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洛阳:最后的无郭之都
由上可知,尽管对汉长安城的布局结构诸问题有较大的争议,但学者们对紧随汉长安城之后兴建的东汉洛阳城却有相当的共识。
第一,东汉洛阳城的都城朝向无疑已坐北朝南,规划性比扩建而成的汉长安城稍强。
东汉洛阳城南垣的平城门与南宫相连,已成为全城最重要的城门。但北宫与南宫占据城内大部,位置略有参差,就全城而言,中轴线的规划思想也并不鲜明。魏晋以降都城中普遍存在的中轴线布局,特点是以从宫城正门南伸的南北向长距离主干大道为轴线,对称布置整个城区。一般认为,这种规划尚未见于秦汉都城,首开这种规划制度先河的是曹魏邺城。
第二,东汉洛阳城城圈属于内城,城内宫殿区的面积仍然较大,仍处于以宫室为主体的都城布局阶段。
宫殿区规模的巨大化是从战国到东汉时期都城布局的一个显著特点。与叙述东汉洛阳城仅限于城圈的观点[63]相左,杨宽认为“洛阳城依然属于内城性质。南宫和北宫不仅面积很大,而且占据城中主要部位……宫殿、仓库、官署,和西汉长安一样,布满整个都城之内”,“洛阳整个城属于‘皇城’(内城)性质”[64]。的确,总体上看,东汉洛阳城内宫苑面积达全城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左右,仍处于以宫室为主体的都城布局阶段。相比之下,对居民里闾与商市的安排则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居民多居于城外,三处著名工商业区中的南市和马市也都位于城外[65]。
东汉洛阳城(《洛阳大遗址》)
第三,东汉洛阳城虽有较大的郭区,但并无具有实际防御作用的郭城城垣。
据《洛阳伽蓝记》卷四载,洛阳东郭以新开漕渠(阳渠)作为屏障,在上东门以东七里的漕渠上建有桥梁,称为七里桥,并在桥东一里建有“门开三道”的东郭门。洛阳西郭以“南临洛水,北达邙山”的张方沟作为屏障,在上西门以西七里的张方沟上建有张方桥,东汉称为夕阳亭,是上西门的外郭亭所在。夕阳亭又叫洛阳都亭,具有郭门性质。杨宽据此指出,洛阳的南郭就是南城墙与洛水之间东西宽六里、南北长四里的地区。汉魏洛阳与西汉长安一样,“以天然河流与新开漕渠作郭区的屏障,同样以桥梁与郭门作为郭区的门户,或者以桥梁与外郭亭作为郭区的关口”,而“汉魏洛阳之所以会有与西汉长安如此相同的结构,该是东汉都城的建设沿用了西汉的制度”[66]。
在“杨刘之辩”中,尽管刘庆柱不同意杨宽关于汉长安城外有“大郭”的观点,但也认可在西汉中期后,人们把汉武帝时修建的漕渠与宣平门以东大道交汇处称为东郭门,正像汉魏洛阳城以张方沟上的张方桥为西郭门一样[67]。这表明论辩双方在西汉长安城和东汉洛阳城均存在观念上的郭区的认识是一致的。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对洛阳城外的遗存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据文献记载,当时在洛阳城周围,最高统治者同样精心营造了为数众多的宫、观、亭、苑,近城地带,更是各种重要礼制建筑的所在地和人口较为密集的居民区。”“洛阳三市中金市以外的马市和南市,分别设于城东和城南。”此外,还有白马寺、汉大将军梁冀所筑皇女台及私家园林等。其中北郊兆域,南郊圜丘、灵台、明堂、辟雍等遗址,都经调查、勘探和重点发掘。“历年来勘察实践显示,当时的手工业遗址主要分布于城外。”[68]显然,上述种种,构成了郭区的内涵。东汉洛阳城城圈的内城性质、郭区的内涵与结构,对解读西汉长安城的形态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汉魏洛阳城城垣(《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由前述分析可知,秦汉都城的都邑布局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总体上显现出大都无防的格局和宏大的气势,与其进入帝国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是相适应的。
[1]刘庆柱等:《汉长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董鸿闻等:《汉长安城遗址测绘研究获得的新信息》,《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5期。
[3]黄展岳:《汉长安城的发掘》,《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4]刘瑞:《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第25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5]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创刊号。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573-5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刘庆柱:《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考古》1987年第10期。
[7]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5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8]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2000年第7期。
[9]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创刊号。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5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0]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创刊号。
[11]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创刊号。
[12]刘庆柱:《再论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答杨宽先生》,《考古》1992年第7期。
[13]刘瑞:《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第25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4]刘运勇:《再论西汉长安布局及形成原因》,《考古》1992年第7期。
[15]呼林贵:《汉长安城东南郊》,《文博》1986年第2期。
[16]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第49、53、58页,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
[17]刘庆柱:《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考古》1987年第10期。
[18]刘瑞:《汉长安城的闾里问题》,《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附录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9]王子今:《西汉长安居民的生存空间》,《人文杂志》2007年第2期。
[20]这些学者的学术观点,可参阅下列论著。阎文儒:《金中都》,《文物》1959年第9期。佐藤武敏:《漢代長安の市》,《中国古代史研究》2,吉川弘文館(东京),1965年。马先醒:《汉简与汉代城市》,简牍社(台北),1976年。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创刊号。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佐原康夫:《漢代の市について》,《史林》(京都)第68卷5号,1985年。孟凡人:《汉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4年。
[21]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第8页,中华书局,1984年。
[22]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第131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23]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考古》1996年第10期。
[24]刘庆柱等:《汉长安城》第164-165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25]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6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6]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605-60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7]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创刊号。
[28]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58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9]刘庆柱:《再论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答杨宽先生》,《考古》1992年第7期。
[30]刘庆柱:《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考古》1987年第10期。
[31]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的宫城和市里布局形制述论》,《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3年。
[32]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创刊号。
[33]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6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4]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5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5]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考古》1996年第10期。
[36]这些学者的学术观点,可参阅下列论著。史念海:《汉代长安城的营建规模》,《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辑。徐为民:《论秦西汉都城的面向——兼与杨宽先生商榷》,《秦文化论丛》(六),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第80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王社教:《论汉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辑。刘运勇:《西汉长安》第35页,中华书局,1982年。贺业钜:《论长安城市规划》,《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孟凡人:《汉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4年。韩国河等:《试论秦汉都城规划模式的基本形成》,《纪念陈直先生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杨东晨:《论汉都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和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37]刘瑞:《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第2-4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8]刘庆柱等:《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结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40]刘庆柱等:《汉长安城》第109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41]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考古》1996年第10期。
[42]刘瑞:《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第49-5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43]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创刊号。
[44]刘庆柱:《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考古》1987年第10期。
[45]刘瑞:《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第64-6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46]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创刊号。
[47]韩国河等:《论秦汉都城规划基本模式的形成》,《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48]梁云:《战国都城形态的东西差别》,《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辑。
[49]王子今:《秦献公都栎阳说质疑》,《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栎阳非秦都辨》,《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3期。
[50]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西安秦汉栎阳城考古新发现确定战国栎阳城位置并发现汉唐白渠》,《中国文物报》2015年9月11日。
[51]王学理:《咸阳帝都记》第123-173页,三秦出版社,199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都咸阳考古报告》第9-12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52]陈国英:《秦都咸阳考古工作三十年》,《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合刊。刘庆柱:《论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0年第5期。
[53]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588、10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王学理:《秦都咸阳》第7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54]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588、10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55]王学理:《秦都咸阳》第7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56]王学理:《咸阳帝都记》第126-129页,三秦出版社,1999年。
[57]武伯纶:《西安历史述略》第88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创刊号。王丕忠:《秦咸阳宫位置的推测及其他问题》,《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
[58]刘庆柱:《秦都咸阳几个问题的初探》,《文物》1976年第11期。刘庆柱:《论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0年第5期。
[59]孙德润:《秦都咸阳故城形制》,《泾渭稽古》1995年第1期。
[60]王学理:《秦都咸阳》第206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王学理:《咸阳帝都记》第127、129页,三秦出版社,1999年。
[61]韩国河等:《论秦汉都城规划基本模式的形成》,《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李令福:《秦都咸阳若干问题的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增刊。徐卫民:《秦都城研究》第145-149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韩建华:《秦咸阳城郭形态的再探讨》,《文博》2002年第4期。
[62]梁云:《“汉承秦制”的考古学观察》,《远望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63]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第17-21页,中华书局,1984年。
[64]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1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5]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第21页,中华书局,1984年。
[66]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600-6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7]刘庆柱:《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考古》1987年第10期。
[6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秦汉卷》第236-23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洛阳故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1962~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