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李作鹏回忆录 >
- 第三篇血战东北 >
- 第十七章辽沈大决战(之一)
二、林彪提出“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作战方针
冬季攻势于1948年3月胜利结束之后,各部队进入休整期。
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哈尔滨召开参谋工作会议和后勤工作会议。当时,我参加了参谋工作会议,并听取了林彪的总结讲话。
林彪在会议上提出“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指导方针,并强调加强司令部的建设。他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军由分散的作战转到集中的作战,由运动战转到攻坚战。大兵团作战是客观变化的需要,攻坚战也是客观变化的需要,不攻坚则无援可打,因为敌人不来增援。为了适应大兵团攻坚战的需要,就必须正规化,使各级司令部成为有灵活头脑,有组织能力的指挥机关。没有正规化的组织和制度,在大兵团协调作战中,各部队就不能准确地理解上级的作战意图,就不能协调一致的执行好上级的作战计划,就不能完成好艰巨、复杂的作战任务。
参谋长刘亚楼在会议上提出把“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作为司令部今后工作的总要求和总方针,要掌握和提高阵地攻坚战,城市纵深攻坚战,大兵团运动中的围歼战的指挥能力。
罗荣桓在后勤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从敌、我、群众这三方面来看,敌强我弱的形势在东北已起了根本转变,目前已成为我强敌弱的形势了。目前东北全党全军的任务是解放全东北,这个任务是很重大的,必须前方、后方和各方面配合起来,才能完成。今后战争的规模将更大,我军作战的战线将更长,兵力使用将更加集中,武器装备、粮草被服的需求量将更大,大兵团集中作战条件下,没有大规模的健全的后勤供应保障,是不可能完成作战任务的。
参谋工作会议结束后,4月20日至5月20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召开纵队以上军事干部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研究:(1)中央和中央军委对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指示;(2)东北形势和我们的作战任务;(3)作战经验和战术原则。
会议学习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
东北局和东野总部各主要领导人,对目前形势和任务,对土地改革,对财政经济,对二线兵团建设,对大兵团攻坚战等等问题,分别作了全面性的报告。
林彪在会议上作了长篇的讲话,主要讲的是对大城市的攻坚战。
林彪指出:“去年双城会议,把集中优势兵力,突破敌防御阵地问题解决了,所以去年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作战,决定打哪个地方,就没有哪个地方的敌防御不被我军突破的。现在可以说,突破敌防御问题已经解决了。这次主要讲纵深战斗。”
他说:“城市大,纵深也大,敌人的抵抗不在外围和前沿,而在纵深。过去消灭敌人个把师主要是前沿突破,到纵深就没有什么仗好打了。但进攻大城市纵深战斗就复杂了,要进攻一个像长春那样大城市,是要经过多次、反复的纵深争夺战斗。所谓纵深战斗就是巷战,纵深战斗问题很多,我主要提出三点,这三点可用三句话来说,一句是不要打急了,一句是队形不要太密集了,一句是大胆插到敌人后面切断敌人,分割敌人。打急了,一次攻击打不下来,还要重新打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打第四次、第五次,本来想很快解决,反而弄得更慢了。如果队形太密集了,伤亡太大,打不到底,打半截子仗,一个连打剩七、八个人就无法再打了。如果不插到敌人后面,切断敌人退路,只从正面打,敌人后面是安全的,正面也不容易打垮,如果打垮了,敌人退走了,我们也捞不到多少便宜,那就是白打了一场,白流血,白牺牲,白费力。”
林彪总是能够抓住当前作战的关键环节,解决当前作战的主要矛盾,对部队的指导既透彻又具体。他的指示从部队高级指挥员一直贯彻到连队战士,都可以做到听得懂、摸得着、做得到。在东北战场这几年,每年提出的战略方针、战术方法都对全面提高部队指挥员的素质、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了关键作用。从不会打仗到学习打仗、直至今天的打硬仗、打大仗、打胜仗,人民解放军在前进,我本人也在不断提高作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