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睡前消息文字版 >
- 2022年(374) >
- 三月(400)
睡前消息403期:读政府工作报告,找到76个“稳”字
2022年3月8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403期
睡前消息403文稿:读政府工作报告,找到76个“稳”字
大家好,2022年3月8日星期二,欢迎收看第403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督工,401期睡前消息节目你分析了今年的统计公报。3月5日,政府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年度工作报告,督工你怎么看今年的工作报告?
统计公报是政府用被动的方式,给人民报告上一年的情况。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用主动的方式,给人民代表汇报工作。这是社会主义公民每年最该看的两份文件。睡前消息之前分析各地的情况,很多信息就是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来的。现在我聊聊今年的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形成了很固定的模式,所以可以跳过每年都有的内容,直接看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报告提供了一个数据,去年疫苗全程接种率是85%。上周3月5日,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提供最新数据是87%,这比预期还是低了点。
上一期睡前消息节目,黑岛同学介绍了新加坡的防疫经验,新加坡凭着90%以上的接种率才能勉强顶住病毒扩散的压力。最近几个星期,国内城市到处出现病毒爆发,为了避免最坏情况发生,国内应该向新加坡学习,取消自愿接种疫苗和奖励打疫苗的政策,强制要求全民接种,只有医生上门检查,开出证明,才能允许不打。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485073898792991&wfr=spider&for=pc
报告的下一个重点,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谈了成绩之后谈问题。静静帮我读一下:
关键领域创新支撑能力不强.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突出,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现 象屡有发生,有的在政策执行中采取 “一刀切”、运动式做法。
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就是我们之前报道过的地方政府财政危机。后面说的形式主义和“一刀切”问题,这几天有个具体指向。
3月5日,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参加发布会,公开解释了最新的碳排放政策。静静帮我读一下关键内容:
推进“双碳”必须全国一盘棋。要统筹考虑,讲究策略方法,正确处理好当前和未来、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要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中国不搞“碳冲锋”,也不搞运动式“减碳”,将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双碳”工作
不搞运动式“减碳”,要“先立后破”。这是彻底抛弃前两年强制停电限电的政策了。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sp/9693250.shtml
同样是3月5日,国家领导人参加代表讨论,也明确提了一个新口号: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561927562770577&wfr=spider&for=pc
这句口号前面一段内容,静静也帮我读一下:
“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
发改委主任说“先立后破”,这边说不能够未立先破,估计今年煤炭发电会有很强的反弹。以后哪个地方再搞拉闸限电来满足环保部门,年底强行压缩碳排放指标,就可以直接拿着中央文件,说地方政府和最高指示对着干。
其实我对能源转型和限电问题还是老观点,政府如果真的想搞环保,减少能源消费,就老老实实把电价涨上来。一个人可以靠自我约束来减少碳排放,很多人聚在一起,只能靠涨价来保证节约。不肯涨价,结果必然是政府用行政力量去安排用电,打破了生产节奏,也给腐败制造机会。
回到政府工作报告,去年1.7万字的报告,用了65个“稳”字。今年整个报告1.6万字,用了76个“稳”字,描述年度总基调的用词还是“稳中求进”。所以,可以预计今年不会有激进的重大政策调整。静静再帮我读一下房地产部分内容: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我从这些文字看到了两个结论:
首先,这么多“稳”字,说明2022年不会推出房地产税。
其次,“因城施策”意味着允许一部分城市再搞一轮房地产刺激,避免出现大规模的逃贷,贷款断供浪潮。
这方面刚刚就有现成的例子,郑州3月1号推出了房地产新政,提出对购房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彻底取消了2016年以来对买多套房的打击政策,在利率和首付方面放得更宽。如果其他内陆城市也推出类似的政策,应该是趁机把内地房产出手的好机会。
在城市建设方面,今年提出了一个新口号:“严控撤县建市设区”。中国现在的县级市数量是400左右,县的数量是1300多个,比例差不多1:3。既然要严控县级市,我想起了2020年189期睡前消息节目介绍的一份重要文件,国家领导人署名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当时我让静静读了城市规划部分内容,今天请再读一遍:
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城市之间既要加强互联互通,也要有必要的生态和安全屏障。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当时我的解读是:
既反对核心城市的单体规模太大,又宣布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这说明国家希望引导人口进入城市群,城市群的成员是一批大于县城,小于现有大城市的中型城市。
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公开提出“严控撤县建市设区”,说明国家认为,在县城中寻找区域核心的任务暂时告一段落,可以暂时锁门了。无论从房地产角度,还是从产业政策角度,这应该是略微利好县级市,尤其是刚刚升级的县级市。但是对还没升级的普通县城来说,不算好消息。
最后,在对外部分,去年提到一带一路,说法是: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化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强化法律服务保障,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效益。”
今年提到“一带一路”,说法是:
“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风险。”
看来今年中国在国外,尤其是邻国建设基础设施的力度会下降,会更当心风险,不会再让国企以战略投资的名义投资回报慢的项目。至于里面唯一提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工程,根本不是个海外工程,而是以重庆为中心建设的几条国内货运干线,按以往的归类,都不一定算在一带一路规划之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刚刚建成的中国老挝铁路,可能是唯一按中国标准接入中国铁路网的国外线路。
[图片]
但是,关于一带一路,前几天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新闻。2月28日,中国和美国联合在上海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会上负责外交的国务委员王毅做了重要演讲,提出了四个期望。其中第四个是“坚持大国责任,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静静帮我读一下:
我们对美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持开放态度,也愿考虑同美方“重建更好世界”倡议进行协调,向世界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共产品。
https://www.mfa.gov.cn/wjbzhd/202202/t20220228_10646127.shtml
王毅提到了一个专有名词“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这是美国总统拜登2021年6月在七国集团峰会上提出的新概念,被写入联合声明,今年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首批投资项目5-10个。
根据白宫声明,这个倡议是“由主要民主国家领导的、以共同价值观为导向、高标准和透明的”基础设施伙伴关系,目标是满足发展中国家40多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需求。
外界普遍认为它的真实目的,是制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削弱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静静帮我读一下王毅演讲接下来的内容:
中美在“上海公报”中共同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这一条在当下仍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过去现在今后都不会谋求任何霸权,美方也应该这么做。亚太是中美利益交融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两国互动最频密的地区,理应成为双方构建互信合作的示范田,而非一方谋求势力范围的后花园,更不是两国对立冲突的角斗场。
这篇2月底的演讲提出,中美双方在亚太地区避免战略冲突,主动表示“一带一路”可以和竞争性方案妥协。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又主动降低了“一带一路”的输出力度。似乎说明中美在亚洲要缓和矛盾。2022年经济形势不好,就算中美这样的大国,也没有太多的资源拿出去换影响力。
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暂时就到这里,因为这只是总理在全国人大上读出来的版本。接下来,全国人大要代表我们审查报告,给出修改意见,最终投票表达自己是否满意。全国人大会议结束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到时候还可以对比一下现在的版本,看看修正了哪些地方,就知道人民代表要求国务院修改了哪些问题。
督工,说到人大代表,他们来开会,任务不仅仅是审查报告,还要对大会提出自己的提案。媒体已经报道了一部分人大代表的提案,督工你怎么看?
首先,某些代表需要相互辩论,比如说江西代表、省信用社书记孔发龙提出,要成立国家级“元宇宙”研发机构,加强元宇宙顶层设计,现在就开始给元宇宙的财产立法。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3072299124941.html
与其同时,来自四川的代表李君,一个村支部书记提出,虚拟世界害了留守儿童,要求彻底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无论未成年人是自己登录,还是借用成年人的身份证登录,都应该追求游戏服务商的责任。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1QCBB3T0514TTRD.html
我个人觉得,留守儿童玩游戏的问题,核心矛盾在于人,而不是游戏。如果没有人对孩子进行恰当教导,禁止游戏也不管用,倒是可以查查游戏和儿童溺水概率之间,是不是有负相关性。
不过这也不是重点,只是前面两个例子让我意识到,人大代表经常会提一些相互矛盾的建议。一个要以国家力量发展元宇宙,一个要禁止未成年人接触虚拟空间,如果两个建议都落实,会出现一个矛盾,就是中国人在18岁之前对虚拟世界一无所知,18岁之后必须立刻和繁荣的虚拟空间并存。想一想之前对早恋的严格管理政策,就知道这样的现实有多少问题。
所以,我认为人大代表到了北京,应该先看看其他人的建议,有共同建议的就串联提案,增加提案成为法律的可能性。如果建议相互矛盾,就由人大安排辩论会,把对立观点给全国人民看看,这才是最高权力机构交流思想的样子。
过去几天还有个提案比较火爆,山东代表李燕表示:建议普通高中入学率由53%提升到80%。
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2-03-07/detail-imcwipih7156772.d.html
这个建议我比较赞同,从AI技术发展前景看,未来社会几乎没有简单劳动力的需求,未成年人在工作之前,需要更长的教育时间,需要更多的通识教育培训。但仅仅改变比例没有意义,因为不仅现在很多职校教育是垃圾,一些边缘高中也没有好的学习气氛。就算是好的高中,也只是高考备考班,对本身的教育功能不重视。从现在网络讨论气氛来看,绝大多数人掌握高中知识的比例不超过20%。给40分钟时间,能坐下来把自己的观点写成一篇高考作文的人,绝对是人群中的少数。
所以,我认为李燕委员的提案非常不完整,必须考虑到改造整个中学教育体系,才谈得上考虑分流比例。而改造体系又意味着上万亿的资金投入,这虽然复杂,但也是人大代表最应该管的财政问题。李燕委员最好动用人大代表权限,把提案做得再完整一些。
不过,李燕代表也许并不特别在意教育提案的完整性,因为她这次带来了5个提案,和媒体交流的时候,提升高中入学率的提案可以吸引注意力,但重点是后面两个。
李燕代表来自一个睡前消息老观众熟悉的机构,齐鲁制药公司。2020年的第98期睡前消息,重点内容是国家医保局长胡静林在《求是》杂志发文章,宣布2019年做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医保目录调整,删掉了一大批“神药”。胡局长给“神药”做了明确定义:“安全但无效”,睡前消息编辑部看了胡局长的名单之后,给“神药”补充两个特点:价格昂贵,使用广泛。这些神药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医药代表的筹码,赚出和医生分好处的利润。
在胡局长的重点监控用药名单里,排名第一位是“神经节苷脂”,一种拿不出数据证明自己有效的药物。当时还有很多观众提醒我,把名字读错了,说成了“神经苷节脂”。
[图片]
“神经节苷脂”的销量上百亿,和已经被执行死刑的药品监督局长郑筱萸有直接关系,而其中一个制造大厂就是齐鲁制药,每一支注射液九百多元,是它的利润重要来源。
这次齐鲁制药总裁李燕来北京,在医药方面拿出了两个文件:
一份是《关于大力支持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的几点建议》,另一份是《关于加大对“一致性评价药品”宣传力度的建议》。
https://www.sohu.com/a/526789632_222256
静静帮我读一下第二份建议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被认为在药品质量、疗效上与原研药品等同,但价格相对更低。不过,相关调研结果显示,一致性评价、国家集采推行以来,民众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的认可度、购买度并不高。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将面向民众的一致性评价宣传工作纳入药监、医保、工信、发改、卫健、科技、宣传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多角度形成“通俗易懂”的权威宣传资料,大力宣传和打造国产优质仿制药的口碑,增强民众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度。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患者没有直接选择权。建议借鉴日本经验,赋予药师开展一致性评价药品宣传和替代的权利,明确给予药师开展此项服务的医保支付项目和金额,由药师承担针对患者的一致性评价药品宣传职责;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授予药师进行一致性评价药品替代的权利。
齐鲁制药总裁的提议不能说没有道理,国家认为国产药物已经和原研药物的效果一致,的确应该鼓励人民使用国货。但李燕建议国家学习医药代表,直接给药剂师发推广费,这个建议还是太夸张了。我倒建议,立法规定,如果廉价的国产药物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公务员看病和干部病房就必须使用。禁止公务员用公费医疗报销更贵的进口原研药。有干部带头,我相信人民群众对国产仿制药的信心会迅速提升。
另一个关于医药的提案,来自安徽人大代表杜延安,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安徽亳州市委书记。而亳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集散地。亳州市场的定价,几乎可以给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做定价基准。我查了亳州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市的生产总值是1806亿。
http://xxgk.bozhou.gov.cn/OpennessContent/show/1560133.html
到了2022年报告,亳州宣布,生产总值增长8.3%,按上一年报告推算应该是1955亿。同时,全市的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1500亿,可以说整个亳州的经济都是围绕中医药产业运转的。
https://www.bozhou.gov.cn/OpennessContent/show/1834520.html
亳州书记因此提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提案,修改《中医药法》。
第一处修改,要把中医医疗广告的审批权限降低,从省级政府降到市级政府。换句话说,亳州要自己审批自己的中医广告。
第二处修改,要放松医疗机构自己配置中医药剂的监管,现在是省级药品监督部门管,杜书记希望能减少报备层级,精简备案手续,简单地说还是要市一级自己管。
第三处修改,是要求医保增加中医报销比例,取消对中医药诊疗手段的限制。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984828
这三条提议显然可以在短期内刺激亳州经济,提高药品流通效率,但长期效果,我想回顾一下398期睡前消息节目。那一期我提到江苏省药监局发布新规定,大大放宽对中药的技术标准,允许实质杂质含量达到放到5%,而且只要不出事,不符合标准也不罚款。
https://med.sina.com/article_detail_101_1_112855.html
当时我说,对整个中医药行业来说,这是能打出内伤的致命攻击。现在亳州代表要求全面放松对中药配方和广告的监管,我觉得真喜欢中医的代表应该去找他辩论,给真正有效的中医药留一条活路。
下一个有影响力的提案,是河南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的提议,部属高校按各省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2_03_06_629013.shtml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建议。之前网络讨论,诉求往往是所有大学都全国统考,统一分配,这忽略了中国地方政府为大学支付大多数经费,提供大多数土地和配套设施的问题。尤其是地方大学,建设经费可能都是地方政府出的,所以做到全国一刀切未必合理。
但是,那些由中央政府拨款,国家部委建立的大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搞歧视性招生,这没有任何道理。所以我赞同卢书记的建议,先从部属高校开始,说清楚名额的分配规则。哪些是因为选拔优秀学生分配的,哪些是为了换取地方政府支持分配的,哪些是因为特殊原因分配的。特殊原因不一定要禁止,但一定要说出来给全国人民听听。大家可以去网上支持一下卢克平的建议,也督促本地人大代表提类似的议案。
来自北京的委员,九三学社许进要求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理由是。英语教学课时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他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督工你怎么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288896916576673&wfr=spider&for=pc
我英语不好,在办公室里经常要找同事求助,才能分析外国问题。我的口语也很差,出国基本要靠手语交流。但我认为,在翻译软件能用来翻译科技论文、直接打破文化壁垒之前,中国学生必须学英语。
从学术角度说,英语世界的科技存量,和中国现有存量,还有数量级上的差异;中文论文的质量,中文学术圈的风气,都和英文没法比,这个现状不是十年、二十年就能改变的。未来的社会,虽然不是人人都要写论文,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和外国人做日常对话,但一个像样的技术劳动力,必须有看论文的能力,有处理跨国信息的能力,否则很难证明自己比机器人更有价值。
另外,我认为在青少年阶段,学习一门和中文差异较大的语言,对改善思维方式有很大帮助。以我写作的经验来说,中文是一种缺乏从句的语言,优点是流畅性强,很容易形成连续的主谓宾结构,层层推进;缺点就是缺乏复杂逻辑性,要引出一个逻辑支线,往往要另开一个新话题。所以习惯英文的人,写中文经常会出现“翻译体”。
从媒体传播的角度说,“翻译体”不是好事,我每天处理文案,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减少“翻译体”文字。但从学术研究,考虑复杂问题的角度说,“翻译体”显然更合适。青少年时代,学习一门有通用性,又能改善逻辑的语言,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所以我认为英语课应该保留。
督工你前面提到四川代表李君建议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任何网络游戏,这位代表还有一个提案,关闭网络直播打赏功能,认为这样才能减少平台因利益驱动而无视直播内容下限的行为。督工你怎么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358065853385203&wfr=spider&for=pc
我不是一个很擅长直播的人,睡前消息节目都是录播。但我知道,直播是自古以来绝大多数表演艺术存在的前提,尤其是民间娱乐产品,自古以来就是通过直播打赏方式生存的。现在网络时代,直播打赏制度也许有弊端,但直接禁止是不对的。最近几年,虽然很多直播涉及一些低俗内容,但这也不是互联网的问题,而是因为自古以来民间艺术就掺杂高比例的低俗内容。反而是在互联网时代,情况有所改善,直播内容的水平和层次都在提高。
打赏制度真正的问题,在于某些人对主播节目产生了情感依赖性,把现实中的财产都拿来购买虚拟感情服务。这样的人如果是未成年人,说明家庭教育和家庭财务管理有问题,不能怪互联网。如果是成年人把买房、治病的钱都打赏给主播,这说明我们社会有太多的人渴求情感交流,而这种需求被身边的人无视了。如果总是通过攻击网络产品来掩盖自己的错误,就算炸掉整个互联网,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不会改善。
吉林代表张宝艳提出了一个类似建议,禁止网络投票制度。她表示,目前网络投票之风盛行,大有取代传统投票的趋势。但是参与网络投票的大多数是熟人,拼的是被评人的人际圈子或者权力,甚至有些政府、企事业单位将投票当成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张宝艳认为,很多真正优秀但缺少人脉圈子和单位支持的人,会因此落选。而不良投票行为又制造了专业“刷票公司”,把评选活动变为一场“烧钱游戏”。所以要禁止网络投票制度,督工你怎么看?
https://m.gmw.cn/baijia/2022-03/07/1302832718.html
这个建议反而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也不在网络投票,而是现实的制度。之所以大家喜欢到多个微信群刷票,是因为可以动员朋友的朋友来冲击自己的熟人社会,在自己的圈子内获得名望甚至是现实利益。而之所以有人会花钱去找刷票公司,原因是陌生ip也可以拿来刷熟人圈的票,改变民意测评的结果。
张宝艳代表的第一句话说清了事情的本质,她说“目前网络投票之风盛行,大有取代传统投票的趋势”。这里的问题是传统投票制度没有搞好,单位领导偷懒用网络投票制度代替,所以才制造了刷票问题。我们国家各级政府,各级单位的合法性,都来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常态化的人民代表存在,有常态化的民主制度存在,还要搞网络投票,这说明在不开会的时候,人民代表制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月份,新华社的半月谈杂志曾经发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两三万户籍人口投出7万票?半月谈:应坚决整治公款买票乱象》,静静帮我读一下内容: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720013
“我们这里每个季度会进行一次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下载App数量以及投票多少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各个乡镇按票数排名,排名落后的乡镇主要领导会被约谈。”西部某地多名基层干部直言,用App下载指标数量、投票数量多少等来评价乡镇工作,让乡镇干部疲于应付。
“这个时候,如果领导说一句,某某乡镇你要加油啊,你说压力能小吗?”基层干部周芳透露,上级要求各个乡镇想尽一切办法把票数投上去,导致一些乡镇为了更高的票数而违规操作。“一些乡镇通过政府花钱在网络上买票,请‘水军’到指定的App上去投票,公款买票成为一种风气。”
一名乡长说,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最具安全感乡镇评选投票中,本来1个手机号可投1票,但出现明显与户籍人口数量不符的投票数。本地某乡镇户籍人口仅2万多人,结果投出4万多票。还有两个乡镇,户籍人口都是两三万人,却分别投出5.8万票和7万多票。
所以,无论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说,还是从张宝艳本人的人大代表身份出发,反对网络投票代替实体投票,是非常合理的提议,支持张宝艳和其他人大代表日常发挥自己的作用。
睡前消息403期到此结束,文字内容随后会发在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感谢各位观众的投币和点赞,但更感谢各位的评论、弹幕和转发。我们周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