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南下作战部署与继续围困长春

字数:1979

辽沈战役是遵照中央军委1948年9月7日的指示精神进行的。指示要求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部队在一年内(今年7月到明年6月)完成歼灭卫立煌、傅作义两个集团的三十五个旅(师)左右,并攻占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以外的一切城市的任务。如果能在九、十两个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占锦州、榆关、唐山诸点,就可以达到歼敌十八个师左右之目的。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指示中还说:“如果你们以主力位于新民及其以北地区准备打长、沈出来之敌,则该敌因受你们威胁太大,可能不敢出来。”“如果在你们进行锦、榆、唐战役(第一个大战役)期间,长、沈之敌倾巢援锦(因为你们主力不是位于新民而是位于锦州附近,卫立煌才敢来援),则你们便可以不离开锦、榆、唐线,连续大举歼灭援敌,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这是最理想的情况。”1【注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第30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中央确定的辽沈战役作战基本原则是: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切断北宁线,将国民党军队关在东北,运用攻锦打援的办法,各个歼灭敌人。

东北野战军总部遵照中央军委这个重要指示,经过深思熟虑,制定的战役计划是:以第3、4、7、8、9、11等六个纵队及炮兵纵队在锦州及北宁路作战,以第1、2、5、6、10等五个纵队,在新民以西地区及沈阳、长春之间,随时准备对付沈阳西出增援锦州和北出增援长春的敌人,以第12纵队和六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

在战役未发动之前,林彪多次指示我们,要确立打前所未有大歼灭战的决心,彻底消灭东北战场上的敌人,解放全东北,准备入关作战。又说,过去我们组织一次进攻战役,只能消灭敌人几万人,现在我们已有可能组织消灭敌人十万人以上,甚至几十万人的大战役。这种战略远见和气魄,鼓舞和教育着我们所有领导干部,使我们兴奋得浑身都是力量。

卫立煌上台不久,就犯了一个大错误,认为我军尚不具备攻打大城市的条件。同时被我“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所迷惑,错误地判断东北我军这次战役的主要进攻目标是长春,不会出现在北宁线上。范汉杰也说:“解放军缺坦克、炮兵,攻城力量不足拿下锦州。如果解放军越过沈阳,远来辽西,交通、补给不易,屯兵于坚城之下,必陷入困境。”他们判断林彪断不敢走这步险棋,肯定还是打长春。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我们遵照毛主席“封闭蒋军在东北各个击破”的指示精神,实行“关门打狗”的战役方针。

我纵奉命于9月12日由吉林地区出发,先部署在长春、伊通以南地区,协同12纵队及各独立师,佯作进攻长春之势,并准备歼灭长春突围南逃敌人,掩护我军主力秘密隐蔽的转向北宁线上作战。

我纵17师是一支以攻坚著称的部队,林、罗首长决定令其南下,准备使用于进攻锦州时,进行纵深巷战。

长春是我国东北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是伪满的京都。日本军国主义曾以它作为进攻苏联的军事基地。国民党占据后,更增修了许多现代化工事。敌人现在所以要固守这座孤城,是想在我们腹地留下一个强硬的堡垒,以牵制我军主力,威胁我军南下作战的后方。

我12纵队及各独立师从春天起,就把它围得水泄不通,并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和经济封锁。现在敌人是外无救兵,内无粮草,处于饥寒交迫的绝望状态。郑洞国曾经建议放弃长春,将主力集中于沈阳和锦州之线,但卫立煌不同意,认为放弃长春会造成很不利的国际影响,况且固守长春尚能吸引一部分解放军主力,减轻沈阳、锦州方面的军事压力。

当我纵进到长春东南地区时,敌人正实行“杀民养兵”、“要长春不要老百姓”的政策,敌人把城内许多市民的粮食、财物全部抢光,然后强迫驱逐他们出城。受害的人民又饥又饿,衣衫褴褛,贫病交迫,骨瘦如柴,老人、妇女、儿童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哭哭啼啼怨声载道地进入我防区。

东总指示:“对出城之难民,应动员地方党及军队的力量,尽一切可能组织救济”。在我纵驻防的阵地前,也出现了从城内逃出的大批难民。我们及时发粮救济并安置他们生活,他们十分感激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纷纷控诉蒋军残暴罪行。我们工作组同志访问他们:“城内情况怎样?”他们一致回答说:“人心惶惶,日日夜夜盼望解放。”“没有吃的,没有烧的,城内饿死的人不知多少,高梁米市价每斤一千五百万元(伪东北流通券)的牌价,且有价无市”。“没有吃的不算,还强迫去给他们修碉堡,修碉堡没有木材,没有砖头,就把我们房子拆了,强令我们露宿街头,真是惨无人道”。此情此景,闻之谁也寒心和愤怒,激起人民强烈反对。这是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内国民党军队,被我围得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厌战和逃亡、投诚与日俱增,仅围城的三个月内,即瓦解一万八千余人。据投诚军官说:城内粮荒已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嫡系部队每天是一干两稀,非嫡系部队天天喝稀饭,地方机关、保安旅团,则“自力更生”,靠搜刮人民群众的粮食维持生活。有时飞机空投粮食,由于不敢低飞,粮食随风飘落,各处官兵如同饿狼一样,一拥而出到处奔跑,互相抢粮,谁得谁吃。为了抢粮,互相打架,甚至动武,谁也禁止不住。长春已经变成饥饿待毙,摇摇欲坠的城市了。敌人曾妄图试探出来抢粮,但均被我围城部队迎头痛击打回去了。现在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处于坐以待毙的境地,唯一出路只有投降或反蒋起义,将功赎罪。

郑洞国为其对长春人民所犯的滔天罪行,晚年深感良心的谴责,他说:“多少年来,每每追忆起长春围城时的惨状,我都不免心惊肉跳,尤其对长春人民当时所遭遇的巨大灾难和牺牲,更感到万分的痛苦和歉疚。此生此世我都将愧对长春的父老百姓。”


五、全军大练兵七、锦州、长春相继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