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 自然的启示

字数:2189

舆论哲学应当以自然哲学为基础。舆论的弱传播假说,也可以在自然世界中找到支撑。

道法自然。人类世界建立在自然世界之上。作为人类世界的基础,自然世界的规律往往成为人类世界规律的渊源。古希腊先哲就顺着这种朴素的思维,用自然哲学追寻着宇宙与人类的真谛。人类世界是自然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舆论世界的弱传播现象一定可以在自然世界里找到踪迹。

提到舆论大爆发,人们往往喜欢用“舆论风暴”“舆论漩涡”这样的字眼。风和水,都是自然界的弱势群体,“弱水三千”“弱不禁风”这些成语,都是把“弱”与风水相连。风和水,平时柔弱无形,一旦爆发,其破坏力远超想象。

同样的道理,从大自然的传播现象看,越弱的东西越好传播。风好传播,山不好传播;水好传播,石头不好传播;花粉好传播,大树不好传播;星光好传播,星球不好传播。

如果石头也开始传播,那就是泥石流;如果树也开始传播,那就是台风;如果山也开始传播,那就是地震;如果星球也开始传播,那就是宇宙爆炸。

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常常反着来?各种领导喜欢把自己本地区、本单位的重要性,像一棵大树一样列出来,特别强调哪里是根本(树根),哪里是主干(树干),哪里是支柱(分枝),要求自己的宣传部门,一定要宣传自己的重点、核心。一旦宣传到树叶,就很不高兴,觉得那是旁枝末节。殊不知,舆论的传播,也和自然界的传播一样,大树不好传播,如果非要传播,就是连根拔起。大树要传播,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开出花来,用花粉传播。

最好的传播要像花粉一样,既容易传播,又容易复制繁殖,并考虑受众体验,给予受众利益!

自然界的弱者,除了风、水,还有粉尘。粉尘与风一样,也是弱者,平时不起眼,而一旦点燃,后果不堪设想。

2015年台湾“八仙尘爆”[1],15死484伤,成为台湾2015年度第一大新闻,惨剧的“凶器”就是平时安静的彩色面粉。在自然界,强者是钢铁,弱者是粉尘。但在尘爆条件下,一公斤的铁,杀伤力极其有限,可是一公斤的面粉却威力无穷。

这里要介绍两个物理学概念,一个是表面,一个是比表面积。表面,是“有长度、有宽度没有厚度”的一种“东西”,对其最重要的测量就是面积,指的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图形表面的大小。表面的重要性或者说大小是要用面积来测量的。表面没有重量,也没有体积,物体的重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叫物体的比重,物体的表面积和它的体积的比值叫物体的比表面积。同体积的铁块,其表面积远不如同体积的面粉。一公斤面粉,其表面积可以覆盖整个足球场。一点点的彩色面粉,一旦在人群密集的游泳池覆盖点燃,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舆论是表面的世界,对其最重要的测量是面积,而不是重量。现实世界中最强势的群体是比重大的群体,谁支配的资源越大,其权力也就越大。他们是VIP—— very important person,但他们进入舆论世界之后,却变成弱势群体。舆论作为表面世界,拼的不是重量,而是面积,比的不是比重,而是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大的群体,才是舆论中的强势群体。

那些在社会滚滚红尘里生活的平民百姓,那些像尘埃一样的小人物群体,在现实世界里,其单个力量微不足道,集合起来,也是弱势群体。可是在舆论世界,他们的关注一旦聚集起来成为舆论,其占据的比表面积却可以大得惊人,他们顿时就转变为强势群体。现实世界的强者,一旦与他们遭遇,就不得不低头绕道走,否则,就可能遭到他们的舆论碾轧。

有意思的是,粉尘爆炸的三个条件(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有火源或者强烈震动与摩擦)居然与舆论事件的条件非常相似(有由头,有聚集,有冲突,有围观加入),而粉尘爆炸的过程更像舆论事件的过程,共同的特点是循环,先燃烧后爆炸,接着二次爆炸甚至多次爆炸,短时间内不断升级,但持续时间不长。显然,对风暴、尘爆的认识和处理,有助于启发我们对舆论事件的认识和处理。

不仅飓风和尘爆,物理学中一切弱小物质释放巨大能量的现象,都是对舆论学探索与发现的直接启示。

舆论世界既然是一个表面的世界,自然世界的表面力学当然也可以给舆论学提供借鉴。比如,表面张力最典型的自然现象就是露珠,由于表面张力的收缩力,叶面上的水滴最后的形体都呈现为球体。

表面张力对舆论学的启示:舆论世界也存在着这样的收缩力。作为社会表面的舆论,舆论力的矢量方向总是指向社会的底层。舆论向弱者倾斜,这就是“舆论的自由倾斜定律”。

从某种意义上说,舆论既是社会表面张力的产物,又是社会表面张力的构建者,研究舆论学就是探知社会的表面力学。

自然科学对舆论学最直接的启示是弱电现象。电有强电和弱电之分,主要区别是用途的不同:强电是一种动力能源,弱电用于信息传递。所有涉及信息传递的能量,必须从强电转换成弱电。强电可以推动机器运转,而控制机器运转的必须是弱电,机械化控制系统都是弱电。比如,家里的洗衣机其动力是由强电提供的,但洗衣机的微电脑控制板却是由弱电控制的。如果强电流进入信息系统,没有进行弱电转换,一定会烧坏信息系统。

现实社会的强电系统,诸如政府、法院、军队、警察、金钱、资本,遵循的是强者原则,即便是强者之间,也是谁越强谁越有力。但是到了社会的信息系统,就进入了弱电系统。比如,舆论世界的强弱关系就不再是按照现实世界的逻辑运行,而是出现逆转。那些试图强势进入信息系统的强电流,就会在弱电系统里烧得遍体鳞伤。

物理学关于弱小物质的一系列原理启示我们,在舆论世界普遍存在的弱传播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舆论的弱传播假说,有着自然科学的支撑。这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发现,将启迪我们借鉴更多自然科学的知识与理论来解释舆论世界的现象,如流体力学、热力学、光学等。物理学拥有一系列伟大的理论来解释物理世界,舆论学要像物理学那样来解释舆论世界,首先就要向自然科学寻找灵感和方法。

自然科学的光芒一直照耀着笔者对舆论世界的探索之旅,在本书随处可见这种“光合作用”,诸如数学的集合理论,化学的高分子链理论,生物学、医学的病毒传播理论,被我直接拿来转化为舆论学的解释工具。舆论学从自然科学可以得到的启示,绝不低于其他社会科学。

[1]2016年6月27日晚,台湾新北市八仙乐园举办“彩虹趴”意外起火,导致助燃性粉尘爆炸。


Ⅳ 弱传播理论3 舆论的弱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