Ⅻ.货币材料的再生产

字数:7387

到目前为止,有一个要素我们完全没有考虑,那就是金和银的年再生产。金和银如果仅仅作为制造奢侈品或镀金等等的材料,那也和任何其他产品一样,不必在这里专门提起。但是,它们作为货币材料,从而作为可能的货币,是起重要作用的。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在这里只是把金当作货币材料。

根据较早的统计资料,每年金的总产量等于80万—90万磅,价值约110000万到125000万马克。而根据泽特贝尔的统计(1),从1871年到1875年,每年平均只生产金170675公斤,价值约47600万马克。其中澳大利亚约提供16700万马克,美国提供16600万马克,俄国提供9300万马克。余额则分别由不同国家提供,其中每个国家提供的数额都在1000万马克以下。同时期,银的年产量将近200万公斤,价值35450万马克。其中墨西哥约提供10800万,美国10200万,南美6700万,德国2600万,等等。

在资本主义生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只有美国是金和银的生产者。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所有的金以及绝大部分银都是从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南美和俄国得到的。

但是,我们要把这些金矿移到我们现在要分析年再生产的这个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国家,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如下:

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但是,假定正常的年再生产规模已定,那也就是假定,对外贸易仅仅是以使用形式或实物形式不同的物品来替换本国的物品,而不影响价值关系,也就是不影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两个部类互相交换的价值关系,同样也不影响每一部类的产品价值所能分解成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因而,在分析年再生产的产品价值时,把对外贸易引进来,只能把问题搅乱,而对问题本身和问题的解决不会提供任何新的因素。因此,我们把它完全撇开,也就是在这里要把金看作年再生产的直接要素,而不是看作通过交换从外国输入的商品要素。

金的生产和一般金属生产一样,属于第Ⅰ部类,属于包括生产资料生产的部类。我们假定,每年生产的金=30(这是为了简便起见;和我们公式中的数字比较,这个数字实际是过高了);这个价值可分解为20c+5v+5m。20c要和Ⅰc的其他要素交换(这一点以后再考察(2));但是,5v+5m(Ⅰ)则要和Ⅱc的要素即消费资料交换。

至于5v,每一个生产金的企业,首先都要从购买劳动力开始;但不是用自己生产的金来购买,而是用国内的一部分储备货币来购买。工人用这5v从第Ⅱ部类那里取得消费资料;然后第Ⅱ部类用这些货币向第Ⅰ部类购买生产资料。比如说,第Ⅱ部类向第Ⅰ部类购买价值2的金作为商品材料等等(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组成部分),因此,2v以在此之前属于流通的货币的形式流回到第Ⅰ部类的金生产者那里。如果第Ⅱ部类不再向第Ⅰ部类购买材料,那么第Ⅰ部类就把它的金作为货币投入流通,来向第Ⅱ部类购买商品,因为金可以购买任何一种商品。差别仅仅是,第Ⅰ部类在这里不作为卖者,而只作为买者出现。第Ⅰ部类的金开采者总是能够把他们的商品卖掉的;他们的商品总是处于可以直接交换的形式。

假定一个纺纱业主把5v支付给他的工人,为此,这些工人——撇开剩余价值不说——向他提供产品纱=5。这些工人向Ⅱc购买价值5的商品;Ⅱc用货币形式的5向第Ⅰ部类购买纱,因此,5v以货币形式流回到纺纱业主手中。相反,在前面假定的场合,Ⅰg(我们用它表示金生产者)用已经属于流通的货币把5v预付给他的工人;后者把这些货币用于生活资料;而在这个5中,只有2从第Ⅱ部类回到Ⅰg手中。但是,Ⅰg还是像纺纱业主一样,能够重新开始再生产过程;因为他的工人已经向他提供了价值5的金,他把其中的2卖掉,把3仍然保留金的形式,所以他只要把它铸成铸币(3)或把它换成银行券,就可以无须再由第Ⅱ部类中介,直接再以货币形式拥有他的全部可变资本。

但是,就在年再生产的这个最初的过程中,实际属于或者可能属于流通的货币量,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曾经假定,Ⅱc购买2v(Ⅰg)作为材料;3则由Ⅰg作为可变资本的货币形式又在第Ⅱ部类的范围内支出。所以,新的金生产(4)所提供的货币量中,3留在第Ⅱ部类那里,没有流回到第Ⅰ部类那里。按照假定,第Ⅱ部类对金这种材料的需要已经满足。3是作为金的贮藏而保留在第Ⅱ部类手中的。因为3不能构成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要素,因为第Ⅱ部类早已有足够的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力,还因为这个追加的、和Ⅱc的一部分进行交换的3g,除了作为补偿损耗的要素外,在Ⅱc之内不执行任何职能(它只能在Ⅱc(1)偶尔小于Ⅱc(2)的时候,按它们之间相差的程度,补偿损耗的要素),另一方面,商品产品Ⅱc也是除了补偿损耗的要素外,全部要和生产资料Ⅰ(v+m)交换,——所以,这些货币必须全部由Ⅱc转移到Ⅱm,无论后者是以必要生活资料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奢侈品的形式存在。反过来,就要有相应的商品价值由Ⅱm转移到Ⅱc。结果是:一部分剩余价值将作为贮藏货币贮存起来。

如果每年生产的金按同一比例继续作为材料使用,在第二再生产年度,就会再有2流回到Ⅰg那里,再有3用实物进行补偿,即再在第Ⅱ部类作为贮藏货币游离出来,如此等等。

说到可变资本,则资本家Ⅰg和任何其他资本家一样,要不断预付货币形式的可变资本,以便购买劳动。就这个v来说,要向第Ⅱ部类购买商品的,不是资本家Ⅰg,而是他的工人;因此,绝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资本家Ⅰg会作为买者出现,即没有第Ⅱ部类的主动就把金投入第Ⅱ部类。但是,当第Ⅱ部类向他购买材料,并且必须把它的不变资本Ⅱc转化为金这种材料时,(Ⅰg)v的一部分,就按流回到第Ⅰ部类的其他资本家手中的同一方式,由第Ⅱ部类流回到Ⅰg手中。如果情况不是这样,他就会直接用他的产品,也就是用金来补偿他的v。但是,以货币形式预付的v有多大部分没有从第Ⅱ部类流回到他那里,已在流通的货币(即从第Ⅰ部类流到第Ⅱ部类但没有流回第Ⅰ部类的货币)就会有多大部分在第Ⅱ部类那里转化为贮藏货币,为此,第Ⅱ部类的剩余价值也就会有多大部分没有用于消费资料。因为不断在开发新的金矿或重新开采旧的金矿,所以,Ⅰg以v形式投入的货币中总有一定比例是新的金生产以前已有的货币量的一部分,Ⅰg通过自己的工人把这些货币投入第Ⅱ部类,而且,只要这些货币没有从第Ⅱ部类流回到Ⅰg那里,它们就会在第Ⅱ部类那里形成贮藏货币的要素。

但是,说到(Ⅰg)m,那么,Ⅰg在这里却能够不断作为买者出现;他把自己的m以金的形式投入流通,为此从流通中取出消费资料Ⅱc。在第Ⅱ部类那里,有一部分金用作材料,因此它是作为第Ⅱ部类的生产资本的不变组成部分C的现实要素执行职能的;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它就作为Ⅱm中保留货币形式的部分,再形成货币贮藏的要素。由此可见,——这里把以后将要考察的Ⅰc撇开不说(5),——简单再生产虽然不包括本来意义上的积累,即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但是还必须包括货币贮存或货币贮藏。并且因为这种现象每年不断重复,所以,我们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时作为出发点的前提也就得到了说明:再生产开始时,就有一个在数量上和商品交换相适应的货币资料存在于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资本家阶级手中。即使扣除了由于流通货币的磨损而损失的金,这样的贮存也还是会发生的。

不言而喻,资本主义生产的年代越久,所有资本家积累的货币总量也就越大,从而每年新生产的金加进这个总量中去的比例也就越小,虽然加进这个总量中去的金按它的绝对量来说可能是很大的。现在我们再一次回过来概括地讲一下对于图克的责难(6):既然归根结底必须把资本家阶级本身看作是投入流通的全部货币的源泉,每个资本家怎么能够从年产品中取出货币形式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他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怎么能够比他投入的货币多呢?

我们把前面的阐述(第17章)归纳一下,来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1.这里惟一必要的前提是:总要有足够的货币使年再生产量的不同要素进行交换。这个前提不会因为一部分商品价值由剩余价值构成而受影响。假如全部生产归工人自己所有,从而他们的剩余劳动只是为自己的而不是为资本家的剩余劳动,那么,流通的商品价值量也还是那么多,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商品价值量的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也还是那么多。所以,在这两个场合,问题只是:这全部商品价值借以进行交换的货币从何而来?——而绝不是:剩余价值借以货币化的货币从何而来?

我们再一次回过来说一下,当然,每个单个商品都是由c+v+m构成的,所以,对于全部商品量的流通来说,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货币额使资本c+v流通,另一方面需要有另一个货币额使资本家的收入即剩余价值m流通。无论对单个资本家来说,还是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他们的作为资本来预付的货币,和他们的作为收入来花费的货币是不同的。后一货币是从哪里来的呢?简单地说就是,资本家阶级手中现有的货币量中,从而总的来说,社会现有的货币总量中,有一部分货币是为了使资本家的收入流通的。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每一个开办新企业的资本家,在营业开始以后,都能把他为维持生活而用于消费资料的货币再捞回来,作为使他的剩余价值货币化的货币。但是一般说来,全部困难有下面两个来源:

第一,如果我们只考察资本的流通和周转,从而把资本家也只是看作资本的人格化,不是看作资本主义的消费者和享受者,那么,我们固然看见他不断把剩余价值作为他的商品资本的组成部分投入流通,但从来看不见有货币作为收入的形式存在于他的手中,从来看不见他为了剩余价值的消费而把货币投入流通。

第二,如果资本家阶级以收入的形态把一定货币额投入流通,那就好像他们为全部年产品的这一部分支付了一个等价物,因此,这一部分就好像不再代表剩余价值了。但是,代表剩余价值的剩余产品,不需要资本家阶级花费分文。作为一个阶级,他们白白地占有和享受了这些剩余产品,而货币流通也不能使这件事有所改变。由货币流通引起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每个资本家都不是消费自己的实物形式的剩余产品(这在多数场合是不可能的),而是从每年的社会剩余产品总额中取出相当于他占有的剩余价值额的各种商品,并把它们据为己有。但是,流通的机制已经表明:当资本家阶级把作为收入来花费的货币投入流通的时候,他们也会从流通中再把这个货币取出,从而能够不断重新开始同一过程;因此,作为资本家阶级来看,他们始终占有为剩余价值的货币化所必需的这个货币额。因此,如果资本家不仅从商品市场取出商品形式的剩余价值作为他的消费基金,而且他用来购买这些商品的货币也同时流回到他手里,那就很明显,他从流通中取出这些商品时没有付出等价物。虽然他为这些商品支付了货币,但这些商品并不需要他花费分文。如果我用一镑购买商品,商品的卖者为了取得不需要我花费分文的剩余产品,又把这一镑还给我,那就很明显,我就是白白地取得了这个商品。这种交易的不断反复,也改变不了下列事实:我不断取出商品,并且不断占有这一镑,虽然为了取得商品,我会暂时和这一镑分手。资本家不断把这些货币作为不需要他花费分文的剩余价值转化成的货币来收回。

我们已经讲过,按照亚·斯密的说法,社会总产品价值分解为收入,分解为v+m,就是说,不变资本价值等于零。由此必然得出结论,年收入流通所需要的货币,也足以使全部年产品流通;因此,用我们的例子来说,就是价值3000的消费资料的流通所需要的货币,也足以使价值9000的全部年产品流通。实际上这是亚·斯密的见解,而由托·图克加以重复。这种关于收入的货币化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全部社会产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之间的关系的错误看法,是对全部年产品的不同物质要素和价值要素进行再生产的方法和每年进行补偿的方法不理解或者不加思考的必然结果。所以,它已经被驳倒了。

让我们听一听斯密和图克自己是怎样说的。

斯密在第二篇第二章说:

“每一个国家的流通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商人之间的流通,商人和消费者之间的流通。即使同一些货币,纸币或者金属货币,可以时而用于这个流通,时而用于那个流通,但这两个流通是不断同时进行的,因此,要使流通进行下去,各自需要有一定量的这种或那种货币。各种商人之间流通的商品的价值,绝不能超过商人和消费者之间流通的商品的价值,因为无论商人购买什么,最终必然会卖给消费者。由于商人之间的流通都是成批进行的,一般地说,每笔交易都需要数额相当大的货币。而商人和消费者之间的流通,多半是零星进行的,往往只需要很小的货币额,常常一先令甚至半便士就够了。但小额流通比大额流通快得多…… 因此,虽然全体消费者每年的购买至少〔这个“至少”真妙!〕和全体商人每年的购买在价值上是相等的,但是,照例可以用一个小得多的货币量来解决”,如此等等。

对亚当的这一段话,托·图克评论说(散见《通货原理研究》1844年伦敦版第34—36页):

“毫无疑问,这里描述的这种区别实质上是正确的…… 商人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也包括工资的支付,而工资是消费者的主要收入…… 商人和商人之间的一切交换,也就是从生产者或进口商起,通过加工制造等中间过程的各个阶段,直到零售商或出口商为止的一切出售,都可以归结为资本转移的运动。资本的转移不必有这样的前提,而实际上也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在大多数交换中,在转移的时候,要有银行券或铸币的实际转让——我指的是物质的而不是虚拟的转让…… 商人和商人之间的交换总额,归根结底必须由商人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额决定,并受它的限制。”

如果孤立地来看最后一句话,可能会认为,图克只是断言,在商人和商人的交换与商人和消费者的交换之间存在某种比率关系,换句话说,在每年总收入的价值和用来生产这个收入的资本的价值之间存在某种比率关系。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他明确宣称接受亚·斯密的观点。因此,对他的流通理论专门进行批判,就是多余的了。

2.每一个产业资本在开始的时候,都把用来购买全部固定资本组成部分的货币一次投入流通,但只是在若干年内逐渐通过出售其年产品再把它收回。所以,它最初投入流通的货币多于它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总资本每一次要用实物更新时,这种现象都重复发生;对要用实物更新自己的固定资本的一定数量的企业来说,这种现象每年都重复发生;每当固定资本进行维修或者部分更新时,这种现象则部分地重复发生。可见,一方面是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于投入的货币,另一方面则相反。

在生产期间(和劳动期间不同)较长的一切产业部门,资本主义生产者在生产期间不断把货币投入流通,这些货币一部分用来支付所使用的劳动力的报酬,一部分用来购买要消费的生产资料;所以,生产资料是直接从商品市场取走的,消费资料是一部分由花费自己工资的工人间接从商品市场取走的,一部分由决不停止消费的资本家自己直接从商品市场取走的,而这些资本家起初并没有同时把商品形式的等价物投入市场。在这期间,他们投入流通的货币就会使商品价值(包括其中所包含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货币。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当股份公司等等进行为期很长的工程事业时,如铺设铁路、开凿运河、建筑船坞、大的城市建设、建造铁船、大规模农田排水工程等等,这个要素将是十分重要的。

3.当其他资本家(撇开固定资本的支出不说)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于他们为购买劳动力和流动要素而投入流通的货币时,生产金银的资本家(撇开作为原料使用的贵金属不说)只是把货币投入流通,而只从流通中取出商品。不变资本(损耗部分除外)、大部分可变资本和全部剩余价值(资本家自己手中积累的贮藏货币除外),都作为货币投入了流通。

4.一方面,固然有不是在当年生产的各种东西如地皮、房屋等等,其次,还有生产期间不止一年的各种产品如牲畜、木材、葡萄酒等等,都作为商品来流通。对于这种现象和其他现象,重要的是掌握住一点:除了直接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额外,总有一定量货币处于潜在的、不执行职能的状态,一旦遇到某种推动就可以执行职能。这类产品的价值,往往也是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流通的,如同房屋的价值是在若干年内以租金的形式来流通的一样。

另一方面,并不是再生产过程的一切运动都以货币流通作为中介的。总生产过程的要素一旦购齐,总生产过程就会脱离流通。其次,生产者本人直接再消费的一切产品,不管是个人消费还是生产消费,也是如此。农业工人的实物报酬,也属于这一类。

可见,年产品借以流通的货币量,是社会原有的,是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个货币量不是当年的价值产品,但是,用来补偿已经磨损的铸币的金是例外。

虽然在单纯金属流通的基础上,货币也能作为支付手段执行职能,而且历史地看,它实际也是这样执行职能的,虽然在这个基础上信用制度及其机制的某些方面得到了发展,但是,我们在阐述时假定只有贵金属货币的流通,假定在这个流通中又只有现金买卖这一最简单的形式。

这样假定,不单单是出于方法上的考虑,尽管这种考虑的重要性已经为下述事实所证明:图克及其学派以及他们的反对派,就银行券流通问题进行论战时,不断被迫再回到单纯金属流通这一假定上来。他们不得不事后这样去做,而且做得很肤浅,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样一来这个出发点在这一分析中就只起次要的作用了。

但是,对于这种以自然形式表现的货币流通——它在这里是年再生产过程的内在因素——的最简单的考察,就已经表明:

(a)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下,从而在雇佣劳动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前提下,货币资本显然起着主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可变资本借以预付的形式。雇佣劳动制度越发展,一切产品就越要转化为商品,因此,除了几个重要的例外,产品全都必须经过转化为货币这样一个产品运动的阶段。流通货币量必须足以使商品转化为货币;并且,这个货币量的大部分是以工资形式提供的,是以这样一种货币形式提供的,这种货币作为可变资本的货币形式由产业资本家为支付劳动力报酬来预付,而在工人手中多半只是作为流通手段(购买手段)执行职能。这和自然经济完全相反,自然经济在任何一种依附农制(包括农奴制)的基础上,都占优势,在带有或多或少原始性的公社(不管是否掺杂着依附农制关系或奴隶制关系)的基础上,更是占优势。

在奴隶制度下,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货币资本,起着固定资本的货币形式的作用,它只是随着奴隶一生的能动期间的消逝,逐渐得到补偿。所以,在雅典人那里,奴隶主通过在产业上使用他的奴隶而直接取得的利益,或者通过把奴隶租给别人在产业上使用(例如开矿)而间接取得的利益,只是被看作预付货币资本的利息(和折旧费),这同资本主义生产中产业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和固定资本的损耗看作他的固定资本的利息和补偿完全一样。对出租固定资本(房屋、机器等等)的资本家来说,通常也是这样。单纯的家庭奴隶,不管是从事必要的劳役,还是仅仅用于显示排场,这里我们都不予以考察,他们相当于现在的仆役阶级。但是奴隶制度,只要它在农业、制造业、航运业等等方面是生产劳动的统治形式(就像在希腊各发达国家和罗马那样),也保存着自然经济的要素。奴隶市场本身是靠战争、海上掠夺等等才不断得到劳动力这一商品的,而这种掠夺又不是以流通过程作为中介,而是要通过直接的肉体强制,对他人的劳动力实行实物占有。甚至在美国,在实行雇佣劳动制的北部各州和实行奴隶劳动制的南部各州之间的中间地带已经变成替南部各州豢养奴隶的地带,因而在那里投入奴隶市场的奴隶本身成为年再生产的要素以后,时间一长就感到这不能满足需要,还要把非洲的奴隶贸易尽可能长期地维持下来,以便充实市场。

(b)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货币在年产品交换中自发地流出和流回;固定资本按其全部价值量一次预付,它们的价值在多年期间相继从流通中取出,因而它们通过每年的货币贮藏(这种货币贮藏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于和它并行的、以每年新的金生产为基础的货币贮藏)而逐渐地再以货币形式构成;由于商品的生产期间有长有短,货币预付的时间也长短不等,因而在货币可以通过商品出售而从流通中取出以前,总是必须事先重新把货币贮藏起来;仅仅由于生产地点到销售市场的距离不同,预付时间也会长短不等;同样,按照各个企业以及同一生产部门的各单个资本家的生产储备的状况或相对量,流回的数量和期间各不相同,从而不变资本要素的购买期限也各不相同——在再生产年度发生的这一切,即自发运动中所有这些不同的要素,只有通过经验才会被人察觉、引人注意,以便有计划地既用来采取信用制度的各种机械性的辅助手段,又用来实际捞取现有的可贷资本。

此外,还要加上在其他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按原有规模连续进行生产的企业和在一年的不同期间使用数量不等的劳动力的企业(如农业)之间的区别。

(1) 阿·泽特贝尔《贵金属的生产》1879年哥达版[第112页]。

(2) 见本卷第531页注(55)。——编者注

(3) “大量的金块……由金开采者直接送到圣弗朗西斯科的铸币厂。”——《女王陛下驻外使馆秘书的报告》1879年版第3部分第337页。

(4) 第1版和第2版中是:货币生产;按恩格斯的校样改正。——编者注

(5) 手稿中没有关于新生产的金如何在第Ⅰ部类不变资本范围内进行交换的研究。——弗·恩·

(6) 见本卷第364—365页。——编者注


Ⅺ.固定资本的补偿ⅩⅢ.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产理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