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海关失守与放弃锦州

字数:4444

在沈阳的几天中,山海关方面的形势越来越紧张。东北局根据中央多次指示精神,决定要尽可能阻止敌人进攻。争取御敌于山海关之外,不能让敌人大军长驱直入东北。尽一切可能争取时间,使我党、我军在东北地区的工作和部署能顺利、全面地展开。同时准备集中出关的我军主力在北宁线上与敌人主力决战。并决定由林彪到前线亲自指挥。

到达沈阳的第二天(11月14日)上午,罗荣桓带我到林彪那里接受新的任务。

我随罗荣桓政委走进林彪的办公室,因我与林彪不熟悉,罗荣桓首先向林介绍说:“这是李作鹏同志,跟我一起在山东工作多年,担任军区参谋处长,对参谋工作比较熟悉,对山东部队的情况也比较熟悉,指挥战斗也非常果断……。他是我从山东带来的指挥机关中的主要工作人员。”

林彪看了看我,就招呼我们落座。林彪先问到从山东带来的指挥机构的具体情况,我一一作了回答,林彪又问了到东北的山东部队的情况,我不仅对部队番号一一作了回答,而且对山东主力部队的作战特点也做了简要介绍,他边听边点头,看得出,他对山东来的部队十分满意。

初见林彪司令员,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冷静、沉稳、不多说话。对我的汇报听得非常认真,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着问题。

我汇报完后,林彪说:“指挥机关要精干轻便,就以你们从山东带来的指挥机关和人员为基础,设备和人员不足的找伍修权(第二参谋长)帮助解决;另外准备18日晚出发,先到锦州,由伍修权同苏军交涉一列火车备用。”林彪的指示既简单又明确。

当时,林、罗首长就指定由我负责组织前方总部指挥机关。

很快我就把指挥机关组织完毕。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东北的作战地图,只找到一份十万分之一残缺不全的辽宁地区地图。其次的困难是来自各战区的部队所使用的电报密码不统一的问题尚未解决,一时可能出现联络困难。

11月18日下午,列车已停在沈阳西北马三家子车站待命。

黄昏后,我们按时登上火车。上车不久,我就向林彪司令员详细汇报了前方总部指挥机关的编成情况。我说:“前总机关共分四个处,一个科。即作战处、情报处、通讯处、供管处和机要科。另外无线电分队带两部电台,一部电台对中央和东北局,另一部队下各部队。再带一个警卫连,整个指挥机构不到二百人。”林彪对此表示满意,连说:“很好,很好。”

列车开动后,因老要给苏联军车让路,跑得很慢,19日上午才到达锦州,前指临时安置在李云昌准备的一个招待所内。

刚安顿好不久,李云昌就来到招待所见林彪(他们两人均系黄埔第四期毕业)。当时李云昌对敌我态势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目前国民党两个军(13军和52军)虽已在秦皇岛登陆,但被阻于山海关,大部队进驻在狭小范围人地生疏,部队作战不易展开,同时后方太远,部队吃住、装备油料等供给十分困难,等于瓮中之鳖,不难全部歼灭,东北无大忧。林彪则对当前形势没有表态。

我们在锦州吃完午餐后,于下午改乘汽车到达锦西。

次日上午,我带几个参谋在锦西城内观察情况。在街旁碰到李云昌部驻葫芦岛的重炮团正在休息,我走过去向一个营、连级模样的干部了解情况,他说是从葫芦岛经锦西向北撤退。

我问:“前面的情况怎么样?”

他说:“我军从山海关败下来,敌人在猛追”。又说:“敌人全部是美械装备,美军顾问指挥作战。敌人火炮多、射程远、威力大,步兵还没有冲上来,我军阵地就被炸平了。”还说:“敌坦克在阵地前快速推进,我军的步枪、手榴弹根本挡不住敌人的进攻,我军收不住山海关撤了下来,敌人坐着美制十轮大卡车在猛追,我们的两条腿跑不过他们。”等等。

我分析,那干部说了一些前方的实际情况,但也有些情况是他道听途说的谣言。

我向那个干部说明:“我们是东北人民自治军前方总部的。”并打出林彪总司令的旗号说:“林司令员已到前线指挥部队阻击敌人。”我要求他们:“停止撤退,原路返回,坚守葫芦岛。”

那个干部说:“我们只听李司令(云昌)的命令,其他人的命令一律不执行。”

我的劝说无济于事,只好看着他们慌慌张张地撤退了。

他们在锦西时,经常看到有成队成队。也有零零散散的,全部日式装备的军人,慌慌张张地向北撤退。一下说敌人已占绥中,一下又说敌人已占兴城,一下子又说敌人快到锦西了。簸箕子之风,此落彼起。

“新兵、新枪、新装备的部队,不经过严格军政训练,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并且老起谣言风”。这是我向林彪报告所见情况之后,他表示的看法。

20日下午,山东第7师派师参谋长阎捷三到前方总部,向林彪司令员报告作战情况。我参加了这次会议。

阎捷三汇报说:“山海关由我冀热辽军区19旅二个团和我第7师二个团固守,七师另一个团布置在九门口防守。五个团统归我师指挥。师指挥所位于山海关城内。从11月4日开始,敌在飞机是支持下向我山海关阵地猛攻,我军顽强抵抗。11月14日,国民党向我守军发出通牒,限我军24小时内撤出山海关及北宁铁路两侧各三十公里,不然要以武力接受山海关等等。当即被我拒绝。敌我双方随即展开激战。顽军第13军之第4师、第89师担任山海关正面进攻。以第54师攻占九门口。第52军之第25师迂回进攻义院口。敌总攻时间为11月15日清晨,经过激战后,到中午九门口失守。到黄昏时义院口失守。我军顽强阻击,打得弹尽力竭,于16日早晨撤出山海关,我师伤亡失散千余人”。又说:“山海关失守,主要是由于敌人从九门口、义院口反向采取包围迂回战术,迫使山海关正面不得不撤退。配合作战的地方部队一听见炮声就四下溃散,不知道哪里去了。”

当时的情况确实很严重。敌13军(全部美式装备机械化)和52军(半机械化美式装备),在美军支援下,于11月16日分别占领山海关、九门口、义院口之后,即分路向绥中前进,并于11月18日占领绥中。敌52军2师随即向锦西、葫芦岛攻击前进。就在我们离开锦西第二天(22日),敌军又占领了兴城、锦西、葫芦岛三要地。

阎捷三汇报后,林彪根据当前敌军和我军是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决心放弃在山海关、锦州之间与敌决战的计划,理由是“既不可能歼灭敌人,还可能碰坏自己部队”。于是林彪21日向中央和东北局发电报建议:“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应避免仓皇应战,应装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因此,在沈阳、营口各地之我军不必赶来增援,……”。电文又说:“目前黄、梁两师皆我亲自指挥,如能求的有利作战时,即进行极力寻求战机,侧面的歼灭战,此可能性仍很大,大亦不拟轻易投入战斗。”1【注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第5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当天,彭真、罗荣桓同意林彪意见。

电报发出后,林彪即指示我:“前指准备撤离锦西。”我随后立即通知各部门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

22日中央复电指示:“顽13军52军向锦州急进,望集中营口、沈阳主力到锦州贩卖协同黄、梁两部以全力全部歼灭该顽……”又说:“蒋军困难甚多,兵力不够分配,现在顶多只能调5个军入东北……现在如能消灭其2个军则蒋给蒋以决定打击。煞美蒋在全国威风,并给国共谈判和全国反内战运动以极好影响,并对我争取东北及华北斗争亦有极大帮助,望你们根据情况尽一切可能达到消灭该顽之任务,这是决定大局的斗争。”2【注2董殿稳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第一部挺进东北》第10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中央这个电报指示显然是不同意林彪21日向中央的建议。由于对敌我形势的不同判断,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作战指挥思想。

中央估计国民党美械师战斗力不强,目前是远离后方,孤军深入,立足未稳,军民不和,粮草、弹药和油料不济,南方人怕冷,又多新兵,困难甚多。基于此判断,中央的意图是从对任何方向进入东北之蒋军都必须全部消灭之,我军要坚守山海关、绥中一线。

而林彪的作战思想产生与他亲临前线的实践,最初拟令到达冀中的第1师及黄克诚部参加山海关防御作战,山海关失守后,改令该两部迅速向锦州西南之江家屯地区冀中,准备完成保卫锦州之作战任务。党敌人占领山海关、绥中、兴城之后,林彪看到的敌我军情况是:敌人13军美械化,52军半美械化,进攻炮力异常猛烈,机械化推进速度很快,作战能力甚强。而我军部队是由四面八方调来的,既疲劳又作战思想不统一。有的部队没有冬装,甚至打着赤脚;有的部队在进入东北时以为可以到这里补充装备,将武器留在老根据地,此时甚至人均不到一支枪。在东北成立的新部队,新兵、新枪、新装备,还不具备有对抗蒋军的战斗力。同时,我军没有根据地依托,没有群众支援粮草,没有后方医院等等困难。

林彪根据身临前线所了解的情况,敢于否定中央“御敌于东北之外”的决策,是需要勇气的。事实证明,林彪的决策是正确的。

这是到东北后,林彪与中央的作战思想产生的第一次分歧。

此时战场的基本形势是敌强我弱,我们前指的工作人员都感到林彪的压力极大。

11月23日,中央再次复电林彪、彭真、罗荣桓,同意了林彪的意见:“同意林彪二十一日八时电基本意见,但黄、梁两部应力求在敌后侧后消灭敌一二个师,迟滞敌之前进,以便争取时间进行各种准备,寻找机会消灭敌人。”1【注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第5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同日,林彪部署准备在锦西以西地域侧击敌人:第一、我决心在锦西,高桥以西山区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第二、梁师、黄师应迅速到江家屯地区集结;第三、杨国夫师应以一个团接近铁路,吸引敌人,其主力应道杨家杖子,毛家屯一带待机;第四、李沙部在高桥、锦西附近正面抗击敌人。

这时,我们前方总部已从锦西转移到虹螺与江家屯之间的一个村落宿营。

前方总部刚住下的次日上午,就遭到土匪四五百人的包围。他们摇旗呐喊,向村内打枪及向我下“通牒”,要我们将全部武器、弹药及一切军用物品留下,他们保证所有人员不受伤害云云。我们也写信告诉他们,我们是代表人民军队,是为解放人民、为保护人民利益而战斗的。我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不侵犯人民任何利益,请你们不要误会,立即撤退,否则要自食其果等等。他们接到信后,并无撤退征候。

下午,林彪指示我,布置警卫连用武力把他们赶走。我随即安排警卫连展开,对村东北方向土匪人数最多的山岗进攻。这群土匪是典型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我军几挺机枪一开火,战士们向前一冲,就打得他们鸡飞狗跳,狼狈逃散。林彪在村旁见此情况之后说:“土匪是乌合之众,你一打他就跑,以后有集合起来再捣乱。因此打土匪一定要消灭他的有生力量,抓住土匪头子。尤其是要把群众发动起来,财神消灭土匪的根本办法。”

东北的土匪由来已久,东北老百姓称之为“胡子”。原东北军阀张作霖就是土匪起家。抗战胜利,伪满政权垮台,新政权未建立,正是土匪猖狂的时候。但此时的土匪也有新特点,他们有的伪警自行解散后,重新组织起来的。他们害怕人民清算其罪行,或为了发战争财、摸浑水鱼,就又拉起队伍,结帮为匪。还有的是地主恶霸组织起来,搞所谓的“自卫保家”。更多的是“政治土匪”,在国民党特务接受人员支持下,组织的“地下军”、“先遣军”,大量网罗伪满官吏、军警、特务、散兵游勇,在他们封官许愿的诱惑下,拿起武器,等待国民党军队的到来。老百姓称他们是“中央胡子”。据统计,国民党先后在东北各地加封委任了三十多个“总司令”、“总指挥”、二十三个军长、一百五十八个师长。土匪总数多达十万余人。

11月24日,林彪亲自带领各师、旅长,在江家屯、高桥之间的高地上勘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当时伪满前方总部直接指挥的部队有山东第7师、山东第1师及黄克诚师四个旅,大约五万人左右。集中起来,依托有利地形,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一个师是有把握的。但如果敌人13军沿铁路北上,52军在铁路西侧沿江家屯、虹螺与13军齐头并进,敌人兵力集中,相互策应而不分散地向前推进,那就不好打了。我们估计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搞得不好,我军既有损失碰坏了部队,又丢掉了锦州,结果是两头失踏。不如放弃锦州,保持主力,另寻战机。因此,林彪的最后决心是不打,不能打,并坚持21日电报的精神。25日我军主动放弃锦州,26日敌人进占该城。

锦州是辽西的第一军事重镇。当时我军在锦州及其附近的兵力甚为薄弱。老部队只有文年生的警1旅二个团,城内则是李云昌的一个旅,战斗力不强,根本无法防守。杜聿明命令52军为右攻击兵团,13军为左攻击兵团,向锦州发起进攻。李云昌组织人力、车辆、抢运仓库武器弹药、军用物资,烧毁机场和日本飞机,然后仓促向义县、承德方向撤退。

11月28日中央来电指示,国民党已占领锦州,并将占领沈阳等地。我企图独占东北已无可能。处仍应力争控制中长沿线及东北各大城市外,应力争控制南满、东满、北满、西满广大乡村及中小城市与次要铁路,建立根据地,作长期打算。29日东北局指示:目前我党已无独占东北之可能,必须改变计划,把中心放在南满、东满、北满、西满,背靠苏联、朝鲜、外蒙热河,创建强大的根据地,面向沈阳、长春、哈尔滨,以便苏军撤退后与国民党争夺这些大城市。


一、形势紧迫三、“忍、等、狠”三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