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吴毅 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0 by Life Bookstore Publishing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吴毅著.—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8.2(2020.12重印)
ISBN 978-7-80768-215-8
Ⅰ.①小… Ⅱ.①吴… Ⅲ.①乡镇-政治工作-研究-中国 Ⅳ.①D422.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32702号
丛书策划 杨震林
责任编辑 廉 勇
装帧设计 罗 洪
责任印制 常宁强
出版发行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三河市天润建兴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8年2月北京第1版
2020年12月北京第6次印刷
开 本 635毫米×965毫米 1/16 印张40
字 数 510千字
印 数 30,001-35,000册
定 价 68.00元
(印装查询:010-64052612;邮购查询:010-84010542)
本书为200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域政治运行的个案研究”(02BKS006)的最终成果,又系2004年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发展、特性与治理研究”(200407)的阶段性成果。
本书是对我国中部地区一个乡镇从2003至2004年政治运作若干片段的记述。我清楚地知道,当这些片段消逝在时间的流程之中后,即使是作为经历者的我,也已经无力将其完整地重新呈现给读者,我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将这些片段置于我所发现的特定的“乡域政治”的逻辑中去表现和展示,并进而寻求它们在这些特定逻辑中的意义。因此,这是一段理解性的叙事,而非已经消逝的事件与过程的原版回放。
目录
再版说明
致谢
主要人物一览表
引子
一 迎检,迎检 中心工作与迎检
村里的“作业”
动员再动员:确保高分过关
二 不开发,政府怎么办? 林书记的规划
开发的政治学
洲头的纷争
三 要钱是孙子,无钱是羔羊 “这狗×的收税”
“税源不够,靠关系去协调”
“开的价高于亩平负担,地就得租”
四 播撒希望 重振豆乡
小藠头,大文章
谢张村也想卖地
五 周旋于商民之间 叶先生与洲头村的租地纠纷
合同也要随形势而变化
“没有硝烟的战斗”
六 媒 洲头的突破
石场风波起
临时占地中的生意经
七 “可嫌”的农民 “农民既可怜又可嫌”
种粮不如“种房”
“道上的伢们”
八 僵持 叶先生的回应
开工前的反复
断不清的土地案
九 基层的理性 “这是一种政治行为”
“诱民致富”
“扶强不扶弱”
十 又是一轮收钱时 当“讨要者”成为“被讨要者”
征收进入攻坚阶段
国、地两税提前过关
十一 了结难题 洲头纷争的补遗
叶桦事件的终结
藠头下种了
十二 利益交关 花小钱办大事
最后的征收
石场业主上京了
十三 新的年轮 突起的争地风潮
“伢们”也来凑热闹
“耗油”与“就范”
十四 未完的结局 藠头种植的喜与忧
陈同年的困窘
征地被冻结了
业主们欲罢又起
不收税干部做什么?
又到了迎检的时候
十五 幕落幕启 研究关怀与策略的自白
权力格局“错置”与官民行为“悖论”
非正式权力技术的凸显
政权建设抑或治理转型
注释
附录1 小镇调查笔记引用索引
附录2 小镇文献资料引用目录
参考文献
返回总目录
再版说明
《小镇喧嚣》自2007年10月由三联书店出版以来,迄今已10个年头。10年不算很长,但在出版业如此发达的今天,也足以让一本书被淹没在海量更新面世的出版物中而被人忘却。幸运的是,这本书还不时有人提起,它没有躺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睡觉,而真正是有人在读。阅读者既包括学界的同行和学生,也有不少喜欢读书的人。试想,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作者满足?这些年来,经常有人给我来邮件,问我在哪里还可以买到此书,因为实体书店和网上都已无售,甚至还有朋友说,他在网上买了复印本。这一类信息,自然会让我高兴,觉得当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得知三联书店旗下新恢复的生活书店正在策划“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拟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出版的一些已经获得影响的社会学著作进行系列再版,并将《小镇喧嚣》也收入其中,这于我无疑是一个更好的消息。经典与否不是我们这些当世者能够说了算的,但以此理由让有兴趣的人能够买到书,不亦乐乎?
一本书既已面世,就获得了它自身的生命,经过时间的沉淀,再次出版是否仍有价值,将由读者研判。因此,此次再版,除了对书中新发现的错漏之处进行处理,我并未对内容做改动,对原书的“致谢”也只是做了微调,特此说明。
感谢新版责任编辑廉勇先生所做的工作。
吴毅
2017年12月16日
致谢
本项研究在历经了5年多的“碾磨”之后,以现在这副模样呈现给读者,是我最初没有想到的。它原来是我申报并获准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阶段我国乡镇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以东、中、西部若干地区为案例”(项目批准号:02BKS006),后来,经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同意,变更为“乡域政治运行的个案研究”,在研究的宗旨、内容和最终成果的表述方式上都做了重大调整。这种变化,也说明了研究本身所经历的蹉跎和“折磨”。迄今,它已经数易其稿、几经增删,虽然仍觉力有未逮,但作为研究者的我已是倾尽心力了。
在此,我要感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没有他们的理解、宽容和支持,本项研究不可能做出这样大的调整,也不可能以目前这种方式结项。犹如许多同行一样,我对于乡村政治的改革设计也曾心怀宏愿,这从原来项目的名称设计上即可看出。但是,后来的田野经历告诉我,以个人或小团队之力,其实很难完成如此复杂与宏伟的任务,要弄清楚所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然后再给出“怎么办”的答案,是一项涉及面广、需要多人分工协作的系统工程。依我个人的特点,通过力所能及的深度调研去揭示乡镇政治的运行实态,并对之做出理论解释,不仅更加实际,可能于学界和政策研究部门也是一个更有价值的贡献。因此,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缩小课题的研究范围,延长田野工作时间,将项目由最初确定的应用对策性研究变更为解释性学理研究,对我所选定的“小镇”做人类学式的深度考察,并以“叙述”(narrative)这一目前在我国主流社会科学研究中不经常使用的方法,对其政治运行实态的若干基础层面进行“建构性”的“呈现”和“解说”,进而去揭示与探讨支配这种运行状态的诸种影响因素与逻辑。决定虽然做出,并且付诸实践,但我对这种变动是否能够得到项目管理部门的批准并没有把握,更不要说当我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提出变更项目的申请时,已经到了项目所规定的结项时间。然而,令我喜出望外的是,我所做出的这些变动不仅最终得到了批准,规划办甚至还十分慷慨地同意我延期两年完成课题。我想,这也许不仅是他们对我能够独自在一个乡镇坚持调查一年半以上的行为与精神的肯定,更显示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划和管理者们对于丰富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长远期待。由此,我感受到了一份更大的责任。
我要感谢“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支持,我所申报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发展、特性与治理研究”获得批准(项目批准号:200407),不仅使研究更加从容和游刃有余,并且也使它同时有机会成为新项目的一部分。
我还要衷心感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在本书的初稿完成以后,中心邀请我去那里做进一步的修订,我在那里度过了修改本书的最关键时期。中心不仅被同行誉为从事当代中国研究最好的学术平台之一,还是一个海内外专家的沟通与交流之地,在那里,我向一些专家征求过修改本书的意见,他们十分肯定并鼓励我的尝试。唯愿本书不要令他们失望。
当然,我最应该感谢的还是那些最初作为我的调研对象以后又成了我的朋友的“小镇”乡村干部和农民,是他们出于自己的社会良知与责任,让我看到了我以为是尽可能真实的一个“乡域政治”的基本状况,因此,这部作品与其说是我一个人的努力,不如说还凝结着他们大量的贡献。没有他们提供的无私帮助,研究根本无法以我所设想的方式展开,更无法以目前这种形式呈现给读者。而且,他们还很好地安排了我的生活起居,让我顺利工作。但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以表达我真诚的感谢。而另外一个可能的歉疚还在于,作为一个田野工作者,我也如同其他同行一样,没有办法十分妥当地处理好我与田野报告人之间那种既作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又作为私人朋友的关系。作为前者,尽力去“深描”(thick description)各种“发现”是一种职责;作为后者,我却无法把握朋友们将会如何理解这种执着对彼此关系的影响。我深知,这是所有的田野研究都会遭遇到的伦理困境,并且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消解它们,因此,除了深怀一份真诚,我别无能为。唯有想到这项研究还可能会有超越个人情谊的社会和学术意义,我才心安。
本书最终有幸得到“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部分资助。
在研究中给予我帮助因而应当感谢的人和单位还有许多,但这样罗列下去,我唯恐在表达对一些朋友谢意的同时却疏漏了更多的朋友,于是,我决定打住。
好在研究还将继续,还是以新的作品来回报吧。
主要人物一览表*
谢世德,男,年龄不详,H市大江区党委书记。
林靖南,男,40岁出头,大江区小镇党委书记。
刘主任,男,51岁,曾经担任过乡镇党委副书记、政协主任,现已退休,被返聘为小镇政府办公室主任。
武仁杰,男,41岁,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陈羽,男,年龄不详,小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干部。
陈志华,男,52岁,秦家畈村党支部书记。
老罗,男,52岁,秦家畈村村委会主任。
范维萍,女,40岁,小镇党委委员,分管组织与人事工作,后升任党委副书记。同时为政府挂秦家畈村的干部。
汤主任,男,43岁,小镇招商引资办公室主任。
姚学明,男,44岁,小镇党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工作。
老洪,男,52岁,小镇招商引资办公室副主任,曾经担任过乡镇党委副书记,现退居二线,专门负责处理土地开发中的群众纠纷。
未理明,男,30岁,小镇党委副书记,先后分管纪检、开发中的群众工作和企业。
于祖安,男,49岁,洲头村四组组长。
汪达海,男,51岁,洲头村党支部书记。
钱跃进,男,37岁,秦家畈村干部,民兵连长。
毕华英,女,25岁,小镇财政所专管员,负责秦家畈村的税收。
周达民,男,46岁,秦家畈村民调主任。
曹元新,男,52岁,镇干部,曾经担任过乡镇人大主席,现退居二线,为大陈村挂村干部。
钱秉贵,男,52岁,大陈村党支部书记。
严和平,男,52岁,小镇财政所副主任,负责大陈村的税收。
皮德友,男,45岁,小镇副镇长,负责财政税收,同时挂范家坝村,主抓小镇豆的生产和深加工。
田国全,男,37岁,小镇党委副书记,分管财政、政法等工作。
范世玉,男,53岁,范家坝村党支部书记。
钟联,男,32岁,小镇副镇长,负责农业。
景江,男,33岁,镇干部,前王村挂村干部。
谢书记,男,45岁,谢张村党支部书记。
叶桦,男,63岁,台胞,美籍华人。
安靖,男,33岁,洲头村村委会主任。
贺志伟,男,45岁,叶桦在洲头村租赁土地的代理人。
浩明,男,45岁,小镇信访办公室主任。
于祖文,男,40岁,洲头村四组村民。
杨宏军,男,41岁,秦家畈村副主任,老虎尾采石场业主。
郭德银,男,51岁,老虎尾采石场业主。
绕定远,男,45岁,小镇人大主席,主管企业工作。
宋正良,男,45岁,小镇副镇长,负责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并负责处理西气东输工程中的矛盾纠纷。
宋德益,男,45岁,小镇干部,负责处理西气东输工程中的矛盾纠纷。
孙福临,男,40岁,小镇城管所所长。
李书记,男,47岁,小岳村党支部书记。
郭云霞,女,28岁,秦家畈村妇女主任。
王昭烈,男,47岁,前王村党支部书记。
程文启,男,32岁,小镇干部,小陈村挂村干部,后负责小城镇建设和管理。
老马,男,50岁出头,洲头村四组村民。
陈向辉,男,55岁,大陈村五组村民。
陈同年,男,45岁,大陈村五组村民。
冯所长,男,40岁,小镇司法所所长。
胡洪国,男,50岁出头,老虎尾采石场业主。
周主任,男,年龄不详,小镇企业办主任。
陈文庆,男,45岁,大陈村会计。
刘涛,男,35岁,小镇干部,挂山花村。
马志安,男,年龄不详,大江区信访办公室主任。
秦春琳,女,年龄不详,小镇干部,挂潭湾村。
- 按照研究惯例,本书中所有的人名和地名均已做了技术处理,本一览表人物排名大致以在书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这是第一篇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