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蒙夏联军入陕与第一次延安之役
13世纪初,分占今陕西境的宋、夏、金三国都开始走下坡路,国势日衰。而北边又一个新兴少数民族蒙古族,则在其卓越的领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完成了由分裂混战走向统一建国的过程,并随即展开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大规模对外征服。在几十年时间内,蒙古骑兵如疾风闪电,摧枯拉朽,纵横欧亚大陆,所到之处,一顶顶皇冠落地,一个个王朝覆没,西至多瑙河,东极太平洋,北起冰原,南达爪哇的几乎整个欧亚地区,都先后升起了蒙古人的战旗。分据陕西的夏、金、宋三个王朝,也次第为蒙古所灭。在这期间,蒙古军以20年时间(1216—1236年),从入陕北,到破阳平关,于几进几出之后,最终占有了全陕,从而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开其端而北宋亡后更显然的陕西的分裂局面。
蒙古人对夏、金两国的征服,几乎是平行地进行的。1205年,还在蒙古建国前的部落兼并战争中,孛儿只斤·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便在消灭乃蛮部军队后追击其酋亦剌哈桑昆而侵入西夏境内,攻破夏国的力吉里寨、夏落思城等地。1207—1209年,刚刚建国的蒙古人又向西夏连续发动两次攻势,攻下兀剌海、克夷门等名城,并包围夏都中兴府五个多月,迫使西夏屈服投降,并献公主给成吉思汗以求和。从此西夏实际上已成为蒙古人的附庸。
1210年(金大安二年)[1]成吉思汗征夏得胜一回汗廷,便停止向金朝进贡,拒不奉金诏,从而宣布与金决裂。次年,成吉思汗率众誓师克鲁伦河,大举南下,发动了侵金、灭金之战。从1211—1214年(大安三年至贞祯二年),蒙古军两次纵横金境,从华北到东北,攻破了金西京大同府、东京辽阳府,兵围金中都,蹂躏了除中都、真定等11城之外的金朝华北、山东、辽东全部国土。金朝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并于1214年(贞祐二年)弃中都南迁。
当时,金廷内曾有“徙都长安”之议,并派元帅赤盏以重兵入陕为屏障计,[2]后来虽然决定南迁汴京,但仍然加强了西北的军事力量,西夏因此深为不安。而蒙古在掳掠了金朝东半部之后,又把目标放在了西边。于是蒙古裹胁西夏,联兵侵入陕北,开始了侵陕、并陕的战事。
1216年(贞祐四年)夏,蒙古将军三木合拔都率1万骑兵,督西夏军攻至延安城下。金朝以乌古沦庆寿为元帅左监军兼陕西统军使,在延安抗击蒙夏联军。蒙夏军攻城不下,转攻延属各地。八月,联军中的夏军攻安塞堡(今安塞县北),被乌古沦庆寿击败。又攻鄜州,乌古沦庆寿与战于州境的仓曲谷,州城得以不陷。
三木合拔都以西夏军为饵缠住乌古沦庆寿,自率蒙古军绕鄜、延而南下,继续深入金境,于九月间攻入坊州(今黄陵县),随即进入关中。京兆大震。金廷闻讯,派签枢密院事永锡率军增援陕西。但是金宣宗这时已对守陕毫无信心,对永锡说:如果敌人势大,你就把守潼关,不让敌人过关东进就行。同时下令把驻扎关中东部同、华二州的陕西军队都拨给永锡指挥。这实际上是个主动撤守关中的计划。陕西当局知道后激烈反对。尚书左丞相兼都元帅仆散端这时行省陕西,上奏说:“潼关之西皆陕西地,请此军隶行省,缓急可使。”[3]金宣宗又加以批准。于是,一支军队被派给两家。永锡到河南渑池后即以兵不至,迟迟不西进。正当金廷朝令夕改、指挥失措时,蒙古军已于十月穿过关中,攻至潼关。拨给陕西行省的同、华驻军皆坐视不救,而关东的永锡又无兵可援。潼关守将、金陕州宣抚副使兼西安军节度使泥厐古蒲路虎领兵御敌,被蒙古军击毙,守关金军溃散。蒙古军遂攻入河南。金廷以潼关兵败,把永锡撤职下狱。
此后三木合拔都继续东进,由虢州、陕州、汝州,至十一月初打到开封府杏花营,离金朝刚刚迁至的汴京城只有20里。这次蒙古军只以次要将领,率1万人的小部队,于刚刚攻占中都之后便向金朝的新都汴京发动试探性攻击。这时金朝各地的勤王军纷纷赶至。三木合拔都也无心攻城,在完成探路任务后便经山西一路掳掠退回蒙境去了。而陕西金军这次算是抗蒙胜利,乌古沦庆寿等人皆受升赏。在蒙军打到汴京又撤兵北归后,陕西金军才于十一月中旬“收复”潼关,并于次年大兴土木增修潼关防御体系。显然,金朝已经在作放弃陕西的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