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探路之役-萧冬连 >
- 第三章 国门是如何打开的
六 对外开放再起热潮
1984年,中国的对外开放兴起第二波高潮,它来自邓小平的直接推动。邓小平注意到,几个特区发展比内地快得多,但反对的声音也相当多,他决定亲自到几个经济特区看一看。1984年1月24日至2月16日,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听取了当地省市领导同志的汇报。亲眼看到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他非常高兴。在珠海,邓小平对港澳人士说:“办特区是我倡议的,看来路子走对了。”在厦门,项南汇报说,厦门特区太小,只有2.5平方公里,要求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邓小平明确表示赞同,并提出厦门特区可以实行某种自由港的政策。邓小平为三个经济特区都题了词。为珠海的题词是:“珠海经济特区好。”为深圳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为厦门的题词是:“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①从三个题词中看出邓小平的思想:特区不是建不建,而是怎样建设得更快更好;对外开放不是开放不开放,而是怎样进一步扩大开放。
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956~958页。
回到北京,2月20日,邓小平专门找胡耀邦、赵紫阳、万里、杨尚昆、姚依林、胡启立、宋平谈话。他说:“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他把特区定位为四个窗口,即“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开放的窗口”。邓小平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城市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邓小平提出,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经济特区;同时提出,要开发海南岛。②
②《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962—963页。
根据邓小平的谈话精神,3月26日至4月6日,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开放一批港口城市的问题。到会的有上海等8市,4个特区,海南行政区和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的负责人。最初议定开放8个城市,即上海、天津、大连、烟台、青岛、宁波、温州、北海。江苏省没有参会,省长顾秀莲闻讯赶到北京,找了胡耀邦等人,要求增加江苏省的南通市和连云港市,得到同意。其他沿海省领导人也有这样的要求,这样进一步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增加到14个,即上海、天津、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③5月4日,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中发〔1984〕13号)。随后,在谷牧率队考察各开放城市后,国务院逐个批准14个城市进一步对外开放。
③《谷牧回忆录》,第349—350页。
给予14个沿海城市的政策,核心是扩大其对外开放的自主权。具体政策主要有:放宽利用外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增加外汇使用额度和外汇贷款,积极支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对外资企业给予适当优惠等。①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特区的区别有四点:一是经济特区是全国的经济特区,起到全国对外开放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基地的作用;沿海开放城市主要是发展本市经济。二是经济特区有严格的管理范围,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能实行特区的优惠政策;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在老市区内都可以享受。三是经济特区被赋予相当于省级的审批权,沿海开放城市除天津、上海外,只能由省赋予它们审批权限。四是经济特区企业一律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沿海开放城市只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项目或能源、交通、港口项目才能享受15%的税率,一般工业生产性项目按24%的税率,非生产性项目不享受优惠。沿海城市开放政策有一项主要内容,是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授予开发区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开发区设在老城区附近,尽量不占用农田。设立开发区的好处在于摆脱老城区的发展局限,尽快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开发区设在老城区附近,则可以利用老城区的生产服务条件,以节省这方面的投资。②
①外资投资项目,天津、上海3000万美元,大连1500万美元,其他500万美元以下自行审批。外汇使用额度和外汇贷款,天津2.6亿美元,上海3亿美元,大连1亿美元,其他城市也适当增加。企业所得税税率,凡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项目,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或属于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的,按15%的税率征收;投资机械制造、电子工业、冶金、化学建材、轻工纺织、食品、医疗器械、制药、农、林、养殖及其加工业、建筑业的项目按税法八折优惠即按24%征收;外资企业进口本企业自用设备、建筑材料、交通工具和办公用品,免征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其出口产品免征生产环节的工商统一税。
②萧冬连、鲁利玲对林其辉(原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综合司司长)的访谈,2007年8月17日
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第三个重大步骤是开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1985年1月25~31日,受中央委托,谷牧在北京主持召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到会的有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有关地区和中央党、政、军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会上气氛很活跃,没有争论,大家很高兴,都希望把开放地区扩大一些。①2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发〔1985〕5号文件转发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三个地区进一步开放的步骤是: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点”就是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泉州、漳州、佛山、江门等市的市区和重点县的城关区,“面”就是上述市县的农村。这次会议列出了长江、珠江、闽南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的市县名单,其中江苏省16个,浙江6个,广东17个,福建11个,上海10个,共60个市县。②沿海开放区与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主要区别,是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在这些地区,按贸工农模式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创汇农业、轻纺工业、加工工业,增加外贸出口,把农业、出口提到很重要的位置。
①萧冬连、鲁利玲对林其辉(原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综合司司长)的访谈,2007年8月17日。
②1988年以后,纳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县市不断增加。到1993年初,沿海经济开放区包括广东、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山东、海南、广西所辖的304个市县,达2亿多人口。萧冬连、鲁利玲对林其辉(原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综合司司长)的访谈,2007年8月17日。
至此,一种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组成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这是一种非均衡的梯度发展模式,体现了邓小平“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总体思路。我们看到,扩大对外开放既是高层的决策,也有来自地方的动力。在每一步扩大开放的决策中,各地都希望能挤进开放地区。其动力在于,开放政策实际上是一种特惠政策,纳入开放的城市和地区政府,不仅可获取更大的自主权,而且在税率、外汇留成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当然,这也引起内陆省份的抱怨。他们提出,沿海本来条件就好,还要给他们优惠条件,我们内地的条件本来就差,还不给优惠条件,提出内地也要开放。国务院领导人解释说,事情只能一步步走,中国的事情要是大家都挤在一起,就搞不成了。沿海是全国的沿海,沿海经济繁荣,通过横向经济联合必然带动内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