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南大邑
洹南都邑的存在年代相当于殷墟文化的第一至四期。
殷墟文化第一、二期,洹南小屯一带开始出现大型夯土建筑群,一般认为属宫殿宗庙区。自殷墟一期开始,居址和墓葬以小屯为中心分布。苗圃北地的铸铜作坊始建于此期。都邑的重心已移至洹南,遗址群的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本期晚段,遗址群范围有所扩大。至少在殷墟文化第二期时,宫殿宗庙区的西、南两面开掘了大型取土沟,部分连通洹河,应具有划区标识作用。取土沟围起的面积达70万平方米左右。其内有兴建于此期的夯土建筑基址,也有王室贵族的墓葬,如妇好墓、花园庄东地墓葬等。苗圃北地的铸铜作坊此时继续使用,其东北的薛家庄和小屯西北的孝民屯西地又各发现铸铜作坊一处。在大司空村东南新出现制骨作坊一处。小屯以外,居民点的数量和范围均有较大规模的扩增。南到刘家庄、梅园庄,西至孝民屯,都发现了此期的居址。遗址群的总面积扩大至20平方公里以上。侯家庄西北冈一带的王陵区已经建起。一般家族墓地数量显著增多。殷墟西区的“族墓地”也形成于此期。
殷墟文化第三、四期,遗址群的范围扩大至30平方公里左右。小屯及其附近仍为宫殿宗庙区。其外围取土沟已废弃,开始填埋。但宫殿区的范围很可能扩至更西的四盘磨村东一带,那里已发现了沟状遗存的线索[95]。洹河北岸西北冈一带的王陵区也不断扩大。这时的手工业作坊进入一个大的发展阶段。苗圃北地铸铜遗址的规模扩大了约一倍。孝民屯、薛家庄铸铜作坊及大司空村东南地制骨作坊一直沿用并都相应扩大。遗址群最西端的北辛庄附近,自第三期始又新建了一座制骨作坊。小屯西北地于第四期时新建了一处玉石器制造场。随着人口的增多,原有的居民点和墓地迅速膨胀[96]。
从考古发现的材料看,以小屯为中心的殷墟遗址群的主体遗存是自武丁开始的,因此,有的学者提出殷墟始迁于武丁[97]。而较之稍早的洹北城,应处于文献记载“殷”的范围内,因此,“盘庚迁殷的地点,最初可能是在安阳洹河北岸今京广铁路两侧。至武丁即位,国力隆盛,方迁到现在所知的以小屯为中心的殷墟”[98]。也有学者推断洹北城为河亶甲所迁“相”[99]。还有学者认为“无法排除‘河亶甲居相’,也不能否定‘盘庚迁殷’,甚至还有‘先后续存’的可能”[100]。
殷墟都邑布局的演变过程(二)(葛韵制图)
殷墟宫庙复原区鸟瞰(《考古中华》)
以洹南小屯宫殿宗庙区和洹北西北冈王陵区为中心的200余年的时间里,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的繁荣,殷墟都邑经历了规模由小到大、结构逐渐复杂的过程,聚落总面积达36平方公里(由对殷墟边缘区的勘查可知,较之早年划定的24平方公里的保护范围,殷墟遗址群向南有大规模的延伸[101])。宫殿区的范围可能不限于取土沟与洹河围起的70万平方米的区域,而是向西延伸,以人工或自然沟壑为界[102]。但在80余年的田野考古工作中同样未发现外郭城的迹象。
如果说以郑州城、偃师城为代表的商代前期的都邑布局(宫城+郭城),与商代后期以洹南为中心的安阳殷墟有较大差异的话,那么洹北城可能正处于这两大模式的转折期。在承继了郑州城、偃师城的某些布局特征的同时,洹北城似乎又具有开洹南殷墟模式先河的意义,“正是吸取了(洹北)疏于防火的深刻教训,小屯宫殿才临河而建,并精心设计,处处防火。而由于洹河边特殊的地理位置,已无法满足再建城墙的需要。这可能是殷墟没有城墙的最主要的原因”[103]。当然,关于洹南殷墟未筑城的原因,学界还多有推想。最具典型性的推论是,“殷墟这一大邑聚落是通过星罗棋布式的小族邑簇拥着王族城邑而构成的。王族城邑是殷墟大邑商的中心,是都城的心脏,在王族城邑周围,在30平方公里王畿范围内向心式地分布着层层族邑,这层层族邑的沟通联结,形成了似无实有的聚落人墙,起到了聚落屏障或城墙的作用。加上殷墟文化时期的国力强盛和王权的强大威慑力,故殷墟都城很可能是没有外郭城墙设施的”[104]。作者把这类都邑布局称为“族邑模式”,认为“殷墟这种大邑都城形态,可能也直接影响了西周丰、镐京城的形态”。
无论如何,在相隔了约200年军事攻防色彩浓烈的二里岗时代后,殷墟的聚落形态又呈现出与二里头都邑相近的状况,并正式进入了直到西周王朝结束近500年“大都无城”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