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睡前消息文字版 >
- 2021年(216) >
- 八月(308)
睡前消息321期:学土木别急“提桶跑路”,保护世界和平需要你
2021年8月31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321期
【睡前消息321】学土木别急“提桶跑路”,保护世界和平需要你
https://b75gu4xte2.feishu.cn/docx/doxcnG7DsqCkqEIs52AGL2OVTve
简介:美国媒体炒作中国核工程建设,客观上指出了可行的中国战略方向。
封面:
“土木狗”别跑
留下来保护世界
推送:
美国媒体最近炒作甘肃玉门市戈壁滩上的“核导弹发射井”,引发美国军方对此做公开表态。这给了中国一个清晰的信号——无论卫星照片上的发射井是真是假,都让美国心存忌惮。过去几年,钢材、水泥乃至土木工程毕业生都有过剩压力,正好拿出来做永远用不上的工程,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好消息。
转发推送:马督工的团队,最关心的还是土木工程就业问题。
————
大家好,2021年8月31日星期二,欢迎收看321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七、八月份,美国多个知名媒体连续关注中国的战略武器建设,声称中国正在戈壁滩上建设导弹发射井,几百个同时开工。
[图片]
[图片]
[图片]
美国媒体宣称新设施地点都位于中国西北部
8月12号,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查尔斯.理查德上将在公开会议上声称,发现中国正在加强战略核导弹的数量和质量。用他的原话说,“中国正在补齐军事能力上的最后一块砖。”
[图片]
https://twitter.com/US_Stratcom/status/1425816067696472065
理查德讲话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n9aFKZCFc
黑岛你怎么看待美国军方和媒体的表态?
理查德上将说中国在“补齐”自己的军事能力。中国是否真的在扩大核武器体系,我们很难说,但这句话说明,美国军方认为中国目前的核能力是不完整的。
[图片]
https://new.qq.com/omn/20201118/20201118A0HS8C00.html
理查德上将的发言还包含一句话:中国正在建立“执行任何可能的核使用战略的能力”。这句话就更明确了,说明美国认为,中国现在使用核武器的选项非常有限。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际执行“最低限度核威慑”战略,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全世界普遍确信,只有在确认已经受到核打击后,中国才会发起核反击。
[图片]
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15/Document/1435161/1435161.htm
这说明中国缺乏一次性破坏对手战略武器的能力,不得不采取比较保守的核武器使用战略。也意味着中国在可能的对抗中,需要承受对方的第一波核打击,剩余的核武器才是威慑对方的反击力量。
外界一般估计,中国现有的核力量不到美俄两个核大国的零头,与英法的战略武器规模接近。
[图片]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1年年鉴》估测数量
但是,英法与美国有同盟关系,在大多数国际矛盾中,共享同一张核保护伞。所以,中国可能是战略自卫力量最弱的大国。再加上中国地理位置不利,核潜艇发展比较晚,很多外界军事评论认为,如果中国被其他大国的核武器突袭,或许只能把个位数的弹头投送到亚洲以外。
中国无法对其他大国构成有效的二次威慑,所以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其他大国就不断考虑用核武器突袭中国的作战方案。
[图片]
[图片]
美国打击中国核基地后果的模型分析
https://fas.org/nuke/guide/china/Book2006.pdf
根据目前唯一解密的美国核战指南。美国在全面对抗中,要消灭中国30%的人口,摧毁所有主要城市和主要工业。这份文件里面有一句非常冷酷的总结“将摧毁如此水平的中国城市人口和工业能力,以至于中国将不再是一个有生存能力的国家。”
[图片]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共同制订的SIOP-64核战指南
[图片]
美国对中、苏、东欧核打击目标(1956年版)
[图片]
模拟美国核打击后果(1956年)
[图片]
美国计划攻击的中国城市和核弹数量(太长,要滚动播放)
[图片]
[图片]
[图片]
https://nsarchive.gwu.edu/document/16788-document-02-joint-chiefs-staff-chairman
从这些追求压倒性胜利的计划来看,无论美国人是否提醒,中国都的确有必要加强自己的核反击能力。
过去几十年,中国多次和拥有核武器的大国正面对抗,但是都没有被核武器袭击。现在中国的国力比过去更强,而且并没有和任何大国交火,是不是比冷战期间更安全呢?
[图片]
不一定更安全。在美苏冷战阶段,以及俄罗斯还能保持苏联遗产的过去几十年,中国可以利用核大国之间的矛盾,自身的核反击能力比较差,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当时,能主动对中国发起核攻击的大国只有美国和苏俄,但它们互相牵制,不会浪费太多的第一波火力攻击中国。在主要敌人没有被解除武装之前,美苏甚至可能会尽量避免轰炸中国,因为哪怕中国的核武器只能破坏几个大城市,也会严重打破美俄之间的战略平衡,导致自己输掉冷战。所以,无论中国站在冷战阵营的哪一边,都可以用少量的核武器保持底限安全。
[图片]
但中国现在是国际公认综合实力第二的大国,而俄罗斯GDP人均不如中国,总量不如中国比较强的省份,与美国完全不是同等级的对手。最近几年,随着航母和四代战斗机服役,中国的海空军事实力也明显压倒了俄罗斯,很难指望俄罗斯分担主要的战略压力了。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已经正式把中国锁定为头号战略对手,中国必须追求独立对核大国构成反击性威慑。如果还是保持被袭击之后个位数的反击核力量,中国的原子弹不一定能阻止大国对中国进行军事冒险。
[图片]
https://kknews.cc/zh-sg/world/mpeqb32.html
美苏解密资料都证明,两国高层的确会主动避免全面核战争,毕竟在一片废墟上统治世界也没什么意思。但是,对于代价不大的“有限核战争”,很多高层军政人员并不觉得是大问题。美国就有很多右翼精英自称“核实战派”,其中最极端的政客甚至说,以2000万人口的代价,赢得全面的核战争胜利,不算亏。从尼克松到里根时期,美国都经常宣扬类似的核战略,既是对其他国家的恐吓,也体现了一部分真实想法。
[图片]
“核实战派”代表作《胜利是可能的》
https://www.jstor.org/stable/1148409
去年以来,在新冠疫情中,美国已经损失60多万人口,而且数量还可能大幅度增加。但疫情并没有在美国社会直接引发大规模震荡。这份承受力很可能继续加强美国极端强硬派的战略信心。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大力发展和布署战略反导系统。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任何国家要拦截大量远程导弹还很困难。但如果只打算拦截几个或者十几个目标,美国或许愿意冒险试试。这也是中国必须加强二次核反击能力的理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hd/t1883183.shtml
如果中国真的增加核武器数量,担心的国家肯定不止美国,会不会导致其他国家对中国产生更多的敌意?
[图片]
http://www.xhby.net/index/202107/t20210707_7149266.shtml
中国提高核反击威慑,不一定要大幅度增加核武器数量。中国政府早就明确表态,中国不参加核军备竞赛,但确保核武库安全、可靠的决心不容动摇。这个说法,恰好和最近美国媒体炒作的内容吻合。
[图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627393572875003&wfr=spider&for=pc
[图片]
http://chnun.chinamission.org.cn/chn/zgylhg/cjyjk/t1823437.htm
这次美军和美国媒体谈论中国增加战略武器,重要的“证据”之一,就是在玉门风电场附近的戈壁滩上发现了一片新工地。
http://www.xhby.net/index/202107/t20210707_7149266.shtml
[图片]
[图片]
卫星照片上的玉门风电场部分设施
从卫星地图上看,这片新工地,每个工作地点之间的距离差不多3公里。而旁边的玉门风电场,每个发电机的平均间隔是500到800米。美国人认为,间距3公里的风力发电机,浪费了空间,也增加了输电成本,非常可疑。
[图片]
[图片]
[图片]
另外,这些工地往往用大型充气穹顶盖起来,单个场地面积就有几千平方米。似乎有一些不喜欢让外人看到的大型设备,所以美国人越看越担心。
[图片]
[图片]
无论美国人是不是猜对了,这也只能证明中国新增了发射井,而不是发射弹头。如果有某个强国想对中国发动核突袭,这些发射井是他们绕不过的目标。随着发射井的增加,就算中国不同步增加核导弹数量,也会明显提高自己反击能力。这对美国来说,是越来越大的麻烦,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并不直接增加潜在威胁。在外交上是非常低调内敛的实力展示。
[图片]
[图片]
官方公开最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长征18号”
http://xzhzsn.com/a/redianxinwen/gerenfuwu/2021/0428/26.html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在戈壁滩上建造新发射井,而且大大方方让其他国家卫星也看到,也是非常符合逻辑的一种选项。
最近几十年,其它大国建设新一代核力量时,往往都使用核潜艇、重型卡车这一类机动平台。发射井只能固定在地上,就算局势紧张也不能随便移动,是不是有点落后?
核武器布置在什么地方,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不仅仅要考虑技术水平,更要考虑各国的自然条件和战略需求。
英法本土面积有限,建发射井很难保密,还会导致周围的平民抗议,所以冷战后英法放弃了了陆地发射井和战略轰炸机,只保留了核潜艇。美俄两国虽然有很多适合建设发射井的荒野,但是它们的核武库已经太大了,维持成本太高,不得不在九十年代签署了条约,约定保持现在的规模,不再扩建。最近美俄新增的核导弹往往安装在核潜艇上。
和中国相比,美俄两国偏爱核潜艇,地理因素也很重要。美国东西两条海岸线直接面对开阔的大洋,核潜艇出港之后很容易利用洋流把自己藏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俄国的潜艇进入大洋没那么方便,但是西面出门可以进入巴伦支海,东面出门可以进入鄂霍次克海。这两片海洋被苏联的国土三面包围,战略上很容易防守,核潜艇藏在里面非常安全。美国没有足够的火力把两片海洋都炸一遍,苏俄潜艇就必然可以从某个角落对美国发起核反击。这就是苏联核战略设定的“堡垒海域”。
但美俄这两个方案,中国核潜艇都很难照抄。如果学美国,让核潜艇进入大洋值班,中国和太平洋之间隔着一个美国控制的岛链,每个海峡都有敌对力量的反潜监视网,中国核潜艇往往只能在被时刻跟踪的情况下进行大洋战略值班,不是可靠的核反击力量。如果抄苏俄方案建立“堡垒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基本上都是大陆架浅海区,不适合隐藏大型潜艇。
[图片]
[图片]
中国领海中,唯一适合隐藏核潜艇的区域是南海。从海南岛军港出去不远,南海就有足够的水深保护核潜艇。但是,南海三面开放,岛屿局势复杂,多国势力交叉。也不适合长期作为潜伏区。
[图片]
[图片]
所以,除非解放台湾,让中国海军取得台湾岛东海岸的优良潜艇基地,否则中国核潜艇不一定是可靠的二次反击力量。面对其他大国比较极端的军政势力,中国必须拿出更可靠的反击潜力,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图片]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27/d1227151.jpg
苏联和俄罗斯相当比例的二次反击能力,来自陆地机动洲际导弹。中国很可能也吸取了一部分苏联经验。但是,无论导弹是装在卡车上还是火车上,都不可能随便在广阔的国土上机动。作为世界上威力最强的武器,洲际导弹最主要的部分,是复杂的火箭发动机和高精度的导航设备。这些装备和原子弹一样,都需要严格的维护保养。如果长时间脱离基地,故障概率就会飚升。
所以大多数时候,这些机动车辆都停放在固定基地,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才会紧急散开,利用全国的道路网隐蔽自己。这意味着核导弹发射车不是可靠的二次反击力量,有可能被敌人突袭破坏。
[图片]
[图片]
至于战略轰炸机,一方面中国缺乏重型飞机,另一方面长时间保持值班,安全性也不高。通过一系列排除法,最适合中国的二次反击力量,很可能还是加固过的导弹发射井。
发射井可以预先安装复杂设备,而且不用太在乎设备的重量。所以发射井的反应速度很快,一般认为极限情况下一分钟内就能把导弹打出去,而且射击精度比潜艇、轰炸机和车辆都更高。唯一的问题是敌人卫星必然早就知道发射井的位置,会优先用自己的核武器来破坏。
[图片]
发射井的主体埋在地下,辐射或者高温对它意义不大,主要破坏方式是近距离核爆产生的超压冲击波。如果被敌人突袭,敌人导弹的精度越高,爆炸力越强,发射井的生存率就越低,但发射井也可以通过加固来抵消敌人的攻击。
[图片]
爆炸当量为y,与爆心距离为R , 产生的超压为ΔP
[图片]
抗力为H,如果ΔP < H ,目标生存;如果ΔP > H ,目标摧毁
美国60年代初修建“民兵”导弹发射井时,工程重点就是加固防护。关键设施全面地下化,上面盖着几米厚的钢板、钢筋框架和混凝土,还有大型减震缓冲器。现在继续使用的“民兵3”发射井,经过几次加强后,可以抵抗每平方厘米140公斤的压力。核导弹必须近距离爆炸,才能形成有效破坏。
[图片]
开挖和布设控制中心地基
[图片]
修建中的发射控制中心
[图片]
发射控制中心浇筑混凝土
[图片]
发射控制中心减震器
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虽然看到了苏联的内部问题,但没想到冷战会在十几年后结束,所以投资开发新一代的MX洲际导弹。最后有两个方案进入正式计划,采用的都是陆上固定部署方式。
第一个部署模式是多掩体方案,1979年卡特政府计划在4600个掩体里布署200枚导弹,导弹在不同的发射井之间随机转移。每个掩体之间的距离都大于敌人核导弹的杀伤直径,一个核弹头最多打坏一个掩体。苏联第一波能投送的跨洲际弹头,一共也只有几千个。如果苏联想确保消灭所有可能反击的发射井,就会把大多数火力投放到远离美国人口密集区的发射井上空。
[图片]
卡特政府的MX导弹布署方案示意图
[图片]
https://waynebiddle.com/wp-content/uploads/2012/06/MX1.jpg
1980年里根政府上台后,把多掩体方案升级成更激进的密集部署方案,打算把发射井之间距离缩短到550米,并进行超强加固。每平方厘米的井壁可以抵抗7吨压力。美国军方做了模拟实验,50万吨当量的核弹,也破坏不了水平距离300米外的发射井。
[图片]
http://scienceandglobalsecurity.org/archive/sgs02michener.pdf
这意味着苏联必须在美国的密集发射井附近大量投放核导弹。但这些核导弹几乎不可能做到同时到达,同时爆炸。第一批爆炸核弹头造成的冲击波和辐射波,会破坏后续抵达的弹头。实际上保护了剩下的美国发射井。
[图片]
一旦发射井上空的冲击波消散,美国军方肯定比苏联先知道,可以利用这个窗口发射导弹反击。等到反击导弹上天,就算苏联下一波打击消灭了发射井,也没什么意义了。
不过,美国的两个部署方案都没有全面落实。因为美苏签订了《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MX导弹和苏联SS-24机动导弹一起退役销毁。
[图片]
1991年,老布什和戈巴尔乔夫签署《美苏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第一阶段)》
[图片]
https://www.scalemates.com/kits/w-model-wb93-molodets-ss-24-scalpel--1292690
[图片]
现在冷战过去几十年了,世界重新开始出现两极格局,美苏当年的经验教训,对中国都有重大参考意义。中国作为土木工程能力最强的国家,也可以通过提升发射井的数量和强度,吸引敌人最多的火力,保存尽可能多的反击能力。
美国的卫星照片显示,中国戈壁滩上每个工作点之间距离差不多3公里,这个距离基本排除了超密集部署的可能性。在美国媒体看来,中国似乎更重视发射井的数量和疏散程度,避免美国用多波次的重型原子弹破坏密集发射掩体。
[图片]
前苏联“沙皇”氢弹,爆炸当量5000万吨TNT,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炸弹
[图片]
“沙皇”氢弹在新地岛试验
现在美国估算,中国戈壁滩上出现了350到400个奇怪的工地,但是截止2020年末,美国和俄罗斯的陆基洲际导弹总数分别是400枚和310。多年来中国一再重申,没兴趣参加核军备竞赛,这次就算是加强战略武器建设,也不太可能给每个发射井都装满核导弹。超额制造的掩体,最直接的效果,或许是利用概率论分散敌人的火力。
根据卫星高清照片,中国戈壁滩上的某些工作点向周边伸出10条通道。而美国的美国“民兵”导弹发射井,恰恰是一个控制中心(LCC)指挥10个发射井,构成发射中队。美国人看到类似的照片,肯定想起了冷战期间自己的导弹。
[图片]
一个工作点的卫星照片
[图片]
“民兵”导弹中队典型布署方案
在类似的设计里,每个中队只需要装备1发真导弹,然后遮盖好相互联通的通道,不停切换,侦察卫星就不会知道哪个发射井里真有核武器。除非发射10发导弹,把10个井都炸掉,否则消除不了反击风险。
[图片]
而且导弹落点总有一定偏差,不可能每一发导弹都达到设计的百米之内精度。中国如果在戈壁滩上挖10个相互联通的发射井,美国差不多要扔下20个弹头,才能宣布目标被可靠摧毁。
[图片]
摘自康尔奈大学《和平研究报告》(1976年版)
现在中国一次性新增了400个疑似发射井,敌人至少需要800个核弹才能对玉门的戈壁滩发动完美突袭。这相当于美俄的一半现役核弹。在考虑其他国家压力的前提下,美俄不太可能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中国的战略安全水平会因此大大改善。
网上有个软件,可以模拟核武器对特定地区的杀伤范围。如果我们选择美国主流的W76\W87\W88三种核弹头来计算,结果显示,如果暂时不考虑后期的放射性污染,玉门戈壁滩如果真被美国人突袭,连最近的中型城市都不会感受多少影响。
[图片]
W76弹头爆炸结果模拟
[图片]
W87弹头爆炸结果模拟
[图片]
W88弹头爆炸结果模拟
这就是固定发射井的“海绵效应”。美国前国防部长马蒂斯2017年公开讲话,,说美国荒野上的核发射井,就像一个海绵,能吸走敌人的核打击力量。现在美国怀疑中国给自己身上垫了一块厚海绵,当然会担心自己的核武器讹诈能力下降。,
前面的测算,都是按照冷战时期核掩体水平考虑的,抗压力只算到1500PSI(每平方英寸的磅压力)。美国人自己计算了,6到8米厚的多层钢墙和混凝土,可以造出超级加固井,抗压能力能达到10万PSI。消灭这样的发射井,必须要继续增加弹头数量,用非常高的成本提高落点精度。
这意味着足够多的钢筋水泥可以抵消核武器的数量和精度,而且维护费用更低。1990年冷战末期,美国布署了1000枚陆基洲际导弹,33艘核潜艇带了592枚导弹,另外还有300多架的战略轰炸机。考虑到多弹头射击,极限情况下美国可以同时发射8000个核弹头。
但是,核弹头的制造和维护都非常贵,服役一定年限还要拆掉重做,成本类似于核电站退役。所以整个八十年代,美国军费占GDP比例一直在6%以上,差不多是现在的两倍。
[图片]
https://www.sipri.org/sites/default/files/SIPRI%20Yearbook%201990.pdf
如果美国希望重新增加弹头数量,保持对中国的核武器讹诈能力,中国只需要少量增加核弹头,大量增加发射井,就能让美国人不知所措。因为发射井需要的材料主要是水泥和钢铁。
1973年美国粗钢产量达到历史峰值,1.37亿吨,占全球20%。它在短短几年内,按当时的最高标准修了一千多个发射井,完全没有抱怨发射井太贵。
[图片]
世界钢铁协会《钢铁统计年鉴》
[图片]
美国“民兵”导弹发射井剖面图
https://www.nps.gov/gis/storymaps/cascade/v1/index.html?appid=012e18f372264017ae1371e640019aad
[图片]
美国洲际导弹基地布局
https://www.nps.gov/gis/storymaps/cascade/v1/index.html?appid=012e18f372264017ae1371e640019aad
美国人自己计算过,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洲际导弹发射井单价360万美元。50年代末技术熟练了, “民兵”导弹发射井单价只有50万美元, 60年代初又降到了34万美元。就算接下来不再降价,考虑到美元价值变化,这价格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310万美元,2000万人民币。
[图片]
发射井放置筒仓衬垫
[图片]
筒仓班轮即将就位 - 埃尔斯沃思空军基地
[图片]
浇筑混凝土的发射设施 - 埃尔斯沃思空军基地
[图片]
筒仓钢筋特写 - 埃尔斯沃思空军基地
[图片]
浇筑混凝土 - 发射器关闭门
[图片]
https://www.dollartimes.com/inflation/
同样或者更高级别的发射井,交给中国人,必然还要便宜,因为几乎所有生产要素在中国都更充足。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的钢产量,去年努力压缩产能,还是不小心炼了10.53亿吨,占全球56%。同时中国水泥产能份额也超过全球一半。这些资源交给几百万供给过剩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就算想造1万个发射井,也不是什么难事。
[图片]
[图片]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0-04-19/doc-iircuyvh8671311.shtml
一万个发射井,就算只有二十分之一配上真实的发射能力,也不用再担心任何突袭。哪怕全世界的核武器一起扔过来,剩下的核导弹也能破坏各个大国的重点城市。敌人超额制造的核武器老化了,必须用天文数字拆掉重造,消除污染。而发射井老化了,完全可以不修理,直接造个新的,原来的留下当假目标。在中国土木工程能力达到世界最强之后,少量增加核武器,大量制造发射井显然是应付核讹诈的最佳方案之一。所以,听到美国军方的抱怨,无论他说得准不准,我们都应该认为他在提醒中国——发射井还可以多造一些,土木工程的黄金年代还可以再延长那么十年八年。
中国多挖发射井可以抵消敌人的核武器优势。如果其他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学习中国,多挖发射井,中国怎么办?
中国应该欢迎。
现在说起冷战,普通人最直观的印象是成千上万的坦克集群,铺天盖地的轰炸机,几千发相互瞄准的核导弹,以及随时可能变成废墟的人类文明。
但是,我们必须想到,从全球视角来看,冷战到现在也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和平发展年代。冷战之前的30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之前的一个多世纪,世界陆海军排名靠前的国家,几乎都发生过相互战争。但从冷战开始到现在,世界上没有爆发过全面战争,每隔十几年就有一两个国家完成工业化,把全世界的消费品升级一轮。军事进步,反而往往会转化成民用的技术进步,提升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大家播放视频用的互联网,就是冷战军事遗产之一。
这说明,核武器恐怖平衡有积极作用。核武器带来了文明毁灭的威胁,但是也避免了强国因为不太大的利益就发动局部战争,避免了局部战争升级到世界大战。当各个强国不再大规模交战的时候,就很自然地选择了发展科技和贸易。目前来看,中国是这个体系的受益者,时间站在中国一边,中国需要尽可能延长和平发展的时间。
总结冷战到现在的历史,人类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保持强国之间的威慑平衡。战略突袭的欲望越低越好;战略防御和反击的能力越强越好。美苏通过建造几千个核导弹,几百艘大型战舰达成了战略平衡。但是,这个平衡太沉重了,以至于压垮了苏联,把美国变成了一家独大的军事帝国,差点打破战略平衡。
幸好接下来中国经济发展快,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年产十亿吨钢铁的国家,让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独特的核威慑路线,就是少造核武器,多造发射井。摆在卫星照片上的真假发射井越多,中国和地球就越安全。美国媒体炒作中国戈壁滩上的疑似发射井,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无论对错,我们都应该感谢美国媒体提高了中国战略武器的威慑力,也感谢他们发出提醒,让我们有动力造更多的发射井。用最小的代价维护世界平衡。希望今后几年,国家订货能给过剩的土木工程师提供稳定的工作。
好,感谢各位观看, 321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