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李作鹏回忆录 >
- 第三篇血战东北 >
- 第十七章辽沈大决战(之一)
五、全军大练兵
哈尔滨参谋工作会议结束后,为贯彻落实“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作战方针,各级领导干部亲自组织,对部队进行四个多月的军政大练兵,为完成辽沈大决战作充分准备。练兵目的是为了夺取敌人大城市,及开展大兵团集中机动作战,主要进行攻坚战和运动战的训练,并提出“练好兵,打长春”和“多流汗,少流血”的口号。
林总指示,练兵要发动群众,要开展群众性的练兵活动。要知道,战斗力的提高要靠每个战士的战斗力的提高,而不是靠一二个指挥员就行,这是一种没有群众观点的落后思想,必须纠正。你虽然是个军事指挥员,但同时又是共产党员,所以除了管军事训练,还要管政治思想教育。如果我们打长春是攻坚战,沈阳敌人可能出援,又要准备打运动战,因此既要练打攻坚战,又要练打运动战。
这次练兵是有针对性的,其主要演练内容是:(1)以营为单位攻击一条街,全团三个营的轮番进攻;(2)攻城突击队的“四组一队”战术;(3)巷战中的“四快一慢”原则等等。同时加强单兵作战的爆破、投弹、射击、土工作业和拼刺等项目的训练。
长春外围战后,我纵就开到吉林市附近整训和大练兵。吉林市原敌人修筑的工事障碍、碉楼地堡和街道的各种建筑物,被我们充分利用起来,成为我们练兵的假想攻击目标。
我们发动指战员,根据长春外围战的经验和不足,先共同研究,提出问题和解决办法,而后反复演练,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例如,如何排除敌人前沿阵地设置的各种障碍,如何快速突破敌人前沿,如何撕开缺口扩大战果,如何进行纵深战斗,如何编成“四组一队”,如何攻占敌人街心碉堡群,如何攻占和利用城市高层建筑物,如何穿插分割各个歼灭敌人,如何打垮敌人反冲锋等等。
攻坚战训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运动战训练和单兵科目的训练。
与此同时,纵队、师两级单位,还举办了多期指挥员训练班,将团、营、连级干部集中起来,通过研究实战案例,加深对“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四组一队”、“四快一慢”、“三种情况三种打法”等战术的理解,提高了基层指挥员的战地指挥能力。
由于我两次亲身参加了四平攻坚战,因此,在指挥员训练班中,我重点介绍和讲解四平攻坚战的经验和教训,对指挥员们的启发不小。
我16师是比较善于打运动战、攻坚战和围歼战的,这是它的特长。这支部队有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猛打、猛冲、猛追的老作风、老传统;不畏强敌,死打硬拼是这支部队的精神所在。经过这次空前规模的大练兵,不论在政治上、军事指挥上、战术技术上,均得到普遍提高。全军士气高涨,对攻坚战、运动战信心百倍。
在大练兵期间,总部又将二线独立团开到前方补充主力部队,使主力部队得到充实,每个连队有一百四、五十人,每个师均有一万多人,武器弹药、物资器材也得到补充和调剂。干部、战士们看到这种情况,高兴得不得了,打仗要求更为迫切,经常向师、向纵队打听“消息”,探听什么时候出动,并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就等上级一声令下”。
打仗,打胜仗是战士最大的乐趣。不打仗病号就多,枪炮一响,情绪就来了,百病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