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李作鹏回忆录 >
- 第三篇血战东北 >
- 第十七章辽沈大决战(之一)
四、调任6纵,首战告捷
哈尔滨参谋工作会议即将结束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通知,林彪要找我谈话。自我离开总部到1纵工作后,虽然利用参加会议的机会,也时常见到林彪,但林彪单独与我正式谈话还是近两年的第一次。
到林彪办公室后,与林彪寒暄了几句。首先林彪对我到1纵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林彪接着说:“现在决定调你到6纵任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我当即表示服从组织安排。
林彪又说:“16师师长人选问题,我和罗荣桓已考虑很久。16师是个主力师,是井冈山下来的,原1军团的老基础,老部队,到东北后也打了不少胜仗,但也有些仗打得不怎么太好,伤亡也很大,战绩不够理想,不如1师、5师那样打得出色,战绩显著。要你兼任16师师长,希望能把这支老部队带出新的起色,有明显的进步,充分发挥主力师的作用。”
听得出,林、罗首长对16师是十分重视的,对我也是寄予重望的。
我当即表示:“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我之所以这样有信心的答复林彪,是因为我对16师的情况心里有底。
该师是红1军团的老部队,长征中,是中央红军的前卫师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115师343旅685团,后为新四军3师7旅。有优良的红军传统和坚实的作战基础。该师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作风顽强,作战勇猛,特别善打恶仗、硬仗和近战、夜战,敢于刺刀见红。在东北作战的几年中,我耳闻目睹,印象深刻。
会议结束,我回1纵接交工作后,就赶赴6纵报到。当时,6纵由黄永胜任司令,赖传珠任政委,杨国夫为副司令员,刘其人为副政委。
我到16师的第二天,就接到林、罗、刘首长电示:(1)长春敌人暂61师进到长春以西之小合隆一带,暂56师进至飞机场周围;(2)我军拟以奔袭方法,抓住该敌,引敌增援而歼灭之;(3)1纵、6纵、独2、独5、独10及炮司做出动准备;(4)已令2纵、3纵北上参加长春外围之战。
5月23日上午,纵队首长召集各师师长会议,研究作战部署,确定16师、18师和独立第10师歼灭大房身飞机场附近敌人暂56师。17师配合1纵歼灭小合隆一带敌人暂61师。
我16师于24日出发后,先头团于上午11时与机场南之朱家窝棚敌人地堡群接触。战至下午14时将其攻克。纵队政委赖传珠曾亲临我师指挥阵地协助指挥,因突然身体不适,我劝其迅速离开火线休息。
部队经准备后开始攻击飞机场大楼,敌暂编第56师一个团守备机场。我47团为主攻团,用火力掩护爆破组进行爆破,打开缺口后,步兵快速通过,再用火力掩护爆破组进行爆破,层层推进。独10师也突破敌阵地,歼敌两个营,并向机场纵深前进。激战不到一小时,黄昏前,就完全控制了机场。机场大楼的守敌大部被歼灭,少数逃窜也被我追击歼灭。除毙伤敌人三百余人外,俘敌副师长王正国以下六百余人。
攻克大房身机场,切断了长春和沈阳的空中交通,长春守敌只能靠空投补给了。
长春外围战结束后,东野总部对我16师和独10师通令表扬。
这是我到16师“新官上任”后指挥打的第一个小胜仗。为什么是小胜仗呢?东北自卫战争初期,消灭敌人一个营就觉得很不错。但现在不同了,现在作战方法明确,作战能力提高,有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我们部队的武器装备更精良,打起仗来心中更有底,这样就特别喜欢打大仗、打恶仗、打硬仗,一次战斗消灭敌人一个师、一个军才觉得酣畅淋漓,心里痛快!所以消灭一个团,歼敌千把人,只能算是小胜仗。
长春外围战后做总结时,我参战部队反映,对设防坚固的大城市开展攻坚战,在进攻的战术上仍有一些问题(主要是如何组织火力交叉掩护、部队如何快速穿插、如何正确使用爆破技术和减少伤亡等问题),我认为这些意见很有代表性,就及时报告了东野总部。
东野总部经讨论认为,长春敌人工事坚固,攻城、打援不易兼顾。在报告毛主席同意后,于6月中旬,东野总部在吉林召开干部会议,明确对长春实行“久围长困”的方针。并决定由第1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政委萧华指挥新成立的第12纵队和六个独立师担任围困任务,全面开展政治攻势,严密实行经济封锁。
7月,我军主力则准备南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