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319期:共同富裕需要有效投资,韩国军队占用的年轻人太多

字数:5614

2021年8月27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319期

【睡前消息319】支持共同富裕,有效投资胜过“百亿撒币”

简介:中央财经会议引发“均贫富”讨论,韩国人口下降引发的经济和军事问题。

封面:

支持共同富裕

投资>“百亿撒币”

推送:

8月17日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之后,几乎所有财经自媒体都提醒读者关注“共同富裕”的新路线——“三次分配”,声称这将决定未来的中国经济格局。但是,无论是依照文件本身的逻辑,还是看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最近围绕“三次分配”产生的“均贫富”热潮都是过度解读。

转发推送:

从中国说到韩国,最后话题又回来了。

大家好,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欢迎收看319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121030613172814&wfr=spider&for=pc

[图片]

8月17日中央财经会议上讨论了共同富裕问题,引发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解读的重点和热点往往集中于“三次分配”慈善事业。之前纪录片《中国工厂》的主角曹德旺已经把大多数企业股份捐给了慈善机构,这次站出来表态。说第三次分配方案牵扯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具体部署。8月19日,腾讯所谓“捐款500亿”的新闻忽然翻上了热搜。评论往往说这反映了大企业的“求生欲”。很多网民认为,这意味着即将开始“均贫富”运动,第一步应该“逼”大型企业捐款,换取经营合法性。督工你怎么评价这个观点?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HSIF0HF05372YR7.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879297715107634&wfr=spider&for=pc

[图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980461837654692&wfr=spider&for=pc

[图片]

在讨论之前,我们需要看一下官方会议记录,共同富裕是三个议题之一。说法和以往区别不大。

[图片]

http://www.gov.cn/xinwen/2021-08/17/content_5631780.htm

但是后面提了一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人民网还围绕这句话发了一篇社论,所以引发了“均贫富”和“逼捐”的说法。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0821/c1003-32202461.html

[图片]

但是,昨天8月26日,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参加新闻发布会,再次解释会议精神,说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不搞“杀富济贫”,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三次分配要基于自愿基础,不强制,起到改善分配结构的补充作用。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IB40B8P05129QAF.html

所以,要理解这次调整政策的意图,我们还是要综合看以往的文件和实践。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第三次分配”。

[图片]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

2020年,五中全会再次提,“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民政部副部长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解读,原文是:

在处理收入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关系上,要讲“两点论”,既要讲发展为了人民、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也要讲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作难以兑现的承诺。实践证明,离开了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个基础,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报酬的提高就不可持续。

[图片]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1/16/c_1126986169.htm

这次中央财经会议先提“三次分配”,再给一个补充解释,强调共同奋斗,实际上是在重复以往的政策。所以,我们首先还是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大一次分配的蛋糕。同时然后加大税收、社保这些二次分配的力度,房产税要早点来,遗产税可以开始讨论、医保、养老保险要照顾覆盖真正的穷人,而不是用来保持中上阶层的社会地位。这才是中央财经委说的“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以效率为中心,以税收为主要调节方式,这样的“共同富裕”有成功案例吗?

从历史上看,可以说所有值得效仿的发达国家都是走的这条路。北师大2017年的研究报告显示,欧盟18个老牌发达国家,如果只按市场收入计算,基尼系数平均0.443,明显偏高。考虑到他们的人口只相当于我们一个省,基尼指数上叠加的地域差距比较小,0.443的基尼指数就更高了。但是经过合理的税收和社会保障措施调节,欧盟发达国家的平均基尼系数降到0.29,回到了合理范围。

只看初步分配阶段,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与老欧盟差不太多。这对一个地域差距很大的国家来说,不算难看。问题在于,经过税收调节后,基尼系数只下降了12%,仍然在0.4以上。这才是普通人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图片]

另外,睡前消息315期也刚提过,中国大陆的税负比例略低于美国,明显低于欧盟国家。看中美欧的基尼系数,恰恰是美国最高、中国其次、欧盟最低。正相关关系非常显著。

[图片]

所以,要解决收入差距,首先要提高普通人的劳动生产率,其次是合理落实税收和社保。慈善只能算是补充。现在自媒体认为改变分配的重点要转入“均贫富”上,其实是把社会财富主要理解成消费品,忽视了投资的地位,其实并不能带来持久的进步。

老观众可能记得,304期睡前消息节目是一期不谈时事的特别节目,专门解析了一个多世纪之前的历史文件《共产党宣言》。里面我引用了这样一段原文:

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因此,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我当时的解读是:资本要体现为全社会的财产,改变的只是阶级性质,并不改变它的经济性质。就算没了资本主义,我们依然要解决投资问题,要让投资发挥效益,不是说把资本家的财产分给每个人,生活就瞬间变好了。

那一期睡前消息我还有一段话,很适合送给现在爆炒“均贫富”的自媒体:

今天中国互联网上说起共产主义 最常见的关键词是讲“分配”,但是共产党宣言其实只有一处提到“分配”两个字,而且是在批判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时候提到的。

这意味着《共产党宣言》用很短的篇幅教你谈分配,核心问题是谈占有。

“分配”的目标是消费品,对应超市货架上的东西。“占有”对应社会的全部财富,主要对应卡车、机器、技术专利这些生产工具。如果只谈分配,无产阶级不可能掌握未来,也就做不到前面提到的“现在支配过去”。

我们可以做一个极端的设想,如果现在真正做到了全部资产阶级的财富分配到普通人,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会不会瞬间有大幅度的增长?

我猜,应该有一些提升,比如说空置房租给普通人住,高级自助餐厅浪费的东西拿出来给穷人,挖矿的显卡分给大家玩游戏,都能提高一些总体幸福感。但这部分消费品真的不太多,因为资本家大多数财富并不是额外占有的消费品,而是投资品。普通人能每天拿到的消费品,受限于消费品工业的产值,不会因为消除资本家,就大幅度增加每个人的分配额。

在找到比市场经济更好的资本增殖工具之前,我们还是要尊重目前资本自发竞争而形成的组织形态

中国媒体现在批判西方社会,主要的批判落在美国身上。和欧盟相比,美国的财富分配、收入差距要大得多,矛盾要尖锐得多。但即使比较下层的美国居民,只要有一份工作,还是能保证丰富的食品和私人汽车。其中原因非常明显,美国2020年人均GDP超过6.3万美元,是人口四千万以上经济体中,唯一人均排在世界人均前十的国家。

中国去年人均GDP首次突破一万美元,略低于全球平均数。按通胀换算购买力,大约只相当于1968年,首次东京奥运会之后的日本。

[图片]

https://www.dollartimes.com/inflation/

1968年的日本刚执行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整体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彻底摆脱了贫困进入了小康阶段。但仍然不是中等收入阶层占绝对优势的社会。又经过了十几年发育,到进入八十年代,才有“一亿总中流”的说法。

[图片]

从这些先例来看,中国想要实现14亿人的共同富裕,仍然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而我们目前还没发现比市场经济更有效的刺激创新机制,如果我们希望普通人有稳定的高收入,至少现在要靠高质量发展,还不是强调慈善和均贫富的阶段。

接下来几十年,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很多,但表现非常清楚,就是能提供更多高薪岗位,让企业和个人缴更多的税。至于实现的方式,所有人都知道——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更复杂,有更多技术含量的产业,一定对应更多高薪岗位,同时还能提高无法外包到国外的那些服务业收入,让低技术劳动力也分享好处。比如说纽约卖披萨的店员,工作无法被第三世界劳动力取代,就算同样的工作,也可以拿到穷国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工资。

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有学者发表了“经济复杂性指数”研究,用产品空间距离描绘经济体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从这个模型来看,中国大陆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产业门类最全。但经济复杂性仍然处于中流位置,停下来一定会被超越,想进步一定要产业升级。

[图片]

产品复杂性示意图

[图片]

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杂性指数

最近二十年,全球财富新增量一半以上集中在互联网行业,中国大陆快速崛起的巨型企业,也基本和互联网行业相关。虽然有人总是指责互联网行业的财富太“虚”,但只要在互联网平台出现之前体会过出租车和街边小饭店,在服装市场和小贩砍过价,买到过无法退换的假货,相信每个人都能想通互联网大企业给社会制造了多少实体财富。

这些财富增量集中体现为大企业的资产,但是普通人和小企业也普遍得到了好处。2010年代后,杭州频繁冲击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地位,原因不只是阿里带来的总部经济,还有浙江全国数量第一的销售额千万淘宝村。

[图片]

中国城市研究院报告截图

[图片]

互联网过去二十年打造的生态平台,是中国经济现在有力的本钱。全世界除了美国外,只有中国有完整的本土互联网-IT产业链,软件硬件各分支上都有头部企业。欧洲是全球打击互联网巨头最严厉的地区,原因就是因为欧洲自己没有。所以,中国能拥有本土化的互联网平台,在国际竞争中是明显优势,在内部来说,也有巨大潜力去带动中小企业和普通人,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潜力不等于实际的行动。互联网平台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管,就会为了眼前利润,搞封闭化的企业生态,不许别人一起赚钱。所以,从国家视角来看,除了自身生产率和纳税数量,评价一个企业“好坏”,最重要的标准不是捐款数字,而是能否构造更进步的经济生态,拉动小企业和普通人共同富裕。

比如说,提到阿里集团,普通人可能首先想到淘宝天猫支付宝。但是,他最早,也最核心的业务是B2B平台1688,用互联网来连接企业的供应链,让过去看不到产业全貌的小企业找到自己的定位,逐步消灭批发零售之间的成本差异,今年还在持续搞产业带数字化发展计划,这或许会让一些批发商退出市场,但整个国家的制造业成本都因此降低,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还保持国际竞争力,中国人因此能赚到钱,也能花更多的钱。

大企业开放平台、开放生态,多催生一家独角兽企业,就意味着成千上百新的百万年薪职位。新制造一个产业,就可能让几百万人共同富裕。与其天天盯着头部平台的捐款数字给他们分发社会地位,不如关注他们的企业生态下,还有多少人跟着赚钱。反过来说,如果因为大企业捐了三亿五亿,在某场灾难之后上了爱心榜,就热泪盈眶,下单爆买,赋予企业过高的道德地位,甚至影响了监管力度,这对国家,甚至对企业自己都未必是好消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210532543465388&wfr=spider&for=pc

[图片]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4157/xgzc44163/Document/1691428/1691428.htm

韩国军队占用的年轻人太多

最后我们可以看一下韩国的例子。

韩国右翼财阀的代表,三星家族继承人李在镕本周出狱假释,这既是文在寅左翼势力对现实的让步,也说明三星财阀和左翼势力做出了一定妥协。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961275711242765&wfr=spider&for=pc

出狱之后,李在镕表示对左翼政府的感谢,主要操作不是捐款也不是上缴资产,而是宣布增加2000亿美元投资创造4万个就业岗位。这虽然是政治博弈的结果,但是也说明,偏左翼的工业国政权需要什么样的共同富裕。

说起韩国的话题,三星集团投入两千多亿美元,新增4万个岗位,平均一个岗位对应的投资超过500万美元,这对于工业国来说,代价也有点大吧。

三星集团不止公布了投资总额,还公布了投资的具体内容,总投资换算韩元是240万亿,其中171万亿,超过70%的投资用于芯片领域。

[图片]

以保证韩国在该领域,尤其是存储芯片的“绝对”优势。新增的四万人,基本上都是面向研发的三星正式员工。目前三星初级员工年收入大概7000万韩元,四十万人民币,创造这样一个岗位,50万美元也不算太夸张了。

另外,新增低端就业,对现在的韩国也没什么意义。去年韩国新出生人口27.2万人,同期死亡30万人,已经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韩国的外籍劳工已经超过100万,还以每年五六万人的速度增加。韩国当前最大问题早已不再是扩大就业岗位,而是维持劳动力规模,增加高端就业比例。

另外,韩国年轻劳动力紧张,一个重要原因是军队占用的年轻人太多。韩军现有总兵力大约60万,其中义务兵42万。靠2年服役期来维持,这意味着每年必须

有21万男性年轻人出生,才能在理论上填满军队。而2000-2002年,韩国出生男性从三十二万暴跌到二十四万,需要把85%以上的年轻男性都拉进军队服役两年,才能基本保持平衡。这样的韩国当然不会考虑增加普通就业岗位。

韩国只相当于中国一个省,出生人口也不乐观,但义务兵人数这么多,是为了维持威慑战斗力吗?

恰恰相反,庞大的义务兵数量,和对应的落后装备,是韩国作战能力的累赘。现在韩国陆军一共38个师,其中12个乡土防卫师,5个步兵动员师,加起来十七个师,占据了陆军44%的编制。乡土师一年运营费用12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六亿多,除去军官与士官的工资,平均每个义务兵士兵每年投入还不到四万人民币。

[图片]

对比一下三星初级员工一年工资四十万,可以想象韩国这些非一线部队的水平。以步兵为主,坐着民用卡车搞点射击训练就把钱花完了,换到二战水平的机械化战争,都只能算凑数。而对面的朝鲜军队好歹也是冷战早期水平的军队,这种义务兵除了占用大量青年劳动力之外,真打起仗来没啥用。多它不会赢,少它也不会输。

韩国男性都快不够用了,为什么还要维持42万人的义务兵编制呢?

公开理由当然主要是防备朝鲜人民军南下,这在冷战时代还有一点道理。当时朝鲜国力不比韩国差,背后有苏联支持,维持100万上下的军队,南面当然也要有几十万部队顶住。万一重新进入长期交火状态,这些二线师团可以做合格的补充兵。

但是现在的朝鲜,经济停滞多年,名义上还有90万军队,后方部队基本上已经成为军屯农垦机构,最乐观的估计,朝鲜全训战斗部队只有三八线二十多个师,再加上平壤卫戍部队,绝对不会超过三十万,整体装备落后南方一代以上,而且缺油缺弹药,实际训练水平很差。如果不考虑核弹,韩国一线部队在野战中完全碾压对面的朝鲜。就算考虑到核武器,首先朝鲜未必有那么强的战术核武器制造和发射能力,其次在核武器面前,训练不足的轻步兵是最没用的兵种。这些师还是没什么用。

韩国军方坚持要用实际上的全民(男性)义务兵役制填满60万军队,战略上的考虑,恐怕还是为了接管北方。心里时刻想着北方忽然失去大国支持全面崩溃,要有足够的轻步兵在每一条北方街道上巡逻。

但是,三八线局势稳定了这么多年,所谓接管北方,也是一个遥不可及,甚至韩国自己都未必愿意去完成的目标。在军队之外,韩国全社会一致看重兵役,核心原因,可能是财阀制造的社会阶层差异太大,普遍兵役制是极少数所有家庭都能享受到的“平等待遇”,以至于已经成了国民记忆和民族认同的一部分。在代际之间,上一代人觉得自己在军营里吃过苦,受过虐待,下一代年轻人也必须去经历同样的两年,才算得上长大。所以韩国始终以中国一个省的人口,强行支撑一支规模超过解放军四分之一的军队。

但是,无论文化上有多保守,数学规律是无法违抗的。韩国中央日报自己预测,每年达到服役年龄的男性人口,会快速下滑到15万左右。实际上2020年韩国只出生了27.5万人,这意味着全民服役也只能保证20多万义务兵。裁军,同时把部队转型为领工资志愿兵为主力的职业军队,是韩国唯一的选择。

[图片]

睡前消息317期节目,我们最后提到了中国的新兵役法。中国大陆14亿人口,每年出生1200万人口,现在都要实行以职业士官为主的兵役制。而处境类似于韩国的台湾伪政权,去年也用志愿兵役全面替代了义务兵役制。这说明在高技术战争背景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社会,少而精的志愿兵役制是大势所趋。

兵役制度的问题,看似是一个纯粹的军事问题,但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和本期睡前消息前面说的收入分配问题有相似之处。义务兵训练时间短,用不好高科技装备,不发工资只拿一点点津贴,在就业方面属于低技术劳动力,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越来越低,甚至性价比也远远低于职业军队。这说明军人必须技术化,提高单个士兵的作战效率,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人均的收入。军队和社会,都要基于“一次分配”搞改革。

好,感谢各位收看,319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日再见!


318全国学三明医改,想好结果再出手320小甜甜布兰妮,中美两国共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