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
现在,我们可以对1977~1992年经济改革做一点总结,回答本书前言提出的问题,即:为什么中国改革能够走得这么远,成功地突破市场化转轨的临界点?
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之所以很难突破,首先面临的是意识形态障碍。传统的社会主义有三大原则:一是公有制,二是计划经济,三是按劳分配。这几条构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有人称之为经典社会主义。这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中国改革同样面临各种观念障碍,也许改革者最初也没有完全预想到,改革的推进必然触碰和冲击上述基本信条。改革与争论如影随形,改革越深化,争论越激烈。从初期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1984年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的“计划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再到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前后经历了14年。
市场化改革的另一挑战,是如何找到过渡的途径。目标模式的确定固然重要,但不是仅仅有了明确目标就算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改革的问题。在这里,面临结构性的、利益的和认知的等多重约束。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有着复杂的结构体系,触一发而动全身。改革极易引发经济紊乱和波动,引起新旧体制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引发政治和社会动荡。这种结构性矛盾的背后是利益,改革必然会引起权力的重新分配和利益的重新调整,既得利益不见得是特权利益,它包括部门利益、地区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损益。我从阅读文献中体会到,80年代中后期,在改革者心目中大方向已经有了,决策者面临的难题,是不清楚如何才能平稳地过渡到彼岸,在路径和突破口的选择上多次反复。
为什么中国改革能够走得这么远,成功地突破市场化转轨的临界点?这与中国改革前的某些结构性特征有关系,但主要应当从中国改革的路径和方式上寻找答案。通过对历史进程的仔细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改革的一些特点,如体制内双轨过渡与体制外市场发育、实践推动与政策引导、理论突破与高层决策、借鉴外部经验与自主选择等一系列互动过程。事实说明,中国改革路径不是预先设计,但也不是纯粹的“人类行为的意外结果”,而是随机行走与有限理性的结合。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至少有以下因素在共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