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探路之役-萧冬连 >
- 第四章 农村改革率先突破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
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是农村改革引出的最积极的成果。乡镇企业原叫社队企业,作为农村早期分工的产物,是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生长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城乡分割、限制农民进城的一种补偿。农村办工业始于1958年“大跃进”。当年毛泽东提出大办工业“几个并举”的方针,其中就包括农村工业化。1959年高峰时,全国农村办起工业企业70万个。这种用行政手段一哄而起办起来的农村工业,随着“大跃进”的失败绝大部分都下马了。1961年全国只剩下社队企业4.5万个,产值19.8亿元。①不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的压力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冲动,仍然推动着少数社队自发兴办企业。1966年,毛泽东发表“五七指示”,号召有条件的社队可以办工业,社队企业重新取得合法身份。1970年10月,国务院召开北方地区农业会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社队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文革”期间城市工业停工半停工,一些地区利用这个时机借用城里的技术力量发展社队企业。到1978年底,全国已办起社队企业152.4万个,企业总收入431.4亿元,占人民公社三级经济总收入的29.7%,安置农村劳动力2826.5万人。江苏发展最快,全省社队企业的收入已占人民公社三级经济总收入的43%。②“文革”结束以后,有一种看法,认为社队企业在“文革”中的发展是钻了城市工业混乱的空子,因而是畸形的。一旦城市工业得以恢复,社队企业就难以发展了。对于社队企业的发展,始终存在赞扬和质疑两种声音:赞扬者将其视为农村现代化的可喜趋势;质疑者将其看作“冲击计划经济”,“挖社会主义墙脚”。质疑的声音主要来自城市和国有部门,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各地政府的态度各不相同,中央政策也是有扶持,有限制。然而,无论褒贬,社队企业在80年代出人意料地得到大发展。
①马杰三主编《当代中国的乡镇企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第41—42页。
②马杰三主编《当代中国的乡镇企业》,第58页;《人民日报》1979年10月111日;《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388页。
1979年进人经济调整阶段,对社队企业也提出了调整要求。3月,陈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讲话中说:“地方工业、社办企业如果同大工业争原料、争电力,也要下来。”①7月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发展社队企业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要求社队企业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社会需要组织生产,不搞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业,不与先进的大工业争原料和动力等。但主导思想还是扶持的,对社队新创办企业给予三到五年减免税收的政策。②1980年底,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关于社队企业的争论随之再起。主要的批评是说社队企业“三挤”(以小挤大,以新厂挤老厂,以落后挤先进)。非议直达国务院决策层。从一些数据看,所谓“三挤”的问题是存在的。1980年,江苏社队机械总产值占到了全省机械工业产值的24%。许多国营大厂“吃不饱”,甚至面临下马的困境,江苏社队机械工业却“风景这边独好”。③社队企业确实出现一哄而起,重复建设,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在1980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有些部门提出要砍掉社队企业十几个行业。④
①《陈云年谱》下卷,第240页。
②社论:《认真整顿和发展社队企业》,《人民日报》1979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大事记》,第344页;马杰三主编《当代中国的乡镇企业》,第70页。
③张衡:《江苏省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与苏南模式的出现》,《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387页。
④马杰三主编《当代中国的乡镇企业》,第90—91页。
然而,这次中央领导人把砝码加在农民一边。1981年1月20日,在谈到对一些社队企业要不要关停并转时,赵紫阳说:社队小厂“不要轻易关停。只要它能生产,商品有销路,能养活自己就叫它搞,不要关它、停它。由市场去检验,有销路,有市场的,就能存在下去;商品没有销路的,自然就进行并转”。①2月,薄一波责成国家机械委,组织一机部、农机部、四机部和农业部组成工作组,前往江苏省进行调查。薄一波还亲赴南京听取汇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总起来说,社队机械工厂的产品,对国家大厂有挤有补。目前补的多一些,挤的少一些,补大于挤”,要“疏其不通,导其滥流,使其健康发展”。②5月4日,国务院颁发《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没有下达关停并转之类的硬性指令。③
1983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令他十分鼓舞,从中看到了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在此之后,政策转趋积极。1984年3月,中共中央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央4号文件),要求各地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要像对国有企业一样,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持”。同时突破了只能由集体办企业的限制,为农民户办或联户办企业开了绿灯,将其与集体企业统称为“乡镇企业”。解除了“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限制,允许乡镇企业面向全国市场。在户籍制度上也做了一些松动,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带口粮到集镇落户。由此,社队企业的称谓被乡镇企业取代。乡镇企业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乡村办企业、社员联营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1985年推行“价格双轨制”,目的之一就是为乡镇企业获取原材料开一条生路,决策者还寄望于乡镇企业对难有突破的国有企业形成竞争。
①马杰三主编《当代中国的乡镇企业》,第91页。
②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乡镇企业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第449页;马杰三主编《当代中国的乡镇企业》,第92页。
③马杰三主编《当代中国的乡镇企业》,第93页。
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势头,1979~1983年年均增加产值145亿元,1984年比上年增加400亿元,增长率为4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分别增长45.1%和59%,其次是工业,为36.8%。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已达606万个,职工人数5208万人,总产值为1709亿元。①其次,突破了乡村两级办企业的框框,形成了乡办、村办、组办、联户办和个体办企业“五个轮子一齐转”的态势。社员联户合作企业、其他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产值在198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中占到了16.1%,数量441万,占72.8%,从业人员1358万人,占26.1%。②这些联户和个体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共中央4号文件下发后发展起来的。再次,突破了就地采购、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三就地”封闭式办企业的框框,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联合办企业。从资金来源看,除了国家支援周转资金和农业银行贷款外,各地出现了农民集资和合股的形式。
①《中国经济年鉴(1985)》,第V部分第19—20页。
②《中国经济年鉴(1985)》,第V部分第20页。
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城市郊区。各地走的路子不尽相同。苏南地区是乡镇(社队)企业发展最早、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由于集体经济力量较强,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以乡、村两级集体企业为主体,同时注意发挥个体经济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在苏南乡镇企业总产值中,乡村两级集体工业企业产值占90%以上。依靠集体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具有较大规模投资的能力,形成了一大批固定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大厂,甚至有亿元产值的企业。当然,苏南乡镇企业也没有完全沿袭过去社队企业的管理体制。他们实行了“统分结合,厂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浙江温州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子,即以家庭工商业的兴起为突破口。到1985年,温州已有13.3万多个家庭和联户工业企业,1985年,家庭工业总产值达11亿多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3%以上。家庭工业雇工较普遍,全市雇工在30人以上的大户有100多家。家庭工业的出现向联户和合股工业发展的趋势,出现了几十个拥有1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的企业,解决了8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③先后有10多万农民去外地经商,足迹遍及全国。在当地,前屋设店,后屋办厂,门前摆摊,形成了390个各类市场。闻名全国的十大专业市场,年经营额大都在1亿元左右,触角伸向全国各地,桥头纽扣市场的产品销到26个省市,①形成了以“小商品,大市场”为特征的温州模式。其他沿海省份也有类似情形,只是规模不如浙江。
③《内部参考》1986年6月6日,第44页。
①《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起步》,第341~382页。
据调查,当时坚持不分田到户,利用原有集体在土地、人力以及政治资源上的优势兴办乡镇企业而富裕起来的,全国有几千家,有名的如河南南街村、北京窦店村、江苏华西村等,中央政策也不是强求一致。1983年1月27日,国务院领导表态说,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已搞专业化,没有剩余劳动力。这种类型,专业分工与责任制如何结合起来,如果要四季青实行凤阳的办法,那肯定是倒退。杨易辰讲,责任制要与东北特点相结合,东北机械化程度高,杨易辰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