商品猪数量从13.21头下降到9.76头。美国同期的数据从17.1上升到20.11。此消彼长,中美的效率差距从30%扩大到106%。如果按照重量算,向市场上卖100斤的猪,中国消耗的种猪数量从0.035头上升到0.045,美国投入的种猪数量从0.025下降到了0.02。最近这次猪瘟之前,中国每头种猪制造的后代数量有所恢复,也才达到美国的70%。所以我们整体上的农业竞争力不行。

最近几年非洲猪瘟打击了中国养猪业,猪瘟流行结束以后,中国需要迅速恢复养猪规模,尤其需要大规模进口种猪。但是按照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的说法,中国种猪产业的规律是“引进、维持、退化、再引进”,已经恶性循环了。希望这次我们能够保持住高价引进的种猪水平。

古代中国人买不到外国种猪是怎么解决猪种退化的问题呢?

古代的中国一直是猪种输出大国。根据张仲葛先生对广东华南猪的研究,汉朝的广东已经出现了体短腿矮、早熟易肥的小型猪种。所以在公元1到4世纪,古罗马商人到中国沿海做生意,就特意把中国猪带回去,和当地的猪杂交,变成罗马猪种那不勒顿(Neapolition)猪。18世纪英国人、美国人到广州做生意,再次引进中国的优良猪种,形成英国的约克夏猪,又繁衍出美国的切斯特白猪。

中国作为养猪大国,古代一直是向世界输出种猪的,但是农业时代这点领先优势在工业化以后没什么意义。

西方国家率先探索了全世界,引进了各种优秀的畜牧业物种,运用现代的育种技术来培养,所以猪种不断进化,能够反过来占领中国的种猪市场。

中国生产了世界一半的猪肉,这么大的下游需求,为什么培养不出来有竞争力的本土种猪产业呢?

中国每年买下了全世界1/4的芯片,现在芯片产业还是要被人制裁,这不是有需求就有供应的事情。现在国外一制裁,我们的手机就涨价,大多数中国人已经知道芯片产业的严峻现实了,国家也准备投入上万亿的资金搞产业升级。

但是猪肉供应如果出了问题,对国民心理的冲击恐怕比手机还要大。前几天国内最大的农牧业企业,新希望集团的老板刘永好就拿芯片举例,说种猪就像芯片一样靠进口,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还是要清醒认识到现实。

中国虽然经济总量上来了,但是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产业部门都有明显的技术差距,并不仅仅是计算机和航天等少数领域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种猪厂都没有进行独立育种和研发的能力,需要政府用产业政策和补贴来引导,耐心搞上几十年研究,才有可能和国外的产业进行平等的竞争。

《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9月9日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发出一份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以传承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为重点,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广体现优秀中华文化的传统婚礼,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督工怎么看待这份意见?

传承中国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和减少现代家庭的内部纠纷,这两件事从根本上是矛盾的。

中国传统婚姻是家族之间的契约关系,不重视小家庭的经济利益,也不重视两个人的私人关系,和新中国婚姻法支持的新型婚姻完全是两回事。传统文化支持父母长辈决定婚姻,认为家族可以决定小家庭的财产继承,允许男性对女性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这些问题都是当代青年最恐惧的东西。所以越是强调婚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现在的婚姻问题就越大,中国年轻人越是不敢结婚。

当然这个指导意见的原文也说了,要继承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而不是继承全部的婚姻家庭文化。但是没有定义的概念一文不值。如果要求中国人只继承优秀传统,就要说清楚哪些传统是垃圾。现在这个指导意见泛泛的说继承优秀文化,指导性非常差。

当然了,看文件还是要看干货,也就是具体条款。从民政部的网站来看,指导意见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有两点。第一个是政府要出面增加一些婚礼仪式,静静帮我读一下原文。

“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

从新华网的报道来看,结婚仪式还有其他创新,静静也读一下。

“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室外颁证场所,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颁证制度,积极推广人性化的颁证服务,设计文化内涵丰富的颁证词,鼓励当事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

我理解民政部这份文件的意图,要增加婚礼的神圣性、权威性,让人离婚的时候三思而后行。

但是从官方新闻报道看,现在地方领导胡安出事的概率很高,社会名人只要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瞬间变成社会丑闻的案例也不少。如果国家出面建立婚礼制度,推荐一部分地方领导和社会名人去证婚,就要考虑到最坏情况。一旦证婚人的名字要是变成负面资产,如何补偿被证婚的夫妻,如何避免民间的怨气。

就算没有名誉上的风险问题,我也不认为婚姻的神圣性能够提高婚姻的稳定性,或者说这种稳定性不是现代人需要的东西。过去很多女性在家庭出现危机的时候,会强调自己是“明媒正娶”,是男方主动用轿子抬进来的,这就是用婚礼的神圣性来维护婚姻,绝对符合民政部的文件精神。但是我相信99%的现代青年都知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维护不维护婚姻也没什么意思。全国妇联企图用传统的婚礼神圣性来维护婚姻,非常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女性文化。

另外这份指导意见还有一个实质性动作,就是结婚离婚的社会干预。但是就像之前单方面搞离婚冷静期,不设结婚冷静期一样,这个文件给结婚离婚提供的社会干预是不平衡的。

对于结婚,这份文件说的很简单,“开展婚前辅导,开发婚前辅导课程,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

对于离婚程序,这份文件提供的东西就多了,“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要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还要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探索离婚冷静期内对当事人开展婚姻危机干预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宪法强调婚姻自由意思是结婚和离婚都自由,如果国家真的要保护这份自由,需要在两方面都设置平等的程序。那么有离婚冷静期也应该有一个月内随便反悔的结婚冷静期。国家要在离婚冷静期内干预婚姻,由政府出钱,雇心理专家辅导。我看结婚冷静期也需要专家,严肃提醒双方“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进入婚姻,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在经济上和对方完全绑定”,这才是婚前辅导的理想状态。如果因此劝退了一批要结婚的夫妻,对国家、对个人、对下一代人都是好事。

传统社会强调“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原因是离婚会导致两个家族对立,矛盾很大。现代社会的婚姻已经和家族没关系了,我们必须用更进步的方式来看待婚姻。

《新华字典》中两个段子,哪种人有前途?

8月11日70岁的《新华字典》更新了第12版,距离上一次更新已经有9年时间了,我们的观众都注意到,这次更新修改了一个著名的网络段子。上一版的内容是“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现在变成了“张华考上了研究生,李平自主创业,我当了技术工人,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督工,你认为这两个例句符合中国现实吗?

前一个例句是1990年出现的,对应70到80年代的中国现实。后一个例句是2020年确定的,对应2010年以来的中国。考虑到时代特色,我认为两个例句都比较准确。

80年代的中国最主要的社会分层是城乡差异,或者用当时的说法是工农差异,绝大多数人口在身份上是农民,承担农业税,还要平价卖给国家一部分公粮。少数人在身份上是体制内的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可以享受国家低价分配的粮票。

考虑到体制内人口享受的粮食补贴和住房医疗福利,两种身份之间有差不多5倍的收入差距,而且很难跨越。但在阶层内部区别就相对少得多,大多数处级单位行政领导和总工程师合法收入也就是基层工人的两三倍。北大毕业生、中专毕业生、百货公司售货员都拥有体制内的身份,前途差距不大。

而且从实际发展来看,北大学生对应单位的高级技术岗位,中专毕业生对应行政管理岗位,百货公司售货员虽然是基层职务,但是掌握紧俏商品的供应信息,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比其他人更强,也算体制内令人羡慕的岗位。

1990年的字典说这三种身份“都有光明的前途”,属于对社会现象的客观总结,问题不大。

2015年的中国,最主要的社会分层依据是资本,而且资本的运行规律已经很稳定了。冒同样的风险,小资本的收益率远远不如大资本,靠创业改变命运的概率已经很低了。普通硕士生、自主创业的小业主、技术工人都不太可能跨到上一个阶层。但是考虑到中国还有好几亿缺乏知识技术和商业信息的简单劳动力,这三种身份也算没有被社会甩下,属于可以分享中国社会进步红利的阶层。说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也问题不大,我很期待看看下一版词典会怎么修改措辞。

接下来我们分享几条简讯。

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参选新规则

9月8日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出台了有关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参选新规则,用强制性规定来提高文化多元性,保护女性、少数民族和残疾人。新规则提出了四个打分项,第一项是主要角色和情节,第二项是剧组关键岗位,第三项是制片和发行岗位,第四项是营销岗位。四个项目至少要有两项体现了少数人群的重要性,电影才允许进入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程序,而且在演员方面仅仅体现性别平衡度还不够,必须在种族方面做出多样性安排。

对于这种强制性规定,我的看法和前面评论民政部的指导性意见差不多,强扭的瓜不甜。如果某一部得到全世界认可的好电影恰好没有体现足够的少数人群就被开除到奥斯卡之外,这显然是奥斯卡的污点,而不是光荣。

日本引进球员

9月9日日本乙级足球俱乐部隼鸟十一人队从芝加哥红星队引入了一位女球员,和他的哥哥一样都是同一个足球队的前锋。去年意大利佩鲁贾俱乐部也想引进德国女足国家队的普林茨被拒绝了。这次日本乙级联赛直接引进女球员,希望他们的理由是为了成绩,而不是为了宣传。

宗教的存在基础是现实社会存在缺陷

9月6日山西汾阳市举办了一场婚礼,一位23岁的姑娘要嫁给才认识10天的男人。虽然闪婚也符合中国的婚姻法,但是这场婚姻的理由比较神奇,是地下宗教组织“门徒会”安排的双方结婚。

去年7月中国反邪教网曾经专门介绍这个地下教会的婚姻规则,不允许自由恋爱,结婚前不允许男女双方握手拥抱和亲吻。而且男女双方从见面、认识到结婚不得超过三个月,提倡简单操办婚事,花几百块钱买衣服就行。

这个制度一方面满足了一部分家长控制婚姻的想法,另一部分给当地男性提供了不花彩礼的希望。

这次地下教会高调举行婚礼,说明当地的高额彩礼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宣传入教不花财礼可以吸引大量的教徒,所以教会才会冒着风险公开举办仪式,企图宣传自己的制度优越性。

这充分说明宗教的存在基础是现实社会存在缺陷,只有世俗社会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才能避免宗教泛滥。

好,大家都发现了,第166期睡前消息有点短,因为今天电影《花木兰》要正式上映了,我要赶快去看刘亦菲,下一期我要和大家分享影评。


165中国有9000万乙肝感染者,“珠峰工程”还不够高167疫情刚过,刘亦菲的家乡又遇到一个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