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北土食人部落

字数:1048

在燕山南麓,有一个经常吃人的聚落,这便是今北京昌平区的张 营遗址。3

在相当于夏朝一二里头时期,张营聚落已经存在,但那个阶段的 遗迹很少。到了早商后期(张营遗址三期,二里冈文化后期),张营 出现了一些商族风格的陶器,比如所谓“瘪裆”造型的陶鬲,但仍以 本地陶器为主流。

新的改变是铜器制造。张营遗址发掘出的石头和陶制的铸铜范皆 为制作小件铜器的双面范,如跳、针、锥、鱼钩和小刀。此外,还有 铜制的耳环、凿、鱼镖和梳子。有炼铜的铜渣出土,说明本地用铜矿 石冶铸。但没有发现任何铜容器的铸范和实物,也没有铜戈、铜矛和 铜钺等兵器。检测发现,多数铜器是铜锡合金,基本没有铅,但这种 合金硬度较高,只适合制作小件铜器。可能张营人的铜器以自用为主, 外销较少。

张营聚落只发现几座很小的房屋遗址,没有明显的阶层分化,仍 处在部落生活阶段。截至目前,发掘122座灰坑(垃圾坑),其中,

两件铸造箭微的石范:分别只能铸造一枚和两枚箭微。西安老牛坡二期发现的陶范 一次至少能铸造五枚箭镰,郑州商城的陶范一次能铸造十几枚,张营聚落规模较小, 铜器产量也低得多

有12座埋有零碎的和残破的人骨,4跟猪、牛、羊、鹿的骨头混杂在 一起,没有完整骨架或肢体,头骨也都被砸开。

有些人骨制成的工具,主要是用股骨(大腿骨)制作的骨锥,它 们应该是用坏之后被扔进垃圾坑的。此外,在F1中还发现一块人股骨, 可能也是制作工具用的。

在发现的60块人骨中,只有两块属于夏末商初(张营二期),其 余属于商代中前期(张营三期)。发掘报告推测,灰坑H84中的人骨 至少来自七个人,H105至少来自两个人。人骨过于零碎,多数无法 鉴定年龄和性别,只有几枚牙齿属于一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有些骨头,特别是股骨上,有敲砸和刀砍断痕,可能是敲骨吸髓 所致。约一半骨头被烧过,应是烧烤食用。发掘报告推测,当时这里 应该存在食人风俗,战俘或奴隶可能会被杀死后肢解分食。

三期(商代中前期)的张营人虽然能够冶铸铜器,但还无法完全 取代石器。发掘出的最主要的农具和工具都是石头做的:石斧32件, 石铲13件,石镰56件,石刀23件,石饼10件,石镶10件,石磨 盘11件,石磨棒14件。除了饲养家畜,狩猎占的比重也比较大,灰 坑中有较多鹿类的骨头,还有虎、豹、棕熊、马、驴等。

那么,在张营人势力最盛、食人行为最多的三期,他们和商朝是 什么关系?

这个阶段,早商王朝的扩张正达到顶点,但张营聚落到郑州商城 的路程超过750公里,比湖北盘龙城还要远二分之一,所以很难断言 早商王朝的势力能直接控制这里。不过,冶铸铜技术和商式陶器显示, 张营人明显受到了商文化的影响。

张营人的食人风习应该是自身固有的传统,和商族关系不大,但 新传来的铸铜技术却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击败周边部族,使得食用人骨 的数量大增。这是一个被技术改变过的人群,但终究没有扩张成为早 期国家。看来张营人比较安于部落生活,后来又迁移到了别处,消失 在三千多年前的迷雾中。

对于蛮荒的上古时代,我们现代人能理解的实在很少。


华北亚热带时光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