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1937年11月11日,俞鸿钧脸色凝重。
俞鸿钧,上海市长。他做市长的时候,40岁都不到,可见能力确实非同一般。但在战争时期,他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这一天,俞鸿钧奉命告诉上海市民一个不幸的消息——中国军队已经全部撤离上海市区。
历尽三个月的淞沪会战结束了。
上海陷落了。
但是,俞鸿钧的使命,是宣读一份《告上海市民书》:“……以酷爱和平之民族,被迫与黩武之强敌抗战,所持者唯此坚忍不拔之志愿,称意敏果之行为,但使尺寸土地之进出,胥有代价可言,则目前之小胜小负,胥无与于最后得失之衡量,此长期抗战之精神意义,所以必须洞彻了解,无所用其彷徨顾瞻也……”
其实,11月12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发表的《告上海同胞书》的开头,说得更直白一些:“亲爱的上海同胞们:我军这次撤退,是战略上有计划的撤退,绝不是战争的失败,而且真正的抗日战争,实际上是从这时候才开始!”
俞鸿钧
当然,在日本军部大本营看来,这只不过是失败者一种“体面”的说辞而已。
他们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离上海只有300多公里的南京——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和柳川平助的第十军,都摩拳擦掌虎视眈眈,不断发出“请战”的诉求。
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
日本人未必不知道中国人想借淞沪会战,将他们引入“由东向西”的攻击线路中,而是他们不在乎:
上海一战,虽然日本军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言论变成了“三个月打进上海”,但毕竟也歼灭了蒋介石的大量精英部队。等到再打下南京,坐着等中国人来投降就可以了。
然而,一个星期后的11月20日,中国国民政府发布的一条声明,彻底震惊了日本人。
在这一天,中国国民政府宣布:把首都从南京迁往重庆。
南京战役还没打响,中国人已经宣布迁都了。
这背后透露出的只有一个信息:在历经三个月炼狱般的淞沪会战之后,日本人只得到了中国人斩钉截铁的三个字答复:
“不投降!”
如果一定要扩充一下,那就是五个字:
“坚决不投降!”
馒头说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淞沪会战都堪称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最惨烈的会战之一。
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中日双方在上海先后投入了总计100万兵力。蒋介石确实拿出了他能拿出的所有底牌,先后投入100多个师共70万精锐,最后自报伤亡30万(其中10万伤亡于撤退途中)。而日军也被迫前后投入8个师团、两个旅团以及多个联队,接近30万兵力,最终自报伤亡4万(有统计数据最终为7万)。
在淞沪战场这座血与肉的大熔炉里,日本人不得不认识了一个完全有别于他们之前认知的“支那”——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依旧是那个只要有几艘炮舰在大沽口露一下面就会投降谈判的国家。
而在世界各国眼中,中国人也因为在淞沪战场上的表现,改变了他们原先的认知。
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卡尔逊曾说过,淞沪战役足以证明两点:“第一,中国已下决心为她的独立而战,而且中国军队确有作战的能力;第二,日本的军队在日俄战争中,被世人视为可怕的军队,经中国一打,降到了第三等的地位。”
当然,日本和列强可能忽略的一点是,淞沪会战其实真正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
国民党政府一改“七七事变”之后的犹豫和彷徨,正式认定将和日本全面开战。这场战争不仅仅促成了地方军阀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军站在一条战壕,更加快了当时中国两个政党的一致对外:淞沪会战开战后9天,蒋介石就宣布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0月2日,南方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
但是,淞沪会战同时也是一面镜子,让当时的我们,更清楚地审视了自己。
我们的祖辈一直口口相传的一句话是:“小日本如果敢来侵略中国,我们中国人一人一口唾沫就淹死他们了!”
但事实上,通过淞沪会战我们看到,当时日本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对依旧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发起的侵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降维打击”——别说是“一人一口唾沫”,千千万万子弟兵抱着必死之心,拼上血肉之躯依旧无法阻挡侵略者的进攻。
在淞沪会战之前,我们总是觉得我们退让是因为我们不想打,不愿打,不敢打,不然小日本怎能如此嚣张?但这场会战打完之后,很多人终于意识到——战场上的事,确实要意志力,但有些时候,真的不是仅靠意志力就能够解决的。
所以,这场发生在80多年前,历经三个月的惨烈会战,从今天回望,依旧有太多的教训和意义。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从来就不会变。
但当真的挨打乃至处于危亡之际,中华民族从来不会妥协或屈服,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也会挺起胸膛,坚决抵抗。
哪怕战斗到最后一刻,用身躯,用鲜血。
一寸山河一寸血。