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邱会作回忆录 - 邱会作 >
- 第一篇 战斗的历程 >
- 第七章 华中三年
淮北往事
我们到达豫东永城县六支队所在地后,准备去山东。在那里我以过路「客人」的身份转达了毛主席给彭雪枫捎的话。他听了以后倒还冷静,但不很高兴。他说:「毛主席的话事关重大,除我之外不必和任何人说。」我立即回答:「我绝对遵守党的纪律。」后来,事实教育了他,一九四一年春,汤恩伯把四师从路西赶到路东去了。
这时,正好发生了安徽太和县杀害从延安来的十多名干部的事件,我们去山东就几乎不可能了,再说陇海路有敌人密集的封锁线,还要通过很大的国民党统治区。少奇同志叫我们留下,可能有去彭雪枫那里掺沙子的意思。我则感到那里情况复杂,想先到山东去转一转。主席知道这一情况,立即来电报,叫我们去苏北:
雪枫会作并告胡服:
苏北为最富庶区域,部队亦最多。邱会作及其工作队必须即赴苏北,不得不顾全局,延误时间。
毛王朱
二十七日(一九四〇年五月)
我们带去的几十名干部就在豫皖苏分配了工作。这时,彭雪枫也找到我,拿出了主席的电报。后来我才知道,彭是不希望我走的,主要原因是怕我透露出去毛主席对他的批评:
胡服雪枫并告会作:
邱会作等决留华中帮助财政经济工作,并代中央筹款。今后每月可帮助中央若干款项望即告军委。
毛王
九日
从主席的电报看,我们的任务还是「代中央筹款」,另外就是决定我们「留华中帮助财政经济工作」。在战争年代没有部队做依托是站不住的,我即向中央请示。主席很快就来了电报:
雪枫同志:
(1)最近你们打击敌伪有许多胜利,而头方正布置进攻你们。请即将胜利消息,拟成通电,用新闻密拍来,以便转蒋程卫,要求奖励;反对头方进攻。(2)你处财政收入,有无大希望,如邱会作等留你处工作,每月可供给中央好多数目,望告邱等暂在你处待命。
毛王
十三日
这样我就被任命为豫皖苏边区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依托在四师。四〇年秋天,黄克诚率三四四旅南下去苏北组建三师,中央同意留下刘震一个旅开辟蚌埠西北的根据地,汤恩伯大量进口日货的通道被我们控制,我们立即组织淮上地区的税收,开辟财政来源。在淮上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的税收工作,每月能搞到数万元,甚至十余万元。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现金不便集中保管,全师旅以上干部的乘马,常常是携带现金的地方。我们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成绩,曾决定向延安输送三十万元。
彭雪枫对我们到四师来并没有思想准备,彭雪枫以为我很快就会走,并没有在四师安排我的工作,新四军军部几次调我去,彭雪枫没有同意,让我给供给部长谢胜坤同志当政委,后来把孔石泉的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让给我一个小的,我就兼任了组织部长。
一九四〇年,新四军六支队部分领导。左起:萧望东、邱会作、黎同新、赖毅、张震。
四一年春,路西失败,我们损失很大,刘震是十旅旅长,滕海清是十一旅旅长,他们认为应两个旅合起来,集中兵力和敌人作战,彭则让他们各打各的,让敌人干掉我们不少,四师被赶到路东去了,毛主席对彭雪枫的预言成了现实。路西失败也不可小视,中央、华中局和少奇同志有意将彭调走,由三师副师长张爱萍来当师长,张爱萍认为这样并不利,坚决不来。在少奇同志的催促下,陈毅同志亲自与彭谈,让他到军部去当参谋长,彭则坚决不肯去。四一年底,华中局决定派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任四师政委兼淮北区党委书记,邓来了不久,即在洪泽湖以东的仁和集整风,总结路西失败的教训。
四师的问题有一定的严重性,有人提出路西失败是「小皖南事变」,收编的地主杂牌武装,没有解决「枪换肩」的问题……等等。整风会议之前邓子恢与我谈了一次话,邓首先说:一,你不能到军部去,这里工作需要。二,这里工作相当困难,要团结更多的人,才能开展起来,靠原来他们几个主要领导开展不起来。三,要敢于斗争,要有点冲劲,把问题端到桌子上来。接着邓子恢又转了话题,问我对路西失败有什么看法。我就按照毛主席给彭雪枫稍话的精神讲了我的意见(我对毛主席批评彭雪枫的话一句也没有说),邓听后很惊奇,他说:「你的思想水平之高我没想到,我很赞赏。」然后他说:「你把刚才的看法写成一篇发言稿,对大家会有启发,能把问题提高到执行路线的高度。」
我写了一个发言稿,题为《在敌后坚持持久战》。主要讲了三个内容:一,敌后抗日根据地与统一战线。二,夹缝中的战略问题。三,建军的党性原则。我的发言稿都是根据毛主席对彭雪枫的指示精神做了联系实际的阐述。邓子恢看到我的发言稿甚为称赞并亲自做了补充和修改,并指定要我发言,我说:「我基本上是局外人,送给你发言稿就算交差了吧。」邓即问我有什么顾虑,我说不能没有顾虑,虽然是总结路西失败的教训,我感到后面还有较深的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问题,我吃不准,你发言说的是东,别人会理解为西。邓向我做了解释,然后对我说:「你就算奉命发言,一切后果和责任在我身上。我们是对事不对人,对革命负责任。」
我对四师的情况了解是不深的,在四师的干部会上,我的发言对全场有一定的震动。我的发言肯定使彭雪枫十分烦恼。
我的发言确实使我不便继续在四师工作了,我也的确不想留在四师,后来,我和彭雪枫碰面都几乎没有单独谈过话。我向邓子恢政委提了两条要求:一,还是去新四军军部分配工作。二,把我调到地方上去搞财政经济工作,当时还根本不敢提回延安去。邓向我解释说,这样办都不好,不利于团结。到了四三年初,中央为了保存干部,适遇大批干部要回到延安去,我也提出了回延安的要求。彭雪枫先入为主,表示同意我的要求。邓子恢政委虽然不同意,但不好提出与彭相反的意见。于是他只好同意我的要求。彭是坚决不同意我到军部去工作的。事后,邓同我说:「你提出回延安,我同意你回延安的原因是共同的,这就是我们的党性原则。」我以愉快的情绪回答说:「我理解你的话的意思。」邓最后说了一句:「你先走,快要开七大了,对孔石泉和你都还有政治上的考虑,以后你会知道的。」我是轻松愉快地回延安的。
主席对彭雪枫是很器重的,不幸的是他在四四年九月在战斗中牺牲,英年早逝。彭雪枫文武双全,是一个意气风发的优秀指挥员。对于彭雪枫的牺牲我是很悲痛的,胡敏则大哭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