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日趋繁盛,从唐代末期至北宋前期,封闭式的坊市制逐渐被开放式的街巷制所取代。考古及文献材料表明,北宋中期开始出现的新的城市规划及与之相应的管理制度,是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制度大为松弛这一历史大趋势的产物。此后的元、明、清各代的城市规划及制度,均采用这种开放的形态,并有所发展。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汴梁城平面示意(《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
开封城变迁示意(《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清明上河图》中的开放式街巷(局部,明·仇英绢本)
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都是在唐代旧城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在街道布局上虽不甚规整,但在城市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汴梁全城有内外城墙三层。中间一层为内城,主要分布着中央各官署,内城中部又有宫城,即大内[4]。这种宫城居中、布局方正的重城式平面规划,对后来金中都、元大都乃至明清北京城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同前代相比变化最大的当属坊墙拆除,临街房舍店铺及娱乐场所的出现。如果说汴梁和临安新的城市规划因受旧城约束还无法充分地表现出来,那么平地起建的元大都则可以说是开放式街巷制城市的典型。
元大都平面呈矩形,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重城套合组成。其中皇城建于城内南部中央,四面包围宫城和皇家苑囿区。元大都中轴线的规划更为明确,自南垣中央城门丽正门经皇城、宫城正门、正殿,直至全城中心点万宁寺之中心阁。礼制性建筑太庙和社稷坛分列宫城之左右,最大的市场建于宫城之北,城内的九条纵街和九条横街构成了全城的主干街道。据此,元大都的总体布局与《周礼·考工记》所载“营国”制度最为符合。在城内南北向主干街道之间分布着数百个胡同(时称“火巷”),宽度在6米左右,多呈东西向排列,今天北京城内的许多胡同就是元代火巷胡同的残迹。大片民居住宅之间,混杂着寺庙、衙署和商店等。全城以街道划分为50个坊,但周围已无围墙相隔,呈开放之势。元大都的城市规划是中国王朝时代后期开放式街巷制的典型,这一新的城建规制为后来的明、清所继承[5]。
元大都(《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明永乐年间立为都城的北京城(内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缩北展南,改建而成的。内城的街巷,基本上沿用元代旧制。大小干道两旁散布着各种手工业作坊和商行店铺,胡同小巷则是市民居住区。嘉靖年间,又在城南加筑一外城,实际上是尚未完工的环城外郭城的南部。外城内除了东西并列的天坛和先农坛外,主要是手工业区和商业区。皇城位于内城的中部偏南,其内偏东为宫城,即紫禁城。此外还分布有禁苑、庙社、寺观、衙署和宅第等。中轴线仍沿元大都之旧,更为加长,由外城的永定门经内城正门、紫禁城直至鼓楼和钟楼。所有城内宫殿及其他重要建筑都沿着这条南北向的中轴线展开。皇城和宫城占据全城的中央部分,以帝王为中心的“建中立极”的都城规划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清定都北京后,基本上袭用明的都城和宫殿,此外又开辟了西郊的皇家林苑[6]。
可见,只是在先秦秦汉“大都无城”时代之后的魏晋至明清时期,中国才进入了“无邑不城”的时代。至近代,失去了防御和礼仪双重意义的城墙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极少数保留至今的,无疑都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下面,拟以“倒叙”的形式,从处于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关键期,而学术观点又分歧严重、论辩激烈的秦汉都城入手,逐渐向前追溯,谈谈我们对中国早期都城城郭形态的这一新认识。
北京旧城城址变迁示意
金、元、明都城位置变迁(《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
[1]徐光冀:《曹魏邺城的平面复原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2]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文物》1978年第7期。段鹏琦:《汉魏洛阳城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1986年。
[3]宿白:《隋唐长安城与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马得志:《唐代长安与洛阳》,《考古》1982年第6期。徐苹芳:《唐代两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考古》1982年第6期。
[4]丘刚:《北宋东京三城的营建和发展》,《中原文物》1990年第4期。
[5]徐苹芳:《元大都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6]徐苹芳:《古代北京的城市规划》,《环境变迁研究》第一辑,海洋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