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批判还要继续

字数:1872

  1953年8月9日,政治局讨论周恩来的总结报告。毛泽东对这个总结作了多处重要修改:⒂

注15以下四点修改内容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45页。黑体为原文所有。其中一部分发表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89页。

  1、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问题,他指出:

  这条总路线的许多方针政策,在1949年3月的党的二中全会的决议里,就已经提出,并已做了原则性的解决。可是许多同志,却不愿意遵照二中全会的规定去工作,喜欢在某些问题上另闹一套不符合二中全会规定的东西,甚至公认违背二中全会的原则。

  2、关于同私人资本主义进行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问题,他补充:

  以薄一波同志为代表的若干财经工作干部在对私人资本主义所犯错误,是直接违反上述规定的。

  3、关于党的统一领导问题,作了以下修改: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历来总是强调党的统一领导,反对各个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向党闹独立性,反对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的错误倾向,反对分散主义,这绝不是偶然的。这次税收、商业、财政、金融工作中所犯的许多错误,是与向党闹独立性、与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的错误倾向、与分散主义离不开的。修正税制及其他许多违反党的原则的措施,不向党中央请示,不与地方党委商量,亦不考虑有关部门的不同意见,就独断专行地加以实施,而修正税制竟反与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事先取得协议,离开了党的立场,这都是分散主义发展起来的必然结果。

  4、关于薄一波的错误,毛泽东删去了“带路线性”四个字,指出:

  所有这些错误,还未构成一个系统,所以还不应该说成是路线错误。此外,他还补充道:薄一波同志……在各个时期中当他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的时候,他的工作是有相当成绩的。现在的问题是薄一波同志能不能虚心接受各同志的正确批评而坚决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希望他虚心接受同志的正确批评,坚决改正错误,以便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做有益于党和人民的工作。(黑体字为毛主席所加)

  1953年8月11日,在怀仁堂召开的大会上,刘少奇作了自我批评,不仅检讨了“天津讲话”等与社会主义建设有关的错误,还说关于过早地提出和平民主新阶段,没有提蒋介石打内战的可能性;关于土改说了过“左”的话,等等。总之,他表示接受批评。

  会上,周恩来作了总结报告。

  1953年8月12日,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指出:

  在“三反”“五反”运动之后,党内有两种性质的错误。一种是一般性的错误……另一种是原则性的错误,如资本主义倾向。这是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是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问题。这种资产阶级思想,不仅财经工作中有,而且政法、文教和其他工作中也有,中央同志中和地方同志中都有。⒃

注16《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90页。

  说到对薄一波的批判,他说:

  有人说,薄一波的错误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这是不妥当的。主要应当批判他有利于资本主义,不利于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薄一波的错误,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它有利于资本主义,不利于社会主义和半社会主义,违背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资产阶级一定要腐蚀人,用糖衣炮弹打人。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精神的糖衣炮弹打中了一个靶子,就是薄一波。他的错误,是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宣传新税制的社论,资产阶级拍掌,薄一波高兴了。关于新税制,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报告。⒄

注17《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91、92、94页。

  他认为:

  薄一波的错误,并不是孤立的,不仅在中央有,在大区和省市两级也有。⒅

注18《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91页。

  因此,他要求:

  要在党内开展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各大区和省市要开一次会,根据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这次会议的结论,检查自己的工作,借以教育干部;为了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必须在全党,首先在中央、大区和省市这三级党政军民领导机关中,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倾向,即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各大区和省市要在适当时机召集有地委书记、专员参加的会议,展开批评讨论,讲清楚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⒆

注19《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91~94页

  正是根据他的这些意见,后来在全国开展了宣传学习总路线的群众运动,把原来是党内的,甚至在中央领导人范围内的意见分歧,变成了全民的大辩论。他还讲到:

  为了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必须实行集体领导,反对分散主义,反对主观主义;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问题,都要先由党委讨论决定,再由政府执行。进城以来,分散主义有发展,全国有许多人,是靠无政府状态吃饭。薄一波就是这样的人。⒇

注20《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94~96页

  直到1953年11月4日,毛泽东在对中央农村工作负责同志谈话时,还充分肯定财经会议的重要意义:

  总路线的问题,没有7、8月的财经会议,许多同志是没有解决的。7、8月的财经会议,主要就是解决这个问题。21

注21《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16页。

  所以这些都说明,财经会议上的“批薄射刘”是在毛泽东亲手策划与指挥下进行的,而不是高岗制造的。他是毛泽东与刘少奇建国思想的第一次公开碰撞。难怪有人说,财经会议是毛泽东反刘的试探,“文化大革命”是向刘少奇发动总攻。


(四)“批薄另有后台”?(六)毛泽东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