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岗的发言

字数:972

  会议期间,高岗又两次发言,一次是1953年6月下旬作了关于五年计划框架的报告;一次是批评薄一波的发言,其中,不点名地批评了刘少奇的一些观点。

  高岗对自己的发言是比较谨慎的。他不仅对出席会议的东北代表说过,东北的发言要谦虚谨慎,要多听听其他地区同志的意见,而且自己的发言稿也是经过几个人认真讨论研究后写出来的。相比之下,有些人发言用词之尖锐激烈,上纲之高,远胜于高岗,有人甚至把薄一波比作布哈林或季诺维也夫。

  高岗为了准备这次发言,把安志文、马洪、张玺等人召集在一起,提出:要站得高,看得远,要从理论上对右倾思想进行批判,要批深批透。几个人讨论研究以后,又分头查找资料,最后由马洪执笔写出发言稿。其中批评薄一波的错误思想时,引用了一些刘少奇的言论加以批评;也引用了毛泽东著作《战争和战略问题》中的一些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了枪确实又可以造党……还可以造干部,造学校,造文化,造民众运动……”⒀

注13《战争和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512页。

  高岗的发言稿,毛泽东看过,并作了多处修改,其中凡提到薄一波的“个人主义”之处,都改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比高岗原稿的提法更高了。

  周恩来也看过这个发言稿,没有提出异议。刘少奇看了高岗的发言稿以后,要求和他谈一次。有人说他没谈,但高岗说他与刘谈了,并说刘承认了错误。究竟如何笔者已无可考。

  高岗发言以后,薄一波去找他交换意见,认为上纲太高,难以接受。高岗把毛主席批改过的发言稿给薄看,薄无言以对。

  周总理在大会总结发言中说,基本同意高岗的发言。

  后来,有人说高岗的发言是“鼓吹枪杆子造党”,是“制造军党论”。高岗自己则说:“‘枪杆子造政权,枪杆子造党’这类话,在财经会议上批评一波的发言中,我讲过。那是引用毛主席《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的有关内容。”

  也有人说,高岗在会上跳得特别高,反刘特别起劲,以此说明高岗为了“篡党夺权”而故意制造“批薄射刘”的歪风,是其重要的“阴谋活动”。其实,“批薄射刘”既然是毛泽东的意思,谁不踊跃响应?以高岗历来对毛泽东的关系而言,以其思想观点与毛泽东相一致的情况而言,他“跳得高”是很正常的。若是他不“跳”,或“跳得不高”,反而是不可思议的、不正常的了。

  高岗明白,在毛泽东心目中,刘少奇是贯彻总路线最大的障碍。而薄一波的新税制等错误,不过是揭开刘少奇“盖子”的一个导火线而已。他对薄一波主要是在工作方面有一些具体意见。他在反省时承认:“财经会议,批评一波,是指桑骂槐。”

  会议后期,毛泽东问他:“你看薄一波的错误是什么性质?”

  他毫不犹豫地说:“是党内性质”。

  毛泽东说“好!”

  后来毛泽东在1953年8月12日的大会上说:“薄一波的错误是工作中的政策性的错误”。而在会议开始时,他曾说过薄一波的新税制是“路线错误”。


(二)批薄射刘(四)“批薄另有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