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舆论主体是什么

字数:970

舆论主体指的是关注的制造者,它通过实施或引发关注的方式来制造关注。

在第二章中,我们已经得出结论:舆论的主体是多元的,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但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 “大众媒介”是不是舆论主体?

如果假设大众媒介不是舆论主体,那如何解释《纽约时报》的观点被当成国际舆论?如何解释舆论监督成为媒体解读的代名词?如何解释舆论界往往被狭义地指代为媒体界?当人们说“舆情”来了,往往指的就是媒体的报道,没有人会通过民意调查来发现“舆情”。

其实,近代意义的舆论就是伴随着大众媒介的出现而崛起的,并且大众媒介就是近现代舆论场中最活跃的主体。人们很难将大众媒介的言论和公众的意见相区分,也很难指出大众媒介的哪些言论是代表公众的意见,哪些并不代表。

● 个人是不是舆论主体?

如果个人不是舆论主体,那电视名嘴、网红大V、新闻发言人的言论是不是舆论?特朗普的推特是不是舆论?

“意见领袖”就是个人。他(她)是舆论问题的发现者、舆论议题的设置者、舆论意见的传播者、舆论导向的引领者、舆论升级的制造者,如此重要的角色,怎么可能不是舆论的主体?

● 政府是不是舆论主体?

把政府排除在舆论主体之外,是有历史渊源的。当休谟说,“唯有在舆论的基础上,政府才能建立”,舆论就是作为政府的相对方而存在的。V. O. Key在《舆论和美国民主》中将舆论定义为“是为平民百姓所持有、为政府所小心采纳的意见”[1]。

认为政府不是舆论主体的人,往往不得不把国际舆论视为例外。因为习惯上政府和国际组织就是国际舆论的主要制造者,没有人会把国际舆论看作全世界人民的意见。以此类推,既然承认在国际舆论中政府是舆论的主体,那在国内舆论中就没理由否认这一事实:政府也经常承担起国内舆论组织者和制造者的角色。

政府制造的舆论也是舆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舆论,既不存在“真舆论”与“伪舆论”之分,也没有“正确舆论”与“错误舆论”之别。来自民众的声音,未必是正确的;而来自政府的声音,更未必是错误的。

作为社会资源最大的支配者,政府设置的舆论议题最容易被社会关注,舆论立场和态度最容易引起强烈反应,传播舆论的手段也有着最强大的物质支持,因此,政府是宣传式舆论中最强势的舆论主体。但最强势并不一定能获得最强大的舆论力量。恰恰相反,在舆论力量的对比中,政府常常处在下风的位置。

如果对舆论主体的研究把政府排除在外,不仅是舆论学的遗憾,而且是舆论学的失败。这样我们就无法分析舆论信源的复杂性,无法讨论政府和民众以及其他舆论主体在舆论话语权上的相互分工、相互利用以及相互争夺。

[1]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7 舆论的主体Ⅱ “意见领袖”与舆论战将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