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下游有大邑

字数:489

再回到嵩山脚下。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整个颍河中上游,就会对王城岗这类中心聚落的定位有更清晰的认识。

颍河中上游谷地以海拔200米等高线为界,可以分为登封和禹州两个自然区域,河流落差在禹州地段急剧变缓。由上游的王城岗顺河而下就是地处中游的另一处大邑——禹州瓦店遗址[84],二者的直线距离约37.6公里。

从两个聚落群所处的自然环境看,登封盆地地势局促,水流落差大,可耕地范围相对狭小,但丰富的动植物和石料资源都处于聚落群的可控范围内。而禹州境内河道宽阔,地形呈半开放状态,可耕地相对较多。但与登封聚落群相比,某些资源尤其是日用石器的石料资源获取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劳力,因此聚落群内外的交流都较密切,整个聚落群的发展趋于开放[85]。

颍河中上游岩石资源与龙山晚期的开发

以瓦店遗址为中心的禹州聚落群,目前共发现同时期的遗址14处,基本上沿河分布。中型聚落的规模较大,比例也高于以王城岗遗址为中心的登封聚落群。

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登封聚落群与禹州聚落群的文化面貌存在差异。总体上看,登封聚落群基本不见外来文化因素,而禹州聚落群,除了本地的王湾三期文化因素之外,还掺杂了大量来自东方海岱龙山文化和南方石家河文化的因素[86]。有学者进而推断这些文化现象的渗入,很可能与人口迁徙有关,而不一定限于物品的远程交换。


大禹在哪儿治水?大邑瓦店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